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隧道防排水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包式隧道噴膜防水襯砌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2.長期以來,滲漏水一直是地下工程的一大頑疾,如何防止隧道滲漏水一直是隧道和地下工程界面臨的巨大挑戰。傳統防水體系中的防水卷材因其無法與初支密貼,兩者之間存在很多空腔,地下水容易在空腔內自由流動,并在防水系統的破損點處發生滲漏,這使得難以發現漏水源,極大地增加了后期堵水難度與成本。而噴膜防水材料憑借與初支及二襯混凝土的緊密粘結性能可以很好地克服傳統防水卷材存在的竄水問題。因此,基于噴膜防水材料的隧道全包防水結構應運而生,這種結構通過將噴膜防水材料施作于隧道的拱頂、邊墻和仰拱得到一個全包式的防水結構,不僅提高了隧道防水能力,而且還能在隧道出現滲漏水時對滲漏源進行精準定位,從源頭上治理滲漏水,大大降低了隧道維護的難度與費用,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3.然而,本技術發明人發現上述技術至少存在如下技術問題:這種基于噴膜防水材料的隧道全包防水結構在仰拱處的防水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4.本技術通過提供一種全包式隧道噴膜防水襯砌結構,以解決了現有隧道全包防水結構的仰拱處防水效果差的問題。
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6.一方面,提供一種全包式隧道噴膜防水襯砌結構,包括由外向內依次布置的初期支護層、防水層和二次襯砌層;
7.所述防水層包括噴膜防水層和防水卷材層;
8.所述噴膜防水層設于隧道的邊墻和拱頂處的初期支護層與二次襯砌層之間;
9.所述防水卷材層設于隧道的仰拱處的初期支護層與二次襯砌層之間;
10.所述防水卷材層的邊緣處朝向所述二次襯砌層的一面設有粘接層;
11.所述噴膜防水層的端部搭接在所述粘接層上。
12.經發明人研究發現,現有的隧道全包防水結構在將噴膜防水材料施作于隧道底部后,由于防水材料在養護期不允許工人踩踏施工,因此為了保證施工進度,往往在隧道內設置通行棧橋。但由于隧道內環境較差,車輛通行時灰塵、泥土等掉入未養護完成的噴膜防水層上,從而造成防水層質量缺陷,導致隧道仰拱處的防水效果差。因此,本技術通過將隧道的仰拱處的噴膜防水層改為鋪設防水卷材層,這樣一來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能保證隧道仰拱處的防水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在噴膜防水層與防水卷材層的搭接處設置粘接層,使得噴膜防水層與防水卷材層緊密連接,保證該防水薄弱區的防水效果。
聲明:
“全包式隧道噴膜防水襯砌結構及其施工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