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工業危廢處理領域,特別涉及干粉狀危廢的處理,具體是涉及一種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逐年增加,對人類環境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嚴重。尤其是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醫療化工技術的發展,導致許多危險廢物的產生。同時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有很大的發展,因此作為城市公害的各類廢物產生量與日俱增。無論是工業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危險廢物處置問題。
根據《2015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統計,2014年,244個大、中城市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達2436.7萬噸,其中,綜合利用量1431.0萬噸,處置量889.5萬噸,貯存量138.0萬噸。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量占利用處置總量的58.2%,處置、貯存分別占比36.2%和5.6%,有效地利用和處置是處理工業危險廢物的主要途徑,部分城市對歷史堆存的危險廢物進行了有效的利用和處置。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排在前三位的省是山東、湖南、江蘇。2014年,244個大、中城市醫療廢物產生量62.2萬噸,處置量60.7萬噸,大部分城市的醫療廢物處置率都達到了100%。醫療廢物產生量排在前三位的省是廣東、浙江、河南。消除危險廢物的污染,實現其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已經成為我國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浙江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省建設和環境污染整治的部署,不斷深化污泥、污染土和工業危廢的無害化處置工作,大力加強污泥、污染土和工業危廢處置技術的科研攻關和推廣應用,加快推進污泥、污染土和工業危廢無害化處置設施建設。并按照《811環境保護新二年行動方案》的總體部署,以“減量化、穩定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為目標,以機制和技術創新為手段,以無害化處置設施建設為重點,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重點突破、以點帶而,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快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工作。
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是眾多處置方式實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較好的一種。截止2013年底,我國已建成、建設中及擬建設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的企業總數超過200家,其中約25%的企業涉及協同處置危險廢物,全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的總能力2萬t/d,2103年,我國水泥窯系統處置危險廢物的總量達到55.9萬t。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使
聲明:
“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系統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