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煙氣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工業煙氣中一氧化碳的催化燃燒裝置。
背景技術:
2.一氧化碳是大氣中幾種主要的污染物質之一,對環境的污染主要體現在對人的傷害上,在工業生產中接觸co的作業不下100余種,如冶金工業中煉焦、煉鐵、鍛冶和熱處理的生產過程,礦井放炮,煤礦瓦斯爆炸事故;碳素石墨電極制造,內燃機試車;生產金屬羰化物如羰基鎳,羰基鐵等過程,尤其是隨著煤氣化工的發展,煤氣化裝置及后續合成氣處理裝置,制氫裝置,化學工業中合成氫,丙酮、光氣、甲醇的生產或生產中使用含co的可燃氣體(如水煤氣含co達40%,高爐與發生爐煤氣中含30%,煤氣含5%)都可能接觸co。如生產過程中密閉不嚴,局部濃度過高,可引起中毒。
3.隨著環境治理工作的逐漸深入,企業為了滿足國家強制規定的no
x
超低排放,往往會優先采取低氮燃燒改造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但該改造技術往往會導致廢氣中co的濃度升高。在鍋爐,工業爐窯等燃燒設備的國家標準中均規定了煙氣黑度限值,要求燃料燃燒充分,從而達到減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目的?,F有的循環流化床燃煤鍋爐一般采用的煙氣治理工藝為“sncr+scr+濕法脫硫(雙塔雙循環)+濕式電除塵”,該煙氣治理工藝處理后的煙氣中nox的濃度<45mg/m3、so2的濃度<45mg/m3、顆粒物的濃度<5mg/m3,均能夠滿足排放標準,但是煙氣中一氧化碳的濃度較高,達到600mg/m3,且煙氣量較大約179800m3/h,溫度低(40
?
60℃)且含水蒸汽,急需進一步對煙氣中的一氧化碳(co)進行治理。
技術實現要素:
4.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工業煙氣中一氧化碳的催化燃燒裝置,提供了一種工業煙氣中一氧化碳的治理方案,能夠大大降低煙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從而降低煙氣中一氧化碳對環境的污染,提高工業生產的安全性。
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6.一種工業煙氣中一氧化碳的催化燃燒裝置,布置于鍋爐的脫硫脫硝和電除塵之后與煙囪之前的引風機之間,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換熱器、催化反應器和第二換熱器;其中,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冷源入口與第二換熱器的熱源出口連通,所述第二換熱器的上側冷源入口與主煙道連通;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冷源出口與熱源入口之間設置有熱源生成器,所述第一換熱器的熱源出口與所述催化反應器的煙氣入
聲明:
“工業煙氣中一氧化碳的催化燃燒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