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申請屬于機械行業鑄造技術型砂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覆膜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原材料準備,(2)處理樹脂,(3)加熱原砂,(4)覆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制備方法將樹脂在于原砂覆膜之前,快速加熱熔化成均勻的高分子高溫低粘度流態,可大大減少覆膜顆粒材料在制備過程中,效率低、效果差的問題。
一種拼接型復合材料降溫袋,由裝有儲冷劑的內外袋及四周圍定有尼龍搭扣是布套構成,可根據需要將本降溫袋拼接或帽狀,背心狀或筒狀等,由于本降溫袋在-20℃仍為柔軟狀,因而能根據所需降溫體表面的形態進行塑形,達到均勻降溫的效果。本實用新型除用手術和高熱降溫外,還可用于電冰箱的停電或節電保鮮。
本發明公開一種香味型、可自修復的擠出級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按重量百分數計包括:聚丙烯43~96.9%,彈性體2~20%,滑石粉0~30%,含氟聚合物組合物1~5%,香味劑0.001~0.005%,抗氧劑0.1~2%。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擠出級PP在擠出成型過程中,由于熔體高速擠出受口模的高溫剪切摩擦作用會加劇聚丙烯材料的降解,從而導致產品的氣味等散發性能變差,由于香味劑添加量少、無毒無害,其未對材料原有的力學性能,氣味、冷凝、VOC等散發性能造成損失,而它的香味卻會掩蓋材料高溫降解及高分子材料本身所帶有的塑料、焦糊等難聞的氣味,取而代之的是怡人的芳香味,從而提高產品可接受度。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氧指數的阻燃長玻纖增強尼龍/MM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計的原料:重量百分比計的40~50%長玻璃纖維,35~45%的低粘度改性尼龍PA6,15~20%的蒙脫土協效復配阻燃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篩選合適的原料及阻燃劑用量調整,對長玻纖增強尼龍PA6進行改性,使得材料具備較高的氧指數,從而具備良好的阻燃效果,同時通過復配阻燃劑中主效與協效阻燃劑MMT的比例微調,來達到V?0阻燃等級的前提下具備低氣味的材料效果。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有硅橡膠的用于生物組織填充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它包括硅橡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膠內添加有鈣磷生物陶瓷,所述鈣磷生物陶瓷顆粒粒徑為30ΜM~150ΜM。其制備方法是在所述硅橡膠內添加的鈣磷生物陶瓷是在硅橡膠制備過程中的膠料混煉步驟中加入的,然后再與硅橡膠一起成型硫化而制得。本發明利用硅橡膠的生物惰性和良好的塑形性,利用鈣磷生物陶瓷的降解性和組織替代性,使得本發明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作為一種新型的組織填充物,其機械性能、理化性質,生物相容性等各方面屬性均適應作為生物軟組織支架填充及作為假體植入的需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熱固化成型模具溫度場的預測控制方法,步驟1)建立模具B個外加熱源ub對應的單位階躍響應方程,對單位階躍響應方程進行離散,得到D個離散節點zd的單位階躍響應;2)設采樣周期為Δτ,利用單位階躍響應構造模具的D個映射特征向量,對映射特征向量進行聚類,確定C個代表性空間點zc并建立當前時刻τk的代表性空間點溫度預測模型;3)根據溫度預測模型,設預測時域為P,設計模具溫度場的預測控制器;4)在模具內部設置M個溫度測量點,構造當前時刻τk的溫度測量點預測偏差向量與代表性空間點預測偏差向量之間的關聯;5)根據所述關聯,設計溫度預測模型的反饋校正;6)完成控制。本方法可提高對模具溫度場的控制精度。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性石墨烯和正十八烷相變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一種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冷凝回流的條件下,將氧化石墨烯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加入氯化亞砜進行酰氯化反應,獲得反應產物;用有機溶劑洗滌獲得的反應產物,并在真空烘箱中干燥,得到中間產物;將獲得的中間產物與硬脂醇、三乙胺、甲苯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通過攪拌以分散顆粒并充分溶解硬脂醇;將混合物在冷凝回流的條件下,進行縮合反應一段時間,然后過濾縮合反應得到的產物,再用有機溶劑洗滌產物數次,并干燥,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本發明可廣泛應用在能源、電子元件控溫、建筑等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氮化碳鐵銅雙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將氮化碳、六水三氯化鐵、三水硝酸銅、對苯二甲酸分散到DMF溶液中,通過水熱法制備得到g?C3N4@Fe/Cu?MOFs,再將g?C3N4@Fe/Cu?MOFs置于坩堝中,在馬弗爐中高溫煅燒制得。本發明采用水熱法將g?C3N4與Fe/Cu?MOFs復合后,高溫煅燒使g?C3N4與鐵銅雙金屬氧化物成功復合制得氮化碳鐵銅雙金屬氧化物復合催化材料,制備方法簡單,適合工業化生產。本發明制備的氮化碳鐵銅雙金屬氧化物復合催化材料用于廢水的降解處理,充分發揮其催化氧化能力,對羅丹明B廢水有著良好的UV?Fenton催化效果,并具有一定磁性便于回收利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在20~150℃范圍內熱膨脹系數近零的鎂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制備方法為先將負熱膨脹材料與含鎂基體粉末均勻混合,得混合粉末,然后以5~25℃/min的升溫速率將混合粉末從室溫升至500~600℃,同時控制環境壓力為23~27MPa,保溫保壓50~70min,然后隨爐冷卻至室溫,即得。本發明采用鎂或其合金作為基體材料,負熱膨脹材料LiAlSiO4作為增強材料,可以顯著降低金屬基體的熱膨脹系數,同時增強金屬基體的強度。本發明中利用固相反應法制得負熱膨脹材料,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所獲得的近零熱膨脹材料性能優異,并可批量用于工業生產的優點。
本發明涉及噸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高性能復合材料用防滲漏噸袋及其生產工藝;袋體的內壁上設置有夾層,夾層的內部設置縫制有多個加強組件,多個加強組件依次重疊在對應的夾層的內部,第一加強帶的中部設置有槽口,第二加強帶貫穿槽口,第一加強帶和第二加強帶呈交錯結構設置,將第二加強帶貫穿槽口,從而形成呈交叉結構設置的加強組件,將多個交叉組件依次重疊縫制在夾層內,從而使得袋體的結構更加牢固,降低袋體中部開裂的風險。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氮化物的滑動電接觸合金,其特征在于:滑動電接觸合金的成分由Cu、Ni、Zn、氮化物和Ag組成;各種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1~8%Cu、0.1~0.5%Ni、1~5%Zn、0.5~2%氮化物、余量為Ag;所述氮化物為TiN、AlN、BN、Si3N4中的一種。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通過在銀合金中添加氮化物,使銀合金的耐摩性和抗電弧能力都得到大幅提高,將這種高性能的銀合金用于微電機中換向器上的層狀復合材料的制作,最終使微電機的性能得到改善,提高微電機的壽命和接觸穩定性,從而使與微電機匹配的設備或裝置的壽命和性能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本發明涉及一種Al/Si-Mg2Si復合材料的活塞及制備方法,所述活塞頂部 與環槽部為在合金凝固過程中自生析出初晶Si與Mg2Si材料的增強顆粒區域, 所述增強區的增強顆粒從與燃燒室接觸的頂部到環槽部呈現由高到低的遞減; 從活塞裙部到銷座部為基體,為共晶或亞共晶Al-Si合金的無增強顆粒區域。 本發明所述活塞質量輕,可以多次回收利用,成本低,符合節能環保的要求, 制造工藝簡單。所述活塞的頂部與環槽部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低熱膨脹系 數,活塞裙部與銷座部有良好的機械強度,能夠滿足大功率發動機對活塞性能 的要求,還能夠根據機械加工和性能的要求進行熱處理,有后續加工方便,壽 命長的優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成型效率和材料利用率高的基于纏繞與3D打印技術的復合材料輕質夾心結構成型方法,首先在芯模上纏繞方法成型一層基層殼體,而后采用連續纖維3D打印方法在纏繞層上沿著芯模軸向打印支撐肋,待結構固化后,按照設計的纏繞與3D打印組合形式,依次采用纏繞方法成型殼體與采用連續纖維3D打印方法成型支撐肋,而后進行二次固化。本發明具有工序步驟簡單、工藝流程短、可操作性強、性能優異等優點。
在本發明中所述高折射率高性能玻璃纖維組合物、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玻璃纖維組合物包含55.2?59.2wt%的SiO2;11.6?15.6wt%的Al2O3;21.5?23.3wt%的CaO;0?0.5wt%的MgO;3.5?5.9%的Y2O3+Bi2O3+BaO;3.5?4.9wt%的Y2O3;0.1?0.9wt%的Bi2O3,0.1?1.5wt%的BaO;0?0.4wt%的TiO2;0?0.3wt%的Fe2O3;Li2O、Na2O和K2O的質量百分含量之和為0.3?1.5wt%。所述高折射率高性能玻璃纖維的折射率為1.580?1.590,與聚碳酸酯樹脂的折射率具有良好的匹配性,且顏色更淺;所述高折射率高性能玻璃纖維浸膠紗線拉伸強度2600MPa以上,拉伸模量大于87GPa,具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所述高折射率高性能玻璃纖維成型溫度不超過1210℃,析晶上限溫度不超過1150℃。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高性能復合材料的防水抗滲砂漿填縫裝置,屬于填縫裝置技術領域,包括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加料件的外側設置有輔助機構,所述輔助機構包括開設有第一殼體的下端外表面的第一安裝槽,所述第一殼體的內部靠近第一安裝槽的一側固定安裝有電機。本發明通過設置第一安裝槽,避免現有技術中大部分填縫裝置在填縫的過程中,不能同時對填縫過程中溢出在瓷磚上的填縫劑進行清理,從而導致填縫完成后需要人工對瓷磚進行清理,操作麻煩且需要的人工成本高的問題,避免清理機構不能根據瓷磚之間的縫隙進行調整清理范圍,從而導致當縫隙大小發生變化時,容易將縫隙中的填縫劑清理出的問題,保證填縫裝置的填縫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爆破合格率的長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組成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20~30%長玻璃纖維,60~70%的改性聚丙烯樹脂,1~6%的馬來酸酐接枝物PP?g?MAH,0.5~5%的抗氧化助劑等。所述改性聚丙烯樹脂是對已有的商品化的聚丙烯樹脂通過雙螺桿等熔融浸漬設備進行反應擠出制備,所述改性聚丙烯樹脂包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計的原料:聚丙烯樹脂94.7~99.89%;l,4?(雙叔丁基過氧)二異丙苯0.01~1%;黑色母0.1~5%。本發明通過篩選合適的原料進行加工改性,使得注塑得到的汽車儀表板骨架在高低溫安全氣囊爆破試驗中,爆破合格率得以提升,同時改善耐高溫下的疲勞和蠕變性能,保證零部件使用生命周期。
本發明屬于拉擠成型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熱塑性復合材料型材的拉擠成型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從右往左依次設置有恒力紗架、集束器、預熱烘箱、成型模具、滾壓定型箱和牽引器;設置于滾壓定型箱內的第一安裝架與第二安裝架,且所述第一安裝架的頂端轉動連接有下壓輥,所述調節組件包括轉動安裝于滾壓定型箱內部頂端的絲桿以及對稱開設于滾壓定型箱內部兩側的滑槽,本發明通過齒柄、滑槽、螺紋套和支撐桿等結構的配合,可使第二安裝架帶動上壓輥上下升降,進而可快速調節上壓輥與下壓輥之間的間距,以便適應不同厚度的型材使用,操作簡單方便,大大提高了裝置的適用范圍。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煙密度的阻燃長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計的原料:20~40%的長玻璃纖維,30~50%的改性聚丙烯樹脂,10~30%的復配阻燃劑。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材料具備較好的力學強度,并在復配阻燃劑作用下降低煙密度,制備成具有良好阻燃特性的產品,對國內大部分客車、轎車上低煙密度產品的應用推廣起到了良好的輔助推動;同時注塑成型后得到的零部件氣味小,小分子散發性低,對提升車內空氣質量具有較好的作用。本發明的制品具有較好的機械力學性能,在實現零部件燃燒特性要求的前提下還能有助于氣味,VOC等的改善,滿足了大部分主機廠對于內飾零部件的散發性能要求。
超疏水多孔Al/CuO納米鋁熱含能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巧妙結合了氫氣模板法、高溫氧化法和電泳沉積法:首先采用以氫氣泡為模板通過調控沉積工藝制備得到多孔銅并結合高溫氧化快速得到多孔CuO;然后依次為電極基底通過電泳沉積法實現納米鋁粒子的可控組裝最終實現超疏水多孔Al/CuO含能薄膜的制備。本發明實現了多孔復雜結構含能材料的制備,并克服了磁控濺射等制備工藝成本高、工藝條件苛刻等不足。本方法制備的薄膜材料熱能輸出強且放熱穩定性好;此外,本發明采用的工藝簡便,成膜效率高,普適性好,工業應用前景好。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換擋器的選擇臂用扭簧安裝工裝,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通過立柱固定安裝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轉動安裝有扭簧裝配工裝,所述扭簧裝配工裝具有與選擇臂匹配的仿形面,所述選擇臂上固定安裝有扭簧定位銷,所述扭簧裝配工裝一側還設置有限位銷,所述選擇臂上固定安裝有插銷,所述工作臺上安裝有用于帶動所述扭簧裝配工裝轉動的旋轉機構;所述基座上設置有用于對回位扭簧進行壓緊的壓緊機構,所述基座上設置有用于帶動回位扭簧一側進行抬升的抬升機構。本換擋器的選擇臂用扭簧安裝工裝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更好的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效率的優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保健陶瓷茶器,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計的以下成分:陶器坯料:高嶺土35?50%、粘土10?20%、石英12?22%、鎂質土3?5%、麥飯石10?20%、砭石5?10%,氧化鋇1?3%、氧化鈦1?2%、氧化鋯0.2?0.4%;釉料:麥飯石25?35%、長石10?20%、滑石5?10%、方解石10?15%、石英15?20%、砭石5?10%、高嶺土5?8%、氧化鈦1?2%、鑭系金屬氧化物2?3%、氧化鋯0.3?0.6%。還提出了上述陶瓷茶器的制備方法,包括毛坯制備、釉料調配、上釉、燒成步驟。本發明通過成分配方和制備工藝兩方面的改進,使得陶瓷茶器在釉層中加入更多的無機硅酸鹽、碳酸鹽類保健材料后,依然能保證相當的結構強度和釉層的質量,同時加入了更多的保健材料,還能使保健材料與盛裝的液體接觸更為充分,具有更好的保健效果。
本發明涉及壓機油路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合材料液壓機系統控制油路,包括主油缸和接收主系統來油的第一插裝閥,第一插裝閥的控制腔上連接有第一電磁閥,第一插裝閥上連接有第二插裝閥,第二插裝閥上連接有比例溢流閥,比例溢流閥和主油缸連接,比例溢流閥和第二插裝閥之間連接有第三電磁閥,比例溢流閥上連接有接收控制系統來油的第四電磁閥。本方案解決了因比例溢流閥使用的數量為兩個而帶來的成本高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纖維復合材料制品生產模具及方法,根據產品設計模具,將混合樹脂的短切纖維絲束按照產品形狀作簡單預型處理,按順序合模,定型后的原材料放入產品模具,根據產品強度要求在型腔模不同位置按照產品強度要求及按照不同的材料方向放入不同的原材料,完成模具合攏;采用專用成型設備對模具整體進行高溫并持續高壓處理,模具整體加熱致樹脂固化溫度;保持5?25分鐘,固化完成;從模具內將產品取出,產品成型后,進行表面涂裝或機械加工等工序即可完成全部的產品生產過程。本發明保證成型后的產品填料飽滿,纖維絲束和樹脂混合均勻,結構致密,強度可靠,無需事先栽切加工,大概預形即可,大大節省制備時間,從而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碳納米復合材料的應變片和應變傳感器,該應變片包括矩形狀基片、設置在基片上表面上的茸毛狀碳納米墻、設置在碳納米墻上的若干碳納米管和連接在碳納米墻兩端的電極,所述基片為柔性絕緣體,所述基片的上表面和碳納米墻呈諧波狀,所述碳納米管直立設置于碳納米墻上,所述碳納米管的長度約為1?10μm,所述若干碳納米管的分布密度為每平方微米1000?5000根。本發明通過在柔性基片上設置諧波狀的碳納米墻并在碳納米墻設置若干碳納米管,在產生彎曲形變時可改變碳納米管的搭接位置和搭接密度,使得導電的有效長度發生變化,即產生電阻值的變化,從而精準監測到被測物體的彎曲形變。
一種具有高效電催化性能的石墨烯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它是以四水合鉬酸銨、苯胺溶液、次磷酸鈉為原料,分別通過溶液法制備Mo?MOF前驅體,然后通過熱處理法制備MoP/碳復合納米材料以及MoP/碳復合納米材料后處理步驟;制得的材料其主要成分是MoP和碳,為納米線結構,納米線表面有包裹一層均勻的石墨烯,石墨烯層數為2?3層。本發明石墨烯層數可控,均勻性可靠,石墨烯與磷化鉬之間的緊密結合,結合穩固,對電催化析氫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電催化析氫起始電壓為36mVvsRHE,過電位為102mV時電流密度就能達到10mA/cm2;石墨烯層具有較好保護作用,避免材料電催化性能的降低。產品為穩定性好,在300mV的恒電壓下,電流密度14小時內降低不超過3%,樣品回收率高。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高速全稱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管道生產線用自動下線裝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一側的底端設置有底部支架,底部支架的上方設置有頂部支架,底部支架與頂部支架之間設置有升降機構;頂部支架的兩端均設置有支撐組件一,頂部支架的中部設置有支撐組件二,支撐組件一與支撐組件二之間設置有自動調節機構;固定架靠近頂部支架的一側的兩端均設置有限位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管道達到本裝置時,可以使管道下降,完成下線任務,降低了人員的勞動強度;且可以適用于不同直徑尺寸的管道,進而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靈活度,可降低制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高速全稱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管道生產線用自動切割裝置,包括機架,機架的一側設置有平臺,機架的內部一側設置有絲杠副一,絲杠副一的一端設置有電機安裝板,電機安裝板上設置有與絲杠副一連接的電機一;絲杠副一的中部與連接架的頂部連接,連接架的一側設置有絲杠副二,絲杠副二的底端連接有電機二,連接架遠離絲杠副二的一側設置有砂輪片支撐升降組件,砂輪片支撐升降組件的頂端設置有砂輪片組件。有益效果:本實用可以根據生產需要在管道的不同部分切割,且能夠使不同身高的工人均能夠方便的更換砂輪片。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合材料牽引成型機專用照明裝置,包括一長方體罩體,所述罩體左右端板向上延伸,所述罩體的左右端板向上的延伸部再向后延伸形成安裝部,所述罩體左右端板向上的延伸部的前部設有吊裝支耳,所述罩體兩板的下部均為弧形結構,所述罩體內固定有橫截面與弧形結構匹配的反光板,所述反光板的兩端與罩體固定連接;所述罩體的弧形結構上分別固定有用于安裝LED燈管的弧形支架,所述弧形支架上一體成型有數個等間距設置的凹槽,所述LED燈管貫穿在凹槽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全,罩體上弧形結構的設置,燈管位于弧形結構所形成的弧面內,罩體不僅起到固定燈管的作用,同時對燈管起到保護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檢查井蓋,包括外環,所述外環的上表面且位于內側設置有底蓋,所述底蓋的內部開設有若干凹槽,每個所述凹槽的內底部均固定連接有一個固定板,每個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每個所述第二彈簧的上端均固定連接有一個凸塊,每個對應的所述凸塊、第二彈簧和固定板均處于一個凹槽的內部,每個所述凹槽的內頂部設置有一個壓塊,若干所述壓塊相互朝向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伸縮架,所述伸縮架的下側設置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上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啟動塊與拉動旋轉桿,方便對其拆卸,上蓋采用短切玻璃纖維制成,增強了其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PVC復合材料微孔自動打孔設備,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框架,所述底板頂部的兩側均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腔固定連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內腔活動連接有活動桿,所述活動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壓板。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氣缸帶動聯動桿和導桿向下延伸運動,導桿帶動連接板和壓板向下運動,壓板在下降時對放置槽頂部的工件進行壓緊,同時第二氣缸帶動打孔電機向下延伸運動,此時打孔電機的輸出軸帶動鉆頭對工件的頂部進行打孔,解決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對其表面進行微孔打孔時由于缺乏固定,容易在打孔時產生位移,不僅降低了打孔效率,而且容易產生危險的問題。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重慶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