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稀土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火法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釹鐵硼廢料的處理方法。本發明的處理方法將釹鐵硼廢料進行一段焙燒,得到一段焙燒物料,其中一段焙燒物料為表面包裹有稀土氧化物和鐵氧化物的稀土亞鐵化合物;將一段焙燒物料進行磨礦,實現稀土氧化物、鐵氧化物和稀土亞鐵化合物的解離,再經磁選,得到精料稀土亞鐵化合物和尾料(稀土氧化物和鐵氧化物);然后對精料進行二段焙燒,同等釹鐵硼廢料處理量的情況下,本發明進行二段焙燒的物料只有精料相對現有的兩段焙燒的二段焙燒物料量小,避免了過燒現象的發生,提高了鐵氧化率和稀土回收率。鐵氧化率的提高,減少了優溶的酸試劑的使用量;且減少了二段焙燒燃料的使用,節能環保。
本發明屬于火法冶金及礦物加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從水淬渣中回收鉛、鋅、碳、鐵及尾渣無害化的選冶方法,采用高溫還原(揮發)焙燒的冶金工藝以及浮選和磁選的選礦工藝,應用回轉窯進行高溫還原(揮發)焙燒的冶金工藝可以從鼓風爐水淬渣中回收鉛、鋅組分,回轉窯窯渣經過磨礦至一定細度后再應用浮選和磁選的選礦工藝可回收渣中焦炭和鐵礦物,回收有價組分后的尾渣中主要含有硅酸鹽等非金屬礦物,可作為水泥生產的配料銷售,實現尾渣無害化處理。本發明揮發回收鉛、鋅的同時改變渣性,為后續的窯渣回收碳和鐵提供有利條件,實現綜合回收;浮選回收的碳可作為還原劑再次用于鼓風爐水淬渣的還原焙燒,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涉及冶金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熔煉礦石使用的導電散熱的銅瓦。本發明的一種用于熔煉礦石使用的導電散熱的銅瓦,所述用于熔煉礦石使用的導電散熱的銅瓦包括銅瓦本體(1)、冷卻水道(2)、焊接銅爐的座孔(3)和焊接有銅管的連接孔(4),所述銅瓦本體(1)的端部設置有接入銅管的連接孔(4)和吊掛(6),所述銅瓦本體(1)內設置有冷卻水道(2);鋼瓦弓背(5)上設置有座孔(3),所述連接孔(4)外接有銅管和連接套,所述連接孔(4)為圓柱形孔,所述座孔(3)為長方形。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耐變形,導電散熱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本發明涉及有色金屬火法和濕法冶金領域,特別是一種紅土鎳礦氯鹽焙燒提取鎳鈷的方法。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用氯化劑和礦料一起研磨均勻造球,氯化劑的量為礦料質量的15~20%;將研磨好的礦樣裝入瓷坩堝中并蓋上蓋,放到管式爐中焙燒,焙燒溫度600~800℃,焙燒時間2~3h;將焙燒后的礦樣用pH值2~4.5的酸化水在溫度為50~80℃下浸出20~40min后固液分離,真空抽濾后得到鎳鈷濾液。本發明以氯鹽焙燒技術處理含鎳量低的紅土礦,實現了鎳鈷等有價金屬與鐵鎂的選擇性氯化,用酸化水的方法來浸出有價金屬鎳鈷同時抑制氯化鐵的水解防止沉淀造成鎳鈷的損失,同時保證鎳浸出率達到85%以上,鈷的浸出率達到70%以上。
一種冶金熔煉多合金分步加入裝置,是在鐵水包的包蓋設兩個以上的合金加入器,合金加入器包括支架,支架內安裝有滑架,雙輸出軸帶電機減速機及配重鐵設置在滑架上,雙輸出軸帶電機減速機的其中一輸出軸上安裝提升輪,另一輸出軸上安裝有電磁離合裝置,鋼絲繩套置在支架頂部的導輪組件上,其一端與滑架相連,另一端與提升輪連接,合金框通過連桿、螺栓與固定在電磁離合裝置上的軸套連接。本發明通過壓入裝置,將合金直接壓入至鋼水里,直接在鋼水里熔化,不會與空氣接觸而發生氧化和燒損,合金的加入量可減少而吸收率大幅度提高,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增強合金在鋼水中的吸收和成份均勻,簡化了加入工藝,降低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張緊度可調節的火法冶金用輸送帶,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壁頂部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氣缸,所述氣缸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正面活動連接有連板,所述連板背面的底部活動連接有移動塊,所述移動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滑塊,所述箱體內壁底部的右側開設有滑槽。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箱體、氣缸、固定塊、連板、移動塊、滑塊、滑槽、梯形塊、斜槽、傳動塊、連桿、隔板、滑環、滑桿、第一彈簧、支架、滾軸和輸送帶的配合使用,解決了現有的火法冶金用輸送帶張緊度不能調節的問題,該張緊度可調節的火法冶金用輸送帶,具備張緊度可調節的優點,便于使用者使用,提高了火法冶金用輸送帶的輸送效率。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西贛州有色金屬火法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