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高分子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樹脂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金屬基板。其中,樹脂組合物包括高導熱粉體、環氧樹脂、固化劑和離子捕捉劑;其中,高導熱粉體的電導率不大于40μs/cm,游離離子含量不大于30ppm。本發明通過控制高導熱粉體的電導率和游離離子含量,并結合離子捕捉劑,使得樹脂組合物具有優異的絕緣特性及其應用的耐CAF金屬基板具有優異的耐CAF性能。
本發明公開一種可主動變剛度的橫向穩定桿制備方法及制得的穩定桿,其制備方法步驟如下所述,步驟一、根據設計的橫向穩定桿尺寸形狀,制備橫向穩定桿預成型體:制備并拼接橫向穩定桿的桿身的包裹層、中心層和形狀記憶合金扭轉驅動器組件,形成橫向穩定桿預成型體;步驟二、固化橫向穩定桿成型;步驟三、橫向穩定桿后固化及后處理。該方法制得的橫向穩定桿包括桿身和安裝在其桿身上的形狀記憶合金扭轉驅動器;桿身包括中心層和包裹層;包裹層為增強纖維編織而成的復合材料;形狀記憶合金扭轉驅動器為形狀記憶合金絲與玻璃纖維混合編織形成;制得的穩定桿具有主動變剛度功能,且其質量輕、結構件一體成型、無銹蝕的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包覆TiO2納米管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納米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是以高錳酸鉀和氟化銨為原材料,采用水熱法先制備MnO2納米線模板材料,再通過鈦酸異丙酯水解法在MnO2納米線表面包覆納米TiO2,通過多巴胺聚合碳化法再進一步包覆碳,最后通過硫代硫酸鈉在酸性環境下與MnO2的化學反應去除MnO2模板,獲得碳包覆TiO2納米管材料。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碳包覆TiO2納米管材料的模板制備法,合成工藝簡單,反應條件溫和,成本較低,納米管結構穩定可調,適合大規模合成。
本發明屬于復合粉體制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金屬包覆型復合粉體制備裝置,包括電鍍箱、絕緣彈簧一、電機、齒輪變速箱、轉軸、轉盤、電鍍單元和隔板,電鍍箱的上端設置有入口管,電鍍箱的下端設置有出口管;電機位于電鍍箱上端,電機通過齒輪變速箱與轉軸連接;電鍍單元用于電鍍使銅內產生復合粉體,電鍍單元的一端通過絕緣彈簧一與電鍍箱內壁固連,電鍍單元的另一端卡接在轉盤上,電鍍單元之間通過隔板隔開;轉盤固定于轉軸上,轉盤為絕緣材料,轉盤的曲面為均勻不平的波浪形面,轉盤轉動使電鍍單元做水平方向往復直線運動,本發明可制備出純度高、致密且均勻金屬包覆型復合粉體,有利于復合材料機械性能的提高。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為解決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材料,脫嵌鋰過程中體積變化大,導致電池循環壽命過低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碳包覆的多孔硅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電化學刻蝕的辦法,在一定濃度的氫氟酸乙醇溶液中,在硅片上刻蝕出一定厚度的多孔硅膜。再改變電解液濃度和電流密度對多孔硅材料進行二次刻蝕,以促進多孔硅膜的剝離,并使用超聲波細胞破碎機進行超聲剝離,得到多孔硅材料。最后用糖醇對多孔硅材料進行表面包覆,熱處理后即可得到碳包覆的多孔硅材料。制得的多孔硅基復合材料具有導電性好、比容量高、體積變化小等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增強的間位芳香族聚酰胺纖維束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在對纖維進行水解和二異氰酸酯改性使得纖維表面具有活性基團。將褶球狀氧化石墨烯加入強堿性DMSO后保持原有形貌,表面的羥基與異氰酸酯反應形成共價鍵,進而得到表面接枝氧化石墨烯微球的纖維束,再經高溫處理得到多孔石墨烯微球增強的間位芳香族聚酰胺纖維束。本發明方法一方面通過化學接枝的方法使石墨烯成功負載在纖維表面,另一方面氧化石墨烯微球在高溫處理下發生熱膨脹得到了多孔石墨烯球結構,形成了多孔石墨烯‐高強纖維復合材料,可有效提升材料的力學性能、電導率、抗紫外老化性能等,在高性能防彈裝備上有獨特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復合材料技術領域,為解決傳統電極材料體積容量低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多孔FeS2@Fe7S8/石墨烯三維致密宏觀體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氧化石墨烯/Fe?MOF復合凝膠;(2)干燥處理,制備氧化石墨烯/Fe?MOF三維致密宏觀體;(3)煅燒、硫化處理,得多孔FeS2@Fe7S8/石墨烯三維致密宏觀體。本發明制備工藝操作簡單、條件溫和、所用試劑來源廣泛,對設備無特殊要求,能夠批量化或工業化生產;制備的多孔FeS2@Fe7S8/石墨烯三維致密宏觀體機械性能好,同時具有高密度、高體積容量及高體積能量密度的特性,可廣泛應用于能源、環境或柔性器件等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碳納米材料修飾的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及應用。本發明采用基于普魯士藍類似物/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的電化學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并實現對亞硝酸鹽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檢測;電化學傳感器具有制作成本低、簡單易操作、靈敏度高、方便快捷等優點,能夠對亞硝酸鹽的快速檢測,將其運用到食品中亞硝酸鹽的檢測,實現了對食品中微量的亞硝酸鹽的在線檢測、快速檢測、準確檢測等。
本發明先采用水熱法制備出上轉換發光的氟化鈣納米顆粒,再采用溶膠凝膠結合靜電紡絲方法制備出一種摻雜有上轉換發光CaF2 : Yb, Er@SiO2復合纖維材料,方法簡便,可操作性強。所得纖維平均粒徑可調,為200~900nm,尺寸分布均一且連續性好。本發明所制備的纖維復合材料不但具有二氧化硅本身相容性好、生物活性強以及易于表面改性等優點,還可以實現良好的上轉換發光效應,在生物醫學中有廣泛應用前景,如藥物傳遞、組織工程支架、生物探針、組織或細胞成像以及藥物示蹤等領域有重要應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榴狀的復合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石榴狀的復合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該復合納米粒子(PVA@SiO2)以聚乙烯醇(PVA)為核,二氧化硅納米粒子(SiO2)在聚乙烯醇球表面自組裝形成排列規律的石榴狀結構,制得的復合納米粒子外形圓滑、大小分布均勻、粒徑可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石榴狀的復合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1)聚乙烯醇水溶液的配制;(2)二氧化硅納米粒子乙醇分散液的配制;(3)高壓電場下復合納米粒子的制備。本發明適用于橡膠改性、工程塑料、陶瓷、生物醫學、光學、建材涂料、樹脂基復合材料改性等。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式(I)所示的聚丙烯?;喟桶芳捌渲苽浞椒ㄅc應用,式(I)中,x為1~5的自然數,y為1~20的自然數,所述聚丙烯?;喟桶酚墒?II)所示單體在引發劑作用下,于有機溶劑B中,50~90℃共聚合獲得聚丙烯?;喟桶?,所述引發劑為偶氮二異丁腈、偶氮二異庚腈或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本發明聚丙烯?;喟桶吠瑫r具有多個酚羥基和碳碳長鏈,可以進一步與表面富含羥基的無機物通過羥羥縮合反應形成鍵接,同時與高分子基體具有較好的相容性,因此可應用于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相容劑或偶聯劑;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反應條件溫和、成本易控制,環境友好;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新型聚酰胺納濾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利用這種方法所制備得到的納濾復合膜,對水通量和脫鹽率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本發明是通過將親水性好、機械性穩定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按照一定的工藝步驟和控制一定的工藝條件,在多孔支撐膜上進行聚合或縮聚反應形超薄功能膜。本方法制備復合膜工藝簡單,工藝條件相對較好控制,從而可以降低成本,進一步有利于高性能的高分子復合材料的推廣使用。本發明可以廣泛使用于各種液體的分離,尤其是水溶液的分離,如在高硬水的軟化、廢水的處理等。
本發明涉及水系鋅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含豐富氧位點材料修飾金屬鋅負極的制備方法及應用,該方法包括:使用氯化鐵、次氮基三乙酸、異丙醇以及去離子水為原料進行溶劑熱反應生成金屬螯合物次氮基三乙酸鐵;再將次氮基三乙酸鐵粉末與粘結劑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均勻漿料,在鋅箔表面制備具有含豐富氧位點的人工保護涂層次氮基三乙酸鐵復合材料。本發明構建的人工保護涂層呈現出致密的納米棒狀結構,可以實現鋅離子的均勻分布和成核生長,所得復合金屬鋅電極作為水系鋅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具有優異的循環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骨修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的骨修復材料按重量份計包括如下組分:脫細胞基質10?90份,無機相90?10份;所述骨修復材料具有三維多孔網狀結構,通過物理交聯制備而成,交聯度大于5%。本發明骨修復材料通過將脫細胞纖維基質和無機相混合得到流體狀復合材料混合物,然后在?20℃至?196℃的溫度下預冷凍,最后在0℃以下進行低溫輻照制備而成。本發明骨修復材料直接使用或干燥壓縮后使用。本發明的骨修復材料不存在任何化學殘留,具有優良的成骨性能、降解性、細胞相容性和形狀記憶功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導熱、高熱通量石墨厚膜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通過全尺度氧化石墨烯混合膠黏劑粘結石墨膜,再進行梯度焊接,得到高導熱、高浸潤性、高致密化石墨烯基復合材料界面,減少了石墨膜層間熱阻,增加了石墨厚度方向的導熱,降低了石墨厚膜的垂直導熱衰減速度,提高了石墨厚膜的導熱性能。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復合材料及起重機械零部件制造技術領域。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成分設計合理、生產成本低、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工程起重機電機剎車盤材料及制備方法。技術方案是:一種工程起重機電機剎車盤材料,其特征在于:該材料包括的成分及重量份是:1)增強纖維:包括芳綸漿粕短纖維4?8份、改性六鈦酸鉀晶須纖維4?8份、復合礦物纖維12?15份、黃銅纖維14?18份;2)改性酚醛樹脂:包括硼酸15?20份、腰果酚4?8份、甲醛90?120份、苯酚75?100份、氫氧化鈉2?4份;3)填料:包括芳綸摩擦顆粒5?15份、聚醚醚酮5?9份、納米氧化鋁粉末2?4份、硫化銻4?9份、鱗片石墨5?12份、硅藻土9?18份。
本發明公開了仿“呼吸?光合作用”的分層TiO2/LDH吸附劑在降解水體中有機污染物中的應用,所述吸附劑是以TiO2顆粒為光催化劑,將TiO2顆粒負載在分層層狀鎂鋁雙氫氧化物LDH基底上,形成的分層TiO2/LDH復合材料。該吸附劑保留了LDH原始的層狀結構,通過LDH分層后再與TiO2復合,最大限度地接觸LDH層的表面,且具有仿“呼吸?光合作用”的性質。本發明的吸附劑克服了傳統吸附劑吸附速率受限于過慢的再生動力學難題,先通過吸附作用富集污染物,然后在太陽光下光催化實現污染物的降解和吸附劑的再生,達到循環利用的效果。本發明的吸附劑對有機染料具有較高的吸附容量,而且由于吸附劑的結構緊密,孔隙密度大,提高了對污染物的吸附速率,可用于環保、化工等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卷積自編碼器圖像擴增的熱成像缺陷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獲取碳纖維增強聚合物復合材料的熱圖像及熱圖像數據;步驟2、熱圖像選擇與處理;步驟3、建立卷積自編碼器圖像增強模型,對熱圖像降噪;步驟4、熱影像數據預處理;步驟5、分別基于實驗熱圖像和卷積自編碼器重構熱圖像建立拉普拉蘇特征映射熱成像模型,提取熱圖像中的缺陷信息并可視化,實現缺陷的定性監測;步驟6、采用分離度指標對建立的模型進行評估,驗證圖像增強策略在缺陷檢測建模中的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納米管/細菌纖維素氣凝膠材料的制備方法及超級電容器,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得到細菌纖維素;步驟S2,制備碳納米管/細菌纖維素水凝膠復合材料,經過冷凍干燥后,得到碳納米管/細菌纖維素氣凝膠材料。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細菌纖維素作為碳納米管的支撐骨架,與傳統碳納米管氣凝膠材料結構脆且易散架相比,新型碳納米管氣凝膠材料具有很好的結構穩定性。該技術方案可以提供一種具有很好結構穩定性的新型碳納米管氣凝膠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全天候水收集的微結構冷凝布,所述的微結構冷凝布通過在輻射制冷復合材料制備的纖維表面構造微觀尖刺結構,在不消耗額外能源的前提下克服重力實現連續定向水輸運,實現全天候的冷凝水的收集。與現有技術相比,微結構冷凝布除了具備優良的定向水輸運能力和輻射制冷性能等功能特性外,兼具柔軟、輕質,表面積大等優良的結構特性,可構造形狀結構可控的冷凝裝置,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設計不同的結構以適應多場景的復雜應用需求。本發明可應用于因干旱、半干旱、水污染、水土流失等原因導致可用的地表水資源匱乏的地區,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缺水問題,為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一種候補選擇。
本發明涉及納米粉體材料制備及應用,旨在提供一種共摻鈮、銦的納米氧化錫粉體的制備及應用方法。包括:取五氯化鈮、三氯化銦和五水四氯化錫并加至去離子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均勻的混合溶液;加入絡合劑進行金屬陽離子的絡合反應;以氨水溶液調節溶液pH值為7~12后繼續反應形成溶膠;調節旋轉蒸發溫度后繼續反應形成濕凝膠;干燥處理,所獲粉體在研磨、過篩后進行燒結處理,獲得共摻鈮、銦的納米氧化錫粉體。本發明對氧化錫表面的結構特性進行了有效地改性處理,從而為后續與銀基體相復合提供基礎,使銀基電接觸復合材料能在密度、電學、硬度性能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改進。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石墨烯誘導取向及晶化的高導熱石墨膜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以石墨烯和聚酰亞胺復合材料為石墨膜前體,在高溫碳化及石墨化過程中,石墨烯作為取向及晶化誘導劑促進聚酰亞胺的石墨化,制備高導熱的石墨膜。本發明中在石墨膜中引入的片狀納米氧化石墨烯具有本征的結晶性石墨化碳結構,其在拉伸和石墨化過程中,可以作為石墨化碳的模板,誘導聚酰亞胺分子取向及石墨化碳結晶過程,降低石墨化過程中無定型態缺陷的生成,從而提高石墨膜導熱性和力學性能。利用本發明提供方法制得的高導熱石墨膜石墨晶化程度高,柔韌性能好,導熱性高,可以滿足現在微電子工業的高散熱的要求。
本發明涉及一種燒結金屬陶瓷復合功能材料、器件及其制備方法。金屬陶瓷復合功能材料由金屬和氧化物燒結而成,金屬為鐵、鎳、鈷、稀土金屬及其合金,陶瓷為三氧化鉬、五氧化二釩、三氧化二鉍、三氧化二硼、氧化鉛、鎳銅鋅鐵氧體等低熔點化合物。具體步驟包括前驅液配制、金屬粉末預處理、成型、燒結。本發明制備的金屬陶瓷功能復合材料具有高飽和磁化強度、高磁導率、高電阻率、高強度、高工作溫度的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正電的碳點,以聚賴氨酸為碳源制備得到。其制備包括:稱取一定量的聚賴氨酸,用適量去離子水溶解,將混勻的聚賴氨酸水溶液置于微波場中加熱,反應結束經冷卻后加入適量去離子水,超聲處理一段時間,離心,收集碳點水溶液經超微膜透析,再經冷凍干燥后制成所述的帶正電的碳點粉末。還公開了所述的帶正電的碳點在食品抑菌中的應用。本發明制備工藝簡單,產物純度高,反應時間短,碳點尺寸可控,制備得到的具有超富正電碳點可用來抑制食品中的腐敗微生物,選擇性高,在食品安全及熒光復合材料等方面有重大意義和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連續纖維熱塑性材料結構件復合增材制造設備,包括:工作臺;Z軸運動單元,安裝在工作臺上;打印平臺,安裝在Z軸運動單元的動力輸出端上;XY軸運動單元,安裝在工作臺上;熱塑性材料擠出機構和連續纖維送料機構,安裝在XY運動單元的動力輸出端上且位于所述打印平臺上方;所述打印平臺包括:安裝架,與所述Z軸運動單元的動力輸出端連接;翻轉機構,裝在安裝架上;旋轉機構,安裝在所述翻轉機構上,旋轉軸垂直翻轉軸;成型托板,安裝在旋轉機構上;本發明大幅提高熱塑性材料增材制造結構件的力學性能,同時解決傳統碳纖維復合材料結構件面臨制造工藝復雜、生產周期較長、往往需要模具和難以實現復雜結構制造的難題。
一種納米增強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高分材料及其成型工藝技術領域,包括重量份:10~90份的聚乙烯、10~50份的納米CaCO3、5~40份的高氯化聚乙烯HCPE、0.1~1.0份的偶聯劑、0.5~5份的穩定劑。步驟一:將納米CaCO3、高氯化聚乙烯HCPE、偶聯劑和穩定劑進行的混合,制得混合料;步驟二:將混合料和聚乙烯放入高速混合機中進行混合,然后投入雙螺桿擠出機中擠出造粒,制得納米增強聚乙烯材料。本發明通過高氯化聚乙烯HCPE為包覆載體,將高表面能的納米CaCO3有效在聚乙烯基體中,減少CaCO3團聚,提高復合材料抗沖擊和彎曲彈性模量,達到增強增韌的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風電葉片超聲無損檢測裝置。底盤下底面裝有多個用于滾動支撐的萬向滾輪,底盤上安裝有升降機構,升降機構連接懸臂式托盤,多自由度工作臺安裝在懸臂式托盤上,掃查執行機構固定在多自由度工作臺上,通過多自由度工作臺控制掃查執行機構位置的調整和定位,掃查執行機構上固定安裝有探頭加載臂,通過控制掃查執行機構上的探頭加載臂對風電葉片進行超聲無損檢測。本發明可有效檢測風電葉片龍骨碳纖維復合材料粘接質量,及時發現粘接面處可能存在的脫粘、鼓包、氣孔等缺陷,確保葉片安裝服役前的質量安全。本方法及裝置可應用于風力發電、船舶和石油化工等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墨烯-氮化硼異質相復合薄膜材料的制備方法。目前石墨烯和氮化硼原子層薄膜的均可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法生長,石墨烯氮化硼異質相薄膜通過分步石墨烯和氮化硼然后轉移至基底表面實現復合薄膜的制備,這種方法往往造成石墨烯與氮化硼界面的污染,影響復合薄膜的電學性能。在石墨烯表面生長氮化硼往往獲得同一原子層面內的氮化硼與石墨烯復合材料。本方法采用分步合成方法,首先合成氮化硼,然后在氮化硼與金屬催化劑界面層處生長石墨烯,獲得石墨烯氮化硼異質相薄膜材料。該方法制備的石墨烯與氮化硼界面處清潔無污染,對于提高復合的電學性能是有益的。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邊緣MoS2/石墨烯電化學貯鈉復合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其電化學貯鈉活性物質為少層數的多邊緣MoS2納米片與石墨烯的復合納米材料,復合材料中MoS2和石墨烯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 : 2,復合電極的組分及其質量百分比含量為:多邊緣MoS2納米片/石墨復合納米材料為80%,乙炔黑10%,羧甲基纖維素5%,聚偏氟乙烯5%。制備步驟:先制備得到少層數的多邊緣MoS2納米片/石墨烯復合納米材料,將所制備的復合納米材料與乙炔黑及聚偏氟乙烯調成均勻的漿料,將該漿料均勻地涂到作為集流體的銅箔上,干燥后滾壓得到電化學貯鈉復合電極。本發明制備的電化學貯鈉復合電極具有高電化學貯鈉容量。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