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固廢處理與處置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水泥窯協同處置有機固廢工藝的模擬及優化方法。
背景技術:
2.社會活動和工業生產會產生生活垃圾、市政污泥、中藥藥渣等有機固體廢物。目前主流的有機固廢處理方法為填埋、焚燒和堆肥等,其中焚燒技術能快速實現有機固廢的無害化、減量化。而與單一的有機固廢焚燒設備相比,利用現有的水泥窯協同處置有機固廢可減少焚燒設備建設投資,同時有機固廢焚燒灰渣與水泥生料共同燒制為水泥熟料,免去了危廢處理過程,避免了二次污染風險,可實現有機固廢的完全資源化。
3.部分水泥企業已經對現有的水泥生產線進行改造,用于協同處置有機固廢,但不同的有機固廢在含水率、熱值及元素組成等性質方面差異巨大,水泥企業多是根據熟料質量及氣體監測數據增減有機固廢投加量,但這一方法具有較長的時滯性,試運行成本高且探索周期長。因此,使用軟件模擬水泥窯實際生產過程,研究水泥窯系統中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是一種有效的方法。aspen plus是一款應用于工業過程中生產裝置設計、工藝過程穩態模擬和優化的大型通用流程模擬系統,大多應用于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領域,在水泥工業體系,尤其是水泥窯協同處置有機固廢領域的應用較少。
4.在2010年的碩士學位論文《基于aspen_plus的水泥預分解窯過程大氣污染排放和能源利用分析》中,曹慎雪對水泥窯體系中的懸浮預熱器、分解窯和回轉窯建立了穩態流程模型,其模型中并未考慮到生料在預熱器中的部分分解過程,也并未包括水泥窯協同處置的關鍵技術旁路放風系統,將整個水泥熟料燒成模型視為絕熱環境也與實際生產工況不符。模型主要針對傳統水泥生產工藝進行優化,而對水泥窯協同處置有機固廢探究不多,用于分析替代燃料的靈敏度分析模塊僅能分析固定配比混合燃料,修改配比后需要先手動計算混合燃料的相關參數,再替換原有煤流股,無法實現任意有機固廢的靈活配比。在2016年的碩士論文《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統研究》中,董楨使用aspen plus建立了垃圾焚燒爐和水泥回轉窯共同處置生活垃圾的流程模型,但其工藝本質上為垃圾焚燒和水泥燒制分開進行,同樣也存在部分假設前提不合理,僅考慮單一有機固廢生活垃圾等問題。在2018年的碩士論文《基于aspen_plus的磷石膏制酸聯產水泥的模擬與分析》中,夏諾所建立的模型中,僅將磷石膏作為生料的一部分進行研究,并未涉及到水泥窯協同處置有
聲明:
“水泥窯協同處置有機固廢工藝的模擬及優化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