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凝土輸送管及混凝土泵送設備,混凝土輸送管包括管本體,管本體包括:內層管;外層管,為復合在內層管外側的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層。由于外層管為復合在內層管外側的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層,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具有高比剛度和比強度、耐腐蝕性、優良耐溫性、抗沖擊及抗損傷良好等優點,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層能夠對內層管起到很好的支撐和保護作用,極大的減小運輸和使用過程中輸送管開裂幾率,同時能夠使混凝土輸送管的重量減輕,并且使混凝土輸送管的壽命保持不變,當該混凝土輸送管應用在混凝土泵車時,能夠減小泵車負重,降低碳排放。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竹材集成材秸稈復合板,屬于建筑復合材料技術領域,一種竹材集成材秸稈復合板,包括基材層,基材層的上側和下側分別復合有第一耐磨層和第二耐磨層,第一耐磨層的上側復合由裝飾層,第二耐磨層的下側復合有平衡層,基材層的材質為竹材秸稈復合材料。本發明的秸稈復合板以竹材秸稈復合材料為主要原材料,復合耐磨層、裝飾層和平衡層制得,竹材秸稈復合材料以秸稈碎屑和改性竹粉為主要原材料,通過對竹粉進行改性處理,能顯著增強粘結效果,使制備的秸稈復合板質地緊密,能顯著增強秸稈復合板的強度,所用原料基本為循環利用材料,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了易揮發、污染大的物質的應用,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又具有經濟環保的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炭/炭復合材料加工制成的緊固件及其生產工藝,其緊固件包括螺釘[1]、螺栓[2]、螺柱[3]、螺母[4]、墊片,用于高溫爐或腐蝕性環境中,替代石墨緊固件或鉬質緊固件,它由炭纖維經制坯—增密—增塑改性—機加工—凈化制成,本發明由于炭纖維復合材料內部具有準三維的結構,加工制成的緊固件,具有優異的高比強度、熱膨脹系數小及耐急冷急熱而不變形不開裂的性能,其抗彎強度是石墨的十倍左右,其使用壽命可達1年以上;又由于其具有石墨的潤滑性能,使用時裝卸方便;經過表面處理后,其表面清潔不掉灰,不會對周圍環境、零件、原材料及成品等造成污染。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碳/碳復合材料加工制成的電熱炊具用內鍋,它包括鍋體(1),其特征是鍋體(1)采用碳/碳復合材料加工制成,其生產方法為碳纖維經制坯—增密—純化—機加工—表面致密化制成,本發明加工制成的內鍋,具有良好的導熱、保溫和力學性能,特別是使用時不粘鍋,而且降低了內鍋的重量,提高了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的耐磨材料及制備方法,配方包括材料A、材料B和基體金屬,制備方法包括步驟一,設計耐磨材料的功能及結構;步驟二,制造陶瓷金屬復合材料;步驟三,加工基體金屬;步驟四,制備耐磨材料;步驟五,耐磨材料熱處理;步驟六,成品耐磨材料性能檢測;所述步驟三中,基體金屬為Q235、Q345或Q45鋼材中的一種,所述步驟四中,基體金屬與陶瓷金屬復合材料間存在明顯的界面,且完整保持其可加工性和可焊接性能,本發明相較于現有均質合金耐磨材料及簡單復合材料,采用陶瓷金屬復合材料與鋼材基材復合構成,所制備的新型耐磨材料具有優異的耐磨特性和良好的吸震減沖及加工性能,具有性能梯度變化的材料學特點。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切割碳/碳復合材料坩堝內石英坩堝的切割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安裝在碳/碳復合材料坩堝開口端面的環形定位座,環形定位座上安裝有導軌支座,導軌支座上設有與碳/碳復合材料坩堝內壁形狀一致的彎曲導軌,導軌支座上設有可在彎曲導軌上移動的移動組件,所述移動組件上設有包括至少1片圓盤鋸片的切割機,所述圓盤鋸片的軸心運行軌跡與彎曲導軌的中心線相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鋸片將石英坩堝切割出一條貫通坩堝端口至坩堝底部中心的槽,切割完成以后只要輕輕敲打石英坩堝,就能夠將石英坩堝打碎并使之掉落,大大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有效地減輕了去除石英堝殘體時對碳/碳復合材料坩堝的損傷,延長了碳/碳復合材料坩堝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炭/炭復合材料加工制成的單晶爐導流筒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是導流筒包括高密度的炭/炭復合材料表層[3]和低密度的炭/炭復合材料里層[2],其生產工藝為炭纖維經制坯—增密—純化—機加工,本發明工藝合理,因導流筒表層[3]為高密度(1.2g/cm3~1.7g/cm3)的炭/炭復合材料,其抗折強度為110MPa左右,導熱系數僅為10W/mK左右,而里層[2]為低密度(0.4g/cm3~0.9g/cm3)的炭/炭復合材料,導熱系數僅為0.8W/mK左右,因此,導流筒綜合性能好,既具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性,又具有較好的抗熱震性和保溫性能;同時,較之石墨導流筒,減小了導流筒壁厚,減輕了導流筒質量,其自身耗能也減少。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炭/炭復合材料加工制成的高溫爐耐火保 溫罩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是保溫罩包括高密度的炭/炭復合材料里 層[2]和低密度的炭/炭復合材料外層[1],其生產工藝為炭纖維經制 坯—增密—純化—機加工制成,本發明工藝合理,保溫罩里層為高密 度(1.2g/cm3~1.7g/cm3)的炭/炭復合材料,其抗折強度為110MPa 左右,導熱系數僅為10W/mK左右;而外層為低密度(0.4g/cm3~ 0.8g/cm3)的炭/炭復合材料,導熱系數僅為0.8W/mK左右;因此, 保溫罩綜合性能好,既具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性,又具有較好的抗熱 震性和保溫性能;同時,較之石墨保溫罩,減小了保溫罩壁厚,減輕 了保溫罩質量,其自身耗能也減少。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用炭/炭復合材料加工制成的單晶爐導流筒,其特征是導流筒由炭/炭復合材料加工制成,它包括高密度的炭/炭復合材料表層[3]和低密度的炭/炭復合材料里層[2],本實用新型因導流筒表層[3]為高密度(1.2g/cm3~1.7g/cm3)的炭/炭復合材料,其抗折強度為110MPa左右,導熱系數僅為10W/mK左右,而里層[2]為低密度(0.4g/cm3~0.9g/cm3)的炭/炭復合材料,導熱系數僅為0.8W/mK左右,因此,導流筒綜合性能好,既具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性,又具有較好的抗熱震性和保溫性能;同時,較之石墨導流筒,減小了導流筒壁厚,減輕了導流筒質量,其自身耗能也減少。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用炭/炭復合材料加工制成的高溫爐耐火保溫罩,其特征是保溫罩由炭/炭復合材料加工制成,包括高密度的炭/炭復合材料里層[2]和低密度的炭/炭復合材料外層[1],本實用新型因保溫罩里層[2]為高密度(1.2g/cm3~1.7g/cm3)的炭/炭復合材料,其抗折強度為120MPa左右,導熱系數僅為10W/mK左右;而外層[1]為低密度(0.4g/cm3~0.8g/cm3)的炭/炭復合材料,導熱系數僅為0.8W/mK左右;因此,保溫罩綜合性能好,既具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性,又具有較好的抗熱震性和保溫性能;同時,較之石墨保溫罩,減小了保溫罩壁厚,減輕了保溫罩質量,其自身耗能也減少。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炭/炭復合材料制成的舟皿及生產工藝,它包括舟皿體[1],舟皿體[1]的端部設有端蓋[2],其特征是舟皿體[1]、端蓋[2]由炭/炭復合材料加工制成,其生產工藝由炭纖維經開松成網—纏繞、疊層針刺復合—增密—機械加工制成,由于采用炭/炭復合材料加工制成的舟皿,其內部具有準三維的結構,具有良好的導熱和耐高溫的性能,不僅大幅度降低了舟皿的重量,而且增強了舟皿的力學性能,使之不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破裂,使用壽命大幅提高,經試用壽命可達1年;同時,本發明由于采用炭纖維繩纏繞與炭纖維網疊層針刺復合,一是減少了生產工序,二是更加提高了產品的力學強度和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方便去除石英坩堝殘體且又保持坩堝圓度的碳/碳復合材料組合坩堝,它包括堝體,所述的堝體由2瓣~4瓣堝碗(2)組成,其特征是相鄰堝碗(2)上分別設有連接孔,連接塊(3)通過插入連接孔的連接銷(4)安裝在堝碗(2)上,通過連接銷(4)將相鄰堝碗(2)用連接塊(3)組合成整體坩堝,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能有效地減輕去除石英堝殘體時對組合坩堝的損傷,延長了組合坩堝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方便快速的給靜環定位鉆孔的碳/碳復合材料靜環加工工裝,其特征是它包括圓盤(1),圓盤(1)上設有凸臺,凸臺的外徑尺寸與靜環(6)內孔尺寸相配合,圓盤(1)設有用于定位靜環(6)的鍵(2),圓盤(1)還設有與靜環(6)螺孔相對應的通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能快速方便給靜環定位鉆孔,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證了各螺紋孔的精度。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建造的船艇設計的外型、內部結構、船艇功能、材料要求、成型方式,進行從整個船艇不同部位選用不同材料、不同工藝等一體化系統構思與工業設計,通過工業設計所進行的一體化系統構思,使產品的各個部位能有機結合成整體。單件、散件被簡化與集成為整體與整體結構,有效地擴充了產品內外空間,優化了結構與強度,減少了重復,降低了配件帶來的風險,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使工藝更趨合理科學。多混設計技術,使產品的造型既是結構件,又是功能部件和設計語義明確的藝術件。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提高承托坩堝使用壽命的單晶爐承托坩堝用碳/碳復合材料碳布墊,其特征是它由碳纖維布制成,為與承托坩堝(2)內壁吻合的圓形碗體形狀,碗體上部為與承托坩堝(2)直筒部分配合的圓筒(3),碗體下部為與承托坩堝(2)的R部及底部配合的圓弧體(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將碳布墊放于承托坩堝內壁倒角部及其附近區域,隔在石英坩堝與承托坩堝之間,大幅度延長了承托坩堝的使用壽命,減少生產成本,同時,方便去除石英坩堝殘體。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碳碳復合材料降溫冷卻結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底部設置有進氣口,進氣口連通有內殼體;殼體頂部安裝有尾氣閥,所述殼體與內殼體之間安裝有冷卻水管,冷卻水管連通有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上安裝有水泵;所述進氣口連通有氣管,氣管連通有惰性氣體罐,氣管上安裝有閥門和壓力表。本實用新型通過通入惰性氣體后加壓,然后再采用冷水管降溫,這樣使得空氣密度增加,惰性氣體分子與冷水管充分接觸,從而有效提高了冷卻效率,且不需要持續通入惰性氣體,降低了生產成本。
一種麻塑復合材料擠出機錐形內腔箱體,為一設有進料斗1的圓形管件,箱體2內腔為進料端小出料端大的錐形,其結構簡單合理,效果好,能滿足生產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耐磨高抗沖擊聚酰胺6基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摩擦材料按重量份組成包括:聚酰胺6:55~75份,改性納米二氧化鈦:3~5份,復合固體潤滑劑:10~15份,增容劑:3~8份,阻燃劑:10~20份,抗靜電劑:0.5~2份,抗老化劑:0.05~0.5份,表面改性劑:0~1份;將所有材料按質量配比混勻后,采用熔融法制得高耐磨高抗沖擊聚酰胺6基摩擦材料。該摩擦材料具有制作工藝簡單、高耐磨、高抗沖擊、阻燃、抗靜電、耐高低溫、抗腐蝕、抗老化、成本低等優點,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提高材料某一性能卻影響了其他物性指標的缺點,實現了材料的高性能化。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需熱壓成型的基于碳纖維粉的碳/碳復合材料電飯煲內鍋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配料、裝模、固化、脫模、化學氣相沉積和機加工步驟,本發明采用碳纖維粉通過模具制成一定強度的坯體,制品的表面光潔度大大提高,減少了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了機加工量,也減少了后續化學氣相沉積時間和沉積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同時,由于只要裝模固化,無需熱壓成型,也降低了電飯煲內鍋坯體的制作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非鋼制復合材料耐火試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選擇樣板,主要包括舷側板、主甲板和艙壁板。(2)模擬耐火試驗,試樣背火面布置了9個熱電偶,用于測量試樣背火面平均溫度。(3)試驗采用的性能衡準。(4)試驗結果:本試樣的耐火性能為隔熱性、完整性和承載能力三項性能分別達到的耐火時間的最小者,綜合以上結果,試樣的耐火性能為31min,滿足了玻璃鋼游艇制造過程中,為保證承載玻璃鋼結構的耐火性能,需要對船舶防火結構進行耐火性能測試,主要是典型結構的舷側板、主甲板和艙壁板的測試的作業需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碳碳復合材料高溫爐的熱場裝置,包括殼體,殼體的內側面安裝有保溫筒結構;所述保溫筒結構的內側面裝有側部加熱器,底部安裝有底部加熱器;所述底部加熱器包括中部加熱環體,中部加熱環體連接有若干中部蛇形加熱體,相鄰的蛇形加熱體外端通過外弧形加熱體相互連接。本實用新型在高溫爐內增加底部加熱器,提高了升溫效率和最高溫度,并且將殼體和保溫筒均設置成為分體式結構,便于快速更換保溫筒損壞部分,提高了更換效率。
帶冷卻水箱的麻塑復合材料成型機機身,由箱體2和進料斗1組成,箱體2為內置推進螺旋的圓柱形管體,其擠出端外壁設有與外殼4形成水箱5的內環槽,外殼4為一套于箱體2外壁的圓柱形管體,其內壁設有與箱體2內環槽形成水箱5的環槽,在外殼4上分別設有與水箱5相通的進水管3和出水管6,其結構簡單合理,造價低,用于麻塑復合材料成型機,能達到連續生產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式碳/碳復合材料坩堝,具有底壁、側壁及替換件,所述側壁與所述底壁連接以圍成頂部開口的收容腔,所述側壁朝向所述收容腔的一面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自所述收容腔的開口向靠近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所述替換件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安裝槽。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碳/碳復合材料坩堝解決了直管段部位易腐蝕的問題,提高了坩堝的整體使用壽命,同時采用該坩堝承托石英坩堝時,拆卸石英坩堝前可以先將替換件分離,留出碳/碳坩堝與石英坩堝的縫隙,從而減少石英坩堝拆卸時對碳/碳坩堝的損害。經實踐試用,本實用新型的坩堝使用方便,在坩堝原有使用壽命的基礎上提高了30%~40%,大大降低了拆卸石英坩堝的難度。
一種麻塑復合材料成型機機身,由箱體2和進料斗1組成,箱體2為內置推進螺旋的圓柱形管體,其擠出端外壁設有環包裹箱體2的冷卻水管3,其結構簡單合理,造價低,用于麻塑復合材料成型機,能達到連續生產的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建造船艇的復合材料多混工藝技術,根據不同的材料與工序要求,在同一個結構與產品上,同時采用不同的工藝成型方法,即真空負壓法與積層粘接法。采用多混工藝技術生產的玻璃鋼船艇,既保證了單件與部件的成型工藝要求,又使整體系統效能大大提高,極大地縮短了船舶產品的生產周期,提高了船舶產品的工藝質量。多混材料與多混工藝,使產品密實度高,無氣泡,外表光亮如鏡,膚感親切,A級表面品質,可比美高級轎車,且耐久10年以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在垂直于螺旋彈簧的軸線方向引入Z向碳纖維的一種碳基復合材料螺旋彈簧生產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⑴制坯:先將碳纖維束或碳纖維布纏繞在芯模的螺旋線槽上,碳纖維束或碳纖維布連續長纖維的走向與彈簧的螺旋線方向一致,然后,將碳纖維網胎纏繞在芯模的螺旋線槽上,沿芯模的徑向進行針刺;重復以上過程制成所需尺寸的碳纖維彈簧預制體;⑵增密:⑶機加工步驟;制備的螺旋彈簧中沿彈簧的螺旋線方向的連續碳纖維數量與Z向碳纖維數量的比值為1:0.01~0.4;螺旋彈簧的彈性常數為0.1㎏/㎜~5㎏/㎜;本發明由于制坯時在垂直于彈簧的軸線方向引入Z向碳纖維,層間結合好,制備的碳基復合材料螺旋彈簧的力學性能好。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產簡單、保溫效果好,強度高的碳/碳復合材料導流筒,它包括筒體,其特征是所述的筒體包括外筒(2)、內筒(3),外筒(2)、內筒(3)的一端通過法蘭(1)連接,另一端通過連接環(5)連接組成一個整體,外筒(2)、內筒(3)之間設有炭氈(4),所述外筒(2)、內筒(3)、法蘭(1)和連接環(5)均由密度為1.0g/cm3~1.4g/cm3碳/碳復合材料制備,所述炭氈(4)的密度為0.1g/cm3~0.2g/cm3,本實用新型制作方法簡單易行,制備的導流筒的保溫性能、力學性能比石墨導流筒強,提高了導流筒表面的抗沖刷能力、耐腐蝕能力,防止導流筒表面掉渣掉塊。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益陽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