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廢舊三元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混合粉料分離回收方法。
背景技術:
2.隨著化石資源的日益緊缺和環境保護的迫切需要,發展電動汽車以減少資源消耗并降低環境污染已成為廣泛的共識。2014年以來,在我國相關政策指引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年復合增長率為50%以上,截至2019年6月,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高達344萬輛,但只占汽車總保有量的1.37%,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前景依然廣闊。按照動力電池5-8年的平均使用壽命測算,2019年我國已逐漸進入動力鋰電池大規模退役期,預計2025年退役三元動力電池將高達101.4gwh。失效廢舊的三元鋰離子電池如不及時妥善處理,將造成極大地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甚至危及人們的生命安全。三元鋰電池富含鎳、鈷、錳、鋰等有價金屬,質量占比分別為12%、5%、7%和12%,金屬品位遠高于礦山資源,隨意處置將是極大地資源浪費。
3.近年來世界多國都加大力度尋求合適的廢舊鋰電池回收模式與工藝,提高回收的經濟效益。我國自有國情特征映射到廢舊電池回收行業上,回收方法在全球也是獨樹一幟:目前既沒有采用免拆解的高溫火法熔池熔煉,也沒有采用液氮深冷破碎法以及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而是采用機械破碎分選、常溫分離制取廢黑粉的方法,再對廢黑粉進行深度處理以實現有價金屬的循環利用。我國現有機械物理法破碎分選工藝通常將廢舊鋰電池進行2-3級破碎,得到正極活性材料粉末與負極石墨粉末的混合粉料。但混合粉料質量大、體積大,為滿足后續濕法處理工藝固液比等需求,因此反應器體積龐大,同時需要消耗大量的浸出酸、調配堿,造成后續工業廢水處理量大、生產成本高,不利于大規模產業化運行。而且,正負極混合粉料顆粒小,分選作業粉塵大、難度高,目前關于混合粉料高效分離方法方面的相關報道較少。
4.因此,有必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廢舊三元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混合粉料分離回收方法,其工藝簡單,工藝流程短,成本低,回收產品品質高,且可大幅降低粉塵和廢水排放量。
6.本發明提供的廢舊三元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混合粉料分離回收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7.將廢舊三元鋰電池正負極混合粉料用粉磨機處理后篩分,得到粒徑范圍在100目-500目之間的正負極混合粉料微粒;
8.將正負極混合粉料微粒
聲明:
“廢舊三元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混合粉料分離回收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