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鋰/鈉離子電池用Sb2MoO6復合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以無機銻鹽如氟化銻、氯化銻等作為銻源,以鉬酸鈉、鉬酸銨等作為鉬源,在水(或其醇類混合溶劑中)形成混合均勻的前驅體溶液,通過(微波)水熱法在不同溫度下(120~200℃)反應,得到具有等級結構的Sb2MoO6復合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本發明提出的鋰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制備方法步驟簡單,成本低廉,材料結構可控,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
一種Fe3O4/rGO三明治結構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將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離子水和溶劑的混合液中,混合均勻制成懸濁液A;將可溶性二價鐵鹽加入到懸濁液A中,得到混合物B;然后在持續攪拌的條件下將氨水逐滴加入混合物B中,得到混合液C;將混合液C在超聲發生器中進行反應后得到混合液D;將混合液D進行蒸發后于200?600℃下煅燒。本發明不僅能夠很好的提高氧化鐵的導電性,并且還能夠最大程度地緩解氧化鐵在嵌入和脫出鋰離子時所發生的體積膨脹。本發明采用的原料簡單,價格低廉,設備工藝簡單,合成過程中未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劑,所制得的產物純度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MoS2/C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制備技術領域。該方法首先將氧化石墨烯分散于去離子水中,再將(NH4)Mo7O24·4H2O溶于去離子水中,然后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滴加(NH4)Mo7O24·4H2O水溶液,分散均勻后蒸發水分形成鉬銨酸/氧化石墨烯預制體,再加入硫粉制得混合物,將混合物在氬氣氛圍下加熱處理,制得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MoS2/C。該方法操作簡單,反應時間短,重復性高,成本較低,產率大,產物結構容易控制。經本方法制得的MoS2/C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達到了納米級尺寸,具有比容量大,導電性好,電阻率低,循環次數高等特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碳基體支撐的Mo4O11/MoO2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首先,稱取碳源與鉬源,將兩者按照一定的摩爾比混合,隨后置于球磨罐中進行球磨處理,得到混合粉體A;然后,將粉體A置于帶蓋的陶瓷坩堝中,使用鋁箔將陶瓷坩堝密封包裹;最后,將密封包裹后的陶瓷坩堝置于馬弗爐中進行熱處理。熱處理溫度為450~650℃,時間為0.5~3h,升溫速率為3~30℃/min,得到目標產物碳基體支撐的Mo4O11/MoO2。碳基體的引入有效改善了金屬氧化物Mo4O11、MoO2在循環過程中出現的粉化,從而導致與集流體接觸不良的現象。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氟鐵酸鉀改性富鋰錳基層狀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化學通式為(xLi2MnO3·(1?x)LiMO2)/yK4Fe3F12;其中,0.1≤x≤0.9,0.001≤y≤0.6,M為Mn、Ni和Co;其包括以下原料組分:錳原料、鎳原料、鈷原料、鋰鹽、鉀源、鐵源、氟源、絡合劑和液體溶劑。并公開了該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備出粉末狀富鋰錳基層狀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然后水熱法制備粉末狀氟鐵酸鉀前驅體,最后將二者混合,研磨,即得。本發明的氟鐵酸鉀改性富鋰錳基層狀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顯著提高了電池正極材料的循環穩定性,改善了電池正極材料的容量衰減以及倍率性能差的問題。
一種CNFs負載MoS2新型鎂?鋰雙鹽電池正極材料及其構筑方法,CNFs占x=20~40wt%,MoS2花狀納米材料占比60~80wt%,構筑方法分別包括碳纖維預處理、溶液配制、表面活性劑加入及PH值調節、水熱合成和產物收集,最終得到產物一步水熱合成CNTs原位負載MoS2納米復合材料CNFs@MoS2,本發明提高雙鹽電池的容量及倍率特性,從而提高了鎂?鋰雙鹽電池的循環穩定性,提升了電池壽命。
多孔硅酸鐵鋰/碳鋰離子電池正極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將鋰源化合物、二價鐵源化合物和硅源化合物混合溶解后,加入雙模板導向劑和碳源化合物,超聲分散后放入水熱釜中,在惰性氣體環境下反應,反應結束后,將產物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洗滌,在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即得,本發明中在材料的合成過程中采用了雙模板導向劑,這些雙模板導向劑通過混合均勻分散到反應物之間,模板導向劑使其與反應物在水熱條件下通過自組裝反應生成多孔狀Li2FeSiO4,從而使碳源能夠均勻的填充在多孔狀Li2FeSiO4的孔道中,獲取電化學性能優良的鋰離子電池正極復合材料多孔狀Li2FeSiO4/C。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備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納米級磷酸亞鐵鋰的方法,將草酸亞鐵、磷酸二氫銨、醋酸鋰和月桂酸,在高能球磨機中球磨,將混合物壓片,對其進行固相燒結,即可獲得分散性好的納米級磷酸亞鐵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本發明添加有機碳源月桂酸,利用合適的固相燒結法,提高合成磷酸亞鐵鋰納米顆粒的表面導電性,改善其充放電容量和循環性能,有效地提高其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整個反應過程簡單,沒有有毒物質或環境污染物產生,環境友好,屬于綠色化學的制備方法,并且本方法可以實現大規模生產。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熱失控抑制電路及鋰離子電池熱失控抑制方法,可解決鋰離子電池狀態監測時效性差的技術問題。鋰離子電池熱失控抑制電路設置在鋰離子電池封裝的密閉空間內,包括加熱電源和測試電源、MCU控制模塊、信號采集模塊、熱失控抑制模塊,信號采集模塊包括多個并聯連接的氣體傳感器電路;MCU控制模塊控制加熱電源為氣體傳感器電路提供加熱電壓,以使至少一個氣體傳感器電路與密閉空間內產生的監測氣體發生反應,并采集達到工作溫度的至少一個氣體傳感器所串聯負載電阻的電平變化值,根據電平變化值計算監測氣體的氣體濃度,在確定氣體濃度大于預設閾值時向熱失控抑制模塊發送熱失控抑制信號,控制進行熱失控抑制處理。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備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碳包覆柱狀磷酸釩鋰的方法,首先配置NH4VO3的水溶液,溶液濃度為0.06-0.10mol/L,然后向溶液中依次加入LiOH·H2O、檸檬酸和H3PO4,攪拌,混合均勻后形成前驅液,其中LiOH·H2O、NH4VO3、H3PO4和檸檬酸的摩爾比為3∶2∶3∶2;然后將前驅液放入水熱釜中,160℃下反應1~2h,反應完成后得到藍色凝膠,將凝膠干燥后研磨成粉體;將干凝膠粉在N2爐中煅燒后即可得到碳包覆柱狀磷酸釩鋰復合材料。本發明將水熱法和煅燒工藝相結合,工藝比傳統的溶膠-凝膠法簡單、效率高,后期的煅燒溫度比傳統的固相法煅燒溫度低,煅燒時間也較短,此外所得粉體純度高,晶體形貌呈柱狀,尺寸均勻。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磷酸鋰改性高鎳系鎳鈷錳酸鋰正極材料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包括:通過共沉淀法制備高鎳系鎳鈷錳酸鋰正極材料前驅體;將所得到的前驅體與鋰鹽均勻混合制備反應混合物;將此混合物在氧氣氛圍下高溫煅燒制備高鎳系鎳鈷錳酸鋰正極材料。本發明通過一次燒結過程即可完成對高鎳系鎳鈷錳酸鋰正極材料的Li3PO4表面包覆,經過包覆后的正極材料的表面平整而均勻,沒有裂紋產生,且具有較高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經過400次充放電循環后放電容量保持率可達到87.8%,在5C的倍率下放電容量可達到134.7mAh/g;另外本發明采用的工藝流程簡單、方便操作、可重復性較強,成本較低,而且反應過程中所用溶劑為水,產生的廢液容易處理,環保性高,有利于商業化應用。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電極間歇預鋰化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塊墊板,其中一塊墊板的內側固定有金屬鋰帶,另一塊墊板的內側固定有采用含有鋰鹽的有機溶劑濕化處理后的電池極片,且金屬鋰帶和電池極片緊密接觸,兩塊墊板的外側分別設置有一塊用于提供外加電場的極板。本實用新型能夠利用物理接觸法以及電化學的方法共同作用下形成一個預鋰化均勻的極片,從而可制造出高容量、高循環、高倍率和安全性能優良的鋰離子電池。
本發明公開一種鋰硫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及鋰硫電池正極片,該鋰硫電池正極材料包含二維Ti3C2納米片包裹鈷酸鋅(ZnCo2O4)十二面體的異質結構;其中,二維Ti3C2與ZnCo2O4的質量比為1:1?1:3。該電極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長循環壽命。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電池碳/錫酸鋰/石墨烯復合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采用水熱法直接合成碳/錫酸鋰/石墨烯復合材料。將錫酸鋰與具有彈性、導電性且性能穩定的載體石墨烯復合,緩沖其體積變化,以提高材料的穩定性。將Li2SnO3/石墨烯復合材料置于不定型碳摻雜的微環境下,兩種不同形態碳材料組成了碳網絡結構,Li2SnO3處于石墨烯和不定型碳之間,這一穩態結構可以有效地緩解充放電時所引起的體積變化,抑制在脫插鋰反應時的“團聚”現象,可以避免材料電極容量衰減過快,使得碳/錫酸鋰/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容量遠大于普通碳材料的理論容量,且高于純相Li2SnO3的循環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硫電池鐵基生物質碳中間層、制備方法及鋰硫電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對生物質進行清洗干燥后得到中性生物質;步驟2,將步驟1中的中性生物質加入含鐵溶液中,干燥得到鐵基生物質;步驟3,將步驟2中的鐵基生物質進行煅燒得到鐵基生物質碳;步驟4,將步驟3中的鐵基生物質碳經壓片后得到鐵基生物質碳中間層。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生物質碳基材料具有較好的導電性能、吸附性能且制備流程較為簡單,原材料來源廣泛,由其制成的中間層對于鋰硫電池中由于氧化還原反應所產生的多硫化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可以抑制穿梭效應,進而有效地提升電池的循環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氟化鋰/鈦酸鑭鋰納米纖維固體電解質界面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鋰金屬電池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鈦酸鑭鋰納米纖維分散于溶劑中制得混合溶液,聚偏氟乙烯均勻分散于所得混合溶液中,制得聚偏氟乙烯/鈦酸鑭鋰納米纖維復合溶液;所得聚偏氟乙烯/鈦酸鑭鋰納米纖維復合溶液與金屬鋰反應,制得氟化鋰/鈦酸鑭鋰納米纖維固體電解質界面材料。此外,本發明通過紡絲液配制、紡絲、煅燒、復合、涂覆工藝,得到氟化鋰/鈦酸鑭鋰納米纖維固體電解質界面。本發明針對提高鋰金屬電池電極材料的循環穩定性和安全性等技術難題,提供了一種工藝簡單、效率高、廉價、可大規模制備復合材料的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富鋰錳基鋰電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聚偏氟乙烯和石墨烯改性富鋰錳基材料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中混合,得到正極漿料;其中,聚偏氟乙烯與石墨烯改性富鋰錳基材料的質量比為2.5~4.5:95.5~97.5;(2)將羧甲基纖維素鈉、粘結劑、石墨加入去離子水中混合,得到負極漿料;其中,羧甲基纖維素鈉、粘結劑與石墨的質量比為1.5~2.5:2~3:94.5~96.5;(3)將正極漿料和負極漿料經涂布、烘烤、輥壓,得到正極片和負極片,再經模切、刷粉、組裝,得到富鋰錳基鋰電池。該富鋰錳基鋰電池具有較高的首次充放電效率和較長的循環壽命,5C倍率充放電測試,首次充放電效率高達93.5%,循環3200次,容量保持率為80.0%,10C倍率充放電測試,循環1700次,容量保持率為80.0%。
一種雙層碳包覆制備氟磷酸釩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將釩鹽、碳源和磷酸根源按照V:P摩爾比=1:1、C:P摩爾比=1.5:1的比例均勻混合,保護性氣氛下熱處理,然后粉碎研磨,得到中間相產物;將中間相產物、氟化鋰和碳源按照Li:V:P:F摩爾比=1:1:1:1、C:P摩爾比=(0.02~0.2):1比例均勻混合,再于500~800℃熱處理1~12h即可。通過對兩步合成中物相成分和比例的控制可以達到對最終產物含碳量,包覆層數和層厚的控制。良好的碳包覆情況可以提高材料的電子電導率,調控顆粒的大小,從而使改性后的LiVPO4F材料實現超穩定的循環性能和優異的倍率性能。
一種高比能量的橄欖石型磷酸錳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按LiMn0.85?xFe0.15Zrx(PO4)1?2x(SiO4)2x化學計量比,其中,x=0.005~0.05,將鋰源、錳源、磷源、鐵源、鋯源和硅源混合均勻,在300~450℃熱處理2~10小時,然后粉碎研磨,再于500~800℃下燒結3~20小時即可。該發明工藝路線簡單、操作容易、生產周期短、生產成本低等優點,而且大幅改善其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適合于實際應用和規?;a。將本發明制備的材料組裝成實驗電池,在充放電測試平臺上測試電池的性能,結果表明通過多元摻雜改性的方法,提高了材料的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鎳鋰離子電池用電解液及其制備方法和高鎳鋰離子電池,包括非水性的有機溶劑、高濃度鋰鹽和電解液添加劑,電解液添加劑包含不飽和碳酸酯、鋰鹽和2?甲基馬來酸酐,不飽和碳酸酯、鋰鹽和2?甲基馬來酸酐的含量為0.5wt%~10wt%。本發明電解液能有效改善高鎳鋰離子電池的高溫穩定性能,并且電池溶劑的熱失控熱量降低。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核級鋰型陽離子交換樹脂鋰型率測試方法,利用氫型基團是鋰型樹脂含量最大的雜質基團,可以通過測定氫型基團量計算出鋰型樹脂的鋰型率。當離子交換樹脂與過量的一元堿溶液反應時,氫型基團被取代,進入堿溶液中和氫氧根發生酸堿中和反應,可根據滴定未反應的堿量計算出氫型基團量。本發明方法不僅可以高效準確地測試出鋰型樹脂鋰型率的大小,而且方法重現性好,成本適中,容易推廣使用。
本發明的類石墨烯摻雜鋰離子電池硅酸鐵鋰復合正極材料制備方法,步驟包括:步驟1、先將碳酸鋰與二氧化硅混合均勻,再加入草酸亞鐵混合均勻,三者組分進行球磨,經球磨后得到硅酸鐵鋰前驅體粉體;步驟2、將蔗糖與去離子水制成飽和蔗糖溶液,將吸附了飽和蔗糖溶液的海泡石粉末,超聲分散后攪拌烘干,在保護性氣氛保護下煅燒,得到類石墨烯前驅體;步驟3、將類石墨烯前驅體加入到硅酸鐵鋰前驅體粉體中混合均勻,在保護性氣氛保護下煅燒,在硅酸鐵鋰表面包覆摻雜有類石墨烯層,即得到類石墨烯摻雜包覆的硅酸鐵鋰復合正極材料。本發明的方法,提高了材料的電子傳導性能,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本發明公開的基于SREKF的鋰電池健康狀態的預測方法,首先建立鋰電池狀態參數的數學模型,得到歐姆內阻的狀態方程和歐姆內阻的觀測方程;其次,辨識鋰電池模型離線參數,得到SREKF的初始值;同時得到預測端電壓Uc的輸出序列;然后對EKF改進得到SREKF;最后將測量的鋰電池的電壓、電流和余量序列輸入到SREKF中不更新狀態方程和觀測方程,采用的預測端電壓Uc的輸出序列和測量端電壓序列更新SREKF的鋰電池系統當前狀態的最優值,根據實驗測量值的數目迭代SREKF得到歐姆內阻預測值序列,即鋰電池健康狀態的狀態量。本發明公開的方法解決了傳統的EKF估計鋰電池內阻時,存在估計誤差大,精度不高,魯棒性差的問題。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電池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溶膠凝膠法制備錳酸鋰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方法。溶膠凝膠法制備錳酸鋰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LiMn204的制備;(2)電極的制備;(3)電池的制備。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原料各組分可達原子級的均勻混合,產品化學均勻性好,純度高,化學計量比可精確控制:熱處理溫度可顯著降低,熱處理時間可顯著縮短。因此,采用溶膠凝膠法合成尖晶石型LiMn204,對優化材料的組成、結構,提高材料電化學性能,降低制備成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一種木棉制備多孔生物碳鋰硫電池負極材料的方法,將木棉加入水中,然后向其中加入濃酸反應后稀釋至中性過濾,干燥得到產物C;在產物C中加入濃硫酸和水,置于水熱反應釜中反應溶液D,將溶液D稀釋至中性過濾,干燥得產物E;將產物上均勻鋪上一層導電石墨,在管式爐內加熱反應得到產物F;將產物F沖洗,抽濾,烘干,得到產物G;將產物G與硫粉混合得混合物H;將混合物H置于管式爐內升溫反應得多孔生物碳鋰硫電池負極材料。本發明以木棉作為生物質原料,采用先混合酸預浸泡,后水熱法制備生物碳前驅物,在后期活化中控制活化時間,調控得到適宜儲硫的生物碳材料,將其應用于鋰硫電池,提升其電化學性能。
磷酸鐵鎂鋰組裝水溶液鋰離子電池體系的制備方法,用除氧后的中性飽和硝酸鋰水溶液,代替傳統鋰離子電池中的有機電解液,組裝鋰離子電池體系;結合液相法和固相燒結法制備磷酸鐵鎂鋰正極材料。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本發明徹底解決了安全隱患,不必在苛刻的手套箱環境、嚴格控制的干濕度及保護氣氛下組裝電池,其電解液廉價且離子電導率比有機電解液高出兩個數量級。本發明組裝的水溶液鋰離子電池,具有高倍率放電容量高于低倍率放電容量的特性,異于傳統鋰離子電池高倍率容量低于低倍率容量。該種新型電池體系在大功率、動力用能源領域和快速充放電領域中具有較強的應用前景和實用價值。
本發明公開了鋰電池隔膜及其制備方法、及使用該隔膜的鋰電池。該電池隔膜上使用能夠與鋰固溶的納米顆粒作為其異質形核位點,用于其與鋰潤濕性好,鋰金屬首先在改性的隔膜上均勻形核,然后在隔膜?負極的方向上生長。制備方法不是抑制鋰枝晶,而是將鋰生長方向從負極到隔板反轉到隔板到負極,阻止了鋰枝晶穿透隔膜和正極接造成短路的可能,極大地提高了鋰電池的安全性能,具有更強的容量保持能力。
一種以生物質為碳源的C@Co3O4核殼結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利用木耳作為生物質碳,通過濃硫酸水熱碳化得到表面具有活性的碳球前驅體,再將前驅體在含有鈷鹽的溶液中加熱攪拌使其表面吸附鈷鹽,然后通過熱處理得到C@Co3O4核殼結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碳的加入不僅提高了材料的導電性也緩解了Co3O4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膨脹效應,穩定了Co3O4的結構,使得鋰離子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有所提升,得到電化學性能優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補鋰裝置及方法,涉及鋰離子電池及儲能領域。所述裝置的裝置殼體上設有頂蓋,頂蓋上設有插入工作鋰源電極的通孔,裝置殼體包括由外向里依次設置的保溫層、加熱板和導體層,加熱板外接有控溫裝置,導體層外接有極耳;電化學工作站分別與工作鋰源電極和極耳連接;頂蓋上設有注液口。所述方法包括將負極材料裝入所述裝置中,合上頂蓋后插入工作鋰源電極;從注液口注入電解液后密封裝置;通過電化學工作站設置補鋰程序對負極材料進行預化成,同時啟動控溫裝置;結束補鋰程序并將裝置降溫至室溫,將所得負極材料清洗后干燥,制得補鋰負極材料。本發明有效解決了現有補鋰方法高風險、高能耗的缺陷。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陜西西安有色金屬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