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酸軋機切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酸軋機的切邊裝置,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底部通過固定架支撐,所述工作臺的上方從左到右依次設置有限位機構、支撐架和切邊機構,所述切邊機構包括兩個開設在工作臺一端上方的通孔,兩個所述通孔的內部均水平滑動連接有支撐塊,兩個所述支撐塊的上表面均水平連接有電機座,兩個所述電機座的上方均水平安裝有旋轉電機,兩個所述旋轉電機輸出軸相互靠近一端的端部均豎直連接有刀片。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調節機構、安裝架和切邊機構能夠對刀片的位置進行調節,實現了根據客戶的需要對酸軋機進行切邊,使得該裝置使用的范圍更加廣泛,同時也提高了產品的銷量。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流動液位可控的軋機流動槽道,包括:安裝盒,其左端面安裝有第一法蘭盤,所述安裝盒的右端面安裝有第二法蘭盤,所述安裝盒的內部下端安裝有密封組件,所述安裝盒的上端面安裝有檔位塊本體,且檔位塊本體的內側設置有密封盒;密封蓋,其安裝于密封盒的上端面,所述安裝盒的上端內側設置有銜接軸,且銜接軸的中部外側安裝有密封墊,所述銜接軸的上端內側設置有把手。該流動液位可控的軋機流動槽道,其具備通多檔位可調節流動液速度的功能,可以更加精確的進行流動液位的控制,具備360°轉動變檔功能,不需反復在同一位置進行轉動,減少指定位置零件的摩擦,具有可拆卸式把手。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板帶箔軋機滅火裝置,涉及滅火裝置技術領域,包括活動支架,所述活動支架的內部設置有二氧化碳罐,所述二氧化碳罐的側面設置有固定機構,所述活動支架的右側頂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機構,所述連接機構的右側設置有輸送管。本實用新型通過固定板、頂板、夾板、緩沖墊、頂緊彈簧、推板、按鈕、連接桿、卡塊之間的相互配合,在對二氧化碳罐進行固定時,將固定板插入到活動支架的側面,通過頂緊彈簧頂動頂板,從而能夠通過夾板和緩沖墊對二氧化碳罐進行固定,同時頂緊彈簧還會頂動推板,從而通過連接桿能夠帶動卡塊卡進活動支架的內部,從而對固定板的位置進行固定,提高了二氧化碳罐的穩定性,保證了滅火裝置的正常使用。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六輥軋機液壓站降低漏油量自動控制裝置,油壓傳感器和壓下泵站液位計分別與軋機總控制器的輸入端通過信號線電連接,壓下泵站與伺服閥臺之間的液壓管道上安裝回油泵,且回油泵與伺服閥臺之間的液壓管道上安裝第一電磁閥,伺服閥臺與壓下油缸之間的液壓管道上安裝第二電磁閥,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和回油泵分別與軋機總控制器的輸出端通過信號線電連接,軋機傳動裝置與軋機總控制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通過信號線電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對六輥軋機液壓泵站改良后,可以大大減輕液壓管道、油缸的漏油問題,顯著降低漏油量,同時可減少因液壓不足導致的鋼卷斷帶和傷輥情況發生,進而降低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涉及爐渣處理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鍋爐爐渣處理結構,包括工作臺、破碎裝置和排料箱,所述排料箱安裝在工作臺一端頂部,所述排料箱內側設置有排料機構,所述破碎裝置安裝在排料箱的上方且內部相互連通,所述破碎裝置上方連通安裝有下料箱,所述下料箱的一側邊沿安裝有條形板,所述條形板的外側設置有滑動機構,所述滑動機構的一端邊沿設置有防護殼,所述防護殼的外側上方位置對稱安裝有加固件,所述防護殼的內側設置有消音組件,所述條形板的一端底部邊沿處安裝有固定板,本實用新型通過破碎裝置來將煤渣進行粉碎,隨后排出利用,在粉碎過程中對其迸濺的爐渣塊進行擋住,避免傷及在場人員。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合金熔煉裝置,包括高溫加熱底座,高溫加熱底座的座體中設置有熔煉坩堝內膽,支撐架的左側支撐柱側壁上設置有外加劑供料罐,外加劑供料罐的罐體中水平設置有旋轉勻質桿,外加劑供料罐的罐體底端連通有送料彎曲管道,熔煉坩堝內膽的頂側壁右側位置處還連通有排塵煙管,排塵煙管的管體底端部連通至煙塵噴淋箱的箱體左側壁上,煙塵噴淋箱的箱體內腔上部位置設置有兩排噴淋盤管。本實用新型既解決了傳統外加劑人工添加繁瑣復雜的問題,又解決了外加劑由于品質不合格而造成的鋁合金熔化液品質受到嚴重影響的弊端,同時內腔產生的煙塵被有效的降塵吸附,不會產生污染。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冶金用有色金屬提取裝置,屬于冶金領域,包括外殼,所述的外殼內部設有中心軸,中心軸上活動設有冶煉池,外殼內設有燃燒室,外殼一側設有預熱箱,預熱箱上設有原料進管,預熱箱通過原料進管和外殼連通,燃燒室內部設有燃料板,燃料板上設有點火器,燃燒室側壁設有燃料進管,燃燒室和鼓風機連通,冶煉池一側頂端設有連接塊,連接塊下表面和伸縮桿頂端連接,伸縮桿底端固定設置在外殼上,外殼頂端和廢氣傳輸管一端連接,廢氣傳輸管另一端設有出氣斗。本實用新型保證加熱的均勻,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方便冶煉的進行。避免廢氣中含有的大量熱量直接排出影響大氣環境,提高廢氣中的熱量的利用率,節約資源,避免浪費。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孔骨料、板材及其制備方法,孔骨料的原料包括質量比為1:(2~25)的混合水溶液與混合干料;所述混合水溶液包括減水劑與增強劑水溶液;所述混合干料包括質量比為(10~30):(5~15):(0.05~0.15):(1~5):(1~10):(0.1~0.5)的膠凝材料、硫脲渣、顏料、電石渣、水泥和發泡劑。本發明多孔骨料中各組分來源廣,且含有多種工業廢渣,成本低,多孔骨料結構優勢能夠實現完全碳化,強度較高;同時本發明骨料能夠起骨架支撐連結的作用,有效地增加板材石材的強度,可代替石子在混凝土行業、石材領域和道路等建筑裝修行業廣泛使用。
本發明涉及水泥外加劑領域,具體而言,提供了一種超細灰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水泥、混凝土。所述超細灰主要由以下質量百分含量的各原料制備而成:濕灰渣60?90%、濕粉煤灰9.2?38.8%和副產元明粉0.8?1.2%,各原料質量百分含量的總和為100%,濕灰渣和濕粉煤灰的燒失量各自獨立的為2?4%,濕灰渣和濕粉煤灰中三氧化硫的質量百分含量各自獨立的為0.2?0.5%。該超細灰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其燒失量和三氧化硫的含量均較低,產品質量高,應用于水泥或混凝土生產中能夠降低需水量、提高流動度,并緩解混凝土坍落度大和泵送過程中的堵泵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濕法回收廢舊鋰離子電池中的有價金屬的技術方案,在使得分離效果得到提高的同時,產生廢液最少,以降低成本,提高設備利用率。經本方案分離所得一級品中鋁的回收率達99%以上,硫酸銅溶液濃度為45~55g/L,硫酸鈷溶液濃度為115~125g/L,硫酸鎳溶液濃度為85~95g/L。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耐熱鋼及其制備方法。該耐熱鋼的化學成分為:C0.020~0.04wt%,Mn0.90~1.20wt%,Mo0.6~0.9wt%,Cr10.0~15.0wt%,Ni2.0~8.0wt%,納米TiC0.003~0.01wt%,Si≦0.4wt%,P≦0.009wt%,S≦0.005wt%,余量為Fe。在耐熱鋼T92組分中加入適量的納米碳化鈦,能明顯地改善鋼的持久強度,降低耐熱鑄鋼的蠕變速率。納米碳化鈦富聚晶界,減少了晶界上的雜質元素的堆積。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電池鋁合金箔、制備方法和電池集流體,屬于有色冶金技術領域。本專利中的電池鋁合金箔成分及質量百分含量為:Si:0~0.10%、Fe:0.75%~0.85%、Cu:0.10%~0.20%、Mn:0~0.03%、Mg:0~0.03%、Zn:0~0.03%、Ti:0.01%~0.02%、Al≥99.00%,其余為雜質元素;氫含量控制在0.12ml/100gAl以下。該鋁箔具有0.010~0.015mm厚度,抗拉強度大于260MPa,延伸率大于4.0%,板形良好,滿足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集流體電池箔的要求。
本發明屬于冶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碲的高錳鋼及其制備方法。含碲的高錳鋼的化學成分為:C?1.1~1.4wt%,Si?0.3~1.0wt%,Mn?6~12wt%,Cr?2.0~5.0wt%,Te?0.05~3.0wt%,Ni4.0~6.0wt%,B?0.001~0.1wt%,P≦0.04wt%,S≦0.1wt%,余量為Fe。合金元素碲的加入使組織中能夠有效地細化晶粒,改善碳化物的大小和形態,提高基體的強度和硬度,并且分布更加均勻彌散,極大地提高了鋼的強度和沖擊韌性。在生產熱處理工藝中,最高溫度僅需要850℃,相對原生產工藝的1100℃降低250℃,同時保溫時間也縮短為20min~40min,節能環保。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爐除塵灰提煉鋅的工藝,屬于冶金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技術領域。步驟為:球磨工藝、磁選工藝、浮選工藝、壓濾工藝、廢水回收工藝、片堿浸取工藝和電解。在片堿浸取工藝中,首先在尾礦渣中加入氫氧化鈉,壓濾后在濾液中加入硫化鈉,再次進行壓濾,在濾液中加入骨膠或者烷基二苯醚磺酸鉀,然后進行電解。本發明通過片堿浸取工藝,可以有效將高爐除塵灰中的鋅元素提取出來,本發明的整個工藝耗能低,且對環境友好,且鋅的回收率高。
本發明涉及冶金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輪轂用鋁合金及其生產工藝。按照質量百分比,所述鋁合金產品的元素組成為:Zn:2.4?4.1;Mg:1.3?1.7;Cu:0.7?0.9;Mn:0.1?0.3;S i:0.2?0.4;Zr:0.16?0.22;Cr:0.12?0.16;T i:0.08?0.12;Re:0.05?0.08;余量為A l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制備工藝包括原料分步熔煉、精煉、過濾、澆鑄、急速冷凍處理、加熱均勻化處理等多重工序。該工藝生產的鋁合金具有高強高韌耐蝕、高耐損傷性能,可滿足新能源汽車輪轂用鋁合金的要求。
本發明涉及冶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熱交換器用鋁合金材料及其生產工藝。其化學成分組成為:Mn、Si、Fe、Cu、Cr、Zr、V、Sc、Ti。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是是通過調整Si、Mn、Cu和Fe的含量,復合添加V、Cr、Zr和Ti等元素。同時,通過控制熔煉溫度、精煉溫度、在線細化、在線除氣過濾、鑄造處理、均勻化退火處理、擠壓溫度、擠壓比、冷卻淬火處理、時效處理等工藝,從而確保管材獲得穩定的細晶纖維組織結構,強化相均勻彌散分布于晶內和晶界,從而阻止晶粒在高溫釬焊過程中粗化,使合金材料具有更高的焊后強度。
本發明涉及冶金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再生鋁生產電子類鋁合金的生產工藝。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熔煉;(2)攪拌、扒渣;(3)靜置;(4)取樣分析;(5)配料;(6)除氣精煉;(7)補加合金;(8)偏析調節劑添加;(9)過濾、二次取樣;(10)超聲鑄造。其中,按照質量百分比,鋁合金產品的元素組成為:Si:0.3?0.6;Fe:0.5?0.6;Mg:0.45?1.32;Cu:0.12?0.27;Mn:0.11?0.13;Zn:0.10?0.22;Cr:0.03?0.13;余量為Al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元素;該工藝生產的再生鋁能夠達到電子產品用鋁合金的性能指標,具有更好的經濟性和環保價值。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山東濱州有色金屬火法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