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陡碎石土邊坡生態修復結構體系及修復方法,屬于邊坡綠化、生態修復領域。
背景技術:
2.申請人開展了《南方山地風電場水土保持三同時管理體系及關鍵技術研究》立項、科學研究以及試驗小區建設等工作,其中關鍵技術為高陡碎石填方邊坡生態修復體系研究,針對風電場道路、風機平臺開挖形成的高陡掛渣、碎石土邊坡,研發綜合的生態修復體系,控制坡面水土流失,最終達到掛渣邊坡生態系統的自我維持和良性循環,并建立1處試驗小區。
3.掛渣邊坡是下游側無擋護措施時回填的土石方沿著現狀山體無序滾落形成了大面積的“黃色”塊狀、條狀面源污染,俗稱“黃鼻涕”,具體表現為石渣懸掛在山體上,掛渣邊坡穩定性極差,掛渣體厚度為0.5-2m,長度為50m~200m,在降雨、人為擾動下,產生二次水土流失,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巨大。掛渣邊坡的特點之一就是穩定性差,國內目前開展和研究邊坡治理較分散,均未形成修復體系,而且方法比較單一,成本巨大,推廣困難。
4.中國發明專利cn102444134b公開了一種基于上部為土質層、下部為巖質層的邊坡的護坡方法,其適用的是普通的填方邊坡,坡度較緩,且為人工填筑、壓實后呈穩定狀態。因此,cn102444134b的措施體系只適用于普通的填方邊坡,無法解決高陡掛渣邊坡。
5.中國發明專利申請cn110622643a公開了一種用于高緯度嚴寒地區巖石邊坡生態修復方法,該生態修復方法適用于巖質的開挖邊坡,該類邊坡的特點是立地條件差、陡直,但是邊坡呈穩定狀態,無需采取固坡措施。同時,cn110622643a的措施主要為坡面植生孔、坡面團粒噴播等措施,該類措施成本極高,大面積使用將造成巨大的工程費用,且噴播、打孔機械需要開挖施工道路、作業平臺,二次開挖擾動地表產生水土流失。因此,cn110622643a措施體系只適用于巖質開挖邊坡,無法解決高陡掛渣邊坡。
6.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14169088u公開了一種應用于高陡巖質邊坡生態修復的藤本綠化結構,適用于巖質的開挖邊坡,該類邊坡的特點是立地條件差、陡直,但是邊坡呈穩定狀態,無需采取固坡措施。同時,cn214169088u專利的措施主要為坡面橫向設置植生袋扦插藤本植物、坡面設置攀爬網的藤本綠化邊坡的方法,該邊坡主要以藤本為主,植物措施選擇單一,綠化效果差,且坡面打孔施工難度大,成本較高。因此,cn2141690
聲明:
“高陡碎石土邊坡生態修復結構體系及修復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