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大孔吸附樹脂有機廢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環境問題越來越受關注,廢水處理問題逐漸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因素。在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面對有機物污染,傳統的生化處理方式對于超高濃度、超低濃度以及生物難降解的廢水處理都有相應的不足。采用吸附的方法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濃縮后再處理,不僅降低了處理成本還提高了處理效率。
對于吸附法處理廢水,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反洗程度,在合成樹脂尚不成熟的時候,吸附過程中多采用活性炭為吸附劑,基本不考慮原位再生。隨著合成樹脂技術不斷發展,從離子交換樹脂到大孔吸附樹脂,樹脂吸附容量越來越高,甚至能夠媲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傳統的合成樹脂吸附濃縮工藝通常應用在醫藥、食品等領域,在這些領域的濃縮提純過程對樹脂吸附裝置的要求是洗脫精度,即希望通過不同溶劑的組合使用將吸附于樹脂上的特定物質洗脫提純。而在廢水處理領域,洗脫過程更希望的是快速深度的將吸附于樹脂上的所有物質洗脫,這樣在樹脂吸附裝置的設計上就有了不同的要求。
目前工程應用中,樹脂吸附裝置通常仿照過濾罐或者簡單反應釜,其處理有機污染廢水運行并不穩定,常出現樹脂板結、短流等情況,且工程應用效果明顯差于實驗室內的試驗效果,規模放大之后效果極具變差。
而其原因主要是運行過程以及反洗過程布水不均導致。在運行過程中,布水不均,將使得部分樹脂提前擊穿而縮短樹脂反洗周期,乃至使樹脂柱失效。在反洗過程中,布水不均,使得部分樹脂未接觸反洗液或未充分接觸反洗液而出現解吸不充分的現象。解吸不充分的樹脂表面狀況較新樹脂更容易黏在一起。這樣,在不均勻的布水條件下,樹脂將在運行過程中變得表觀吸附容量降低、板結短流、失效等一系列故障。其次,運行過程中樹脂由于磨損而產生的碎屑,也是影響系統穩定運行的一個因素。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孔吸附樹脂有機廢水處理裝置,通過均勻布水使得該裝置可以運行穩定,避免出現樹脂板結、短流等情況。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大孔吸附樹脂有機廢水處理裝置。包括筒體,所述筒體內部設有樹脂層;所述樹脂層的下方設有布水器,該布水器的下方設有底部擋板,所述底部擋板上設有襯層。
進一步地,所述布水器包括主管,所述主管連接有進水管且該主管周向上均勻設置有多個支管,所述支管上均勻設置有
聲明:
“大孔吸附樹脂有機廢水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