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有機碳生態緩釋肥,其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配置而成:尿素5~25%、碳銨1~5%、磷酸二氫鉀0~5%、碳酸鈣0~10%、硫酸鉀5~15%、過磷酸鈣5~30%、腐殖酸5~10%、高嶺土或坡縷石粉0~10%、微量元素復合劑0~1%、粘合劑0~3%、有機碳10~35%。本發明還公開了有機碳生態緩釋肥的制備方法。通過無氧熱裂解先制備具有特定結構的有機碳,并將之作為重要的功能材料用于生產高效生態有機無機復混緩釋肥,這不僅提高了固廢無害化資源化水平,而且資源高附加值的產出比大為提高。本發明能夠很大程度地改善農業生產過程中用肥的效率和環境的保護等多種作用,建立起可持續的良性碳循環生態鏈。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子設計鏈霉親和素標記的結合藻紅膽素的藻紅藍蛋白α亞基類熒光蛋白質的方法,通過應用藻藍蛋白α亞基裂合酶催化藻紅膽素(PEB)與鏈霉親和素標記的藻紅藍蛋白α亞基類脫輔基蛋白共價結合,制備鏈霉親和素標記的結合藻紅膽素PEB的藻紅藍蛋白α亞基類熒光蛋白質;本發明的方法應用生物過程生產鏈霉親和素標記的結合PEB的藻紅藍蛋白類α亞基熒光蛋白質,是一種環境友好的生產方法,鏈霉親和素標記的藻紅藍蛋白α亞基類熒光蛋白質能應用于生物學和醫藥功能材料領域,特別是應用為生物學和醫學檢測領域的熒光探針。
本發明涉及無機功能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碳酸鈣中空微球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碳酸鈣中空微球,以氯化鈣、聚丙烯酸、碳酸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為原料,通過復分解法制得;所述聚丙烯酸的分子量為800?1000。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碳酸鈣中空微球的制備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利用成本過高的大分子量聚丙烯酸合成碳酸鈣實心和空心微球,不利于在工業上的大量生產,通過該方法制備碳酸鈣中空微球,與現有的碳酸鈣實心和空心微球相比,比表面積顯著增大,提高了其在工業、生物醫藥領域方面材料的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化學氧化鐵泥制備水處理劑的方法,屬于功能材料領域,是一種化學氧化鐵泥資源化、減量化制備高效水處理劑的方法。該方法具體為:將芬頓處理后沉淀的污泥脫水烘干后添加適當比例的褐煤混合均勻后,放入高溫爐中處理,然后加入一定濃度的硫酸,反應一定時間后將反應液在旋轉蒸發儀中旋蒸濃縮后,加入適當比例的濃硫酸和過氧化氫,反應結束后制得聚合硫酸鐵。加入褐煤可還原污泥中的三價鐵從而提高污泥中鐵提取率;放入馬弗爐等高溫爐中高溫焚燒的目的是去除芬頓污泥中的少量殘留有機物,從而降低與酸反應液中的色度。制得的聚合硫酸鐵符合國家標準,且對造紙廢水的COD和色度有非常好的去除效果,而且制備工藝簡單,易于操作。
本發明涉及陶瓷燃氣隧道窯領域,用于解決現有的陶瓷燃氣隧道窯排放的NOx排放限值過大,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問題,具體涉及一種降低陶瓷燃氣隧道窯排放NOx的方法,該方法利用降排內襯涂層降解NOx,降排內襯涂層含有大量的稀土氧化物材料,在高溫環境中復合稀土氧化物功能材料表面形成很多氧空缺,這些氧空缺大量吸附煙氣中的NO,使N?O鍵快速斷裂,從而使NO直接分解為N2和O2,同時隧道窯由于燃燒不充分產生的CO在含錳鈰活性炭與NOx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最終將NOx降解,從而實現降排的目的。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生物降解型相容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的生物降解型相容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氮氣保護下,將異氰酸修飾的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分散劑中,得到異氰酸修飾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在氮氣保護下,將兩端羥基封端的遙爪聚合物溶于溶劑,制得兩端羥基封端的遙爪聚合物的溶液;(3)在氮氣保護下,將步驟(1)制得的分散液與步驟(2)制得的溶液混合,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即得生物降解型相容劑。本發明制備的A?B型相容劑,利于GO有效分散,改善了含B組分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與GO共混物的相分離現象,對于與B組分相容的C組分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與GO共混物同樣適用。
本發明涉及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鈰錳雙金屬氧化物及其制備方法、應用。該鈰錳雙金屬氧化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備棒狀的Ce2(SO4)3前驅體;將所述Ce2(SO4)3前驅體分散于第一溶劑中,形成Ce2(SO4)3的分散液;將高錳酸鉀溶解于第二溶劑中形成高錳酸鉀溶液,所述第一溶劑與所述第二溶劑為相同溶劑,或者所述第一溶劑易溶于所述第二溶劑;將所述高錳酸鉀溶液滴加到所述分散液中,振蕩后室溫下靜置;離心、乙醇和水洗滌、干燥,得到所述鈰錳雙金屬氧化物。該制備方法的工藝流程少、操作簡單、能耗低、對環境友好,可得到形貌可控的鈰錳雙金屬氧化物。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熱雙重響應型殼聚糖基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有機高分子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其制備方法是:以殼聚糖、環氧丙醇、巰基乙酸、溫敏性共聚單體、光敏性共聚單體為主要原料通過開環反應、酰胺化反應、聚合反應制備得到光熱雙重響應型殼聚糖基衍生物。本發明制備得到的殼聚糖基衍生物集熱響應性與光響應性于一體,可以作為光熱雙重刺激響應性的藥物載體材料;可以通過自組裝的方法制備具有載藥納米膠束,并實現藥物的環境響應性釋放,與傳統的納米藥物載體相比,其中的光熱雙重響應型基團能夠響應光熱刺激,進一步實現藥物的智能控制釋放,有利于提高藥物的利用率。
本發明屬于環境功能材料領域和衛生保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基于弱光光催化抗菌殺毒口罩及衍生的涂層材料,所述殺毒口罩聚丙烯熔噴布層中金屬氫氧化物粒子,金屬氫氧化物粒子在弱光照射下而活化,可分解雙氧水持續產生羥基自由基或氧負離子,破壞致病細菌的細胞膜、病毒的蛋白質外殼以及核酸結構,從而實現廣譜殺菌抗毒。利用金屬離子光催化作用實現對表面富集的病毒及致病菌的高效長效滅殺,降低感染病原體的風險。這是傳統口罩所不具備的功能,衍生為新的消毒涂層材料,也是本領域表面材料技術發展的新方向。本發明利用弱光光催化殺毒,具有殺毒滅菌廣譜性、無二次污染、費用低廉、作用時間長、可重復使用等優點,值得大力推廣。
本發明屬于納米功能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可用于光熱治療腫瘤的納米粒子及其制備和應用。該納米粒子由兩親嵌段共聚物物理封裝疏水性光熱小分子而形成,其中疏水性光熱小分子的結構如下所示,兩親嵌段共聚物為F?127、DSPE?PEG2000?NH2中的至少一種。本發明以兩親嵌段聚合物包裹光熱小分子BBTD,形成粒徑為50?100nm的均勻分散、穩定性強的親水納米粒子,該納米粒子結構穩定,在不同pH下保持發光穩定以及光熱循環穩定,解決水中聚集熒光猝滅的問題。同時,該納米粒子具有高效率的光熱轉化(39.7%),在1.0w/cm2、808nm激光下,較低濃度250ug/mL下可升溫至近80℃。
本發明屬于復合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生物降解塑料/納米銀復合薄膜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具體方法為:將銀源、含氨基硅烷偶聯劑和溶劑混合形成絡合溶液;然后將生物降解塑料與所得絡合溶液混合均勻,再經加熱熔融后成膜,得到生物降解塑料/納米銀復合薄膜。本發明利用了常用成分氨基硅烷偶聯劑,通過特定絡合工藝形成氨基硅烷偶聯劑?銀離子穩定絡合溶液,把銀離子引入生物降解塑料中,使得銀離子在材料中均勻分布;并利用成膜過程中的自然熱,促使銀離子與基材上的還原性官能團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原位生成納米銀。既解決的了銀的均勻分布和團聚問題,使得生物膜的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又簡化了生產工藝,更便于規?;a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液態貝殼粉涂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液態貝殼粉涂料由以下按重量份數計的原料制成:改性貝殼粉50~80份、高嶺土1~2份、硅藻土1~5份、二氧化鈦復合光催化劑10~20份、聚合物20~30份、淀粉膠體5~10份、海藻酸鈉1~2份、潤濕劑2~5份、分散劑1~3份、增稠劑1~3份、水40~60份。本發明所提供的液態貝殼粉涂料符合國家綠色生態建筑材料的政策要求,解決了日益嚴重的室內甲醛氣體問題,并以良好的性能取代目前常用室內裝飾涂料,其制備工藝簡單,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安全性,開拓了新型功能材料的途徑,該涂料的甲醛吸附率高達87.4%,而且本發明的液態貝殼粉涂料還具有附著力強,涂層堅硬,經測試,其耐擦洗次數高達5000次以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纖維增強功能膠帶及其制備方法、制品。纖維增強功能膠帶由超薄纖維束與樹脂基體復合而成,超薄纖維束的厚度設置在0.08~0.2mm之間,寬度設置在10~900mm之間,超薄纖維束的含量設置為30~90%,樹脂基體的含量設置為10~70%。由制備方法得到的纖維增強功能膠帶超薄超輕,不僅保持了纖維優異的力學性能,可以制備成性能優良的制品,而且不同的功能膠帶經過組合可以得到多重功能的功能材料,滿足了結構功能一體化設計的要求,設計靈活,性能調節范圍大,熱塑性基體回收方便,節能環保,具有良好的工業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楊桃狀M相氟鉬共摻雜二氧化釩粉體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無機功能材料技術領域。所述楊桃狀M相氟鉬共摻雜二氧化釩粉體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在容器中加入適量五氧化二釩、還原劑、適量摩爾分數的鉬酸銨和氟化銨,加入蒸餾水,加熱攪拌,待溶液透明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后加入適量沉淀劑,將所得混合液進行水熱反應,得粗產物,經水洗醇洗并干燥后,于保護氣氛下煅燒,得到楊桃狀M相氟鉬共摻雜二氧化釩粉體。該方法可制得的楊桃狀M相氟鉬共摻雜二氧化釩粉體分散均勻、結晶性好、純度高。
本發明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功能成分主要由托瑪琳、火山石、二氧化硅、貝殼粉、銳鈦型納米二氧化鈦、輕質稀土氧化物、松枝粉、柏葉粉、綠茶粉、薄荷葉粉組成,可以釋放負離子、殺菌、消毒、祛味、凈化空氣、鎮靜、提神醒腦、增強免疫力的功能。功能材料經粉碎混合均勻與載體樹脂熔融擠出制得母粒。將母粒與尼龍、滌綸、錦綸等高聚物載體樹脂、潤滑劑、分散劑、偶聯劑按一定比例混合,熔融后紡絲,制得纖維材料,將纖維材料進行紡織加工,制成尼龍、滌綸絮狀多孔隙的纖維網格結構,厚度為10~50mm,該絮狀纖維濾網本體的孔隙分布均勻,孔隙口徑為5~10目,再按所需的尺寸剪裁,粘結制得釋放負離子改善空氣質量的中央空調口罩。
一種適合于制備印刷電子器件的組合物,提供的組合物包含至少一種功能材料及至少一種基于脂環族結構的有機溶劑。在某些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有機溶劑在25℃下的粘度,在1cPs到100cPs范圍內;在25℃下的表面張力,在19dyne/cm到50dyne/cm范圍內;沸點高于150℃。還涉及此組合物的印刷工藝及在電子器件中的應用,特別是在電致發光器件中的應用。還進一步涉及利用此組合物制備的電子器件。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木聚糖試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配制木聚糖標準溶液和不同梯度的木聚糖溶液;標定木聚糖酶標準品活力,并配制不同濃度梯度的木聚糖酶溶液;將不同濃度梯度的木聚糖酶溶液分區涂覆在中速定性濾紙上制得試紙I;將另一張基紙浸漬在配制好的顯色劑中,浸勻晾干,表層涂覆一層氧化鈣,制得試紙II;試紙I和試紙II疊合,即為木聚糖試紙。將制備好的試紙在不同濃度梯度的木聚糖標準溶液中反應顯色,拍照制備比色卡,通過對比比色卡能夠得知所測樣品木聚糖濃度。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易于操作,適于工業化生產;所得產物能夠有效對木聚糖樣品進行檢測,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可用于處理含染料廢水的吸附劑及其制備和應用。所述制備方法為:將預氧化石墨烯固體與高錳酸鉀先后加入到濃硫酸中,通過機械攪拌得到分散均勻的懸浮液;然后加入去離子水和微晶纖維素進行反應,得到所述可用于處理含染料廢水的吸附劑氧化石墨烯/納米微晶纖維素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得的氧化石墨烯/納米微晶纖維素復合材料對染料的吸附能力相比氧化石墨烯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對于低濃度染料(<100mg/L)的吸附效果非常明顯,而且制備工藝簡單,易于操作。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碳摻雜發光介孔二氧化硅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所述方法為:(1)將表面活性劑、強酸以及水攪拌混合均勻,得到混合溶液;(2)在攪拌的條件下,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正硅酸乙酯,恒溫反應,晶化,洗滌,干燥,得到固體產物;(3)將固體產物置于管式爐中進行煅燒,得到碳摻雜發光介孔二氧化硅。所述材料具有強光致發光性能,無需引入外源發光中心,生產成本低、無金屬污染、生物相容性良好且環境友好;同時所述材料比表面積大,高孔容,孔徑大小在一定范圍內可控,顆粒單分散性好,在藥物吸收和緩釋、生物成像、光學檢測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依次層疊的陽極導電基板、發光層以及陰極,此外,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還包括至少一層封裝膜,封裝膜包括形成在陰極上的硅氧化合物膜、形成在硅氧化合物膜上的氮硅化合物膜、以及形成在氮硅化合物膜上的由硫系或氮系的金屬或類金屬形成的單質膜。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充分利用硅氧化合物、氮硅化合物、單質膜的高阻水、阻氧性能,有效減少外部水、氧等活性物質對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侵蝕,從而對器件的有機功能材料及電極形成有效的保護,顯著提高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壽命。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基于超浸潤的微透鏡陣列芯片及其制備方法和相關適配體傳感器。制備方法包括步驟:在燒杯中加入聚酯丙烯酸,持續攪拌下加入甲基丙烯酸羥乙酯和TPO引發劑,攪拌均勻后得到漿料;采用3D打印微液滴技術將漿料滴在基于超浸潤技術制備的不同浸潤表面;用紫外燈照射固化得到一系列的微透鏡陣列芯片。適配體傳感器包括上夾片、PDMS膠體、載玻片、墊圈和下夾片,PDMS膠體安裝于上夾片下方,墊圈安裝于下夾片上方,PDMS膠體和墊圈夾著載玻片;上夾片和PDMS膠體為中空結構,PDMS膠體的下表面邊緣凸起與墊圈匹配。本發明可實現簡單快捷、定制化地制備光學參數可控的微透鏡陣列芯片。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女性內衣,包括內衣本體,所述內衣本體的里面均勻設置有負離子圓點,內衣本體由肩帶、上衣和褲腳組成;所述上衣和褲腳的外表面均印有溫變遠紅外圖案,溫變遠紅外圖案由托瑪琳圓點和托瑪琳圓圈組成;所述托瑪琳圓點還均勻分布在肩帶上,肩帶上設置有調節扣;本女性內衣,通過在內衣本體的外表設置有溫變遠紅外圖案可隨溫度的變化改變顏色,達到一種美觀的效果,改變了女性傳統內衣單一功能的樣式;其次,在內衣的肩帶上設置有托瑪琳圓點,可以起到防滑的效果,避免在運動過程中肩帶的松落給人們帶來的困擾;另外,內衣的里布采用鍺元素功能材料制成,里面印有負離子圓點,使人們在穿戴過程中具有醫療保健的作用。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羥乙基纖維素/納米黏土/石墨烯復合膜及其制法與應用。所述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羥乙基纖維素加入水中溶解,再加入黏土,高速攪拌,得到混合均勻的羥乙基纖維素黏土分散液,隨后加入石墨烯,攪拌后得到均一混合液,然后干燥,制得羥乙基纖維素/納米黏土/石墨烯復合膜。本發明制備的羥乙基纖維素/納米黏土/石墨烯復合膜制備方法制備工藝簡單,易操作,適于工業化生產,而且綠色環保,易于降解,有效解決塑料制品帶來的白色污染,降低生態環境壓力,可用于材料包裝、消防、傳感器等領域,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適用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公開一種作物葉面高附著力納米銀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采用水為溶劑,利用乙酸銀、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氨、抗壞血酸為原料,通過氫氧化鈉調節溶液的pH值合成納米銀,加入表面活性劑,如丙三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或三乙酸甘油酯獲得了植物葉面高附著力的納米銀。本發明制備納米銀的原料無毒無污染,制備的納米顆粒尺寸較小且相對均一,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生物醫療領域可用于抗菌劑、檢測劑等。此外,該納米銀溶液在植物葉面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在農業領域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光吸收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高效捕獲紫外可見紅外光譜的新型光吸收材料,該材料為VOx粉體,其中,2<x≤2.5。本發明首次提出以水熱合成方法來制備該光吸收材料,所制得的粉體對紫外可見近中紅外光具有很強的吸收,其制備條件和工藝簡單易控,對環境無污染,原料來源廣且廉價,有利于規?;a。制得的VOx光催化劑對太陽光有全吸收,提高了太陽能的利用率,增強了催化效率,從而可有效降解空氣污染物,適用于催化劑和光解水制氫領域。此外,所制得的VOx粉體在近中紅外吸收強度高,能應用于紅外光吸收、防紅外輻射等領域。
本申請涉及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有機無機雜化銅基鹵化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有機無機雜化銅基鹵化物材料的化學通式為:A3Cu6X9或A2Cu2X4·H2O;其中,A為有機銨離子,X為鹵離子。A3Cu6X9單晶沒有熒光發射,但結合水分子后相變成可發射熒光的A2Cu2X4·H2O單晶,這種不發光和發光之間的變化是可逆的,并且熒光強度基本沒有衰減;因此,本申請的有機無機雜化銅基鹵化物材料可以對空氣中水具有熒光響應特性,而且量子效率較高,這樣在LED、濕度傳感器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東有色金屬功能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