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銑磨工具及制作方法,本發明包括刀具基體;設置于所述刀具基體一端的刀柄,設置于所述刀柄的遠離刀具基體端的矩形定位頭部;設置于所述刀具基體表面的單層有序排布釬焊金剛石磨粒、低溫微量潤滑冷卻孔和排屑槽;設置于所述刀具基體內部的內冷微量潤滑通道,能夠規避目前疊層復合材料在加工過程中極易出現的樹脂軟化、涂覆、燒傷、分層、撕裂、表層劃傷等缺陷。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連續三維結構的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板材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利用預浸帶、纖維束或者混纖紗等穿插物對預浸帶編織物層進行縱向穿插形成連續的三維結構,并通過加熱加壓、冷卻定型的過程制備獲得內部具有三維結構的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預浸帶編織物板材。穿插形成的連續三維結構能夠更加有效的阻止層間裂紋的擴張,同時能夠使外力更加均勻的分布,承受更大的外力,從而有效改善制品的層間剪切強度,避免制品在使用過程中過早發生層間破壞,充分發揮連續纖維的增強效果,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金屬支撐半電池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半電池自下而上包括多孔金屬支撐層厚膜、多孔金屬陶瓷梯度過渡層薄膜、多孔陽極層薄膜和致密電解質層薄膜。本發明的混合氧化物和螢石結構氧化物組成的多孔梯度過渡層可避免多孔金屬支撐層和多孔陽極層的直接接觸,降低在高溫燒結條件下金屬支撐層中Fe、Cr元素和多孔陽極層中Ni元素的相互擴散?;旌涎趸镌陔姵氐墓ぷ鳁l件下還原形成合金;在陽極側界面形成高陽極活性材料,在金屬支撐體側界面形成合金為主相的高導電性復合材料,呈現更高的電導率,降低了歐姆電阻,且不降低電催化活性,確保電池運行的長期穩定性,同時實現了多孔金屬支撐層與多孔陽極層的良好結合。
本發明涉及廢氣處理方法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含有一氧化碳廢氣的催化凈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催化劑的存在下,通入含有一氧化碳的廢氣,廢氣中氧氣濃度大于一氧化碳的濃度,進行催化氧化反應,使廢氣中一氧化碳轉化成為二氧化碳,反應溫度為?100~50℃;所述催化劑由復合載體以及承載在該復合載體上的活性組分構成,所述復合載體為稀土氧化物與二氧化鈦的復合材料,所述活性組分為Au;并進一步提供了該催化凈化方法中所用催化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一氧化碳催化氧化活性高、使用壽命長、熱穩定性好的優點,解決了現有技術很難在具備高催化活性的同時擁有較高熱穩定性和較長使用壽命的缺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纖維素納米晶的濕度響應光子晶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材料科學領域。本發明基于膽甾相液晶的纖維素納米晶懸浮液,通過與聚合物前驅體溶液混合,加熱完成聚合物聚合,并通過交聯劑的化學鍵連接作用,使聚合物與纖維素納米晶保持穩定的連接并保留其本身的特殊分級光子結構,在溶劑揮發干燥后獲得的薄膜復合材料具有明顯的濕度響應變色特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制備的響應性光子晶體材料具有特殊的分級結構,在濕度響應方面具有很好的響應特性,在化學傳感領域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纖維/石墨烯/TiO2復合環境催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將紡織纖維浸漬到氧化石墨烯的飽和分散液中,然后烘干,清洗,然后置于還原劑溶液中,50~80℃反應0.5~1h,清洗,烘干,得到紡織纖維/石墨烯;將紡織纖維/石墨烯加入到鈦源和Na3PO4溶液中,攪拌,然后加入聚乙二醇2000和尿素,120~180℃水熱反應3~8h,冷卻后洗滌,烘干,得到紡織纖維/石墨烯/TiO2復合環境催化材料。本發明的方法簡單,適合于工業化生產;得到的復合材料具有較好的環境凈化效果。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纖維/石墨烯/BiOBr/BiOI復合環境催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將紡織纖維浸漬到氧化石墨烯的飽和分散液中,然后烘干,清洗,然后置于還原劑溶液中,50~80℃反應0.5~1h,清洗,烘干,得到紡織纖維/石墨烯;將紡織纖維/石墨烯加入到Bi(NO3)3和HNO3溶液中,攪拌,然后加入NaOH、NaBr和KI,120~180℃水熱反應3~8h,冷卻后洗滌,烘干,得到紡織纖維/石墨烯/BiOBr/BiOI復合環境催化材料。本發明的方法簡單,適合于工業化生產;得到的復合材料具有較好的環境凈化效果。
本發明涉及一種類多層結構吸波劑的制備方法,它涉及一種中空多孔碳纖維?碳納米管?納米磁性粒子吸波劑的制備方法。以中空多孔碳纖維?碳納米管的結構為骨架,在其中空內部添加納米磁性粒子并用環氧樹脂溶液固化,得到類多層結構吸波劑。本發明制備的類多層結構吸波劑不僅對電磁波具有良好的電損耗和磁損耗作用,同時其特殊的類多層結構能夠大大拓寬吸波劑的有效吸波頻帶寬度,是其具有多層吸波復合材料寬頻的性能特點。這有助于實現高性能吸波材料在吸波材料領域的應用。本發明制備的中空碳纖維為微米級,碳納米管/納米磁性粒子為納米級。本發明可用于制備微米/納米復合電磁吸波材料。
本發明屬于復合納米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有熒光增強效果的復合納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的復合納米材料是二氧化硅為殼、納米金為核的二氧化硅包裹納米金的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包括用氯金酸和檸檬酸鈉的溶液制備單獨的納米金球,再在納米金球外包被聚乙烯吡咯烷酮,最后用正硅酸乙酯通過水解辦法包裹二氧化硅層,制備得復合納米材料。該復合納米材料具有熒光增強效果,可以使熒光染料2,7?二氟熒光素的熒光效果有明顯增強。本發明方法反應條件溫和,制備過程簡單,重現性好,得到產物顆粒比較均勻,靈敏度高,可以應用于生物追蹤領域。
本發明屬于空氣凈化領域,具體是一種室內氣態污染物凈化過濾料,按質量百分比計,包括堿性多孔硅鈣復合材料0~20%、高錳酸鉀浸漬活性氧化鋁20%~35%、酸性改性活性炭5%~20%、椰殼活性炭15%~25%、煤質活性炭15%~40%和二氧化碳濾料5%~25%。本發明不會發生脫附現象,能夠較為全面并有針對性的凈化處理空氣中的氣態污染物,適用于多種環境的空氣凈化,克服密閉空間中由于人員的呼吸等活動帶來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從而帶來人體不適的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結構小口徑管狀多孔支架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小口徑管狀支架的內層為多孔結構,外層為靜電紡納米纖維層。制備方法包括:將致孔劑填裝入模具管材中,在管材內壁附著一層致孔劑層;將熱固性聚酯材料溶液注入到致孔劑層,揮發溶劑,120?150℃進行交聯,降至室溫,然后移入支撐棒材,去除外層模具管材,得到小口徑管狀支架內層結構;對小口徑管狀支架進行靜電紡包覆,去除致孔劑,冷凍干燥,移除支撐棒材,得到基于復合材料和復合結構的小口徑管狀支架。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便、高效;制備得到的小口徑管狀支架外側附有一層靜電紡絲,避免了內層多孔結構的滲血,增強了管狀支架的機械性質。
本發明涉及一種氧化石墨烯調控制備二肽衍生物Fmoc-FF自組裝纖維的方法,包括:制備GO;將GO溶解到去離子水中,得到GO溶液;將二肽衍生物Fmoc-FF加入到HFIP中,溶解,得到Fmoc-FF溶液;將Fmoc-FF溶液迅速滴加GO溶液中或將GO溶液加入到Fmoc-FF溶液中,震蕩,混勻,得到Fmoc-FF與GO的混合體系;混勻后立即吸取混合體系溶液滴加到干凈的二氧化硅薄片上,分別在室溫和60℃環境下干燥。本發明方法簡單,操作方便,效果明顯;所使用的GO制備技術成熟,產量高,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制備的Fmoc-FF/GO復合材料在生物材料、超級電容器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潛在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燒結硅膠云母復合帶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云母帶放卷進入壓延機,所述云母帶為含云母紙層和補強材料層的復合材料帶,所述補強材料層位于云母紙層的上方;b)將含無機化合物的硅膠從上方放入壓延機壓延形成可燒結硅膠層;c)控制可燒結硅膠層覆蓋在補強材料層上繼續壓延形成云母復合帶;d)將經過壓延的云母復合帶通過烘箱;e)將經過烘烤的可燒結硅膠云母復合帶收卷。本發明通過疊加可燒結硅膠層增強了云母帶的性能,使其同時兼具耐高溫、耐水、耐撞擊的特性,解決了普通云母帶不耐水、高強度撞擊后易碎不牢靠的問題,使用中更加安全、增長云母帶使用壽命并擴大了云母帶的適用范圍。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在g-C3N4表面原位生長TiO2納米晶的方法與應用。本發明通過以下步驟獲得表面具有TiO2納米晶的g-C3N4:首先通過熱聚合制備出石墨相氮化碳g-C3N4,然后以鈦酸四丁酯(TBOT)為鈦源、乙酸銨為結構導向劑,采用溶劑熱生長的方法使TiO2在g-C3N4表面進行原位生長。其特點是生長出來的TiO2納米晶在g-C3N4表面具有很高的分散性,而且所制備的TiO2納米晶的粒徑大約只有15?nm,比其他方法(如水解法,微波法等)合成出來的要小很多,同時具有暴露的(001)高能面。本發明所述方法能夠有效促進光生電子和空穴的分離,大大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活性。通過應用于苯酚的光催化降解,證明這種g-C3N4/TiO2復合材料具有比單純g-C3N4、單純TiO2以及機械混合g-C3N4/TiO2都要高的光催化活性。
氧化鋁下料裝置夾持吊塊是鋁電解槽氧化鋁下料裝置的部件,用抗電解質侵蝕的耐火復合材料,構造成一個帶有貫穿孔洞的塊狀物即夾持吊塊,把它視為氧化鋁粉加料裝置系統抗電解質侵蝕的下料部件,鋁電解槽氧化鋁下料點位置,致使氧化鋁粉加料裝置下端的打殼錘頭或石墨管棒在氧化夾持吊塊的孔洞內,不接觸電解質結殼層就能夠完成氧化鋁下料工作程序,將氧化鋁精確定量的添加到電解質結殼層下部的熔融電解質中。從而避免打殼錘頭的磨損和熔蝕現象的發生,也可避免管道注入式下料裝置石墨管棒內下料管孔堵塞現象的發生,進而提高氧化鋁加料的質量,均衡電解質中氧化鋁的濃度,提高鋁電解槽的電流效率,降低電解鋁的生產電耗。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漢麻復合過濾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漢麻纖維和粘膠纖維進行混合,然后依次經開松、梳理、鋪網、牽伸、水刺和干燥步驟得到漢麻/粘膠水刺非織造布;(2)通過靜電紡絲在所述漢麻/粘膠水刺非織造布上制備納米纖維層即得所述漢麻復合過濾材料。本發明提供的復合過濾材料主要是由微米級直徑的漢麻/粘膠水刺非織造布與納米級直徑纖維組成的一種兩層復合材料;其中,漢麻/粘膠水刺非織造布的物理性能良好,透氣性也較好,厚度和定量較小,斷裂強力較大,耐磨性也較好;將漢麻/粘膠水刺非織造布基布與本發明的雙層復合過濾材料的過濾性能及孔徑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本發明提供的雙層復合過濾材料具有較好的過濾效果。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舊線路板非金屬粉的改性方法。具體為:將干燥后的廢舊線路板非金屬粉、溶劑和少量催化劑一起加入高壓反應釜中進行低溫水熱活化處理,最終得到表面接有-NH2和-OH等活性基團的功能化廢舊線路板非金屬粉。本發明工藝簡單,利用水熱法活化處理廢舊線路板非金屬粉能打斷非金屬粉表面的化學鍵,同時使廢舊線路板非金屬粉表面產生-NH2和-OH等活性基團,從而使廢舊線路板非金屬粉可以作為復合材料的生產原料回收利用,進而形成原料-產品-原料的封閉循環,實現廢舊材料資源化利用方式的最高層次。不僅解決了廢舊線路板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又節約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具有重大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
本發明公開一種自潤滑關節軸承以及加工方法,所述軸承選擇13-8Mo材料作為軸承桿體材料,在桿體上粘貼有自潤滑層,自潤滑層采用PTFE紡織復合材料,熱處理工藝采用500~550℃的回火溫度處理3~6小時。本發明所提供的自潤滑關節軸承,采用新結構、新材料和新工藝,提高了耐腐蝕性能,滿足飛機控制機構中的使用要求。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用途復合繩芯,包括光纖單元(光纜)、套管及纖維/樹脂復合棒(電纜芯);所述光纖單元位于復合繩芯的中心,由若干光導纖維及外覆層組成;所述的套管是具有耐高溫高韌性高分子材料,套在外覆層的外部;若干所述纖維/樹脂復合棒是混雜纖維增強耐高溫熱固性樹脂復合材料,圍繞在套管的外圍,所述纖維/樹脂復合棒內層為承載層,外層為絕緣層。本發明多用途復合繩芯是光纜與電纜的結合體,能夠替代現有的鋼芯以及光纜,在使用時既能夠傳輸光信號,還能夠作為架空導線的承載材料,光信號與電信號同時傳輸,使用同一條線路進行安裝,減少了空間使用區域。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固態縮聚增粘聚乳酸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首先制備成核劑均勻分散其中的聚乳酸預聚物,然后對該預聚物進行固態縮聚增粘的方法。使用本發明可提高聚乳酸固態增粘效率,改善聚乳酸的結晶性能,得到具有優良的加工性能和力學性能的高分子量聚乳酸,且具有可完全生物降解性,可作為一種環境友好的通用塑料得到廣泛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碳纖維/石墨烯復合電磁屏蔽預浸料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1、對石墨烯薄膜表面進行活化處理:將石墨烯薄膜在活化劑中浸泡0.5?2 h,沖洗干凈后,經60?80℃烘干;步驟2、采用膠膜延壓法制備:將樹脂基體加熱熔融后均勻涂覆在離型紙上,形成樹脂膠膜,控制樹脂膠膜厚度為0.1 mm?0.8 mm;步驟3、依次將單向碳纖維展紗或編織布以及步驟1中表面處理后的石墨烯薄膜,通過加熱輥壓至步驟2的樹脂膠膜中,制成碳纖維?石墨烯薄膜?碳纖維的多層復合三明治結構,得到碳纖維/石墨烯復合電磁屏蔽預浸料。本發明的預浸料兼具優異的力學結構強度、模量和電磁屏蔽性能,可直接作為中間體材料用于復合材料的輕量化與電磁屏蔽應用。
本發明屬于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尤指一種耐溫型纖維素的制備方法與應用。該制備方法具體為:對于粉狀纖維素進行堿性條件熱處理,所述堿性條件熱處理的堿液濃度為0.5~3%,處理溫度為20~50℃,及處理時長為0.5~3h。本案制取的耐溫型纖維素與熱塑性樹脂材料復合,可顯著提高纖維素的純度,并在復合過程中避免纖維素變色及產生臭氣的缺陷。
本發明涉及一種MoS2?MoP量子點@碳復合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鉬酸銨與多巴胺絡合形成的前驅體為原料,通過將其置于管式爐中,在高溫惰性氣氛中同時實現對該前驅體的硫化和磷化,即得花狀的MoS2?MoP量子點@碳復合納米材料。從XRD譜圖可知,制得的復合材料為MoS2和MoP的異質結構。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結果進一步表明,所得材料為均一的花球狀形貌,平均粒徑為400nm;其中MoS2?MoP以平均粒徑為1nm的超小量子點均勻生長在碳納米花上。MoS2?MoP組成的量子點異質結構,可以有效縮短鈉離子和電子的傳輸路徑,提高電化學反應的動力學,而氮摻雜的碳納米花能提供優異的導電網絡。該法制備的MoS2?MoP量子點@碳復合納米材料在鋰離子和鈉離子電池等新能源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加捻連續天然纖維預浸料的制備方法,屬于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在浸漬步驟中,依次對纖維紗束進行梳理、展絲、分股和收攏處理,增加了纖維在浸漬時的分散程度,使得流動性較差的基體材料能夠滲透進入纖維間隙,進而更好地浸漬、包裹纖維,有效提高了纖維的浸漬率。本發明通過實時捕捉、對比和補償,實現對捻度的補償控制,有效地提升了加捻預浸料捻度的精確性和均勻性。本發明所述方法有效解決了基體材料浸漬纖維不充分的問題,同時通過捻度的補償控制有效提升了捻度的精確性和均勻性,且成本低,效率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機床導軌專用膠及其制備工藝,涉及導軌用膠技術領域,解決了因機床注膠導軌復合材料中的增韌材料容易產生沉積導致其整體固化后韌性不佳的問題。其包括單獨保存且使用時按重量份數比為1:(0.5~0.8)的比例進行混合的A組分和B組分,以重量份計,A組分的組成包括以下原料:環氧樹脂40~50份;液體端羧基丁腈橡膠5~8份;稀釋劑2~4份;硼酸鎂晶須5~7份;羥基磷灰石晶須4~8份;B組分的組成包括以下原料:固化劑40~50份;促進劑10~15份;A組分和B組分的原料中均包含重量份數為30~40份的石英粉和2~4份的消泡劑。本發明中機床導軌專用膠在固化成型后具有良好的韌性,且在使用過程中不易發生斷裂。
本發明屬于儲氫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氫的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的磷銅共摻雜氧化鈷復合材料催化劑由ZIF?67沸石咪唑酯骨架結構材料作為前驅體進行碳化摻雜Cu、P元素制備得到,活性成分為Cu、Co、O、P元素,記為P?Cu?Co3O4@C;其在氨硼烷水解制氫反應中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活性,可達111.06molH2·mol?1cat·min?1,表觀活化能為38.31kJ/mol,并且經過5次循環催化反應后,保持68%的催化活性。本發明催化劑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原料易得,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同時,本發明的陰陽離子共摻雜方法也為高性能催化劑的設計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納米粒子修飾的金剛石薄膜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納米粒子修飾的金剛石薄膜以硅基材料、金屬材料或者復合材料為基底,在基底上表面濺射金屬Ni作為過渡層;在過渡層表面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法,合理優化氫氣、氬氣和甲烷氣體的流量、氣體壓強、基底溫度、沉積時間,使膜基上的附著力增強。最后對制備的金剛石薄膜表面進行化學腐蝕,并涂覆納米二氧化鈦粒子,改善金剛石薄膜表面疏水性能和自清潔性能。本發明制備的金剛石薄膜可以,本發明制備的金剛石薄膜,可廣泛應用于機械、工模具、刀具、汽車、電子、光學、裝飾外觀保護,如手表外殼、首飾配件、手機外殼等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骨架與聚氨酯的粘接工藝,包括下列步驟:S1、加工成型金屬骨架;S2、金屬骨架表面清洗;S3、金屬骨架表面涂膠;S4、金屬骨架與聚氨酯復合整體式密封件制備。本發明的金屬骨架與聚氨酯的粘接工藝通過超聲波處理金屬材料,涂膠處理提高金屬材料的表面能;通過超聲波處理可以清理金屬材料表面的污染及殘留,通過涂膠處理來活化金屬材料表面,提高表面能及親水性,從而增強金屬表面以聚氨酯材料的粘接強度,能夠很好地將聚氨酯與金屬骨架復合在一起形成復合材料,且復合粘接牢固,力學性能好,解決了聚氨酯與高強度金屬材料粘接問題,減少產品脫膠現。
本發明屬于醫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中空普魯士藍復合物,該中空普魯士藍復合物包括中空普魯士藍復合納米粒子和負載在中空普魯士藍復合納米粒子上的蛋白酶,所述中空普魯士藍復合納米粒子為介孔普魯士藍類似物包覆在一個或多個中空普魯士藍納米粒子表面形成的復合材料。本發明提供的中空普魯士藍復合物包含中空普魯士藍復合納米粒子和蛋白酶,負載的蛋白酶能增加腫瘤組織的過氧化氫含量,與中空普魯士藍復合納米粒子的過氧化氫酶活性協同實現級聯催化的目的。
本發明涉及電磁屏蔽復合材料的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ANFs/MXene復合電磁屏蔽氣凝膠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選擇的Kevlar29纖維具有特定的長徑比和強度,在堿金屬氫氧化物和極性溶劑共同作用下,將Kevlar29纖維剝離成ANFs膠體;對制備ANFs膠體過程中的水分的嚴格控制,最大程度豐富了剝離后ANFs表面活性基團,提升了氣凝膠的力學性能和電磁波吸收性能;通過采用定向冷凍的方式,獲得了具有多層級孔結構,且宏觀高度取向的ANFs氣凝膠,增加了氣凝膠的壓縮回彈性能,其取向結構使MXene導電相定向排列,提升了氣凝膠的導電性能,高度取向的ANFs氣凝膠的剛性骨架,可承受更大的外力作用。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