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處理用厭氧顆粒污泥投加裝置。
背景技術:
2.隨著厭氧處理工藝在國內工業廢水處理領域廣泛應用,國內已建設了大量的厭氧處理設施,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厭氧顆粒污泥為基礎的厭氧反應器,這些厭氧反應器在厭氧生物啟動時,必需使用其他項目廢水厭氧處理中產生的厭氧顆粒污泥作為接種污泥,才能使反應器迅速啟動,并逐步形成顆粒污泥的增殖。
3.現有對厭氧顆粒污泥的投加大都是通過離心泵投加至厭氧反應器中,而這種投加方式會導致污泥顆粒在投加過程中分散,無法保證污泥顆粒的完整性,使得污泥顆粒不能夠更好的進行反應,而采用人工投加的方式雖然能夠保證污泥顆粒的完整性,但是人工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處理用厭氧顆粒污泥投加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無法保證污泥顆粒的完整性的問題。
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處理用厭氧顆粒污泥投加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右側設有緩震裝置與支架,且緩震裝置上安裝有電動隔膜泵,所述底座上左側設有污泥罐,且污泥罐的出泥口通過管道與電動隔膜泵的進料端連接,所述電動隔膜泵的出料端設有出料管,所述污泥罐頂部設有電機,且污泥罐內設有攪拌軸,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貫穿污泥罐頂部與攪拌軸連接,所述污泥罐頂部設有進料口,且進料口上設有閥門,所述支架上設有太陽能發電裝置,所述底座內設有電池槽,且電池槽內設有蓄電池,所述太陽能發電裝置與蓄電池電性連接。
6.優選的,所述底座底部設有萬向輪,且底座內中部下方設有配重塊,所述配重塊位于電池槽的下方,所述電池槽中還螺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內壁與蓄電池外壁貼合。
7.優選的,所述緩震裝置包括固定座、活動座、導向柱、彈簧、限位塊與固定柱,所述導向柱的一端與活動座底部連接,且導向柱的另一端縱向貫穿固定座頂部與固定座內的限位塊連接,所述限位塊與導向柱內均縱向開設有活動槽,且固定柱的一端插設在活動槽中,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與固定座內底部連接,所述彈簧套設在導向柱外壁上,且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固定座、活動座連接。
8.優選的,所述污泥罐通過支撐架與底座連接,且底座右側壁上固定設有扶手。
9.優選的,所述底座側壁上設有充電口,且充電口與蓄電池連接。
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實用新型采用了電動隔膜泵對污泥罐中
聲明:
“水處理用厭氧顆粒污泥投加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