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煤柱自成巷平衡開采方法與裝備,方法包括:對工作面進行煤礦開采,同時預留并維護巷道空間;獲取采礦體積和工作面對應的頂板垮落矸石的碎脹系數;基于碎脹系數和采礦體積,獲取工作面頂板端部的切頂高度使得頂板垮落矸石的碎脹體積等于采礦體積;基于切頂高度對工作面端部的頂板進行豎向切縫;對巷道空間進行檔矸支護并形成巷幫。本發明通過對巷道采空區側頂板進行定向切縫,使得采空區上覆頂巖層在自重和礦山壓力的作用下,在切縫高度范圍內產生較大面積的垮落,充分碎脹充填采空區,使垮落矸石碎脹量等于采礦量,實現工作面采空區的自動平衡。
本發明屬于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和監控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視頻礦產監測系統??茖W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煤炭依然是世界上最經濟最可靠的能源和能源戰略資源。在新時期,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導致煤炭需求量進一步增大,采礦業備受關注。在采礦業技術中,計算和核實礦井儲量,測定和統計儲量動態,分析儲量損失,編制礦井儲量表,為提高礦井儲量級別和擴大礦井儲量提供依據,為生產正常接替、資源合理利用服務。由于在采礦業中常常出現采礦含量不均勻,礦物含量減少,或丟失的現象,為了一方面實時監控采礦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實時檢測礦井環境,確保井下作業順利完成。特研發此系統。
本發明涉及采礦設備,是一種用于采礦領域對采礦設備利用光學原理進行精確定位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井下定位的編碼信標的安裝;2.識別特征點;3.掃描點歸類;4.計算距離;5.標志位與模板標志的匹配;6.距離的匹配計算;7.識別結束,辨別出相應信標;8.根據跳躍變化點的距離,算出來采礦設備與所述編碼信標之間的相對位置,從而得到采礦設備的精確位置。本發明的有意效果如下:本發明用反光板編碼信標,材料經濟、成本低;編碼信標制作工藝簡單,編碼方式靈活多變,安裝使用方便快捷,維護簡單;對粉塵、煙霧等抗干擾性強;編碼信標不需要提供外部電源;相對于其他定位方式,編碼信標可以實現精確定位。
本發明提供一種適于厚大及極厚破碎礦體安全高效的開采方法,屬于采礦技術領域。該方法首先在厚大礦體沿礦體走向布置礦塊,在極厚礦體垂直于礦體走向布置礦塊,然后完成礦塊采準工作;再完成礦塊內最下部分層進路采場的采切、落礦、礦石運搬及充填工作,并采取自下而上的順序完成礦塊內其余進路采場的回采工作;最后完成礦塊內礦房采場的采切、落礦、礦石運搬及充填工作。本發明采用進路采場和礦房采場組合回采方案,分兩步驟回采礦塊。一步驟布置數個上向進路采場回采充填,能確保自身回采過程中安全;二步驟布置礦房采場,采用中深孔鑿巖機和大斗容鏟運機等高效采礦設備。該方案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礦塊綜合采礦效率,降低了采礦成本。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礦山采選方案的確定方法、確定裝置及可讀存儲介質,其中,所述確定方法包括:根據目標礦體中多個采礦點的實際采礦數據,確定針對目標礦體的第一采選方案所對應的第一采選等級;根據目標礦體中礦石品位超出預設品位閾值的目標采礦點的實際采礦數據,確定針對目標礦體的第二采選方案所對應的第二采選等級;根據第一采選等級和第二采選等級確定針對目標礦體的優化采選方案。這樣,通過第一采選等級和第二采選等級可以確定目標礦體的采選優化方向和采選優化策略,提高目標采礦點礦石品位分配的合理性,從而,有利于提高目標礦體的礦石資源利用率,實現總體效益最大化。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氧礦山開采系統,在礦井的建設和生產過程中隔離井口與地表的空氣交換,無需礦井通風,根據氧氣濃度傳感器實時監測并智能調控巷道網絡氧氣濃度,通過智能化設備完成井下各類作業,少量的采礦員在井下工作站(16)、移動工作站或采礦服中工作。該系統包括采礦員、智能化設備設施和智能化監測控制系統三部分。其中,智能化設備設施包括無氧礦山巷道網絡系統和智能化設備,智能化監測控制平臺包括數據網絡傳輸平臺、數據倉庫平臺和GIS平臺。該系統從氧濃度的角度限制了火災爆炸災害的發生;同時,采礦員在井下工作站(16)、移動工作站或采礦服中作業,避免了高溫侵襲、中毒窒息以及粉塵對人身的傷害。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確定露天礦地表境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露天采礦機的開采程序;2)根據步驟1)中露天采礦機的開采程序,進行采場的劃分,并圈定地表境界。本發明基于確定露天采礦機的開采程序,提供一種根據露天采礦機工藝的確定露天礦地表境界方法,使得露天礦地表境界的圈定更加合理,提高礦石回收率,降低貧化率,保證礦山有序開采。本發明的露天礦地表境界的確定方法使得滿足露天采礦機工藝的分散性礦體得以保留,很大程度上提高礦石回收率。針對大面積的連續性礦體,本發明的露天礦境界圈定的更加準確,從而可以提高礦石回收率,降低貧化率。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采選礦一體船,包括船體,還包括安裝在所述船體上的生產作業系統、電站系統和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生產作業系統包括采礦系統、選礦系統和尾礦處理系統,提高了船體的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所述采礦系統可對海底中各種砂質的礦藏進行采集,在采礦時對采礦地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性;所述選礦系統可對所述采礦系統采集到的礦砂進行選別;所述尾礦處理系統可將所述礦砂經所述選礦系統選別后的尾礦回排至500~2000米外的所述礦砂的采空區內,防止尾礦被采礦系統二次開采;所述電站系統給所述生產作業系統、所述控制系統和所述船體提供所需的電力;所述控制系統可對所述船體、所述電站系統和所述生產作業系統進行監測和控制。
基于采煤沉陷模擬和復耕率的單一煤層邊采邊復時機的優選方法涉及動態開采沉陷預測與GIS分析處理,屬于采礦技術、土地利用和土地復墾領域,用于解決未穩沉采煤塌陷地土地復墾問題,實現井工煤礦區的邊開采邊復墾。該方法包括:在現場資料收集和分析的基礎上,基于概率積分法與Knothe時間函數的開采沉陷預計,考慮采礦前地貌的沉陷可視化模擬,時間域的地面沉陷情景模擬,以及基于復耕率的邊采邊復時機的優選。該發明方法通過對沉陷的動態情景模擬及復墾時機的優選,確定了特定采礦條件與自然條件下的最佳復墾時機,可最大限度的搶救平原礦區珍貴的表土資源,對將要遭受沉陷破壞的土地進行提前規劃、保護與治理,從而提高復墾耕地率并降低復墾成本,促進礦區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可持續發展,確保煤炭資源開采與耕地保護的的協調與同步發展。
本發明提出一種露天礦智能連續采煤系統,包括:至少一臺采礦裝置、運輸裝置和控制裝置;采礦裝置的截割部隨著臂架前端的俯仰角逐漸減小實現對工作面的縱向連續截割,以實現自上而下的物料截割操作;采礦裝置的第一行動部用于在臂架前端的俯仰角達到最小值時沿工作面的推進方向移動預設距離,以使截割部在下一個工作面進行縱向截割;運輸裝置的第二行動部與第一行動部聯動,以使運輸裝置在作業時跟隨采礦裝置移動以保持預設姿態;控制裝置用于控制采礦裝置的截割部進行截割、控制采礦裝置中臂架上下擺動,控制運載部按照預設方向移動以及控制第一行動部和第二行動部聯動,以使運輸裝置在連續采礦作業時與采礦裝置保持預設姿態。
空軌礦車屬于采礦設備,包括中空軌道(1)、球形采礦作業車(4),其特征在于:中空軌道(1)內部有兩個送排空氣和水或流體食物孔(2),球形采礦作業車(4)由曲線支撐柱(5)組成球形車身,車身內設有送排氣軟管(11);中空軌道(1),兩根軌道內部有四個孔,組成作業人員空氣環境和水的供排系統,可排出礦井內瓦斯等濁氣,創造與井外相近的作業富氧小環境,也可供排水;礦難時能輸導空氣和流體食物,延緩救援期限,為救援爭取時間,意外情況下四個孔只要有一個孔暢通,即可交替供應空氣和流體食物;球形采礦作業車(4)完成正常采礦的鉆鏟功能,礦車主體能在底盤上沿水平方向任意轉動,可完成礦石的收集和裝載功能,當發生作業區塌方時,落下的石頭石頭沿著球面下滑,最后形成一個球形的空間;當發生瓦斯爆炸時,球形車體能阻隔一部分沖擊波,減少對人體的創傷,增加了安全性。本發明是為礦工作業人員提供一種環保和相對安全的實用的空軌礦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溶性鉀鹽礦的開采和加工方法。該方法先采用鉆井水溶法開采鉀鹽礦,將采出的鹵水進行蒸發析晶,依次析出鈉鹽和鉀鹽;所剩料液再進行冷凍析晶,進一步析出氯化鉀,對析出的鉀鹽和鈉鹽分別進行濾洗、干燥,即為成品鉀鹽和鈉鹽;析出鉀鹽和鈉鹽后的母液中的一部分用于生產氯化鎂,另一部分用于生產氧化鎂。本發明的方法尤其適用于地質水文條件復雜,埋藏過淺或過深,質量較差以及光鹵石含量高的鉀礦的開采,可減少地面塌陷,提高采出率,且可大規模的產出鉀肥,能耗低,污染及廢棄物排放少。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耐磨型采礦用夾爪,包括夾爪本體、動力盒、左夾頭、右夾頭和照明燈,所述夾爪本體的底端安裝有動力盒,且動力盒一側的外壁上設置有開關,所述夾爪本體頂端的一側轉動安裝有左齒輪,且左齒輪一側的夾爪本體頂端轉動安裝有右齒輪,右齒輪和左齒輪相互嚙合,所述左齒輪一側的外壁上焊接有左夾臂,且左夾臂的一端鉸接有左夾頭,所述右齒輪一側的外壁上焊接有右夾臂,且右夾臂的一端鉸接有右夾頭,右夾頭與左夾頭相互配合,所述左夾頭和右夾頭頂部的內壁上皆固定有耐磨片。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簡單巧妙,穩定性好,實現了夾爪的照明功能,而且提高了夾爪的耐磨性能,延長了夾爪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礦井采礦用高效防塵裝置,包括處理箱,所述處理箱的一側外壁固定連接有電機箱,且電機箱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轉軸,且轉軸的另一端通過軸承連接于處理箱的一側內壁,所述轉軸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線管,且轉軸靠近電機的外壁固定連接有電箱,所述線管的外壁等距離固定連接有連接桿,且每個連接桿的另一端均固定連接有電磁鐵。本發明通過設置有電機、轉軸、線管和電磁鐵,進行灰塵中的鐵塵收集時,將礦井內部灰塵通過進料管通入處理箱中,通過電機帶動轉軸上的電磁鐵進行鐵塵收集,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提高鐵塵收集率。
一種采礦用鉆桿輸送設備,屬于地質鉆探技術領域。包括底架體,底架體頂部設有斜架體,且位于斜架體較低一側設有紅外傳感器模塊,底架體上對應紅外傳感器模塊下方設有升降桿模塊,升降桿模塊頂部設有托桿塊,底架體上位于升降桿模塊內側設有支撐桿,支撐桿頂端設有電磁鐵模塊,底架體上設有單片機控制模塊和繼電器模塊,單片機控制模塊輸出端與繼電器模塊輸入端相電連接,單片機控制模塊輸入端與紅外傳感器模塊相電連接,且外部設有電源外接端,繼電器模塊輸出端分別與升降桿模塊和電磁鐵模塊相電連接。有效降低了機械手在抓取上升過程中鉆桿不穩的可能性,同時可自動間隔供桿,大大提高了鉆桿輸送效率和實用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不穩固礦體連續采礦方法,包括步驟:S1、將同一水平層的礦體分為若干進路,在各進路間預留1m~2m的礦柱;S2、對某一進路的礦體進行回采,之后在該進路中靠近礦柱一側0.2m~0.5m處沿該進路長向設置若干支柱組,以支撐該進路的頂板,然后對該進路進行回填;S3、對回填完成的進路的相鄰待采進路進行回采,之后在該進路中靠近礦柱一側0.2m~0.5m處沿該進路長向設置若干支柱組,以支撐該進路的頂板,然后對該進路進行回填;S4、對步驟S2和步驟S3中所述進路間的礦柱進行回采,回采完成后,對該礦柱所在區域進行回填;S5、對后續待采進路重復步驟S2至步驟S4,直至將全部礦體回采完畢。該方法可對礦體連續回采,同時還能回采全部的礦柱。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礦巖土三維相似模擬智能鋪設系統及方法,包括支撐框架、裝料箱和鋪設推料裝置,裝料箱左右滑動安裝于承壓立板上,左右兩側的軌道滑板之間轉動連接有水平螺紋絲桿,裝料箱上設有與水平螺紋絲桿動力配合的絲桿螺母孔,其中一個軌道滑板上固定有絲桿驅動電機;鋪設推料裝置包括推料筒、垂直螺紋絲桿、用于驅動垂直螺紋絲桿升降運動的絲桿驅動裝置和位于推料筒內部的推料板,垂直螺紋絲桿底端與推料板固定連接,推料筒與裝料箱底部連通,推料筒底端可拆卸式連接有出料漏斗,出料漏斗底端的出料口設有彈性復位擋板。本發明能夠基于巖層相似材料進行智能精準分層鋪設與壓實,減少人為誤差,有利于提高試驗效率與精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礦過程中對工作面降溫與利用熱能的設備與方法,所述設備包括用于將工作面風流氣體熱量聚集的風流熱聚能系統和用于將聚集的熱量提取到地面的水循環交換系統;所述風流熱聚能系統連接所述水循環交換系統。上述方案通過風流熱聚能系統將工作面或巷道風流中高溫氣體的熱量吸收,降低工作面或巷道風流氣體的溫度,達到工作面或巷道降溫目的;通過水循環交換系統將聚集的熱量提取到地面利用,實現地熱資源的利用。該設備及方法具有降溫效果好,能量利用率高,成本低廉,低碳環保等優點??梢詮母旧献畲笙薅冉档驼麄€工作面風流的溫度。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格篩和具有其的采礦系統,格篩包括:圍欄,圍欄內限定有圍欄腔;橫向篩網,橫向篩網設在圍欄腔內且橫向篩網的外周沿與圍欄的內周面相連且將圍欄腔分成篩上區和篩下區,橫向篩網上設有多個連通篩上區與篩下區的篩孔;多個縱向支架,多個縱向支架設在篩下區內且多個縱向支架的上端支撐在橫向篩網的下表面上,其中,每個縱向支架分別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延伸的兩端分別與圍欄相連。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格篩整體強度和穩定性提高,更加耐砸,不易發生損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針對緩傾斜薄礦體上方有不穩定巖層的中深孔采礦方法,包括:礦塊結構布置:礦塊內沿礦體傾向布置切割上山,在切割上山的兩側沿礦體傾向劃分采場,礦塊內布置超前掘進巷道,采用工作面梯度式推進;采場內的空區布置連續膠結礦柱;鑿巖:采用低矮式中深孔鑿巖臺車對采場的不穩定巖層及礦體層鉆鑿與礦體傾向的炮孔;爆破出礦:先爆破不穩定巖層,部分巖石爆破時直接回填空區,其余巖石通過遙控低矮式推土機推出采場,并用低矮式鏟運機轉運至卡車向外運出;再對礦體層爆破使礦體層的礦石松動,采用遙控低矮式推土機將松動的礦石推出采場,并用低矮式鏟運機轉運至卡車運出。本發明運營成本降低,生產安全效率高,出礦品位高。
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礦過程中磁化微細水霧降塵的方法及裝備,所述裝備包括用于將水霧化的超聲霧化水系統、用于將霧化水進行磁化處理的微細水霧磁化系統、用于利用井下壓縮空氣將霧化水排出的微細水霧排出系統;其中所述超聲霧化水系統連接所述微細水霧排出系統,且所述微細水霧排出系統連接所述微細水霧磁化系統。上述方案通過微細水霧排出系統將超聲霧化水系統產生的微細水霧隨壓縮空氣流經微細水霧磁化系統并進入巷道進風巷,進入煤礦進風巷的磁化微細水霧表面張力小、霧滴粒徑微細均勻、潤濕降塵效果好、耗水量少,可以最大限度捕捉采煤工作面的粉塵。
一種極破碎厚大礦體下向分層進路充填采礦方法,包括采場布置、采準切割包括在垂直于礦脈的相鄰中段間掘進連通每個階段巷道(7)的脈外斜坡道(1),從脈外斜坡道掘進的分段聯絡道(2)、與分段聯絡道連通的分段平巷(3)、從分段平巷上依次掘進兩條或多條分層聯絡道(6),與分層聯絡道連通的分層聯絡平巷(5),從分層聯絡平巷掘進回采進路(10);溜礦井(4)設在分層聯絡平巷(5)內,掘進充填回風天井(12)且在充填回風天井上部掘進充填回風巷道(11),在所述脈外斜坡道與本階段穿脈(14)和上階段穿脈(9)連接處分別掘進本階段運輸巷道(8)和上階段運輸巷道(13);爆破、采場通風、回采、充填采空區。本發明增加了掘進與開采效率、提高開采安全性、有效降低礦石的損失貧化率。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采礦中尾礦庫的尾液導排輸送裝置,包括尾礦庫、尾液池和擋渣壩,擋渣壩設置在尾礦庫與尾液池之間,包括防護鋼管、尾液輸送管,所述尾液輸送管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制成,每個尾液輸送管分別插裝在所對應的防護鋼管中,每個防護鋼管設置在擋渣壩體內,每個尾液輸送管的兩端分別與尾礦庫和尾液池相連通;通過本技術方案,以實現尾液的順利導排,解決尾礦庫由于尾液大量堆存而造成安全事故,增加尾礦庫庫容,降低尾礦庫的運行和管理成本,提升尾液的有效收集以及處理效率。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替換采礦頭的煤礦地質勘探車,包括可移動底座,可移動底座的上端安裝有保護箱,保護箱的一側安裝有連接件,連接件的下端安裝有液壓桿,所述液壓桿底端設有連接桿,連接桿底部設有刀頭組件,所述連接桿與刀頭組件之間設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部分地嵌入所述連接桿內;且固定部件包括插設組件與定位組件,所述插設組件包括固定桿與卡槽,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定位塊、螺桿與螺紋孔組。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固定桿拆入到卡槽中,然后再將螺紋桿對著螺孔B旋擰,此時定位塊嵌于嵌入槽中,定位塊上的四個定位桿貫穿位于定位孔B與定位孔A中,以此將固定桿進行固定,從而不僅連接的穩定性與牢固性得以提升,而且還不影響方便拆卸組裝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下破碎磷礦體采礦的方法,針對緩傾斜薄至中厚的破碎磷礦體,采用自上而下的開采順序,沿傾向劃分一步驟與二步驟采場,一步驟采用空場法開采,二步驟采用崩落法后退式開采;一步驟采場采用低貧損、高效的機械化空場法開采,用于提高采場回采技術經濟指標;二步驟采用后退式崩落法開采,覆巖下出礦,用于提高貧損指標;上述兩步驟綜合開采能夠提高技術經濟指標,并能夠解決采空區安全隱患?;夭陕矢?、生產效率較高、生產成本較低,尤其適用于大規模破碎磷礦的高效開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緩傾斜中厚礦體的分段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包括如下步驟:礦塊布置:將礦體沿礦體走向劃分為礦塊,礦塊間預留間柱,礦塊沿礦體傾向劃分多個條形采場,間柱內布置充填通風聯絡道,每一充填通風聯絡道與每一條形采場之間分別通過采場充填通風井連通;將礦塊沿高度方向劃分成多個分段礦塊,多個分段礦塊底部脈外分別布置出礦巷道;沿每一出礦巷道分別掘進多條出礦進路,且多條出礦進路側向貫穿于多個條形采場,從出礦進路掘進鑿巖巷道;回采出礦:在鑿巖巷道內鑿出炮孔集中裝藥爆破;爆下的礦石經過出礦進路和出礦巷道卸至礦石溜井;充填:待同一段內采場回采完后,集中一次充填。本發明具有出礦運輸高效安全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采礦專用的智能錨桿,其結構包括空心桿體段、注漿傳感器、注漿口、連接導線、連接螺母、錨固桿、錨頭、注漿軟管和輔助固定機構,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空心桿體段外表面設置了輔助固定機構,通過逆時針轉動轉輪,使轉輪帶動連接套筒進行同步轉動,連接套筒轉動時通過內螺紋與外螺紋嚙合推動滑動套筒沿空心桿體段表面向下滑動,使滑動套筒帶動支撐桿向下移動,使箍環通過傳動桿帶動連接桿向上轉動,從而使連接桿帶動支撐桿展開卡入安裝孔內側,提升了空心桿體段的穩固性,防止空心桿體段固定不完全而影響注漿工作。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淺層地表實現采礦爆破點實時定位的系統,本實用新型,包括:采集礦山開采爆破時產生的爆破信號的震波拾取裝置,所述震波拾取裝置包括布設于地表淺層的若干三軸加速度傳感器;與所述震波拾取裝置連接,對爆破信號進行非平衡二次濾波、波形沿分析及波至時刻完整提取,并將爆破信號中的爆破能量、方向、波至時刻心系輸出至定位主機的檢測分站,所述檢測分站包括與各三軸加速度傳感器一一對應的震波檢測板;得出爆破點的三維空間坐標的定位主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地下采礦上向炮孔卡堵處理工具。該工具包括依次相連的釬頭、一根或多根依次相連的釬桿、以及釬尾,其中,所述釬頭為通過鋼板制作而成的棱錐狀;所述釬桿是通過焊接鋼管制作而成的管狀結構;所述釬尾為通過螺紋鋼制作而成的U形結構;所述釬頭的下端、釬桿的兩端以及釬尾的U形口處設置有螺栓或螺母,所述釬頭、釬桿和釬尾采用螺栓連接方式連接。采用該工具對卡堵炮孔進行處理可以大大提高處理效率:可以縮短處理炮孔的時間,提高處理炮孔的成功率,節省了人力和人工成本;且該工具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易拆卸、攜帶方便、不易變形、安全可靠等優點。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北京有色金屬采礦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