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銅渣還原含銅生鐵的配渣,其特征在于,按質量份計,所述配渣是由以下組分組成:銅渣 80~100份、生石灰 7~10份、焦炭10~15份、螢石 0~5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渣還原含銅生鐵的配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銅渣為緩冷塊狀銅渣,需經過烘干后破碎,塊狀粒徑不大于10cm;所述的生石灰中有效氧化鈣含量不小于80%;所述的焦炭為冶金焦炭,粒度大于25mm,灰分小于等于13.5%,硫分小于等于0.90%,揮發分小于等于1.8%;所述的螢石中CaF2含量不小于90%,SiO2含量不大于9.0%,S含量不大于0.1%,P含量不大于0.06%。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渣還原含銅生鐵的配渣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按比例稱取銅渣、生石灰、焦炭、螢石,從下至上按照焦炭、生石灰、銅渣、螢石的順序分層置于中頻感應爐坩堝中,對物料加熱,待物料全部熔化后測量熔池溫度,繼續加熱至熔池溫度為1300~1400℃時開始控制中頻感應爐功率進行保溫,保溫40~60min后出料;出料時分為兩個坩堝盛熔融物料,其中一個用來盛尾渣粉,另一個用來盛含銅生鐵,然后將熔融狀態的尾渣緩慢的倒入水淬池中,待降至常溫備用,即得水淬尾渣粉;將降至常溫的含銅生鐵從坩堝中取出,即得含銅生鐵。
4.轉爐銅渣提鐵后尾渣制備的地質聚合物材料,按質量份數計,所述地質聚合物材料是由以下組分組成:水淬尾渣粉 200~250份、粉煤灰 650~750份、堿激發劑 12~20份、纖維 20~30份、減水劑2~6份。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爐銅渣提鐵后尾渣制備的地質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激發劑包括堿類、硅酸鹽類、有機堿類物質中的一種或多種。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爐銅渣提鐵后尾渣制備的地質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纖維包括聚丙烯纖維、石棉纖維或氟橡膠纖維中的至少一種或多種。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爐銅渣提鐵后尾渣制備的地質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水劑為萘系減水劑或聚羧酸減水劑中的一種。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爐銅渣提鐵后尾渣制備的地質聚合物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按比例稱重 :銅渣 80~100份、生石灰 7~10份、焦炭10~15份、螢石 0~5份,從下至上按照焦炭、生石灰、銅
聲明:
“轉爐銅渣提鐵及其尾渣地質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備”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