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公開了一種聚酰胺胺結合氧化石墨烯新型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與應用,所述復合材料的制備原料包括以下組分:納米氧化石墨烯、樹枝狀聚酰胺胺、聚乙二醇和交聯劑,所述樹枝狀聚酰胺胺通過交聯劑修飾于納米氧化石墨烯表面,聚乙二醇通過交聯劑結合于所述納米氧化石墨烯表面;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為1000~5000,且所述聚乙二醇的結構中:一末端為氨基,另一末端為甲氧基;所述樹枝狀聚酰胺胺的分子量為2000以下,且末端氨基不超過10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方案的復合材料具有比表面積高、生物相容性好及溶解性好等優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船艇軸架及其制造方法、復合材料船艇。該復合材料船艇軸架,包括支架和與所述支架相連的軸承套結構,所述軸承套結構包括套在軸承上的金屬套管和套在所述金屬套管上的復合材料層,在所述金屬套管和復合材料層之間設有金屬箍,所述金屬箍套在所述金屬套管外。上述復合材料船艇軸架及其制造方法、復合材料船艇,其支架和軸承套結構中均采用復合材料,且一體成型,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軸架質輕、耐腐蝕。金屬箍的尾端延伸至支架內,可增加支架強度,耐振動、耐彎折,在支架內設金屬管方便潤滑油循環并實現冷卻降溫,且在工藝上,不需在金屬支架內打孔,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及包括該復合材料的負極片和電池。所述復合材料含有硅氧化物顆粒以及碳包覆物;所述硅氧化物顆粒的尺寸d≤4μm;所述復合材料具有二次顆粒結構;所述復合材料在拉曼光譜測試中在拉曼位移為1300?1400cm?1、1550?1650cm?1區域內含有強度分別為I1、I2的特征峰,且0.1≤I1/I2<0.5;所述復合材料在電子順磁共振(EPR)測試中具有共振信號。所述復合材料組裝的電池具有高倍率嵌鋰能力,其在高倍率充電情況下具有較高的恒流充入比,在基于高倍率充電的循環中,可防止負極出現析鋰現象。
本發明提供一種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及含有該復合材料的鋰離子電池,所述復合材料包括硫化物電解質和納米凹凸棒石,所述硫化物電解質包覆納米凹凸棒石。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和含有該復合材料的鋰離子電池,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硫化物電解質包覆后的凹凸棒石在納米層次具有棒狀結構且能形成連續硫化物電解質導鋰結構,使該負極具有良好的鋰離子傳輸性能,含有該復合材料的鋰離子電池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東珠海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