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有機固廢處理處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有機固廢預處理系統和工藝、以及對應的有機固廢連續水熱處理系統和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迅速發展,我國城市生產的有機固廢總量節節攀升,據報道2019年一年,城市生活垃圾生成量超2億噸,市政污泥總量大約6000萬t,在可預見的未來,城市有機固廢總量將繼續攀升。據生態環境部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202個大、中城市中,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全國第一,達901.8萬噸,占全國生活垃圾總產生量的4.47%,上海、廣州分別位居第二、第三,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分別為899.5萬噸、737.7萬噸,分別占全國生活垃圾總產生量4.45%、3.65%。隨著經濟的發展,北上廣深的環境壓力日益增大,為了脫離“垃圾圍城”的困境,紛紛出臺了各項政策,希望通過垃圾分類的標準化,實現“變廢為寶”,減輕城市環境壓力,但城市垃圾有效處理處置工作依然壓力山大。同時,市政污泥經簡單干化處理后含水率約80%,含有蛋白質、脂肪、礦物油、纖維素、病原菌、寄生蟲等多種物質,若得不到有效處置將造成較大的環境污染和傳播病菌。2015年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現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于2017年完成達標改造,2020年地級市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然而,調研表明我國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污泥處理處置達標率明顯偏低,污泥隨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與再污染問題已經凸顯,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如何合理高效的處理處置有機固廢,特別是城鎮污泥和生活垃圾,成為目前我國城市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且緊迫的需求。
有機固廢是指人類在生產生活等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環境的固態、半固態有機廢物,有機固廢一般包括市政污泥、工業污泥、餐廚餐余垃圾、生活垃圾、江河底泥、高濃度有機廢液、糞便等,目前數量及處理壓力較大的主要是生活濕垃圾(包括廚余垃圾)和市政污泥。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大量生活濕垃圾的妥善處理處置日趨突出,加之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迫切需要有機固廢(如生活濕垃圾、市政污泥)高效處理處置和協同處理處置綜合性方案。目前有機固廢協同處理處置主要解決方案有(1)熱水解+厭氧消化技術;(2)干化+焚燒。其中熱水解+厭氧消化技術先將生活垃圾分揀出濕垃圾與市政污泥混合粉碎制初漿,通過儲罐式熱水解預處理后進行厭氧消化產生沼氣,沼氣用于發電,余熱用于提供熱水解所需的熱能,沼渣等固體經干化
聲明:
“有機固廢預處理系統和工藝、以及對應的有機固廢連續水熱處理系統和工藝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