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納米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碳酸鈣礦石為原料,將其煅燒分解為氧化鈣后進行消化及陳化,加入晶型控制劑,并通入二氧化碳氣體進行水浴反應,監測溶液pH值,當pH值達到7后依然持續通入二氧化碳氣體使其過碳化直至pH值達到6以下,停止通氣,及時過濾、洗滌干燥,制得納米碳酸鈣,所述的及時過濾是指應在停止通氣后不超過30min內進行過濾濾除原反應液;所述的晶形控制劑為木糖醇;所述的晶形控制劑占總混合體系的質量分數為不低于0.2%,所述的二氧化碳的每分鐘通氣量與氧化鈣物質的量比為1:
40 50,所述水浴反應的溫度保持在0 25℃。
~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將礦場開采的碳酸鈣礦石經過初步破碎與篩選,煅燒分解為氧化鈣,加入水使氧化鈣質量分數為3 5%,70?80~℃水浴加熱且900 1000rpm攪拌下使其充分消化,獲得氫氧化鈣漿料,之后進行陳化至少~
24h。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納米碳酸鈣的粒徑為40?60nm。
說明書: 一種納米碳酸鈣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0001] 本發明屬于無機納米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納米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尤其是基于過碳化制備顆粒均勻、分散性佳的納米碳酸鈣的方法。背景技術[0002] 納米碳酸鈣是一種功能性填充材料,廣泛應用于橡膠、塑料、造紙、膠黏劑等行業,不僅能起填充作用,降低成本,而且具備半補強或補強的作用,并賦予基體某種特殊的功能。[0003] 根據生產方法不同,可以將碳酸鈣分為重質碳酸鈣和輕質碳酸鈣,重質碳酸鈣就是通過物理研磨的方式使碳酸鈣顆粒粒徑減小,由于研磨設備的限制,幾乎很難使碳酸鈣的粒徑小于1000nm。輕質碳酸鈣則是通過化學反應的方法,制得的碳酸鈣為納米尺度。由于納米級的尺寸,納米碳酸鈣就具有了納米材料的性質,具有體積效應、表面效應和量子尺寸效應等。這些納米碳酸鈣特有的性質極大的開拓了碳酸鈣的應用領域。[0004] 納米碳酸鈣作為牙膏中使用到的研磨劑,其顆粒尺寸如果過大容易過度磨損牙釉質,造成牙齒表面的破損和缺陷,導致更多的污漬和細菌在此附著和滋生。而納米尺度的碳酸鈣不會導致過度磨損,同時還由于其具有高表面活性,可以牢固
聲明:
“納米碳酸鈣的制備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