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聚合物?陶瓷復合電介質儲能材料,包括以下組分: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為基體,以鈦酸鍶鋇(BST)納米顆粒為填料;制備步驟為:1)稱料;2)制備PMMA溶液;3)制備PMMA?BST混合溶液;4)制備PMMA?BST復合材料薄膜;5)熱處理;6)制備電極。其薄膜樣品具有均勻致密的微觀結構、良好的透明度和柔韌性;其儲能密度遠高于雙向拉伸聚丙烯,其充放電效率遠高于以鐵電聚合物為基體的復合電介質材料體系,滿足同時具備高儲能密度和高充放電效率的實際應用要求。
一種氮摻雜的MXene硫正極的制備方法,制備Ti3C2Tx MXene,并將其與氨基酸溶液加熱反應,其表面的羥基與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發生酯化反應,真空抽濾得到氨基酸修飾的自支撐復合材料;將該材料在惰性氣體氛圍下熱處理,得到氮摻雜Ti3C2Tx MXene復合基底;最后在該復合基底上沉積硫單質,得到氮摻雜的MXene硫正極。本發明能有效避免后續加工過程中氨基酸和Ti3C2TxMXene的分離,同時避免Ti3C2Tx MXene層間再次堆疊,且制作工藝簡單、環保。本發明通過熱處理得到氮摻雜的Ti3C2Tx MXene復合基底,可提高氮原子在復合基底上的數量,高效錨定并活化多硫化鋰,有效避免“穿梭效應”,提高電池循環的穩定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解水雙功能電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鐵鹽和鈷鹽加入預制備的分散有黑磷納米片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常溫攪拌均勻后,獲得混合液;在混合液中加入對苯二甲酸,常溫攪拌均勻后再依次加入水、乙醇和三乙胺,常溫攪拌使金屬離子與對苯二甲酸進行配位形成MOF框架,離心并乙醇洗滌,獲得離心沉淀物;將所述離心沉淀物真空干燥,獲得電解水雙功能電催化劑。本發明的方法,可制備廉價高效穩定的FeCoMOF/BP復合材料雙功能電解水催化劑,相比于上述現有催化劑具有更優異的活性、穩定性,可適于工業化應用。
本發明屬于建模領域,涉及一種毛化連接件有限元對比建模方法。該方法包括:建立毛化金屬件的模型;其中,毛化金屬件上毛刺區域的毛刺沿高度方向分層建模,毛化金屬件的金屬本體按厚度方向分層建模;建立符合材料件的模型,復合材料件的毛刺穿透區按鋪層進行分層建模;非毛穿透刺區按多鋪層為一單元層進行分層建模;毛刺穿透區為具有毛刺孔的區域;毛刺孔的模型與毛刺的模型一一對應;將飛毛刺孔內表面和毛刺外表面進行接觸連接;將毛刺穿透區的接觸界面和毛刺區域的接觸界面進行接觸連接,得到毛化連接件模型。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首效預鋰氧化亞硅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活性物質材料領域。本發明通過將氧化亞硅/碳復合材料粉末壓制成片,與金屬鋰組成對電極,將所得對電極在外電路下進行恒流放電至截止電壓,得到脫除活性鋰的預鋰氧化亞硅/碳復合片,將所得預鋰氧化亞硅/碳復合片進行熱燒結,得到高首效預鋰氧化亞硅負極材料。其中,高首效的氧化亞硅通過氣相沉積、電化學預補鋰、熱處理的方式制備,所述的高首效氧化亞硅中含有結晶性硅酸鹽,且大部分為Li2SiO3,所得高首效預鋰氧化亞硅負極材料的首次庫倫效率能夠達到84.2%~93.4%因此能夠用于制備鋰離子電池。
本發明涉及金屬粉末制造復合材料制品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3D打印高致密彌散強化銅零件的方法,在不使用機械破碎工藝的前提下,通過制備CuAl納米粉末→制備CuO納米粉末→脈沖磁致振蕩下內氧化的工藝制備出粒徑小、球形度高的彌散強化銅粉末,并以該彌散強化銅粉末為基礎通過3D打印的方法制備出高致密彌散強化銅零件,解決了傳統彌散強化銅粉末制備工藝中復雜構件難成型,成品致密度低、電學性能差的問題,因此具有實際意義。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重力浸滲復合襯板的高通量制備方法,對氧化鋯增韌氧化鋁陶瓷顆粒進行表面改性,分別鍍覆鈦鎳合金層形成內鈦外鎳的結構;將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鋯增韌氧化鋁陶瓷顆粒與鎳鈦合金粉末均勻混合,放置在石墨模具中并壓實;將石墨模具放入高通量無壓氣氛燒結爐中,通入氣氛,燒結成陶瓷顆粒預制體;將陶瓷顆粒預制體放置在襯板型腔內工作面,采用疊鑄工藝進行高通量重力鑄滲制備復合襯板。本發明能夠實現陶瓷顆粒預制體的大批量、同爐次燒結;可以實現陶瓷增強鐵基復合材料的高通量、一體化制備,進而極大地提高研發和制備復合襯板的效率。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活細菌總數的熒光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未知活菌數的待測樣品與熒光染料混合反應,得到熒光染色的待測反應液;通過檢測所述待測反應液的相對熒光強度值,得到待測反應液中活菌數的數量。本發明能夠反映環境中實際存在的活細菌數,且檢測速度快、方便簡捷、易操作、靈敏度高且精確、動態范圍好、能夠檢測多種微生物、可實現現場監測。
本發明涉及餐飲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餐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旋轉字幕的智能餐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桌面和支撐桌面的支撐部件,所述桌面中心位置設置有轉盤,所述轉盤中心設有通孔,通孔內設置固定在桌面上的立柱,所述立柱頂端固定有中心盤,所述中心盤與轉盤盤面平行;所述中心盤上固定有娛樂系統,所述娛樂系統包括主控微處理器、下信號接發模塊、LED屏、電機,所述LED屏包括旋轉平板,所述旋轉平板由電機驅動可轉動。本發明的餐桌材質為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綜合性能及抗菌性能優異。通過旋轉LED屏顯示字幕,能活躍聚餐的氣氛,增添娛樂效果,將祝福和問候立體化的表達出來。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靈敏度柔性壓力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上電極、壓敏層、下電極,所述上電極、下電極為鍍有銅的柔性PC板電極,所述壓敏層是由兩層帶有微結構的碳納米管(CNTs)/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復合材料薄膜“面對面”封裝組成。本發明公開的一種高靈敏度柔性壓力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廉、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且穩定性好。
本申請屬于電子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復合電介質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復合電介質材料。目前廣泛研究的具有高儲能性能的復合電介質材料通常采用鐵電聚偏氟乙烯基聚合物基體以及鐵電陶瓷粒子進行復合制備,這導致復合電介質材料的低儲能密度及高能量損耗。本申請提供一種復合電介質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聚合物基體接枝改性;b.無機粒子表面功能化改性;c.聚合物基體與無機粒子共混預制成膜;d.預制膜的拉伸。該復合材料具有較高介電常數及擊穿場強,從而其儲能密度值有所提升,同時,由于聚合物基體自身損耗的降低及高絕緣二維粒子取向排列引發的漏導電流的減小,會賦予最終復合電介質高的儲能密度及能量釋放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改性氰酸酯樹脂的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方法,屬于高頻印刷板用基體材料技術領域。其包括如下步驟:焙燒、萃取和制備POSS?MPS/CE復合材料。本發明采用萃取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利用先接枝氨基后溶解模板劑的方法,得到介孔結構完整且孔徑較大的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模板劑在整個過程中起保護和支撐孔結構的作用。
一種在氣凝膠材料中負載易升華物質的方法,將單質易升華物質放入活塞密封氣缸底部,上部疊放氣凝膠材料,裝入活塞;排出氣缸內及氣凝膠材料中的空氣,然后通過氣缸出口通入惰性氣體;密封氣缸出口,快速推壓活塞,氣缸內的惰性氣體由于驟然壓縮而升溫,致使易升化物質單質受熱升華,并在活塞壓力下進入氣凝膠材料的孔道之中;快速抽拉活塞至氣凝膠材料初始長度,惰性氣體因體積膨脹溫度下降,隨著溫度的下降,氣相易升化物質凝結形成納米級顆粒,并均勻分散在氣凝膠材料的孔道中;獲得高易升化物質負載量的氣凝膠材料。本發明方法負載量高、易升華物質分布均勻,該發明可用于含有易升化物質的工業廢氣處理,也可以用于制備均勻的復合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空管狀生物碳的制備方法及應用,首先將木棉纖維分散于硫酸溶液中進行水熱反應,得到碳化后的木棉纖維。然后將碳化后的木棉纖維在惰性氣氛保護下進行煅燒,將煅燒后的木棉纖維冷卻、洗滌干凈、收集、干燥即可得到中空管狀生物碳。該方法工藝簡單易控,能夠很好地在保持其原有結構的前提下實現木棉纖維的碳化和活化,并能夠通過控制水熱和煅燒溫度實現中空管內外表面球的分布。此外,通過該方法制備的生物碳不僅可以應用于鋰/鈉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還可以用作吸附劑、模板劑以及復合材料中的碳基體。尤其是,當其應用在鋰/鈉離子電池中時,表現出了優異的電化學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火力發電廠真空系統保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采用氦質譜檢漏儀對機組真空系統進行全方位檢測,找到機組真空系統中存在的所有泄漏點;2)采用MACR1208材料對機組真空系統中所有泄漏點外表面進行清理;3)采用MACR1001粘合材料與MACR1201柔韌材料及MACR3104和MACR3105按(2-5)∶(1-3)∶1∶1的比例調和后所配制的復合材料,在清理后的機組真空系統中的所有泄漏點處涂抹多層,每層涂抹完成后需3小時凝固,再進行下一道工序,最終在設備泄漏點處形成一層韌性膜層。提高了發電量,使機組供電煤耗有效降低,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保證處理后漏點消失、嚴密性提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通過化學鍍銅制備鎢銅復合粉末的方法,先按照需要制備鎢銅復合粉末質量的80~95wt%稱取鎢粉,計算出銅所需質量;在鎢粉中加入分散劑,超聲震蕩后過濾出,并用蒸餾水清洗;按計算得出銅質量的3.89倍稱取五水硫酸銅并溶解,制成濃度為4~12g/L的硫酸銅溶液;然后加入到雙絡合劑溶液中,再將NaOH固體直接加入,調整混合液的pH值,加入穩定劑后在恒溫水浴中加熱,再加入甲醛和鎢粉,然后恒溫水浴中加熱并攪拌,直至鎢粉變紅,然后用蒸餾水和酒精清洗下層的鎢銅復合粉末,干燥即成。解決了現有鎢銅復合材料制備方法中存在的銅包覆層不均勻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弧激光同軸送絲送粉打印噴頭及增材制造裝置,利用同軸嵌套設置的送絲通道管和送粉通道管形成同軸輸送絲材和粉末的打印結構,能夠使焊絲和粉末沿同軸線輸出,在送絲通道管和送粉通道管上端設置焊絲驅動裝置和光鏡結構,利用光鏡結構形成激光束聚焦的光斑與送絲通道管和送粉通道管出口的焊絲和粉末束流同軸,從而達到同時送絲和送粉同時對同軸上的焊絲和粉末進行熔融成形的目的,成形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可以成形任意材料成形,將電弧增材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和激光增材的高精度的優勢相結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本技術發明涉及一種內置橡膠圈的組合高壓防破碎安全陶瓷柱塞,可應用于陶瓷柱塞及復合材料制品的成型生產及研究領域。公開其陶瓷柱塞的設計思路及設計方式,一是對陶瓷元件進行分割,同時將單元件接觸面設計為中間存有空隙結構,二是內置橡膠圈,并涂抹粘接膠進行組合裝配,起到碎片粘連,減少碎片的掉落風險。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透明質酸鈉修飾的載藥MOFs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其中,透明質酸鈉修飾在MOFs材料表面,并且MOFs孔道內部負載有所需藥物。本發明利用MOFs材料作為骨關節炎藥物遞送載體,結合表面修飾策略,將透明質酸鈉長鏈通過配位相互作用修飾在MOFs材料表面并進一步負載抗炎藥物,得到了一類具有良好水潤滑性能的載藥MOFs納米復合材料,將其作為關節潤滑劑,表現出優異的減摩抗磨性能和藥物緩釋效果,該方案的提出可為仿生關節潤滑材料在MOFs藥物遞送載體的程序化構筑用于潤滑增強和藥物釋放提供理論指導和設計依據。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低介電復合寬頻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Co(NO3)2·6H2O與二甲基咪唑按摩爾比1:4分別溶解在甲醇溶液中混合,配位反應,得到ZIF?67前驅體;步驟二、將ZIF?67前驅體分散在去離子水和甲醇的混合溶劑中,在所述混合溶劑中加入二甲基咪唑,在溫度為25℃~45℃的條件下攪拌,使二甲基咪唑分散于所述ZIF?67前驅體中,再加入La(NO3)3·6H2O,La(NO3)3·6H2O與二甲基咪唑的摩爾比為1:(4~9);在25℃~45℃的溫度下配位反應,得到ZIF?67@La(OH)3前驅體;步驟三、將ZIF?67@La(OH)3前驅體熱解處理,得到吸波材料。該方法制備的La2O3@Co/C復合材料,為一寬頻、強吸收電磁波吸收劑。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高循環壽命鉛酸液流電池的制備方法,鉛酸液流電池主要由正、負極電極板、正負電極、底板、流道、電解液、電解質溶液儲罐及直流水泵等部分組成。首先是制備鉛酸液流電池的電極板、流道等,其次石墨基復合材料和銅網制備正負電極,隨后配制液流電池的電解液,最后進行組裝電池。本發明通過向電解液中添加有機添加劑HDTAH解決了電池負極的“析氫效應”及解決負極枝晶脫落或正負極接觸造成短路等問題;工藝操作簡單,較大程度降低成本,在提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擁有巨大的潛力。故此,本發明的鉛酸液流電池因其較高的循環壽命,具有應用于在一些國家電網難以涉及的偏遠地區,如孤島、邊防哨所和山區電苛刻環境的良好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N?graphyne/ZnO復合氣敏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將NaOH溶液和N?graphyne懸浮液依次加入到(CH3COO)2Zn·2H2O溶液中,得到混合液;(CH3COO)2Zn·2H2O與NaOH的摩爾比為1:2,N?graphyne質量為(CH3COO)2Zn·2H2O質量的0.75%~2.8%,在混合液中加入乙二醇進行溶劑熱反應,溶劑熱反應溫度為175~185℃,反應時間為23.5~24.5h,反應結束后自然冷卻,將反應得到的產品洗滌至接近中性,烘干,得到N?graphyne/ZnO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N?graphyne/ZnO復合氣敏材料相對于ZnO氣敏材料,氣體響應度明顯提高,最佳工作溫度有所降低,且制備流程簡單,可實現規模生產和氣體傳感檢測應用。
本發明涉及模具制備工藝,具體涉及一種筒狀結構構件模具及制備筒狀結構構件的方法。解決了現有SiC/SiC和C/SiC復合材料的筒狀結構構件在成型過程中易變形及其成型后直徑變大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模具包括模具組件以及定型工裝;模具組件包括兩個定位環、連接桿以及從內向外同軸套設的內模和外模。內模的外側面用于包裹纖維織物且內模的高度大于纖維織物的幅寬;內模兩端面均設置有均勻分布的凹槽;外模包括第一外模、第二外模和第三外模;第二外模套設在纏繞纖維織物的內模中部;第一外模包裹在內模上部和內模上端面;第三外模包裹內模下部和內模下端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筒狀結構構件的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氮化硼納米管薄膜的制備方法及表面設置該薄膜的材料,步驟一,將氧化硼粉末采用不銹鋼研磨球和不銹鋼球磨罐球磨活化后,放置于容器中,并在容器上方放置基體,基體為不含催化劑的金屬、陶瓷、玻璃、復合材料、絲網或多孔材料;步驟二,在通入惰性保護氣氛下,從常溫開始升溫,升溫速率為5~10℃/min,溫度升到300~500℃時停止惰性保護氣氛通入,然后通入高純氨氣,待溫度升到1200~1300℃后保溫1~8小時,然后停止通入高純氨氣,通入惰性保護氣氛,自然降溫至室溫,在基體上得到氮化硼納米管薄膜。制備方法簡單,成本較低,最終制備得到的氮化硼納米管薄膜具有良好的耐候性。
本發明創造提供了一種有纜型復合保溫管結構,保溫管的隔熱絕緣襯套和耐高溫復合保溫管本體埋有多個導電環和多條電纜;兩兩相連的保溫管實現保溫管間的多條電纜分別連通,使保溫管具有可靠傳輸溫度等測量數據功能,且不易損壞;保溫管的隔熱絕緣襯套和耐高溫復合保溫管本體選用耐高溫玻璃鋼復合材料,具有耐溫能力強、質量輕、機械強度高、電絕緣性好和視導熱系數低的特性;耐高溫復合保溫管本體內的保溫隔熱夾層具有超低的視導熱系數,使保溫管的保溫性能大幅提升;保溫管的隔熱絕緣襯套與耐高溫復合保溫管本體將接頭內外重疊覆蓋,使保溫管具有全程無熱橋保溫特性;此結構設計適用于復合保溫管的全尺寸型號設計。
本申請一種隱藏式車輛上車踏步,包括踏步總成和伸縮機構;所述伸縮機構一端固定在車架上,另一端與所述踏步總成固定連接,所述車輛側面設置隱藏缺口,所述伸縮機構用于驅動所述踏步總成伸出所述隱藏缺口至所述車輛外側和收回至所述車輛底部;所述踏步總成側面設置蒙皮,當所述踏步總成收回至所述車輛底部時,所述蒙皮恰好覆蓋所述隱藏缺口。本申請提供的上車踏步,其蒙皮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踏步骨架與踏板采用壓鑄鋁材料,集成擋泥板裝置,利用伸縮機構實現踏步總成的伸出、隱藏動作,可降低整車風阻2%、輕量化15%。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快速捕獲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光催化材料,利用提取的離體類囊體及二氧化錳的光催化釋氧性能,采用材料復合的制備方法制備出類囊體/錳基捕光釋氧復合材料,進一步提升類囊體光合作用的效率。該材料具有易得,制備方法簡單、制備條件溫和,綠色無污染、可生物降解等優點,在環境保護尤其是空氣凈化領域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原位負載氮摻雜石墨烯的聚合物轉化陶瓷基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以有機氮源與硅基聚合物反應生成單源前驅體,通過裂解和高溫熱處理使前驅體自組裝生成原位負載氮摻雜石墨烯的陶瓷基吸波材料。本發明通過有機化學改性方法一步合成單源前驅體,高溫裂解得到吸波性能優異的負載氮摻雜石墨烯的聚合物轉化陶瓷(NG?PDCs)基復合材料。負載氮摻雜石墨烯的復相陶瓷是由合成的單源前驅體轉化的,其中氮摻雜石墨烯均勻分布在聚合物轉化陶瓷中。采用化學結合一步引入吸波性能更加優異的NG,以克服傳統方法外加石墨烯制備繁瑣、結構易團聚的弊端,提高PDCs材料的吸波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纖維纏繞坩堝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模具的制備;粘接劑的制備;碳纖維的浸漬;碳纖維纏繞坩堝第一毛坯的制備;碳纖維纏繞坩堝第一毛坯的固化;碳纖維纏繞坩堝第二毛坯的碳化;碳纖維纏繞坩堝第二毛坯的浸漬?碳化;碳纖維纏繞坩堝第二毛坯石墨化;機加工;涂層;其技術方案要點是,該發明用纏繞的碳纖維作為坩堝增強相,充分發揮碳釬維的強度優勢,提高了坩堝的使用壽命;纏繞效率高,采用兩個坩堝組合進行纏繞,一此纏繞可得到兩個坩堝毛坯;用本方法制備的碳/碳復合材料坩堝結構穩定,一次碳化后密度≥1.2g/cm3,層間結合合強度高,制備周期短。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一維納米材料改性碳纖維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1)對碳纖維進行去劑處理;2)配制一維納米材料分散液;3)采用真空抽濾法將一維納米材料沉積在均勻鋪放的碳纖維絲束表面,后將碳纖維絲束翻轉180°再真空抽濾一維納米材料分散液得到一維納米材料改性的碳纖維。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有效解決了現有碳纖維表面改性方法存在的降低纖維強度、工藝復雜、操作困難、污染環境、加工成本高等問題。本發明制備的基于一維納米材料改性的碳纖維可使復合材料的界面粘結強度提高14.3%~69.8%。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陜西西安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