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一種高分子PTC熱敏電阻器及其制造方法涉及以導電高分子聚合物復合材料為主要原料的電子元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一種高分子PTC熱敏電阻器由芯材和貼覆于芯材兩面的金屬箔片,焊接在該金屬箔片外表面上的引出電極以及包覆在外面的絕緣層構成,特點是芯材由兩種粉末狀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混合壓制而成,其中,粉末狀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由高分子聚合物、碳黑、碳黑分散劑以及其它加工助劑混合而成,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為:粉末狀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1:高分子聚合物35%~50%、碳黑46%~60%、加工助劑0.1%~10%;粉末狀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2:高分子聚合物55%~70%、碳黑30%~45%、加工助劑0.1%~10%,本發明實現了高分子PTC熱敏電阻器低電阻值、高PTC強度,提高了其安全可靠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池箱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電池箱包括殼體和內膽,所述內膽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內壁上,所述內膽由復合材料制成,所述復合材料為SMC復合材料、SMC復合材料和氣凝膠的混合物、PCM復合材料、PCM復合材料和氣凝膠的混合物、碳纖維材料中的一種。上述電池箱及其制備方法,使用復合材料制成的內膽,一次成型,加工精度高,保溫性好,阻燃性好,成型結構性高;復合材料的絕熱性,可降低環境溫度對電池箱內部的溫度的影響,可有效解決電池箱內凝露的發生;復合材料制成的內膽還可提高電池箱的耐腐蝕性,提高電池箱的使用壽命;而在內膽的外部設置殼體,可增加內膽以及電池箱整體的強度,克服復合材料的內膽強度較弱的問題。
本發明涉及在高爐大修時高爐爐底的混凝土基礎的切割單元完成后,對切割單元充填注漿材料的一種工藝方法。一種在混凝土切割單元內充填注漿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1)將鋁塑復合材料囊放入切割單元混凝土縫內,在切割單元外面,鋁塑復合材料囊的兩端裝有橡膠墊,橡膠墊外側一端為進灌嘴,另一端為出漿嘴;(2)進灌嘴連接進漿管,出漿嘴連接回漿管;(3)進漿管和回漿管接灌漿系統;(4)操作時對鋁塑復合材料囊采用高壓注漿法將充填材料注入鋁塑復合材料囊中,使鋁塑復合材料囊壓附在混凝土縫內表面,將充填材料與混凝土隔離。本發明將充填材料注入鋁塑復合材料囊充填切割單元內,硬化后與混凝土容易脫離,并能支撐高爐爐體正常運行。
一種生物可降解人工胸壁及其制備方法。用于生物醫療技術領域。人工胸壁由生物可降解材料甲殼素纖維增強聚己內酯復合材料形成,為網狀-板條狀結構,包括具有網狀結構的甲殼素纖維增強聚己內酯復合材料模壓板和甲殼素纖維增強聚己內酯復合材料制成的板條狀人工肋骨,兩部分通過縫合固定。制備方法:首先制備得到甲殼素纖維增強聚己內酯復合材料,將此復合材料分別制成具有網狀結構的板、制成板條狀人工肋骨,用不銹鋼絲將定形后的與胸壁弧度吻合的復合材料板邊緣與各人工肋骨斷端縫合固定牢靠,形成由網狀-板條狀結構兩部分組成的生物可降解人工胸壁。本發明免去二次手術的麻煩與痛苦,還可防止術后出現反常呼吸及胸壁塌陷,更好地滿足胸壁重建。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熱絕緣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該材料組份為:1)具有至少兩種尺寸的高結晶球狀金屬氧化物粉末,大顆粒粉末尺寸R和小顆粒粉末尺寸r滿足:0.005R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成型低收縮率的熱塑性聚酯樹脂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以熱塑性聚酯樹脂100重量份為基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0-45重量份;無機粉狀填料:5-50重量份;玻璃鱗片:5-50重量份。本發明方法操作簡單,制備的組合物環境友好,由優異的成形加工性,可廣泛地應用于電子電氣設備、家用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汽車等領域中。
一種用于調壓器和電機的電刷。它用石墨塊和銅石墨塊復合制成。石墨塊用石墨粉燒結或壓制而成,銅石墨塊用石墨粉和銅粉混合后繞結而成。這種電刷的耐磨性好,火花小、溫升低,電接觸性好,能提高調壓器和電機的運行質量和使用壽命。
一種斷線鉗,其特征是鉗口刀刃使用高合金鋼2,而鉗體使用低合金鋼1,經由這兩種不同合金鋼鋼復合而成的斷線鉗,其成本與碳素鋼斷線鉗相近,但其鉗口刀刃的強度與硬度遠在碳素鋼鉗口刀刃之上,使用壽命亦更長。進一步,本發明將高合金鋼鉗口刀刃制成直角而并非平角,因而剪切工作效率更成十倍之增加。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油器的防松、密封緊固裝置,特別是一種可有效防止化油器漏油、螺釘松動等問題的裝置。它是在化油器本體上開設一密封件槽,其特征在于:該密封件槽置有復合層密封件,該復合層密封件由下往上依次為下層金屬片層、塑料層、橡膠層和上層金屬片層;各層復合后的密封件上設有二螺紋孔,一高速調整螺釘和一低速調整螺釘螺入上述螺紋孔。藉由上述結構主要解決現有裝置的調整彈簧回復力可將將自攻螺紋連接的螺釘和密封銷分開而造成漏油現象的技術問題,制造、材料成本均很低,安裝方便。
本發明提供了一類具有熒光示蹤、靶向輸送、細胞內光控投遞一氧化氮的多功能納米藥物體系的制備方法。該納米體系以二氧化鈦納米粒子、碳量子點或石墨烯量子點等作為載體,金屬釕、錳亞硝?;衔镒鳛橥庠吹腘O供體,葉酸、半乳糖分子等為靶向導向基團。該一氧化氮投遞納米體系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及穩定性,具備熒光示蹤功能,并能選擇性向特定癌細胞光控投遞一氧化氮,在有關體內NO缺乏引起的疾病治療及光動力學療法(PDT)等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前景和商業價值。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聚丙烯熔體強度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組成按重量百分比計為聚丙烯88-99%,聚乙烯0-10%,表面改性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0.1-1.0%,熱穩定劑0.1-1.0%。具體制備方法是將聚丙烯、聚乙烯、表面改性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熱穩定劑用高速混料機混合均勻,置于雙螺桿擠出機中經熔融擠出,造粒。該聚丙烯材料的特征是熔體強度高,能有效降低熔融聚丙烯在擠出、吹塑應用領域的熔垂現象。該制備方法操作工藝簡單,成本相對較低,材料改性效果明顯。
本發明屬于高溫天線窗用的材料。它是由石英 纖維——石英——磷酸鋁組成,其組分為石英粉料 25~60%(重量)、石英纖維20~50%(重量)、磷酸鋁 3~10%(重量),最佳組分為石英粉料含量為 57%(重量),石英纖維含量為37%(重量),磷酸鋁含 量為6%(重量)并在450~900℃空氣中燒成,用特殊 有機涂料涂于材料表面,以保持性能穩定。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熱壓燒結法制備碳納米管摻雜的碳化鎢-氧化鋁復合硬質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利用機械球磨法獲得碳化鎢-氧化鋁粉末;然后利用球磨法機械將碳化鎢-氧化鋁粉末與碳納米管進行混合;最后將所得的混合粉末放入真空爐中,加熱時真空度保持在1.3×10-1Pa,以5~10℃/min的速度升溫至1300~1550℃,升溫同時將壓力增至35MPa,保溫30~200min后,自然冷卻后,得到碳納米管摻雜的碳化鎢-氧化鋁金屬復合硬質合金。本發明制備的摻雜碳納米管的碳化鎢-氧化鋁金屬復合硬質合金,由于有碳納米管的存在,提高了金屬復合硬質合金的硬度。本發明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對環境無污染。
一種固態氫發電裝置,包括儲氫裝置、氫氣供應裝置、發電電池裝置等。所述儲氫裝置,包括儲氫瓶,儲氫瓶內含有儲氫顆粒,該儲氫顆粒的平均直徑為20微米至200微米,具有被多孔壁環繞的內部空腔;在儲氫瓶的一端設置有氣孔,氣孔內設置有過濾器;所述儲氫瓶的殼體包括銀氧化鎘材料制成的內膽和碳纖維增強層。
聚丙烯組合物(PC),包括(a)具有根據ISO 1133測量的至少45g/10分鐘的MFR2(230℃,2.16kg)的第一丙烯均聚物(HPP?1),(b)任選地,具有根據ISO 1133測量的不超過20g/10分鐘的MFR2(230℃,2.16kg)的第二丙烯均聚物(HPP?2),和(c)極性改性聚丙烯(PMP),其中所述組合物不包含纖維(FB)。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導熱性的鎢銅熱沉和電子封裝材料,所述鎢銅熱沉和電子封裝材料由銅或銅合金基體以及通過真空等離子體噴涂工藝形成在所述銅或銅合金基體上的鎢銅復合涂層組成,其中,所述鎢銅熱沉和電子封裝材料的室溫導熱系數為300W/(m·K)以上,所述鎢銅復合涂層的氣孔率小于3%,所述鎢銅復合涂層的厚度為100~2000μm,而且在所述鎢銅復合涂層中的銅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為10~40%。
一種基于生物質的碳復合氧還原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以生物質為碳源、氮源,與造孔劑/催化劑充分混合制成混合分體進一步加入含氮前驅物研磨并加熱處理得到。本發明采用“一步法”同步完成生物質碳的多孔化、石墨化處理以及負載金屬碳化物,實現多孔生物碳與過渡金屬碳化物材料的快速、綠色、高效制備,得到的催化劑用于制備成鋁空氣電池用空氣電極。該方法具有耗時少、步驟簡單、綠色環保等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氧缺位鈦酸鋰復合電極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將二氧化鈦與去離子水按照一定比例在攪拌下混合得到懸浮液;將氫氧化鋰溶解在去離子水中得到氫氧化鋰水溶液;將氫氧化鋰水溶液與二氧化鈦懸浮液混合;再將上述混合溶液與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合,攪拌的狀態下球磨得到前驅液,噴霧干燥;將干燥后的產品在真空下高溫煅燒制得具有氧缺位的藍色鈦酸鋰。本發明以石墨烯作為還原劑在高溫煅燒過程中促進鈦酸鋰中氧缺位的產生,有效的提高了鈦酸鋰的電導率,制得的產品粒徑均勻,形貌統一,具有較為穩定的充放電性能,并且工藝簡單,易于大規模生產。
本發明公開一種油水分離用磁性多孔碳/氧化鐵納米復合吸附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油水分離用磁性多孔碳/氧化鐵納米復合的吸附材料為多孔碳/Fe3O4磁性粉末或多孔碳/γ-Fe2O3磁性粉末,其制備方法即首先利用水熱法制備出具有多孔結構的Fe-MIL-101或Fe-MIL-100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然后將其在N2/H2氛圍或者真空狀態下控制溫度為500-700℃煅燒2-8h,即得油水分離用磁性多孔碳/氧化鐵納米復合的吸附材料。該吸附材料能很好吸附水中的油性物質,并且只需通過磁鐵即可將分散于溶液的吸附材料以及所吸附的油性材料回收,其制備方法操作簡單、生產成本低、安全性能好,實用性強。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鹵阻燃長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以重量份計的原料制成:長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母粒40-60WT%;無鹵阻燃母粒35-49WT%;功能助劑母粒0.5-1.5WT%;聚丙烯樹脂0-14WT%。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將原料混合,將混合物在80℃烘干5小時,注塑成型,注塑機的工作條件為:一區溫度190-200℃,二區溫度200-205℃,三區溫度200-205℃,四區溫度200-205℃,中壓中速注塑。本發明工藝簡單,成本較低,同時制備出的無鹵阻燃長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具有較高的拉伸強度、彎曲模量以及沖擊強度,具有較好的阻燃性能。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納米粒子/尼龍材質的網球拍弦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子:網球拍弦的納米粒子/尼龍材質是由由納米粒子、尼龍類樹脂和增強二者之間相容性的偶聯劑或改性劑組成,其納米粒子的添加量為0.1-10%,偶聯劑或改性劑的用量為納米粒子的1-5倍。其結構是由納米粒子/尼龍材質制備的芯絲和卷繞在該芯絲外面的多個同一材質制備的皮絲,所形成的芯鞘結構,再用包覆樹脂使整相一體化的網球拍弦。其制備工藝主要由納米粒子改性工藝、芯絲、皮絲擠出成型、芯絲、皮絲螺旋或編織覆蓋和包覆成型四個部分組成。本發明的網球拍弦具有高強的特性,并且增加強度的同時不損失其彈性,另發明的網球拍弦制造工藝簡單。
一種用于直流電機的,由鍍銅碳纖維或者鍍銅石墨纖維與浸漬不同潤滑劑的石墨基體復合而成的電刷。纖維外圍鍍銅層厚度為0.3微米~3微米。復合而成的電刷結構呈非均質狀態,鍍銅碳纖維或者鍍銅石墨纖維與石墨基體的工作面纖維比例為0.1~0.8。根據不同的電機、不同的電機使用要求,鍍銅碳纖維或者鍍銅石墨纖維可以以不同的狀態分布在石墨基體的工作表面上。這種電刷載流能力大,換向性能好,滑動接觸性好,且可設計性強,適用于不同的電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孔碳材料負載過渡金屬Fe、Co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將檸檬酸、NH4Cl、Co(NO3)2·6H2O和Fe(NO3)3·9H2O加入到去離子水中,然后超聲分散至形成均勻透明的溶液,然后放到磁力攪拌器上劇烈攪拌,隨后,將均勻溶液旋轉蒸發并在60℃下干燥12小時以形成固體混合物。將固體混合物研磨約10分鐘后得到充分混合的反應物粉末。然后將前體粉末在1000℃的溫度下在Ar氣氛中以10℃min?1的加熱速率碳化5小時。最后,得到具有蓬松結構的黑色產物。本發明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電化學性能優良、對環境無危害,有效的克服了現有制備方法多步合成過程條件苛刻,工藝復雜、成本較高等缺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墨烯基三元復合透明導電薄膜的制備方法。該三元復合膜包含石墨烯、銀納米線和聚(3,4-乙撐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鹽。石墨烯具有光學、電學性能優異,成本低等優點,但是基于氧化石墨烯、化學還原石墨烯、剝離石墨烯等前驅體還原得到的石墨烯片的尺寸太小以及石墨烯片上的許多結構缺陷,導致石墨烯薄膜電阻比商業化的氧化銦錫薄膜要高許多。本發明方法以銀納米線、聚(3,4-乙撐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鹽與石墨烯復合的方式,提升石墨烯基透明導電薄膜的光電性能。本發明基于液相分散的處理工藝可以應用于大規模生產,且材料還具有柔性,可用作氧化銦錫的替代材料用于柔性透明器件中。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垃圾焚燒爐防腐用的鎳基合金,包括:Cr17~22wt%;Mo13~18wt%;W6~10wt%;Nb1~3wt%;Si0.5~2.5wt%;B0.5~1.5wt%;Ni余量。本申請還提供了鎳基合金粉末的制備方法和防腐涂層。本申請通過采用特定成分的鎳基合金,并結合真空感應熔煉?惰性氣體霧化法和激光熔覆工藝,使制備的防腐涂層具有耐高溫氯腐蝕、耐磨損且微觀無缺陷的特點。
一種固態氫發電裝置,包括儲氫裝置、氫氣供應裝置、發電電池裝置等。所述儲氫裝置,包括儲氫瓶,儲氫瓶內含有儲氫顆粒,該儲氫顆粒的平均直徑為20微米至200微米,具有被多孔壁環繞的內部空腔;在儲氫瓶的一端設置有氣孔,氣孔內設置有過濾器;所述儲氫瓶的殼體包括不銹鋼內膽和碳纖維增強層。
本發明涉及輸電線路架空導線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增強樹脂基復合芯棒耐候性的涂料及方法。本發明涂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氟碳樹脂40~70%、與氟碳樹脂相溶的有機溶劑20~40%以及固化劑5~25%。采用本發明的涂料及方法對芯棒進行處理后,能夠顯著提高復合芯棒的耐候性能;并且本發明的涂料及方法成本低廉、能與芯棒生產線進行匹配,不影響原芯棒生產線效率,適用于高品質芯棒的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涉及聚合物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木纖維表面的改性處理方法。本發明所述木纖維改性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木纖維細微化,即用磨粉機將木纖維磨成細度在60-80目的微細狀粉末;木纖維粉末干燥,使其水份含量在2.0%以下;將烘干后的木纖粉取100份加入至高混機高速混合至90℃,后加入2-8份的工業白油和2-8份的硬脂酸混至120℃。采用本發明的改性處理方法制備出的木纖維具有很好的與熱塑材料的相容性和分散性,以此木纖維為原料生產出的木塑制品無論在外觀質量還是理化性能上都優于同類產品。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上海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