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硐庫監測維修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地下人工硐庫監測維修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2.隨著新能源比例不斷提高和電力交易市場逐漸健全完善,壓縮空氣儲能技術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3.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是一種大型、長時間儲能發電技術,其技術原理:在用棄風、棄光及低谷電階段,利用電能驅動壓縮機壓縮空氣,將其送往地下儲氣庫中儲存;在用電高峰期到來時,儲氣庫中的高壓空氣經過換熱器或燃燒室加熱,被送至膨脹機內膨脹做功,驅動發電機發電,從而實現能源的削峰填谷等功能。
4.壓縮空氣儲地下儲氣庫目前主要為鹽穴儲氣庫。它是利用水溶開采方式在地下較厚的鹽層或鹽丘中注入淡水,將鹽巖層溶解,再將飽和或近飽和鹵水排出,在地下形成鹽穴。鹽穴氣庫具有密封性好、穩定性高的優點。但鹽穴氣庫受地理環境限制明顯,需建設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的地區可能無鹽巖分布,無法建設地下儲氣庫。
5.除了鹽穴儲氣庫,近年來地下人工硐庫也是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的一個重要選擇。它是在地下硬質巖中人工開挖形成的具有一定體積的儲氣構筑物。根據氣庫形狀,地下人工硐庫可以分為如圖5所示的大罐式和隧道式兩種形式。
6.不管是何種形式的地下人工硐庫,其硐壁結構如圖2所示,從內向外主要由密封層、混凝土襯砌和圍巖三部分組成。這種形式的儲氣庫氣密性由密封材料,如鋼材提供,硐庫穩定性和變形由混凝土襯砌提供。
7.人工硐庫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工程可控性強,可根據建設需求靈活布置。地下人工硐庫是現階段壓縮空氣儲能工程項目的重點研發和示范方向。因此,從儲氣庫方式來看,未來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儲氣方式將以人工硐庫為主,其他儲氣方式為輔。
8.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經過5kw~1.5mw的實驗性電站建設的驗證,目前已投產項目基本達到了60mw~100mw等級,300mw等級項目也已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這些工程儲氣庫工作壓力變動幅度一般為數兆帕,儲氣庫內基本壓力也一般為數兆帕,甚至高達十兆帕以上。
9.基本壓力是儲氣庫正常工作時的常存壓力。為了檢修或是定期檢測,需要人員、設備和材料進入氣庫,從而要放空氣庫,將硐庫內的壓力降至大氣壓力。
10.從技術角度分析,硐庫內壓力減至大氣壓力,硐壁內壓對圍巖的支撐消除,圍巖向內收斂變形,反復充放氣作用下將增加硐庫的變形,對密封層和混凝土襯砌變形和長期工作性能不利。
11.從經濟角度分析,一次放
聲明:
“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地下人工硐庫監測維修系統及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