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方法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有機胺廢水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2018年,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高達175億噸。工業廢水的不達標排放已經成為影響我國水資源安全的首要因素,其中有機胺廢水對環境的污染威脅更為嚴重。有機胺廢水主要來源于皮革、輪胎制造、精細化工等生產企業,屬于濃度高、毒性強、難生物降解的高氮低碳型廢水。
目前國內外對含有機胺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化法。物理法和化學法是利用的基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而達到回收目的、分離和降解目的。其中物理方法主要有精餾法、萃取法、吹脫和氣提等,一般適用于較高濃度的有機胺廢水;化學法包括離子交換法、aops等方法,物理法和化學法很難達到排放標準,通常作為生化處理的預處理工藝段。有機胺生化性較差,在生化過程容易產生大量的游離氨,使微生物中毒而終止降解。目前常規的有機胺廢水脫氮工藝主要是厭氧-缺氧-好氧(a2/o)脫氮工藝。a2/o脫氮工藝具有流程簡單、技術成熟等優點,但該工藝耐受污染物濃度低、脫氮能力低,所需池容較大,導致基建成本居高不下;另外有機胺廢水通常c/n遠小于5,維持系統穩定運行,需要在缺氧池內投加大量碳源,發生反硝化反應,使no2-、no3-轉化為n2,由此導致系統運營成本遠高于相同量級的其它工業污水成本。如能找到一條耐受污染物濃度高、可在c/n較低的條件下穩定運行的新工藝將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機胺廢水的處理方法,本發明采用反硝化細菌-厭氧氨氧化細菌共生系統和好氧細菌-硝化細菌共生系統用于厭氧-厭氧氨氧化-好氧(a-dn/anammox-o)的工藝處理有機胺廢水,解決碳氮比失衡,碳源嚴重不足的問題;利用回流硝化液至厭氧氨氧化工藝段,為其提供no3-和no2-作為電子受體,完成氨氧化和反硝化脫氮過程,大幅降低運營成本。
為了達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有機胺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1)將有機胺廢水進入調節池,去除雜物,均勻水質,穩定水流量;
(2)向厭氧反應器內一次性加入厭氧活性菌種,將步驟(1)處理后的廢水通過提升泵進入厭氧反應器,厭氧反應器中的厭氧細菌分解有機胺,有機胺發生氨化反應產生小分子酸和無機氨;
(3)在短程反硝化/厭氧氨氧化反應器內加入短程反硝化細菌-
聲明:
“有機胺廢水的處理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