本發明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含硅廢水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天然水中的硅主要存在三種形態:(1)溶解性硅,即分子、離子態的硅酸化合物,在水中的主要成分是h4sio4,是一種真實的溶液狀態;(2)無定型膠體硅,即各種聚合態硅和二氧化硅的聚合產物,或其他與硅結合的無機物或有機物,此類硅會隨ph的變化產生不同的形態;(3)粒徑較大的硅酸化合物,多以沙石、懸浮物形態存在,粒徑與比表面積較大,一般經過濾即可去除。以上三種形態硅大量存在于工業水領域,尤其是在廢水深度處理和廢水零排放領域,水中的硅已嚴重影響水處理工藝的長周期穩定運行。工業上普遍應用的除硅技術為化學加藥法,適用范圍廣,可去除水中不同形態硅,但不同的化學除硅劑使用條件不同,除硅效果也不盡相同,其中溶解性硅處理難度最大。
目前,化學加藥法常用的除硅劑包括石灰、無機鈣鹽、氧化鎂、無機鎂鹽、無機鐵鹽及其聚合物、無機鋁鹽及其聚合物、氫氧化鈉等物質中的三種或三種以上,并輔助一定量絮凝劑或助凝劑。此類除硅方法的主要機理是:利用金屬離子與溶解性硅反應形成難溶化合物,或利用金屬氧化物、金屬氫氧化物吸附水中的膠體硅,形成粒徑較大的膠體或顆粒物,同時輔助一定量絮凝劑或助凝劑,將膠體或顆粒物從水中分離出去。此類化學加藥法硅去除率較低,出水硅含量較高,一般高于50mg/l,是一種初步除硅工藝;另外,由于反應效率低,除硅劑利用率低,導致除硅劑投加量大,對水體造成二次污染,同時產泥量較大。
cn110217912a公開了一種含硅廢水的凈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含硅廢水ph調至7.5~9.5并進行均質均量處理后,加入偏鋁酸鈉(鋁酸鈉)進行除硅15min~30min,并控制所述除硅反應的過程中ph值保持在7.5~9.5,再將經所述除硅反應后的含硅廢水進行混凝、絮凝、澄清和過濾,得到凈化水,但偏鋁酸鈉在廢水除硅過程中易分解,除硅活性會下降。
cn106277169b公開了一種工業用水除硅方法及裝置,所述除硅方法包括:確定待處理原水ph值為中性或堿性;將含硅化合物的待處理原水直接通過不溶于水的固體除硅劑吸附層進行過濾吸附;固體除硅劑吸附層吸附一定量的硅化合物后更換固體除硅劑,但采用固體除硅劑,傳質效率低,除硅效率較低。
cn111892142a公開了一種除硅劑及除硅除硬的污水處理系統和方法,所述除硅劑包括活性劑、改性劑、
聲明:
“含硅廢水的處理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