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復合聚丙烯建筑門窗材料,它由內外兩層復合材料構成,所述的外層為耐候阻燃高光澤聚丙烯層,所述的內層為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層。與現有技術相比,這種復合材料集眾多優點于一身,它的外層材料具有很好的抗老化、抗光降解性,還具有阻燃性、高光澤性;內層的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賦予了內層高強高剛的力學性能。該復合材料可采用復合共擠工藝,由于兩層都為聚丙烯改性材料,因此具有優良的綜合性能。
本發明一種汽油吸附脫硫劑,是一種銅改性的有序介孔碳/二氧化硅復合材料,在復合材料中,炭的質量百分比含量為25~56%,銅與復合材料的質量比為0.08~0.18 : 1,復合材料的比表面積在280~450m2/g之間,中孔孔徑分布在5~10nm,孔容在0.29~0.56cm3/g。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的汽油吸附脫硫劑的制備方法,采用酚醛樹脂和正硅酸乙酯分別作為碳源和硅源以及表面活性劑共混,通過溶劑揮發誘導自組裝法合成有序介孔碳/二氧化硅復合材料前驅體,再將該前驅體在惰性氣氛下進行高溫處理得到有序介孔碳/二氧化硅復合材料,采用浸漬法負載銅組分,得到汽油脫硫劑。本發明對汽油中噻吩硫化物具有高的選擇性。
輕質塑料材料及其應用涉及樹脂基復合產品。輕質塑料材料,包括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包括一基體,所述基體包括兩個膜層,兩個所述膜層間構成一夾層,所述夾層內設有至少兩個顆粒,至少兩個所述顆粒間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兩個所述膜層中至少一個膜層為透光材料。通過光照射,實現未固化的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固化,從而使顆粒與顆粒間位置得以固定,進而使基體形狀得以固定,進而實現輕質塑料材料的固化。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自加熱復合材料天線反射面及其制備工藝方法,該工藝方法是通過在天線反射面成型過程中添加一層高導熱薄膜材料,使高導熱薄膜材料與天線反射面很好的結合形成一體化結構,由外界通電后該層高導熱薄膜材料通過自身發熱導熱的特性,使天線反射面具有自加熱的特性。該方法實現了復合材料天線反射面自加熱功能技術,通過對復合材料反射面表面溫度的控制,控制或降低復合材料反射面的因外界溫度變化而引起的變形,進而實現復合材料反射面在特殊工作環境下,在所需溫度下正常工作,提高復合材料反射面的工作型面精度,天線的增益性能等。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莫來石前驅體原位包覆碳納米管的復合粉體的制備方法。主要特征是將表面處理后的碳納米管置于原料水溶液中,原位合成碳納米管-碳酸鋁銨-二氧化硅溶膠復合粉體,通過洗滌、干燥、過篩和煅燒,獲得莫來石前驅體包裹碳納米管復合粉體。所得材料的結構特征是莫來石前驅體在碳納米管的管壁上,在優化條件下,可實現前驅體對碳納米管的全包覆。通過控制溶液濃度可以得到不同配比的碳納米管-莫來石復合粉體。本方法以原位包覆合成方法實現了莫來石前驅體與碳納米管的緊密結合,是制備碳納米管/莫來石復合材料的有效途徑。該復合材料是制備碳納米管-莫來石復合材料優良的前驅體,也可以用作其它材料的增強體,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的耐劃痕聚丙烯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成:聚丙烯55~98;無機填料0~35;增韌劑POE0~20耐劃痕助劑0.5~10;抗氧劑0.1~2;光穩定劑0.1~1;其他助劑0~5;本發明在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基礎配方中添加一種能夠有效地提高耐劃痕性能的助劑,從而制備出耐劃痕性能更好的聚丙烯復合材料。本發明的優點是:1、使用適量耐劃痕助劑在復合材料體系中,使得所制得的聚丙烯復合材料具有更好的耐劃痕特性。2、所制得的聚丙烯復合材料在保證材料耐劃痕性能的同時,材料的各項物理力學性能基本不受影響。3、提出的改善聚丙烯復合材料耐劃痕性能的方法制備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
本發明一種柔性納米復合熱電材料制備方法,首先將紙浸入在吡咯單體的水溶液中攪拌,當紙吸附吡咯單體充分后,將FeCl3·6H2O的水溶液滴加到上述溶液中,繼續攪拌;反應結束后,將合成好的PPy/紙納米復合材料樣品轉移到一個燒杯中,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反復洗滌后進行干燥。將干燥后的復合材料在HCl溶液中浸泡進行摻雜,然后再次干燥。最后使用DMSO摻雜的PEDOT : PSS溶液對PPy/紙納米復合材料進行處理,干燥后得到柔性PPy/PEDOT : PSS/紙納米復合熱電材料。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制備的柔性PPy/PEDOT : PSS/紙納米復合熱電材料可用于可穿戴柔性熱電發電和制冷器件領域。
一種復合材料技術領域的鎳基石蠟自潤滑復合鍍層的制備方法,通過制備出含有石蠟的表面活性劑乳液并與鎳鹽溶液混勻形成電沉積液,然后采用電沉積的方法制備得到鎳基石蠟自潤滑復合鍍層。本發明通過簡潔步驟實現“固-液協同摩擦”,在摩擦過程中即使石蠟流失,復合材料中的石蠟顆粒會源源不斷的補充,極大地延長了復合材料的使用壽命。
一種GF/PET/PBT復合紗及其制備和應用,該復 合紗由GF、PET和PBT三種成份組成,三者的體積比,即VGF∶VPET∶VPBT=20∶(4~76)∶(76~4)~80∶(1~19)∶(19~1),通過制備PET/PBT復合纖維和制備GF與PET/PBT復合纖維復合紗兩步操作制成。通過制備GF/PET/PBT復合材料預型件和熱壓成型兩步操作,制成GF/PET/PBT復合材料,實現對GF/PET/PBT復合紗的應用。在該復合紗中GF纖維與PET/PBT復合纖維的結合效果較好,調節復合纖維中PET纖維與PBT纖維的比例,可以得到強伸性能等性能各異的多種PET/PBT復合纖維,拓寬了GF/PET/PBT復合紗性能的可設計范圍。GF/PET/PBT復合材料適于用來作對抗沖擊性能要求較高的零部件。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剝離型蒙脫土/馬來酸酐-苯乙烯離聚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通過原位插層自由基聚合,將單體通過擴散作用進入有機蒙脫土(MMT)片層,然后在MMT片層間聚合,利用聚合熱將MMT片層打開、剝離,形成剝離型蒙脫土和馬來酸酐-苯乙烯共聚物復合材料;將該共聚物復合材料經過水解和鹽化制備得剝離型蒙脫土和馬來酸酐-苯乙烯離聚物復合材料。本離聚物復合材料可以作為PET的成核劑,顯著提高PET的結晶溫度并加快結晶速率。該離聚物復合材料制備方法簡單,可以與PET采用混煉反應擠出造粒的一次性工藝,操作方便,效益高,成本低,適用于工業化生產。
塑料標準件快速制作用材料及其應用涉及樹脂基復合產品。塑料標準件快速制作用材料,包括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包括一基體,所述基體包括兩個膜層,兩個所述膜層間構成一夾層,所述夾層內設有至少兩個顆粒,至少兩個所述顆粒間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兩個所述膜層中至少一個膜層為透光材料。通過光照射,實現未固化的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固化,從而使顆粒與顆粒間位置得以固定,進而使基體形狀得以固定,進而實現塑料標準件快速制作用材料的固化。
本發明設計一種具有紅外線及負離子的保健眼鏡,包括眼鏡架、鼻架及鏡片,其特征在于:在鼻架及眼鏡架上設置有若干個復合材料細小塊。所述的復合材料細小塊為能發出遠紅外線的材料。在鼻架及眼鏡架上所設置的復合材料細小塊位于有利于眼健康的穴位處。在眼鏡架的表面涂覆有一層能發出負離子的復合材料。本發明的優點是在佩戴眼鏡的時候復合材料能發出遠紅外線對有關于眼睛的穴位進行刺激可以有效防治近視,同時復合材料發出的負離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益。
非標塑料管制作用材料及其應用涉及樹脂基復合產品。非標塑料管制作用材料,包括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包括一基體,所述基體包括兩個膜層,兩個所述膜層間構成一夾層,所述夾層內設有至少兩個顆粒,至少兩個所述顆粒間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兩個所述膜層中至少一個膜層為透光材料。通過光照射,實現未固化的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固化,從而使顆粒與顆粒間位置得以固定,進而使基體形狀得以固定,進而實現非標塑料管制作用材料的固化。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低溫增韌尼龍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由以下以質量分數計的原料制成:尼龍樹脂70-76wt%;增韌劑13-20wt%;輔助增韌劑A5-15wt%;輔助增韌劑B0.5-1.5wt%;其它添加劑0-1.0wt%。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產品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和耐低溫性能,可用于扎帶、扣件等零部件,可滿足該類產品在苛刻的低溫條件的工作要求;另外,本發明產品的制備工藝簡單、成本較低,符合工業化生產要求;因此,本發明的耐低溫增韌尼龍復合材料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顆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及其應用涉及樹脂基復合產品。顆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包括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包括一基體,所述基體包括兩個膜層,兩個所述膜層間構成一夾層,所述夾層內設有至少兩個顆粒,至少兩個所述顆粒間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兩個所述膜層中至少一個膜層為透光材料。通過光照射,實現未固化的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固化,從而使顆粒與顆粒間位置得以固定,進而使基體形狀得以固定,進而實現顆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的固化。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照明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高效散熱半導體平面光源的制備方法,采用具有良好絕緣性能及高導熱效率的金剛石微粒的復合材料制備鋁基復合電路板作為LED芯片的電路基板,將LED芯片直接粘附或焊接在具有連線的該復合電路板上,以提高芯片的傳熱效率;同時將金剛石微粒摻雜于透明硅膠中,形成具有高導熱、導光、散光的復合材料,直接用于LED芯片的封裝。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金剛石微粒復合材料,使光源模塊的可靠性和壽命大為提高;采用納米金剛石微粒的透明硅膠,散熱快,且起到導光、散光的作用,使得LED點光源轉化成面光源,減小了光的損失,同時簡化了LED封裝工藝步驟,降低了光源的制造成本,易于規模生產。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用磷酸亞鐵鋰-碳復合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Fe3+化合物為原料,基于醚類有機溶劑體系,通過溶膠-凝膠方法,結合碳熱還原法制備的。所制備的復合材料中磷酸亞鐵鋰為橄欖石型,粒徑為400-800nm,且正極復合材料具有平穩的3.4V充放電電壓平臺,2C電流下可逆的充放電比容量達到134.5mAh/g。復合材料結構穩定,循環性能優良,且為環境友好型材料。
本發明屬于儲能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面積比容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材料為還原氧化石墨烯/鉍復合材料;其以碳布為基底,采用恒電壓電化學共沉積的方法,制備出具有精細結構的三維還原氧化石墨烯和鉍的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具有高載量、高面積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和高循環穩定性等優點;碳布單位面積負載量可達40?mg/cm2;面積比容高達3.5?mAh/cm2,超過目前報道的大多數電極材料;該電極循環測試3萬圈后容量基本沒有衰減,循環5萬圈后容量仍有90%的保持;該負極材料可用于柔性水系電池中,電極與氧化鎳正極材料組裝成全電池后,電池仍有3mAh/cm2以上的能量密度。本發明操作簡單,耗能低,原料來源廣,易大規模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溫耐冷熱交替抗沖刷抗滲隔熱防腐結構及其制備工藝。所述防腐結構包括高分子抗沖蝕復合材料基板,所述高分子抗沖蝕復合材料基板由高分子發泡層和硬質抗沖蝕層復合而成,高分子抗沖蝕復合材料基板的高分子發泡層通過膠粘劑層固定于基體上。制備工藝為首先采用手動打磨或噴砂處理,將基體清理干凈,在基體上貼襯高分子抗沖蝕復合材料基板;高分子抗沖蝕復合材料基板采用膠粘劑進行粘結施工時采用揉擠法工藝,使膠粘劑從高分子抗沖蝕復合材料基板的縫隙中擠出。本發明所涉及防腐結構層具有更加優良的防腐能力、更優良的耐高溫、冷熱交替、抗沖刷效果。
雕塑制作用材料及使用該材料制作雕塑的工藝涉及制造業。雕塑制作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生成產品形態的基體,所述基體包括至少兩個膜層,兩個膜層間填充有未固化的樹脂基復合材料。使用雕塑制作用材料進行塑料件打樣或產品生產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一,制作用于生成產品形態的基體,所述基體包括至少兩個膜層,兩個膜層間填充有未固化的樹脂基復合材料;步驟二,利用基體制作具有產品形態的產品雛形;步驟三,通過將未固化的樹脂基復合材料固化,使產品雛形固化定型成為產品。
一種生物可吸收骨折內固定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領域。該復合材料包含的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為:聚己內酯30-80%,甲殼素纖維15-65%,改性甲殼素0-10%。本發明將甲殼素纖維、?;男约讱に睾途奂簝弱グ磁浔确Q量,攪拌10-20min使混合均勻,而后于130-160℃下混煉、破碎、成型,或者于130-160℃下混煉、擠出、造粒、成型。本發明復合材料降解速率更慢,強度保持性更好,且原料來源方便,輻照處理可明顯提高復合材料的強度、模量,進一步減慢復合材料的降解速率,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明顯地誘導新骨生長的作用,還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在線監測功能的纖維纏繞壓力容器及其制造工藝,所述纖維纏繞壓力容器包括內襯,所述內襯表面設置有纖維復合材料纏繞層,所述纖維復合材料纏繞層上設置有用于采集電信號的導電傳感網絡;所述制造工藝包括:將可導電納米材料加入揮發性溶劑中,攪拌制備得可導電納米溶液;將金屬模板放置于待纏繞于內襯外層的纖維復合材料纏繞層表面;將所述可導電納米溶液通過金屬模板噴涂于纖維復合材料纏繞層上;加熱纖維復合材料纏繞層,使揮發性溶劑完全蒸發,在纖維復合材料纏繞層表面形成導電傳感網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簡單、可靠、能實現在線監測等優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泥基復合碳電極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電極包括復合材料以及負載于復合材料上的Pt?Bi,復合材料包括以下組分及重量份含量:水泥40?50份、粉煤灰25?35份、活性炭10?20份及石墨粉5?15份,復合材料中還摻雜有石墨烯;制備時,先制備活性炭?石墨烯復合物,再制備泥漿狀固體物,之后進行水泥養護得到復合材料,最后將Pt?Bi負載在復合材料上,即得到水泥基復合碳電極;水泥基復合碳電極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電極粘結力大幅度提高,延長了使用壽命,且能夠高效快速降解污水中的難生物降解污染物,降低了電極的成本。
本發明是關于前蓋板的工況性能參數獲取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獲取復合材料的微觀結構圖,根據微觀結構圖獲取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常數值,根據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常數值和前蓋板的有限元模型獲取前蓋板的工況性能參數;前蓋板的材料包括復合材料。其中,復合材料的微觀結構圖可以更接近真實的材料,從而保證了根據微觀結構圖獲取得到的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與真實情況更加接近,也即能得到與真實材料更接近的宏觀力學性能參數,從而有效提升了后續計算得到的前蓋板的工況性能參數的準確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四氧化三鈷修飾二氧化鈦納米帶電池負極材料及制備和應用,包括TiO2納米帶基底材料的制備,晶種的負載和Co3O4修飾TiO2納米帶復合材料的制備得到Co3O4修飾TiO2納米帶電池負極材料。本發明將晶種生長法與水熱法相結合,將二氧化鈦的穩定性和四氧化三鈷的高理論容量相結合,制備得到Co3O4修飾TiO2納米帶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可廣泛應用于氣體傳感、光催化、電池等領域。
本發明屬有機/無機納米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點擊化學法制備可溶性取代酞菁-碳納米管復合光敏材料的方法,該方法相對于普通的酯化法和酰胺法等具有條件溫和、反應速度快和復合效率高等特點,獲得的取代酞菁-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的分散均勻性和貯存穩定性都有顯著的提高,通過點擊化學方法制備的可溶性取代酞菁-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光敏性、相容性和熱穩定性,并具有優良的溶解性能和光電性能,本發明制備的產品是新一代綠色環保高性能化工產品,可用于導電材料、太陽能電池材料、光電導材料和光電轉換材料等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鹵阻燃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材料。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鹵阻燃聚碳酸酯樹脂組合物復合材料,包括聚碳酸酯樹脂、苯乙烯基樹脂、聚甲基丙烯酸酯、阻燃劑、抗氧化劑,其特征在于該復合材料還包括高效相容劑,高效相容劑占總量的重量比為4-13%,所述高效相容劑為接枝共聚物。本發明復合材料具有高效阻燃性能,優良的綜合力學性能,尺寸穩定性,尤其保證材料的耐刮擦性和良好的表面光澤,同時保證良好的加工流動性。適用于注塑成型各種有環保阻燃要求的電子電氣設備和家電產品。
空氣電池智能納米保健鞋墊,依表層、功能層、隔離層、功能層、表層順序縫制而成,功能層是在兩層布料之間加入包裹納米鐵的高氮摻雜竹節狀碳納米管復合材料,與粘結劑混合涂于功能層的內層;復合材料中的高氮摻雜竹節狀碳納米管通過吸附腳部的腳汗和空氣中的氧氣,與復合材料中的納米鐵形成空氣電池電源,產生恒定電壓和緩釋電流。每付鞋墊其鐵與高氮摻雜竹節狀碳納米管重量組成可在0.1~9,氮與碳比大于0.1;較好重量組成可在0.5~5,氮與碳比大于0.12。最好重量組成可在1~2,氮與碳比大于0.13。本發明空氣電池智能納米保健鞋墊,不僅吸汗性能好,而且集抗菌、除臭、磁性保健作用于一身,除臭時效長,功能可再生。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活化、調節水體pH值功能的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材通過雙層共擠擠出,其中內層為復合材料,外層為純樹脂材料。內層材料為具有活化凈化水功能的復合材料,由功能性粉體與聚合物樹脂共混擠出制備而成。內層復合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功能粉體,其組成包括電氣石粉、石墨烯、麥飯石粉、竹炭粉、氧化鈰、氧化鋯、氧化鈦、復合稀土粉多種成分。該功能型管材具有水體活化,調節水體pH值的作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回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備工程塑料的方法,利用PET和聚酰胺66(PA66)熔點相近和粘度相近的特點,并通過加入相容劑來改善其相容性,同時利用玻璃纖維來提高復合材料的剛性。本發明在雙螺桿擠出機中,加入在高速攪拌機上混合均勻的PET、聚酰胺66、反應相容劑、抗氧劑和潤滑劑的混合物,在一定溫度和轉速下與玻璃纖維進行反應性共混,擠出造粒,制備得到具有工程塑料性能的PET/PA66/玻璃纖維復合材料。本發明方法簡單,得到的復合材料與純PA66玻璃纖維增強的材料相比,韌性和強度均得到明顯提高,可以替代PA66工程塑料。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上海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