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電纜支架,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底部設置有底腳;底架的底部一側設置有連接座一,所述底腳的后端一側設置有和連接座一相配合的連接頭一,底腳通過鉸接螺栓和底架鉸接;底架的另一側設置有卡頭一,底腳上設置有和卡頭一相配合的卡孔一;本新型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電纜支架,通過設置的底架、立架、底腳、連桿、母桿、子桿、支架、插軌、連接座、鉸接螺栓、連接頭、卡孔、卡頭、固定孔和插槽的結構,不僅使得支架的布置,安裝更方便快速,而且膨脹螺栓耗量更少,安裝效率更高;同時通過折疊和成組結構,使得支架的包裝,運輸和使用更方便。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復合材料生產的分散裝置,涉及復合材料分散相關領域;該裝置包括分散箱,所述分散箱的進料口分別與一號進料管和二號進料管連接,出料口與出料管連接;所述分散箱內部由依次設置的分散板和分離板分割成相互連通的分散室、分離室和液體儲存室,所述分散板和分離板的殼壁中分別開設有分散孔和分離孔,所述分散孔和分離孔的內徑依次減小,其中所述分散板為弧形結構,所述分散室中安裝有分散機構,所述分散機構包括一號分散葉片和分散轉軸,所述分散轉軸一端與安裝在分散室內壁上的驅動組件轉動連接;本發明通過推動組件間歇驅動附加齒組件,進而實現了對進行分散的齒數的調節。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作帶內錐面復合材料管狀傳動軸的單次多出方法,其是制作一種一次性用的環形襯件,在每次加工前,將多個環形襯件按一根管狀傳動軸的長度等間距套裝在圓柱形的直筒轉軸上,相鄰兩個環形襯件與直筒轉軸結合形成的外周形面能夠與一個管狀傳動軸管孔的內壁形面相吻合;將浸膠的復合材料膠帶在直筒轉軸和環形襯件的外周面疊加纏繞至形成多個管狀傳動軸;脫模時,能夠使環形襯件隨管狀傳動軸一起從直筒轉軸的外周面向一端軸向脫出,然后再從管狀傳動軸的管孔中脫除環形襯件,從而實現單次制作出多個內壁成型的管狀傳動軸。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耐磨聚烯烴復合材料,由以下原材料組成:聚烯烴、沙林樹脂、PTFE、氧化銅粉、潤滑劑。本發明通過無機剛性粒子來提升聚烯烴復合材料的硬度,提高耐磨與耐刮花性能,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包裝的質量隱患;同時通過加入沙林樹脂來提升制品表面耐刮花性能,減少對部分劃痕的可見性,來提升聚烯烴制品表面耐磨性能的目的。
本發明屬于粉末冶金技術領域,公開一種多粉體復合材料及其制備裝置和制備方法,采用噴射成型技術,包括:設置液體金屬原料的供給裝置,供給裝置上設有噴射管;設置與供給裝置配套的噴射臺,噴射管貫通嵌設于噴射臺中;設置用于提供粉體材料的送料裝置;在送料裝置和噴射臺之間設置氣體混合裝置,氣體混合裝置上具有惰性氣體送入通道,送料裝置提供的粉體材料經過氣體混合裝置后可與惰性氣體混合均勻成懸浮物,懸浮物最終被送入噴射臺中對噴射管噴出的液體金屬液滴進行擊碎;在噴射管出口對應位置設置用于冷卻被擊碎的液體金屬的沉積圓轉臺。通過設置電動螺旋傳送裝置和氣體混合裝置使惰性氣體和粉體材料進行均勻混合,得到的復合材料成分均勻。
本發明公開POSS/澆鑄尼龍6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將POSS、水和有機改性劑加入盛有己內酰胺單體的A釜中,升溫至70~85℃攪拌0.5~2h,抽真空15~60min,升溫至130~140℃,加入引發劑抽真空反應15~30min;將盛有己內酰胺單體的B釜加熱至單體溶化抽真空,單體全部熔化加入催化劑,升溫至130~140℃,抽真空10~15min;最后混合A釜和B釜澆入150~170℃模具內聚合成型,保溫10min~60min后脫模。本發明利用POSS的框架結構和其有機官能團,使尼龍分子鏈與POSS形成互穿網絡結構且與其化學鍵合。制備的納米復合材料吸水率低,熱穩定性好,耐磨性高,綜合性能佳。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件和復合材料鋪層縫合并模壓成型的方法,在縫合功能組件和縫合工裝上均加工出縫合路線互相錯開的空槽,空槽為折彎型;在縫合定位工裝上加工出縫孔,縫孔的位置與空槽的折彎處對應,下模具安裝模壓功能組件,表面處理后開始鋪層;鋪層結束,拆除模壓功能組件,安裝縫合功能組件、縫合工裝、縫合定位工裝,按縫孔的位置打孔,后拆除縫合定位工裝,按設計縫合路徑完成產品縫合。本發明通過對模具采用上下組合式設計,同時具有鋪層及縫合的功能以及模壓的功能,直接在成型模具中縫合,各功能鑲塊之間可替換,使得縫合工序簡化,也能更準確地定位縫合點,還能提高金屬部件與復合材料縫合的強度。
本發明涉及葉片連接結構的設計和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葉片的根部連接結構,其中葉片根部及葉片根部外側分別包括安裝通孔和輪轂,根部連接結構包括固定于葉片根部外及輪轂之間的緊固件,緊固件包括與葉片根部連接的U型連接槽及連接凸部;U型連接槽處設有與安裝通孔匹配連通的緊固通孔,葉片根部和緊固件之間通過穿設于緊固通孔及安裝通孔內的緊固銷進行連接;安裝通孔內還設有位于緊固銷和安裝通孔內壁之間的連接襯套。本發明中的連接結構簡單合理、安裝、拆卸方便,可保證葉片的連接可靠性,避免連接失效,確保人身安全。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葉片的根部連接方法。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結構件成型工裝,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設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電動缸,所述電動缸的輸出端貫穿支架固定安裝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頂端設置有注料盤,所述注料盤的頂部兩側貫穿設置有導料軟管,所述導料軟管的頂端貫穿支架設置有注料口,所述注料盤的下方設置有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的一側設置有電動推桿,且電動推桿的輸出端設置有推送擋板。該一種復合材料結構件成型工裝,可通過電動缸帶動注料盤進行實時下降一定高度,使得注料盤能夠與導料口進行實時緊密對接貼合,通過連接管外接原料導入設備,通過導料軟管將原料抽取輸送到成型模具內部即可,無需將模具打開操作簡單方便。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硅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以可溶性有機物為碳源,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混合,首先在銅箔上進行第一次氣相沉積,形成過渡層,為后面硅的沉積提供一個穩定,牢固,有一定韌性的附著點,同時提高了電極的導電性。該碳網絡過渡層表面分布有納米點或者納米線,可以在第二次氣相沉積過程中起生長引導作用,生成特定的形狀。使用該方法制備得到石墨烯/硅碳復合材料由多個納米級顆粒組合而成,有好的機械強度和韌性,可以有效的減輕由于硅的體積膨脹導致的活性材料的脫落。同時,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制得的材料具有可逆容量大、容量可設計、循環性能和大電流放電能力好、振實密度高的特點。
本發明涉及制品干燥定型技術領域,公開一種纖維增強淀粉復合材料快干定型裝置,包括注射成型機、定型公模、加熱公模及可與定型公模、加熱公模適配的母模,注射成型機末端具有射嘴,母模上開設與射嘴適配的進料嘴,母模底部固定有滑動支座,滑動支座下方設有滑軌供滑動支座滑移使母模在定型公模和加熱公模之間移動。復合材料歷經定型和干燥兩道工序,而在定型過程中即通過定型公模上的多孔網可排出漿料中的多余水分,此即初次干燥,隨后在干燥公模處進行終極干燥,兩次干燥雙管齊下,保證最終的干燥效果;加熱公模的多孔網上設置高周波發生器可有效加快加熱進度,便于制品中的水分快速蒸發。
一種纖維增強淀粉復合材料注塑成型模具及其工藝,包括母?;凸?,母?;伎谠O有篩網,篩網上有排水孔,篩網由支撐腳與母?;B接,篩網與母?;g形成排放通道,母?;O有排水口與進氣口,邊緣還設有定位肩;公模設置進料口與錐形進料流道。本發明工藝制備的纖維增強淀粉復合材料異型制品尺寸精度高,強度高,成型穩定性好,相對于紙漿木塑成型工藝制品成型脫模角更低,可達到0.5度。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5G天線罩用高強度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復合材料各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擠出級聚丙烯50?84份,玻璃纖維10?40份,活化中空微球2?10份,相容劑3?10份,增韌劑2?10份,潤滑劑0.1?1份,抗氧劑0.2?0.5份,耐候劑0.2?0.5份;所述活化中空微球為采用硬脂酸或硬脂酸鹽與超支化多功能分散劑、偶聯劑經活化改性獲得。本發明活化改性處理后的中空微球與玻璃纖維以及其他原料相互配合,制備獲得低介電常數、低介電損耗、高機械強度、低溫韌性以及優異的耐候性的聚丙烯復合材料。
本發明提供一種木塑復合材料托盤擠出模壓裝置,包括料斗、螺桿擠出機、排氣口、過渡體、電磁閥、排料口、儲料筒、計量驅動桿、活塞、輸料管、模壓公模、模壓母模、模腔。螺桿擠出機通過過渡體與儲料筒相連,儲料筒由輸料管與母模連接;螺桿擠出機上左側裝有料倉,中間有排氣口;過渡體上設置有電磁閥和出料口;儲料筒內部設置有活塞和計量驅動桿,計量驅動桿與活塞相連。木塑復合材料托盤擠出模壓裝置在工作過程中可以實現自動化操作,有效減少了人工,實現了對高填充木塑復合材料加工成型。
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干式變壓器用涂覆型復合材料,其為七層復合材料,包括:薄膜層(1)、上膠粘劑層(2)、下膠粘劑層(3)、上有機或無機纖維紙層(4)、下有機或無機纖維紙層(5)、上耐高溫環氧樹脂層(6)和下耐高溫環氧樹脂層(7);其中,所述的薄膜層(1)的兩面分別通過上、下膠粘劑層(2,3)與上、下有機或無機纖維紙層(4,5)相粘結;在上、下有機或無機纖維紙層(4,5)上各涂覆固化一層上耐高溫環氧樹脂層(6)和下耐高溫環氧樹脂層(7);耐高溫環氧樹脂層部分或完全浸透有機或無機纖維紙層。該材料室溫貯存期長、耐老化、電氣性能優異,適用于干式變壓器低壓線圈銅(鋁)箔繞包層間絕緣。
本發明涉及聚乳酸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公開一種聚乳酸/淀粉復合材料制備裝置,包括塑化聚乳酸樹脂料的螺桿擠出機、接收螺桿擠出機輸出的聚乳酸樹脂熔體的送料擠出機及設于送料擠出機擠出端的混料筒,混料筒內設有混料螺桿,混料螺桿為空心螺桿且其空心區域為熔體流道,熔體流道與送料擠出機擠出端接通,混料筒筒壁上設有淀粉進料口,熔體流道的流道壁上開設有多個供聚乳酸樹脂熔體噴射至混料螺桿螺槽內的噴孔。聚乳酸樹脂熔體與淀粉在混料螺桿的剪切作用下持續向前輸送和混煉,最終得到的復合材料中成分混合均勻,經混料筒和板材成型模具均勻塑化擠出成型的聚乳酸/淀粉復合板材力學性能優異。
本發明涉及3D打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硬質合金?金剛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預定的硬質合金?金剛石復合材料成型結構,得到切片數據;將WC?Co硬質合金和金剛石分別加入3D打印機中,按照所述切片數據,進行電子束選區熔化掃描,得到硬質合金?金剛石復合材料。本發明通過3D打印的方式使層與層之間通過化學鍵的方式進行結合,結合方式更牢固,在使用過程中能夠避免涂層的剝落、且同時具有較好的斷裂韌性、硬度和耐腐蝕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板的成型方法及導管支臂的制備方法,該兩端厚、中間薄的復合材料板成型過程中,鋪放15層以上的第一碳纖維布,第一碳纖維布覆蓋第一成型面、第二成型面與第三成型面,隨后在第一碳纖維布的上方鋪設鋪放20層以上的第二碳纖維布,第二碳纖維布覆蓋第三成型面以及部分或全部第二成型面,最上層的第二碳纖維布的高度與第一成型面上最上層的第一碳纖維布高度平齊,最后鋪設1層以上的第三碳纖維布,第三碳纖維布覆蓋第一碳纖維布與第二碳纖維布。本發明應用于真空灌注技術領域,通過對第一碳纖維布、第二碳纖維布與第三碳纖維布的鋪層結構設計,進而達到均勻浸漬的效果,使得最終成型的制品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
一種碳纖維增強耐磨高溫尼龍復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高溫尼龍樹脂35%?85%、碳纖維5%?45%、復合耐磨助劑5%?20%、抗氧劑0.2%?0.6%,所述復合耐磨助劑為經偶聯劑改性的混合填料,所述混合填料由莫氏硬度≤2的軟質填料與莫氏硬度≥5的硬質填料構成。本發明的碳纖維增強耐磨高溫尼龍復合材料在高承載時兼具力學性能、耐熱性能、低摩擦系數的同時還具有低磨損量,綜合性能優異。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以連續玻璃纖維/尼龍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在航空航天、軍工、車輛、建筑、家具等方面的應用。本發明以高流動尼龍及其混合物為基體,以連續玻璃纖維為增強材料,同時加入抗氧劑等制備了一種新型的熱塑性復合材料。該材料具有高強度、高光澤的特點,是鋼材的理想替代材料,用于制備汽車引擎蓋板、后備箱蓋板、建筑模板、家具板材、座椅骨架等部件。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阻燃復合材料錨桿,由包括以下組分的原料制備而成:纖維增強材料150~152重量份;不飽和聚酯樹脂1000重量份;固化劑5重量份~9重量份;苯乙烯2重量份~6重量份;煅燒高嶺土10重量份~24重量份;異辛酸鈷0.5重量份~1.5重量份;鹵素阻燃劑80重量份~300重量份;滌綸長絲線5~6重量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阻燃復合材料錨桿采用特定含量組分的原料制備而成,實現整體較好的相互作用,產品在各項性能穩定基礎上,具有優異的阻燃性能,提高錨桿施工過程的安全性,能夠用于施工環境要求較高領域,如煤礦巷道等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有機框架/蒙脫土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在蒙脫土的基礎上通過使用插層劑來增加蒙脫土層間距,從而使合成的含咪唑骨架的金屬有機框架材料(ZIF?8)能夠順利進入到蒙脫土層間距,通過一定的反應,使得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成功在蒙脫土片層之間合成金屬有機框架/蒙脫土復合材料,可以達到不添加銀離子而實現抑菌的效果,成本低廉。此外,由于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具有多孔的結構,因此具備良好的催化作用。本發明制備的金屬有機框架/蒙脫土復合材料應用在尼龍里面可以提高尼龍的綜合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風電復合材料葉片葉根預埋連接結構及一種風力發電設備。該風電復合材料葉片葉根預埋連接結構包括葉片本部、葉根預埋螺栓套和葉根法蘭;葉根預埋螺栓套包括螺栓套筒和凸緣,所述凸緣位于葉根預埋螺栓套的端部,葉根預埋螺栓套預埋于葉片根部中的與所述葉根預埋螺栓套相配合的孔中,所述凸緣突出于葉片葉根的端部,所述凸緣靠近所述螺栓套筒一側的面與葉根接觸,所述凸緣遠離螺栓套筒一側的面與葉根法蘭接觸。本發明不僅能夠提高連接螺栓的疲勞壽命和可靠性,還進一步優化了葉片的生產工藝,避免了葉片根部在打磨時摩擦熱量導致復合材料燒糊變質,使其生產工藝更易于控制。
本發明一種軌道交通車輛用復合材料抗側滾扭桿裝置,包括扭桿軸、扭轉臂、支撐座和垂向連桿,扭轉臂固定在扭桿軸上,扭桿軸通過安裝座固定在車體構架上,垂向連桿通過節點與扭轉臂連接,扭桿軸、垂向連桿和支撐座采用纖維類環氧樹脂復合材料,扭桿軸和垂向連桿,采用金屬芯?;蚩扇谛灸?,在纏繞機上通過機械張力器,將浸潤了環氧樹脂液體的長纖維逐層纏繞在金屬芯?;蚩扇谛灸I?,固化后脫?;蛉谀?;支撐座采用整體模壓纖維環氧樹脂,根據產品結構尺寸和安裝接口需要,設計專用模壓模具進行支撐座的模壓制造。本發明采用纖維環氧樹脂復合材料代替原有金屬部件,整體重量減輕40%,工藝簡單,質量易于控制,實現了抗側滾扭桿系統的輕量化。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結構件,包括若干呈網格狀分布的芯體和通過膠黏樹脂包覆在各芯體表面的柔性纖維增強材料,相鄰的芯體表面的柔性纖維增強材料相連。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結構件的制備方法。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提供的以PVC泡沫為芯體、雙軸纖維布為柔性纖維增強材料、不飽和聚酯和固化劑M50為膠黏樹脂制備的復合材料結構件的破壞載荷可達2500N以上,彎曲彈性模量可達4000MPa以上,彎曲強度可達45MPa以上。
本發明公開一種多元復合增韌尼龍6復合材料,按照質量份包括以下組分:尼龍6為100份;復合增韌劑5份~50份;抗氧劑0.05份~1份;無機粉體材料1份~10份。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多元復合增韌尼龍6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為:原料預處理,制備復合增韌劑,稱量,混合,擠壓,制備得到多元復合增韌尼龍6復合材料;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復合增韌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通過對廢舊輪胎粉進行預處理不僅提高了尼龍6的抗沖擊性能,而且明顯降低了因增韌劑的添加對尼龍6材料加工流變性能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本發明的增韌尼龍的制備方法,不改變現行工藝技術路線,操作簡單,適用性強,易于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填充木塑復合材料雙工位滑動制粒裝置,包括擠出機、螺桿、模頭、滑板、出料口、流道、支撐座、驅動氣缸、推桿、推板、頂針、制???;模頭安裝于擠出機末端,擠出機內設置有螺桿,擠出機模頭左右兩邊對稱位置固定兩個支撐座,模頭和出料口固定在兩支撐座中間,支撐座上設置有驅動氣缸,推板通過推桿與驅動氣缸相連,推板上設置有間距大小相同的頂針;本發明利用平行雙螺桿擠出機對高填充木塑復合材料進行混煉擠出;該裝置適合用來制備高填充木塑復合材料顆粒,使顆粒質地均勻,生產效率高,無粉塵,含水率低,質量穩定,材料氧化降解率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納米線增強的C/SiC復合材料,包括增強體、界面層、碳化硅基體、第一涂層以及納米線;所述增強體由碳纖維編織而成;所述界面層覆蓋在所述增強體的碳纖維表面,所述碳化硅基體沉積在所述界面層外表面,填充滿碳纖維編織產生的間隙,包裹住整個增強體,所述第一涂層涂敷在所述碳化硅基體外表面,所述納米線錯亂生長于碳纖維交叉處。本實用新型主體結構由碳纖維編織而成,納米線錯亂生長于碳纖維交叉處,增加C/SiC復合材料的密度,同時防止裂紋的產生,提升了C/SiC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和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軌道交通用減振、阻燃、隔音復合材料,所述復合材料為層狀結構,包括相互交替疊加的阻尼材料層與阻燃材料層,所述阻尼材料層以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熱塑性樹脂10?20份;嵌段共聚物5?15份;無機填料50?80份;助劑3?5份;其中,所述嵌段共聚物為苯乙烯?乙烯支化聚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所述阻燃材料層以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熱塑性樹脂15?50份;膨脹型阻燃劑20?50份;無機填料10?50份;助劑3?5份;其中,所述膨脹型阻燃劑為焦磷酸哌嗪和聚三聚氰胺磷酸鹽組成的混合物。本發明最終制備得到的層狀復合材料綜合性能更好,特別是其減振性能、隔音性能和阻燃性能優異。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株洲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