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固體廢物再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固體廢棄物 制作的垃圾熱解物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2.生活、生產活動中絕大部分廢棄物是生物有機材料,即生物質, 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養分,具有可再生性。將生物質置于缺氧或絕氧 環境中,在相對較低的高溫下(<700℃)熱裂解后生成的固態產物就 是生物炭,也被科學家冠以“黑色黃金”的美譽。生物炭以高度富碳 為標志,主要含有c、h、o、s、n等元素及灰分物質,此外還保留 了原料中的ca、mg、k、si、fe、mn、cu、zn等元素,元素組成 受原材料和熱解溫度影響;而混凝土是當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 一,它是由膠凝材料、骨料、水等按一定比例配制,經均勻攪拌,密 實成型,養護硬化而成的一種人工石材。由于城市化、交通基礎設施 和水力基礎設施的建設,混凝土已經是地球上人工建造的最大體量的 建筑體?;炷翆ι鐣洕l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社會和經濟意義 不可替代。
3.現如今,城市生活垃圾產量的持續增長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污 染,熱解作為一種垃圾資源化處置技術,在我國正逐步推廣應用。然 而,垃圾熱解后的固體殘渣,即垃圾熱解物的處置處理去向受到人們 廣泛關注。水泥是混凝土制造中主要的膠凝材料,但水泥屬于粗放式 資源消耗型產業,在生產過程中不僅需要大量能源,而且會造成嚴重 的大氣污染。如果將垃圾熱解物替代部分水泥應用于混凝土制備,可 以大大緩解當前垃圾處理壓力,減輕水泥生產三廢排放污染。但垃圾 熱解物替代水泥是否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強度,改善混凝土界面結構尚 不清楚,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固體廢棄物制作的垃圾熱解物混 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同時還進一步的設計了一系列試驗來驗證垃圾熱 解物混凝土的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固體廢棄物制作的垃圾熱解物混凝 土及其制備方法,以探究用垃圾熱解物替代水泥是否能夠有效提高混 凝土強度、改善混凝土界面結構以及研究垃圾熱解物替代部分水泥后 對水泥物理性能的影響,探究垃圾熱解物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和抗凍性 能。
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6.一種固體廢棄物制作的垃圾熱解物混凝土,按重量份數計,包括 以下組分:水泥300~450份,垃圾熱解物15~25份,粗骨料1100~ 1300份,細骨料550~750份,拌合水190~200
聲明:
“固體廢棄物制作的垃圾熱解物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