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礬土基β-Sialon結合剛玉復 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以高鋁礬土、Si、Al、剛玉顆粒及 細粉為原料,加入結合劑,成型干燥后,在氮氣氣氛下通過反 應燒結的方法一步制備礬土基β-Sialon結合剛玉復合材料。 本發明成本相對低廉,方法簡單,所得復合材料物相較純,高 溫使用性能、抗氧化性能、抗熱震性能以及抗 K2CO3侵蝕性能良好??赏鳛楦郀t陶瓷杯、滑動水口、窯具 等在冶金、陶瓷等工業領域內使用。本發明可以降低傳統Sialon 結合剛玉耐火制品的制備成本,提高高鋁礬土的產品附加值與 利用率。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一種N?GQDs修飾的3DOM In2O3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復合材料由3DOM In2O3及其均勻地負載在其表面和孔道內部的N?GQDs組成。將N?GQDs分散在水中,加入3DOM In2O3,N2鼓泡1~3 h,然后將混合物控溫在150~180℃水熱反應4~8 h,自然冷卻至室溫,最后真空干燥,即得N?GQDs修飾的3DOM In2O3復合材料。所述復合材料在NO2氣體傳感器中作為氣敏材料的應用。本發明通過使用N?GQDs修飾的3DOM In2O3,有效地克服了二維石墨烯無法進入3DOM In2O3孔道內部,從而無法構成有效異質結的問題,具有好的重復性、選擇性、長期穩定性以及短的響應恢復時間,能夠實現100 ppb的實際檢測濃度,可用于超低濃度下的NO2含量檢測。
本發明提供了陶瓷復合材料成型方法及陶瓷復合材料,涉及陶瓷復合材料成型技術領域。該成型方法是將纖維預先浸漬于漿料后,直接帶漿進行編織,且在編織過程中不斷向纖維之間形成的空隙注入漿料,編織得到的預制體不需要浸漬,直接進行干燥、燒結,即可得到陶瓷復合材料,該成型方法省略了傳統成型工藝中需要將預制體反復浸漬的工序,大大減少了工作量,縮短了生產周期,進而節省了工作成本,改善了傳統成型工藝成型工藝復雜,成本高且生產周期長的缺陷;且采用該成型方法制備的陶瓷復合材料可較容易的達到要求的致密度。本發明還提供了陶瓷復合材料,該陶瓷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致密度。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鋁基復合材料的電阻點焊新方法,在對鋁基復合材料進行電阻點焊連接時,在電極和鋁基復合材料之間添加一不銹鋼片,在電極和鋁基復合材料之間添加一不銹鋼片進行電阻點焊連接時,其預壓時間為0.4~1秒,維持時間為0.4~1.2秒,電極壓力為2000~3500牛頓,焊接時間為0.1~0.3秒,焊接電流為1.2~1.8千安。本發明在對鋁基復合材料進行電阻點焊連接時,在電極和復合材料之間增加一定厚度的不銹鋼薄片,該焊接工藝簡單,并且使接頭區的增強相顆?;蚓ы毞植季鶆?顯著提高了電阻點焊接頭的拉剪力,擴大焊機的適用范圍,降低了對電阻點焊機設備的損傷。因此,該發明是一種有效的鋁基復合材料電阻點焊新技術,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碳/碳?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碳纖維預制體經化學氣相滲透工藝制備得到C/C多孔體;用Ti粉浸滲在C/C多孔體表面制備得到多孔的Ti涂層;以Cu粉為熔滲劑,對含有多孔Ti涂層的C/C多孔體進行滲銅處理,得到碳/碳?銅復合材料。本發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利用NH4F作為造孔劑,氧化鋁作為助燒劑,先在C/C復合材料表面制備得到多孔的Ti涂層,為進一步熔融滲銅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避免了Cu?Ti合金直接浸滲過程中Ti元素以固溶或化合物的方式存在于Cu相中,對復合材料的導熱、導電性能產生不利影響。本發明制備的碳/碳?銅復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強度、低的熱膨脹系數、良好的摩擦磨損特性、優良的導電性等優異的綜合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抗菌性能的自摻雜TiO2/Ni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光催化抗菌材料合成技術領域。以四氟化鈦、三氯化鈦和乙酰丙酮鎳為主要原料,通過溶劑熱的方法得到自摻雜TiO2/Ni納米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可作為光催化劑實現在寬光譜可見光下進行光催化抗菌的應用。通過Ti3+自摻雜和Ni單質修飾,大大拓展了催化劑的可見光響應范圍,同時有效提高光生電子空穴對的分離,從而最終提升光催化抗菌活性。本發明的復合抗菌材料具有制備工藝簡單、易于控制、成本低的特點,在水體凈化等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用的負極Bi2WO6/C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負極Bi2WO6/C復合材料是C包覆在類球形Bi2WO6顆粒上。所述制備方法是Bi(NO3)3·5H2O為鉍源,?Na2WO4·2H2O為鎢源,兩者共同加入到乙二醇和乙醇混合溶液中,然后加入尿素和葡萄糖。最后將混合液轉移到水熱反應釜中進行反應,將產物進行分離洗滌和干燥得到Bi2WO6/C復合材料。通過本發明制備的Bi2WO6/C復合材料具有電化學容量高、循環穩定性好、倍率性能優異等特點,具制備過程工藝簡單、重現性好,易于產業化。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級結構納米In2O3/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多級結構納米In2O3/石墨烯復合材料,其結構為磚狀結構。本發明還提供了多級結構納米In2O3/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可溶于乙二醇的銦鹽和還原氧化石墨烯與沉淀劑氨水在微波加熱條件下在乙二醇溶液和氨水蒸氣所形成的氣-液界面進行化學反應,反應產物被不斷翻滾的乙二醇溶液帶走,新的產物繼續產生。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采用微波氣-液界面方法所制備的納米In2O3/石墨烯原始納米顆粒小而均一,而再由這些原始納米顆粒部分自組裝成磚狀納米結構,該多級結構納米In2O3/石墨烯復合材料對氮氧化物氣體在100℃有較好的氣敏性能,選擇性好。
本發明涉及一種Fe3O4/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儲能器件電極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的Fe3O4/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氧化石墨烯乳液與Fe(OH)3溶膠混合均勻,固液分離,制得Fe(OH)3/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將制得的Fe(OH)3/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在惰性氣體保護下,在200?500℃加熱1?5h,即得。本發明的制備方法通過膠體粒子間的靜電作用力實現Fe(OH)3膠體粒子與GO片層之間的緊密結合,僅通過簡單的混合就能實現Fe(OH)3納米粒子對石墨烯的有效包覆。然后通過對該納米復合材料進行熱處理,Fe(OH)3轉化為Fe3O4,同時三明治結構的形貌得到了保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海膽狀納米TixSn1?xO2/石墨烯三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在鋰離子電池負極上的應用。本發明是利用配位原理和分子自組裝方法,通過一步水熱合成技術自組裝制備海膽狀納米TixSn1?xO2/石墨烯三維復合材料。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是:(1)制備氧化石墨烯,(2)制備表面帶負電的氧化石墨溶膠;(3)還原制得海膽狀納米TixSn1?xO2/石墨烯三維復合材料。本發明反應過程在水溶液中進行,無需添加其它試劑,工藝簡單、成本低廉且節能環保,易于工業上量產。作為鋰離子電池陽極材料,這種三維復合結構有利于電解液在復合材料間的擴散及電子和離子在材料中傳輸,能有效提高復合材料的充放電容量、循環壽命和倍率等性能。
本發明屬于抗生素的處理技術領域,具體公開V2O5/CeO2納米復合材料在降解含頭孢氨芐廢水中的應用。調節廢水中頭孢氨芐的初始濃度在20~120?mg/L、廢水pH值在2~7,然后每20mL廢水加入5~30?mg?V2O5/CeO2納米復合材料,最后在25~70℃下恒溫振蕩1~6h,即可。V2O5/CeO2納米復合材料對頭孢氨芐抗生素具有明顯的氧化催化作用,在廢水濃度為40mg/L,廢水pH為3,投加量為20mg,溫度為50℃,震蕩時間為2h的條件下降解效果最佳,去除效率可達64.54~69.13%。在V2O5/CeO2納米復合材料的最佳降解條件下,V2O5/CeO2納米復合材料比單純的納米CeO2降解頭孢氨芐抗生素的效果更好、效率更快。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技術領域,特別公開了一種Au?WO3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S1、以WCl6為鎢源、冰乙酸為溶劑,于180~240?℃溶劑熱反應12~24?h,反應結束后分離、洗滌、干燥,煅燒,即得WO3中空球;S2、將S1得到的WO3中空球浸漬在無水乙醇中0.5~2?h,然后將氯金酸溶液加入其中,浸漬3~5?h,然后分離、洗滌、干燥,煅燒,得到Au?WO3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Au?WO3復合材料可以用于檢測甲苯氣體。與單一WO3材料相比,制備的Au?WO3復合材料實現了對甲苯氣體高效的檢測。
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壁碳納米管@聚丙烯酸@金屬有機框架(MWCNTs@PAA@MOF-5)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是以多壁碳納米管為晶體生長的“異相”核,在其上接枝上聚丙烯酸,金屬離子?“鉚接”?在多壁碳納米管表面,有機配體在多壁碳納米管表面形成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復合材料的尺寸為50~1000μm。通過化學修飾法制備出復合材料?MWCNTs@PAA;用溶劑熱法制備出MWCNTs@PAA@MOF-5;該復合材料具有?MOF?材料的高的比表面積、好的吸附性能等特性,可以將現香煙的焦油含量進一步降低,在香煙過濾嘴上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領域,公開一種碳?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采用碳纖維針刺氈作為碳纖維預制體;將TiC粉加入到NaOH溶液中,攪拌均勻,得到TiC懸浮液;將碳纖維預制體置于密閉容器中,對其抽真空;然后將TiC懸浮液注入到容器中,隨后將惰性氣體充入容器中,將TiC加壓浸漬到碳纖維預制體中;取出加壓浸漬后的碳纖維預制體,干燥處理;用銅粉包埋所得碳纖維預制體,將其置于石墨坩堝內,在真空或者惰性氣氛保護下,在1100~1300?℃下保溫0.5~2?h,之后隨爐降溫冷卻;取出石墨坩堝內所得坯體,經水洗后干燥處理,即得碳?銅復合材料。本發明直接在碳纖維預制體的表面浸滲得到TiC涂層,顯著改善了碳與浸滲Cu的界面潤濕性較差的問題,制備得到性能優異的碳?銅復合材料。
本發明屬于碳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的表面處理領域,具體公開一種C/TiB2復合材料的表面處理方法。用B4C粉包埋C/TiB2復合材料,在真空950~1100℃下處理;將Ti粉、NH4Cl、Al2O3粉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粉末;用所得混合粉末包埋處理過的C/TiB2復合材料,在真空1200~1300℃下反應3~5h,之后自然降溫冷卻即可。本發明方法先在復合材料表面沉積一層B4C,繼而利用Ti粉與殘余硅反應得到的TiSi2,同時也能與表面的B4C反應得到TiB2,進一步穩固復合材料的性能。
本發明主要基于生物仿生學,利用激光加工、3D打印和電火花等加工方法在基體表面進行仿生微結構加工,以提高涂層與基體之間的冶金結合強度。在微結構上制備激光定向能量沉積涂層,增加了涂層與基體冶金結合面積,同時軟硬度基體與高硬度涂層的規律交替出現,提高了涂層結合強度,降低了裂紋敏感性,同時軟基體與硬涂層的結合界面上形成一定程度的互鎖結構。因此,本發明方法可以在高端裝備關鍵零件表面獲得冶金結合質量好、硬度高且兼具良好韌性的涂層,提高高端裝備關鍵零件的工作穩定性及使用壽命。
針對水性環氧分散體或乳液普遍存在的儲存穩定性差、附著力差、干燥速度慢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水性環氧樹脂分散體及其制備方法,具有儲存穩定性、附著力優異,污染小,制備工藝簡單,成本適中等優點。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鄭州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