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實施例涉及無機納米功能材料合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維金屬氧化物/碳化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一維金屬氧化物/碳化物復合材料,由包括下述步驟的方法制得:將一維金屬有機框架材料進行煅燒;其中,煅燒溫度為200?600℃;所述一維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包括一維條帶狀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本發明提供的一維金屬氧化物/碳化物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一維形貌,且具有大比表面積、高分散性、更多暴露的活性位點和良好的導電性;制備方法簡便,能耗低,原料成本低,易于放大生產。
一種超導帶材卷對卷連續表面處理工藝和設備,屬于功能材料制造技術領域。該超導帶材卷對卷連續表面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對雙面鍍銀超導裸帶進行活化預處理,活化預處理后清洗表面;S2,對經步驟S1處理的雙面鍍銀超導裸帶進行鍍銅處理,得到鍍銅超導帶材;S3,清洗經步驟S2處理得到的鍍銅超導帶材并進行鈍化處理,鈍化處理后清洗表面并干燥處理。本發明能夠控制超導帶材上鍍銅保護層厚度(單邊厚度從幾微米到幾十微米),鍍銅速度快、效率高,鍍層均勻性好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疏水熱塑性可降解微晶纖維素/淀粉膜及制備方法,屬于功能材料領域。本發明所述的制備微晶纖維素/淀粉膜的方法,包括:(1)將含有氨基官能團的硅烷和乙醇溶液混合均勻,之后加入微晶纖維素進行反應,反應結束后洗滌、干燥,得到改性微晶纖維素;(2)將改性微晶纖維素、淀粉、水共同糊化,再加入深共熔溶劑混合均勻,得到成膜液;其中深共熔溶劑由檸檬酸二氫膽堿和甘油組成,兩者的質量比為1~4:1;(3)將成膜液通過澆鑄成膜,得到改性微晶纖維素/淀粉膜。本發明的微晶纖維素/淀粉膜的力學性能、阻隔性及耐水性較好。
一種納米銀流體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該納米流體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銀鹽前驅體溶解到脂肪胺溶劑中,配制成前驅體溶液A;S2,將前驅體溶液A進行加熱還原,制備得到形貌可控、穩定分散的納米銀溶液B;S3,在攪拌狀態下,將納米銀溶液B分散到導熱油基液中,得到穩定分散的納米銀流體。本發明能夠解決納米流體制備過程中出現的合成工藝復雜、納米顆粒易發生團聚、穩定性較差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涉及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制備介孔氧化硅;將介孔氧化硅與香豆素衍生物均勻分散于有機溶劑中,獲得中間物;利用紫外光對獲得的中間物進行照射,使介孔氧化硅孔道中的香豆素衍生物發生二聚反應,即得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復合材料。本發明在介孔氧化硅的孔道內引入香豆素衍生物。借助于香豆素獨特的光響應性質,在不同波長的紫外光照射下,香豆素分子發生二聚反應和裂解反應。香豆素二聚體結構與吸附質之間產生電荷的共軛效應,使其具有良好的吸附選擇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極紫外波段薄膜濾片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環境功能材料和水污染控制技術領域。本發明在Mg中摻Si,一定程度上可減小Mg的應力,Si可以穿透Mg的晶格,抑制Mg的結晶,并且原子半徑較小的Si占據Mg膜中的空位而產生拉伸作用,這種拉伸作用隨著Si摻雜質量分數的增大逐漸占據對薄膜應力的主導作用,從而使Mg從壓應力轉變為張應力,進而提高了極紫外波段薄膜的機械性能,同時不影響透過率。
本發明屬于環境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提供了單寧酸介導的LDH@PVDF膜的制備方法及其用途。首先配制鑄膜液;然后進行刮膜,并進行相轉化,隨后水洗;最后浸入單寧酸溶液改性,得到單寧酸介導的LDH@PVDF膜。并通過多種表征手段,揭示單寧酸介導的LDH@PVDF膜的形貌與水下疏油水性能,并以亞甲基藍為例探討催化性能。這種性能優越的多功能膜的簡便制備工藝在廢水處理方面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本發明一種納米有機硅空心球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新型介孔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制備方法包括納米有機硅空心球的制備、透析、干燥、表面活性劑去除等步驟。本發明反應條件溫和,操作簡便易行,無需加入助表面活性劑,最終材料廉價易得。通過改變原料比、反應溫度、反應體系酸濃度、反應時間以及擴孔劑、阻聚劑加入量,以及有機硅源種類和比例等條件可以調變有機硅空心球材料的粒徑、孔徑、壁厚和組成等物理化學性質。這類材料在油氣吸附、催化劑載體、藥物緩釋、分離、色譜、顏料、微反應器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一種親水性分子印跡聚合物的綠色制備方法,屬環境功能材料技術領域。以無毒、無害的乙醇為綠色溶劑,以四環素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為雙功能單體,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為交聯劑,偶氮二異丁腈為自由基引發劑,通過一鍋法制備出親水性分子印跡聚合物微球。通過多種表征手段,證明模板分子與聚合單體之間存在較強的作用力,并且影響聚合物的形貌以及粒徑分布等參數。利用靜態吸附實驗來研究所制備印跡聚合物粒子對四環素的吸附平衡、動力學和選擇性性能。結果表明利用本發明獲得的親水性分子印跡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對四環素類抗生素具有較高的吸附容量和快速的吸附動力學性質以及特異性識別性能。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生態濕地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水渠、沉淀過濾箱、污水調節井、生態濾池、紫外線消毒箱以及儲水池,生態濾池內部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種植層和生物凈化層,所述種植層種植有凈化功能的濕地植物,所述生物凈化層包括沿著進水方向依次設置的第一粗砂層、生物活性污泥層、介質沙質層以及第二粗砂層、排水層;所述介質沙質層中含有生物質復合固體碳源包埋小球,所述第一、第二粗砂層中含有吸附性功能材料;所述生物凈化層底部排水層還設有滲透管,所述滲透管與排水管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將傳統的垂直流人工濕地結構設置替代為帶淹沒層的生態濾池結構,有效地提高了污水脫氮除磷凈化處理功效。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柔性智能織物傳感器、智能床墊及其監測系統。柔性智能織物傳感器包括:壓敏材料層和電極層,所述壓敏材料層由一體化織物面料和貫穿在所述織物面料內并鑲嵌在織物面料表面的納米敏感功能材料組成。智能床墊包括:床墊主體和鋪設在所述床墊主體上部的柔性智能織物傳感器。智能床墊的監測系統,包括:信號采集模塊,其包括上述的智能床墊;信號處理模塊;以及顯示模塊。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床墊上集成柔性智能織物傳感器,方便用戶在家睡覺時即可實時監測自己的身體體征狀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U型玻璃安裝組件及安裝結構,U型玻璃安裝組件包括W型鋁型材、M型鋁型材、W型斷橋鋁型材和M型斷橋鋁型材,W型鋁型材和W型斷橋鋁型材設于待安裝的U型玻璃和安裝框架的下端側邊之間,M型鋁型材和所述M型斷橋鋁型材設于待安裝的U型玻璃和安裝框架的上端側邊及兩側邊之間。本實用新型通過增加新型的安裝組件,可以擴大U玻幕墻內空腔的體積,也可將雙層單腔體擴充為三層雙腔體,配合具有一定功能性的U型玻璃或者功能材料,可以有效提高U玻幕墻的功能性,即可以選擇增強隔熱性能,也可以選擇增強幕墻的防火性能,或者選擇滿足隔音或是遮陽的性能要求,從而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本發明涉及一種碳納米管/微晶纖維素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的碳納米管/微晶纖維素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將醛基微晶纖維素與氨基化碳納米管分散于水溶液中發生席夫堿反應得到懸浮液,反應前控制反應液中醛基微晶纖維素:氨基化碳納米管的質量比為(0.5~5):(0.2~1);收集所述步驟(1)所得的懸浮液中的固體,干燥即得碳納米管/微晶纖維素復合膜。本發明獲得的碳納米管/微晶纖維素復合膜具有優異的兩親潤濕性能,優異的光熱性能和水蒸發能力,并且可以作為高效的光熱界面蒸發材料,海水淡化和乳液分離。
本發明涉及功能紡織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滅菌高效防寒保暖非織造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具體為:將抗菌劑前驅體氯化銀、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腈、聚乙烯醇縮丁醛依次加入到溶劑中,攪拌后加入芳綸溶液,繼續攪拌一段時間后制備得到紡絲溶液;將聚合物紡絲溶液紡制成三維體型纖維集合體;對所得纖維集合體進行水刺預加固、熱粘合加固及紫外光照改性處理,得到具有自滅菌功能的高效防寒保暖非織造功能材料。本發明所制備的非織造材料兼具高效自滅菌功能和保暖性能,可實現低溫嚴寒環境的個體防護,有望應用于高效防寒保暖紡織品及安全防護服裝的設計開發。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具有渦輪效應的功能芯片及水處理設備,其技術方案要點是所述功能芯片朝向水流一面呈凹陷的球形面,所述功能芯片包括從外到內依次連接的外圈卡環、外圈渦輪、中間連接環、內圈渦輪、內圈中心片,所述外圈卡環的外側設置連接槽,所述外圈渦輪的導流方向與所述內圈渦輪的導流方向相反,所述外圈渦輪和所述內圈渦輪朝向水流的一面設置有與導流方向相應的導流件,使得水流與功能材料接觸更充分,使得材料的功能性發揮更徹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硫代磺酸酯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屬于有機合成、功能材料領域。本發明所述硫代磺酸酯類化合物結構式:R1、R2獨立地選自未取代或取代的芳基、未取代或取代的雜環基團;所述硫代磺酸酯類化合物是很好的硫源,在自由基反應與還原偶聯反應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熱封綠色降解復合淀粉膜的制備方法,屬于功能材料領域。本發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淀粉與微晶纖維素混勻;將甘油與明膠在加熱條件下充分溶解混勻,再向其中加入茶多酚和納米蒙脫土混勻,最后加入淀粉/微晶纖維素混料混勻;微晶纖維素、淀粉、甘油的質量比為0.5:20:(3~5);甘油質量占甘油與明膠質量之和的30%~50%;茶多酚、納米蒙脫土與淀粉的質量比為(1~5):(2~5):100;將混合材料置于20~30℃、濕度40~60%下平衡水分;雙螺桿擠出機預熱后在120~130℃擠出溫度下混合材料進行少量多次擠出,得到熱塑性淀粉混合顆粒;將所述熱塑性淀粉混合顆粒均勻鋪展在熱壓機中,在120℃、5Mpa或130℃、3Mpa條件下熱壓所述熱塑性淀粉混合顆粒,得到綜合性能良好的可熱封綠色降解復合淀粉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脫氮除磷生態透水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環境功能材料和水體凈化領域。本發明的生態透水材料包括緩釋骨架結構和透水孔;所述緩釋骨架結構為包括表面包覆有粘凝材料和纖維增強筋混合物的硫鐵礦顆粒,以及任選地包括表面包覆有粘凝材料和纖維增強筋混合物的骨料顆粒形成的骨架,所述透水孔均勻分布于所述緩釋骨架結構內部,所述孔道使生態透水材料的透水系數不小于10mm/s。本發明的脫氮除磷生態透水材料具有透水性好、成型度高、比表面積高、強度高、易于微生物掛膜等特點,能夠緩釋鈣離子與鐵離子除磷,實現自養脫氮,對水體中污染物尤其是總氮和總磷具有良好的凈化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磁療被子,被體的一側設有胸部磁療區,胸部磁療區的一側設有磁療主區,磁療主區的一側設有屏腳部磁療區,腳部磁療區由電線連接著控制器,控制器的一側設有插座,磁療主區的頂部設有面料層,面料層的一側設有負離子聚氨酯層,負離子聚氨酯層的一側設有羊毛纖維層,羊毛纖維層的一側設有方形磁場,方形磁場的一側設有條形磁場,條形磁場的一側設有磁石,主磁療區的底部設有高級T/C布層,此磁療被具有超強的磁療功能,使用復合功能材料,讓被子更加舒適,透氣,抑菌,可以保證人體的睡眠質量,此磁療被可作為家居保健用品,也可以應用于醫療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功能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近紅外光激發熒光染料,具有如式(I)所示的結構,近紅外光激發熒光染料的發射波長為700~1200nm在該范圍內生物分子自身熒光較弱,可避免背景干擾而獲得較高的靈敏度,與生物大分子的結合方式為共價鍵結合,結構穩定,且光穩定性好,靈敏性高,可用于細胞成像、熒光探針、激光染料、熒光傳感器等不同應用領域,表現出良好的實用性。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原料成本低、無污染,工藝簡單、產率高,制備的熒光染料結構新穎、性能優良,適于在生物、環境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本發明涉及光功能材料領域,具體涉及藍光激發熒光染料,具有如式(I)所示的結構,其中,R1、R2、R3選自氫、C1?C10烴基、氰基、芳香基或雜環中的一種,但R1、R2、R3不同時為氫。該熒光染料具有較高的發射強度和量子效率,發射光譜主峰在460nm~500nm之間,具有很寬的激發光譜,且光穩定性好,微量檢測,靈敏性高,可用于細胞成像、熒光探針、激光染料、熒光傳感器等不同應用領域,表現出良好的實用性。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原料成本低、無污染,工藝簡單、產率高,制備的熒光染料結構新穎、性能優良,適于在生物、環境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樹脂基納米鑭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屬于環境功能材料領域。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七水氯化鑭與濃鹽酸混合溶于醇中,加入樹脂聚合物,于常溫下攪拌;2)攪拌完成后將上述樹脂濾干待用;3)將上述樹脂加入沉淀劑溶液中,于常溫下攪拌后,濾出樹脂;4)將產物水洗至中性,加入NaCl溶液,攪拌,后濾出樹脂,烘干,即可得到樹脂基納米鑭材料。本發明通過將鑭與鹽酸混合使鑭與氯離子形成絡合陰離子,在醇中將鑭以此形式均勻吸附到陰離子交換樹脂孔道中,再進一步原位生成納米級鑭化合物,制備的鑭納米顆粒分布相對更加均勻,對磷顯示出較高的吸附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V型有機染料敏化劑,屬于有機光電功能材料技術領域,該類分子采用三苯胺、吩噻嗪、咔唑基團作為電子給體,苯并噻二唑作為輔助受體,苯基作為連接單元,氰基丙烯酸作為錨定基團,其特點在于采用苯并噻二唑作為輔助受體,可以調節能隙,改善光譜響應范圍,引入噻吩作為π共軛間隔基,可進一步拓寬光譜響應范圍,使其移動至近紅外區,增強光捕獲效率,提升器件性能。本發明還公開了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屬于一類具有V型構型的有機染料敏化劑,其結構穩定,能隙合適,吸收系數高,其制備方法原料普通易得,生產成本低,可用于制備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本發明屬于納米功能材料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天然棒狀硅酸鹽粘土為模板制備管狀結構的氮化碳的方法。將棒狀硅酸鹽粘土加入到酸性溶液中,攪拌活化得到硅酸鹽粘土漿液,再加入富含碳氮的原料,超聲分散制得硅酸鹽粘土復合漿體;將硅酸鹽粘土復合漿體置于450~580℃條件下,保溫2~7小時制得硅酸鹽粘土/C3N4復合物,然后加入到氟化氫或氟化氫銨溶液中靜置,過濾、洗滌、干燥,即制得管狀氮化碳。
本發明公開一種環氧樹脂廢橡膠鋪設材料,包括A組分、B組分和C組份,A組分與B組分的質量比為1~5:1,C組份質量為A組分與B組分總質量的0.5~2倍;所述A組分包括60~90份環氧樹脂、5~25份稀釋劑和5~15份增塑劑;所述B組分為胺類固化劑;所述C組分包括60~90份廢橡膠粉和10~30份白炭黑。本發明將環氧樹脂固化物的脆性與廢橡膠粉的彈性相互融入,不僅提高該功能材料的低溫抗開裂性、抗疲勞性,而且顯示出較好的減震性能。
本發明屬于防護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紫外屏蔽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將絹云母冷凍粉碎后,再與異化鐵還原菌混合發酵,再經過濾、滅菌、干燥,得到干燥物,將干燥物與馬來酸酐反應后,過濾,得到濾餅,隨后將濾餅與2?羥基?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發生聚合反應,再經離心分離,得到沉淀物,將沉淀物與硝酸釹溶液超聲分散后,冷凍干燥,即得紫外屏蔽材料,本發明制備的紫外屏蔽材料表現出紫外屏蔽效果好、對有機材料光催化降解活性低的優異性能,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磷酸銀/P25雙功能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抗菌材料、光催化及環境治理技術領域。步驟如下:將P25超聲在水中超聲分散得到P25分散液;將硝酸銀溶于去離子水中,在磁力攪拌條件下滴加到上述P25分散液中,得到混合溶液;將配置好的磷酸鹽溶液緩慢滴加到混合溶液中直至反應體系中出現棕黃色渾濁,滴加完畢后得到的混合溶液繼續攪拌,產物抽濾、洗滌、真空干燥,得到磷酸銀/P25雙功能復合材料。本發明所制備出的復合材料不僅在可見光照射下對有機染料羅丹明B具有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而且對常見細菌具有廣譜的殺菌效果,該雙功能復合材料在環境污染治理和凈化以及環保功能材料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屬于防護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石墨烯基紫外屏蔽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將氧化石墨加入四氯化鈦溶液中,并加入葡萄糖,進行水熱反應制得石墨烯/TiO2復合濾餅;將石墨烯/TiO2復合濾餅重新分散到可溶性鋅鹽溶液中,滴加堿性溶液調整體系pH值后,保溫熟化,過濾,氮氣氣氛煅燒,即制得石墨烯/TiO2/ZnO紫外屏蔽復合材料。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蘇有色金屬功能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