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三維預留孔結構的硅碳復合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復合負極材料以具有高導電率和穩定結構的碳材料作為基體,分散地容納高容量硅粒子,在每一顆或幾顆硅粒子周圍預留有合適的三維膨脹空間。所述制備方法包括硅粒子的表面改性、二氧化硅包覆硅粒子、碳源前軀體包覆二氧化硅/硅復合粒子、高溫碳化處理以及去除二氧化硅模板等步驟。本發明所制備的復合材料用于鋰離子電池時可逆比容量高,循環性能優秀,制備工藝簡單,原料來源廣泛,適合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液相原料技術制備陶瓷結合劑砂輪的方法,該方法為將二氧化硅溶膠與含硝酸鈉、硝酸鋰、氯氧化鋯、硝酸鋅及硝酸鋁的溶液混合均勻,形成混合溶膠,所述混合溶膠調節pH后與包括磨料在內的組分混合均勻,得到混合漿料,混合漿料調節pH后注入模具中,加熱使混合漿料原位凝聚固化,得到坯體;所述坯體依次經過干燥、脫模、粗加工、燒結及精密加工,即得;該方法能有效的提高結合劑對磨料的包覆率,細化砂輪的微觀結構,提高砂輪的組織均勻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屋頂綠化的輕質免燒陶粒的制備方法,以城鎮污泥和粉煤灰為主要原料,以生石灰、石膏、波蘭特水泥、硫化亞鐵和秸稈灰為輔助成分,以碳酸鋰、鋁礬土、螢石粉、焦磷酸鈉、月桂醇醚磷酸酯鉀、納米氧化鋁為添加劑;其制備步驟包括備料、混合、造粒成型和蒸汽養護;所制備得到的輕質免燒陶粒的表觀密度低于1.1g/cm3。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其包括:電池;用于向該電池供電源的多接頭兼容供電接口部;用于使該電池放電的多接頭兼容放電接口部;用于控制該電池的供電及放電的電路板;容納該電池、該多接頭兼容供電接口部、該多接頭兼容放電接口部以及該電路板的殼體。該便攜式大容量電源裝置可采用聚合物鋰電池,所以其體積小、重量輕、方便攜帶,且可隨時隨地的放在口袋中以備給便攜式電子設備供電。由于該裝置內設有過充、過放、過流以溫升保護感應控制系統,提高了其使用壽命及使用安全性。
本發明涉及一種法匹拉韋及其中間體的制備方法,屬于醫藥化工領域。本發明提供了法匹拉韋中間體3?羥基鈉吡嗪?2?甲酰胺的制備方法,是氨基丙二酰胺和氯化鋰在NaOH溶液和乙二醛存在的條件下發生反應制得;本發明還提供了6?溴?3?羥基吡嗪?2?甲酰胺的制備方法,是3?羥基鈉吡嗪?2?甲酰胺的乙腈溶液與液溴的乙腈溶液在微通道反應器中制得;本發明還提供了3,6?二氟吡嗪?2?甲酰胺的制備方法,是6?溴?3?羥基吡嗪?2?甲酰胺和氟化氫鉀在PEG?400和DMF存在的條件下發生反應制得;最后本發明還提供了通過以上中間體制備法匹拉韋的全合成方法。以上反應避免了采用危險性高的重氮化反應,其安全性高、原料價格低廉、步驟短、成本低、后處理簡單,適合工業化放大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ARMA和Elman神經網絡聯合建模的電池健康狀態評估方法,該方法包括:基于自回歸移動平均(ARMA)模型和Elman神經網絡建立融合模型,應用經驗模態分解對電池循環次數與剩余容量的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對分解得到的本征模態函數IMF分量和殘余分量分別進行建模,最后疊加融合模型,生成估計的SOH序列,實現對電池健康狀態的準確預測。通過實驗驗證,本發明考慮了復雜變化對電池健康狀態的影響,完成了對鈷酸鋰的老化測試結果的預測,提高了評估的準確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石墨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的石墨負極材料,采用粉煤灰為原料對石墨進行包覆,由于粉煤灰中含有SiO2、Al2O3和Fe2O3等多種金屬氧化物,不僅能夠實現石墨表面的官能團化,還可以集表面包覆軟硬碳與元素摻雜于一體,在增加鋰離子嵌入通道的同時,可以顯著提高石墨材料的快充性能,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硒化合物/碳纖維儲能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包括碳纖維以及負載于碳纖維內的含硒化合物,含硒化合物為硒化銅或硒化錳?鋅;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二價金屬鹽和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有機溶劑中,得混合溶液;通過靜電紡絲法制備前驅體纖維;(2)將前驅體纖維烘干,轉移至管式爐中,在空氣中升溫至200?300℃,鍛燒,得預氧化前驅體纖維;(3)將預氧化前驅體纖維與硒粉混勻,真空煅燒,冷卻、碾磨、過篩,即得。本發明對通過碳材料的引入對含硒化合物進行改性,并結合優化的工藝,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導電性和鋰離子在材料中的擴散速率,減緩材料因體積變化造成的粉化現象,達到提升電化學性能的目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便攜式保溫轉運箱,包括:箱體、箱蓋,安裝在所述箱體內的鋰電池電源、恒溫保藏單元、控制單元和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接的物聯網單元;所述箱蓋與所述箱體可開合的連接;所述恒溫保藏單元包括:內膽,至少一個與所述內膽相連接的恒溫裝置,與所述恒溫裝置相連接的散熱組件;所述散熱組件和所述電源分別位于所述內膽的左右兩側,所述控制單元位于所述內膽的前側。通過采用具有物聯網單元的便攜恒溫轉運箱,可實現轉運過程中的軌跡跟蹤,從而有效的保證了對轉運過程的實時掌握。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環氧復合二元水泥基體系彈性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各組分及其含量包括:硅酸鹽水泥600?700kg/m3,硫鋁酸鹽水泥300?350kg/m3,納米微珠100?130kg/m3,填料1000?1200kg/m3,碳酸鋰2?4kg/m3,減水劑粉劑2?3kg/m3,纖維素2?3kg/m3,硼酸2?4kg/m3,鋼纖維60?80kg/m3,塑性膨脹劑3?4kg/m3,聚丙烯纖維30kg/m3,乳化環氧樹脂176?186kg/m3,固化劑88?93kg/m3。該混凝土的制備方法簡單,制備的混凝土具有高彈性、高韌性、耐久性好、粘結強度高的特點,不僅減少了混凝土開裂的風險,還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力學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溫敏隔膜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所述溫敏隔膜由復合材料制備而成,所述復合材料包括基體層和嫁接在所述基體層上的聚合物層,所述基體層為氧化石墨烯(GO),所述聚合物層為聚磺基甜菜堿。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GO經羥基化處理得到GO?OH;GO?OH表面引入有機Br基團;將聚磺基甜菜堿共價接枝于GO表面,得到復合材料;將所述復合材料分散后通過真空抽濾將復合材料制成復合薄膜。本發明方案通過將溫敏聚合物聚磺基甜菜堿集成到隔膜,以制備溫度響應型智能隔膜,利用聚磺基甜菜堿溫度響應行為,實現不同溫度下隔膜對鋰離子傳輸的可逆控制,及時感知并抑制放熱副反應與熱失控。
氧化亞錳/碳納米管/石墨烯負極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負極復合材料由以下方法制成:(1)將碳納米管分散在高錳酸鹽水溶液中,回流反應,冷卻后,過濾,洗滌,干燥;(2)與聚陽離子電解質水溶液混合,攪拌,過濾,干燥;(3)在水中分散后,再與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混合,攪拌,過濾,干燥;(4)在保護性氣氛中煅燒,冷卻,即成。本發明氧化亞錳/碳納米管/石墨烯負極復合材料中,氧化亞錳以粒徑20~60nm的顆粒狀均勻分布在碳納米管上,碳納米管包覆于石墨烯中;具有電子導電性、離子導電性高,離子擴散通道短,脫嵌鋰離子過程中體積效應小,循環、倍率性能好等優點;本發明方法制備流程簡單,環境友好,適宜于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涉及一種符合制備具有電阻負溫度系數(NTC)的熱敏電阻材料。本發明的NTC熱敏電阻材料以鋅鎳氧化物為主要成分組成、鋰和鐵為次要成分組成元素,可適應制備熱敏陶瓷電阻元件、薄膜熱敏電阻元件。本發明材料可以通過改變所述成分組成的元素含量以調節熱敏電阻元件的材料常數B值和室溫電阻值,可實現寬范圍室溫電阻率和寬范圍材料常數的調節。本發明的熱敏電阻材料具有穩定性好、一致性好、重復性好的特點,具有電阻值、材料常數、電阻溫度系數等電氣特性可控的特點,適用于溫度測量、溫度控制和線路補償,以及電路和電子元件的保護以及流量、流速、射線測量的儀器與應用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池充放電管理裝置,包括電源模塊,控制器、充放電控制電路、輸出模塊和充電管理模塊,輸出模塊包括電池負載、電壓采樣電路和電流采樣電路;充電管理模塊采用專用的充電管理芯片,控制器通過充電管理模塊連接電池,控制器通過采樣的電池輸出電壓和輸出電流信號估算電池的SOC值,并控制充電管理模塊對電池進行充電管理;本發明還公開了應用所述電池充放電管理裝置進行電池管理的計量儀表。本發明利用電池的放電電流和放電電壓,采用控制器和專用的電池充電管理芯片完成電池的充放電管理,電池的充放電管理更加合理科學,提高了系統可靠性,能夠同時兼容鋰電池和蓄電池的電池充放電管理,較低了企業成本。
一種熔融脂酸中沉積制備LiMPO4/C正極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可溶的鋰化合物、過渡金屬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按比例稱取配成溶液,然后以3~60ml/min·kg的速度滴加到攪拌的熔融的脂酸中;蒸發掉剩余的水分后,將脂酸冷卻至室溫;分離出沉積物,充分研磨粉碎后,在非氧化性氣氛的保護下500~800℃熱處6~10h得到LiMPO4/C材料,該方法所得產品顆粒分布均勻,物相純度高,電化學性能優良。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錳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屬于無 機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制備步驟為:將 MnO2粉末、氫氧化鋰、氫氧化 鈉及無水乙醇置于反應釜密封后,在160~220℃加熱反應12~ 48h后,自然冷卻到室溫,收集釜內沉淀,用去離子水反復洗 滌,干燥后得到產物。本發明制備的兩種錳氧化物具有結晶完 整,物相純凈的特點,而且制備步驟簡單、操作方便,合成條 件溫和,生產成本低,適合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屬于電池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極化復合隔膜,包括基膜以及復合在其表面的極化膜,所述的極化膜為含鹵聚合物經極化處理后的膜、其負偶極子分布在極化膜層的外表面。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材料的制備:預先將含鹵聚合物復合在基膜表面,并在溫度為60~100℃的溫度下晶化處理大于或等于15h;得到晶化復合前驅膜;采用正、負極片夾持晶化復合前驅膜,其中,基膜和正極片接觸,通電進行極化處理,制得所述的極化復合隔膜。本發明創新地在基膜表面復合所述含鹵聚合物極化膜,如此能夠有效提高鋰離子遷移速率并減緩循環過程中正負極材料的失效過程,并抑制過渡金屬的溶解和遷移,從而提高材料的容量及循環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云支付的智能充電儲能服務器,包括儲能設備、云端服務器和儲能設備上安裝的智能設備,所述儲能設備設置為能快速充電和放電的鋰電池,所述智能設備通過無線網絡連接云端服務器,所述云端服務器通過無線網絡連接智能終端,所述智能設備包括登錄模塊、充電模塊、支付模塊、報警模塊和輸出模塊,所述報警模塊設置在儲能設備上,所述儲能設備在不使用時放置在充電站內,與充電站內的充電器相連接,充電器通過另一端連接蓄電池,多組蓄電池通過變壓器與充電站上方設置的太陽能儲能設備相連接,還與充電站的室內V電路相連接。該基于云支付的智能充電儲能服務器,不僅解決了電動汽車用電難的問題,而且一定程度上也保護經營者的權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物質和地熱能互補有機朗肯循環分布式能源系統,該分布式能源系統包括生物質燃燒子系統、有機朗肯循環發電子系統、煙氣分流及制冷子系統和地源熱泵子系統,主要設備包括生物質燃燒室、旋風除塵器、第二換熱器、第一蒸發器、蒸汽透平、第一冷凝器、循環泵、煙氣分流器、煙氣型溴化鋰制冷機、水泵、地下換熱器、第二蒸發器、壓縮機、第二冷凝器、節流閥和第一換熱器。本發明集成了生物質有機朗肯循環和地源熱泵兩種能源技術,通過系統互補集成實現了兩種能源高效利用。該系統總能效率高達70%以上,對于優化能源系統結構,實現多種能源產品輸出,環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本發明公開一種BCN納米陶瓷纖維的制備方法,制備步驟包括:1)以聚丙烯腈纖維為納米纖維模板;2)采用氫化鋁鋰將腈基還原為氨基;3)采用三氯硼吖嗪與氨基反應生產氮化硼;4)通過高溫處理獲得最終的BCN納米陶瓷纖維。與現有納米陶瓷纖維相比,本發明提供的BCN納米陶瓷纖維制備方法工藝流程簡單,不需要紡絲成形設備,避免了敏感BCN陶瓷先驅體合成與紡絲對環境的苛刻要求;同時,本發明提供的BCN納米陶瓷纖維的單絲直徑為50~500nm,密度為0.1~0.2mg/cm3,熱導率為20~30W/m·K,介電常數為8~12,可用作優良的隔熱材料和吸波材料。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于銅及其合金的微弧氧化表面處理方法及其制品。該處理方法采用等離子體電解氧化(微弧氧化)技術,在特定的電解液(硅酸鹽、鋁酸鹽等)和電源參數條件下,實現了在金屬銅及其合金表面一次性制備含銅的氧化陶瓷膜的目的,解決了以往研究中銅及其合金不能直接使用等離子體電解氧化法制備陶瓷膜的技術問題。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制備效率高等優勢,銅合金表面制備的陶瓷膜對基體的耐腐蝕性能有一定的提高,該氧化物在鋰電池負極材料、傳感、超導材料和耐磨擦等方面有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機固態電解質與正極間的過渡層設計方法,屬于全固態電池技術領域,該設計方法包括:首先將正極活性材料和無機電解質材料按設定比例進行球磨混合,并配置成不同比例的過渡層漿料;然后將這些不同比例的過渡層漿料按梯度順序涂覆于正極表面;最后將涂覆有梯度過渡層的正極片與無機固態電解質片緊密貼合在一起,梯度過渡層介于正極片與無機固態電解質之間。本發明通過在正極與無機電解質間引入梯度過渡層,減少了正極與無機電解質間因顆粒微觀尺寸和微觀結構差異造成的間隙和晶界等問題,并且梯度過渡層的存在為鋰離子的傳輸提供了有效通路,進一步降低了離子的界面傳輸阻力,提高了全固態電池的循環穩定性。
本發明涉及智能筆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磁吸充電式智能筆,包括筆身、筆尖、筆頭、開關、導線;筆頭的頂部固定安裝有一組半球形結構的充電頭,筆頭和充電頭的外部共同嵌套有一組下部設置為開口狀結構的充電套,充電頭的頂部左右兩側設置有兩組相互對稱的外磁鐵,外磁鐵的中間位置設置有一組截面為圓形結構的凸金屬板,所述充電頭的頂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為正負極連接到充電電池組內部的鋰電池兩端,所述充電套的內頂部對應外磁鐵和凸金屬板的位置分別設置有相互磁性連接的內磁鐵,以及設置在內磁鐵內頂部的凹金屬板。本發明的優點是:充電方式簡單,操作便捷,速度快,安全性高,可利用自然資源,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護作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多孔結構的氧化錳/鎳微米球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分別以乙酸錳和乙酸鎳為錳源和鎳源,尿素為沉淀劑,水和乙二醇為溶劑,先采用水熱法合成錳和鎳的碳酸鹽前驅體,然后在氬氣氣氛下煅燒后得到多孔的氧化錳/鎳微米花球。微米球中錳和鎳元素均勻分布,且球由納米顆粒自組裝而成,同時,球表面存在許多相互交錯的納米片,每個納米片均由兩層更薄的納米片相互疊加而成,層之間存在空隙,比表面積較大。由二次顆粒組裝而成的多孔結構不僅有利于電解液與活性物質的充分接觸,而且還有效適應了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膨脹,從而極大改善了其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的電化學性能。本發明操作便易,反應條件可控,易于放大實驗。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天然氣基分布式能源系統與地源熱泵耦合的復合供能系統,該系統包括燃氣輪機、溴化鋰吸收式機組、余熱鍋爐、第一水源熱泵機組、第二水源熱泵機組、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第三換熱器、吸收式除濕裝置、地下換熱器、并網裝置、冰蓄冷裝置、第一蓄熱水箱、第二蓄熱水箱、建筑能耗監測與控制裝置和信號反饋控制網絡。本發明充分利用了分布式能源系統的余熱,進一步提高了總能系統的效率。本發明綜合利用了化石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兩種能源技術,進行耦合和集成,實現了兩種能源的優勢互補。該系統與現有的復合供能系統相比,不僅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創造巨大的環保效益,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本發明涉及鋰電池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立式疊片機及電芯制造設備。立式疊片機包括:機架,包括立板;隔膜放卷裝置,設置在立板上且用于放卷隔膜;疊片裝置,設置在立板上,疊片裝置對隔膜進行Z字形折疊且將正極片、負極片交替疊放在隔膜上,以形成疊片。本發明將隔膜放卷裝置和疊片裝置設置在垂直于水平面的立板上,即疊片機采用立式結構,充分利用豎向空間,極大的減少了疊片的空間和占地面積,且在立板的兩側對立式疊片機進行維護,維護方便。
一種復合包覆的三元正極材料,所述三元正極材料包含三元正極材料基體和包裹在基體表面的鋁鈷氟包覆層;復合包覆的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三元前驅體與鋰源、摻雜劑M化合物混合,在氧氣氣氛下進行燒結處理,燒結溫度為850~950℃,時間為10~15h,得到三元正極材料基體;(2)將三元正極材料基體與鋁源、鈷源和氟源進行混合,在氧氣氛圍下進行燒結,得到所述的三元正極材料。本發明通過含氟有機物高溫分解得到HF,以及利用含γ?氧化鋁對HF的強吸附作用,同時復合含鈷化合物,實現了Al,Co,F共包覆,制備的正極活性高溫循環容量保持率、高溫循環阻抗增長和高溫存儲性能都得到大幅提升。
本發明提供一種空間釋放試驗設備測試系統,涉及設備測試系統技術領域。該一種空間釋放試驗設備測試系統,包括主板模塊、模擬采集模塊、電源控制模塊、液晶屏模塊、觸控屏模塊和機體,所述主板模塊由主板、內存和硬盤組成,所述模擬采集模塊由PIC轉接板和模擬采集卡組成,所述電源控制模塊包括電源控制板,所述液晶屏模塊包括液晶屏和信號轉換模塊,所述觸控屏模塊包括觸控屏驅動板和電容觸控屏,所述機體包括前框、后蓋、航插、鋰電池組模塊、1#壓力傳感器和2#壓力傳感器以及繼電器K1~K6。通過主板提供一個軟件運行平臺和硬件通訊接口功能,設置各種按鍵和界面結合,提高測試系統的智能化,實現設備與測試系統的融合。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燃氣具用綠色陶瓷爐頭及其制備方法,其中,燃氣具用綠色陶瓷爐頭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照原料的質量百分比計,提供高嶺土60?73wt%,滑石8?12wt%,菱鎂礦9?15wt%,三氧化二鋁1?5.5wt%,鋰輝石0?2wt%,氧化銅2?5.5wt%,將原料混合均勻,得到生料;2)向生料中加入3wt%的礦化劑后混合均勻,經過煅燒、冷卻后研磨得到綠色熟料;3)提供25?36wt%的步驟1中的生料,47?58wt%的步驟2中的綠色熟料,6.1?24.5wt%的造孔劑,1?5wt%的油酸,1?5wt%的柴油,0?0.5wt%的甲基,0.1?0.5wt%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以及1?5wt%的礦化劑,將上述原料混合均勻后加入7?9wt%的水,再次混合均勻,得到綠色陶瓷爐頭坯料;4)將綠色陶瓷爐頭坯料成型,恒溫干燥后,煅燒,得到綠色陶瓷爐頭。本發明能夠制備出穩定綠色的多孔陶瓷爐頭。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長沙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