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鈣鈦礦型鈮酸鉀鈉基陶瓷的制備方法,該鈣鈦礦型鈮酸鉀鈉基陶瓷由通式為(1?x)(K0.48Na0.52)(Nb0.955Sb0.045)O3?x(Bi0.5,Na0.5)HfO3,0.01≤x≤0.05的三種不同x值的陶瓷粉體等質量混合后在1080?1200℃燒結10?20h而成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以K2CO3、Na2CO3、Nb2O5、Sb2O3、Bi2O3、HfO2為原料,按照化學式配比計算所需各原料的質量,合成不同x值的鈮酸鉀鈉基陶瓷粉體;
(2)配料:首先將K2CO3和Na2CO3分別烘干,然后與其他原料混料后用行星球磨機進行初次球磨得到濕法漿料;
(3)初次燒結:將步驟(2)得到的濕法漿料烘干得到干粉,之后裝入坩堝中壓緊,蓋好坩堝蓋,送入箱式馬弗爐,在800?900℃保溫6?10h進行合成,隨爐冷卻至室溫得到預燒結干料;
(4)二次球磨:將步驟(3)中得到預燒結干料再次用行星球磨機球磨得到濕法漿料;
(5)烘干過篩:將步驟(4)得到的濕法漿料烘干后過篩獲得不同x值的鈮酸鉀鈉基陶瓷粉體;
(6)混合研磨:分別稱取相同質量的三種x值的鈮酸鉀鈉基陶瓷粉體混合后置于同一研缽中進行混合研磨過篩;
(7)造粒:在混合鈮酸鉀鈉基陶瓷粉體中加入質量分數為3%?4%的聚乙烯醇溶液攪拌均勻后烘干,其中混合鈮酸鉀鈉基陶瓷粉體:聚乙烯醇溶液質量比為10:3;
(8)冷等靜壓成型:將步驟(7)中烘干后的粉體研磨過篩,用模具壓成陶瓷胚體后在
500?700℃保溫1?3h進行排膠;
(9)快速升溫燒結:對排膠后陶瓷胚體在以10?20℃/min的升溫速率在1080?1200℃燒結10?20h,隨爐冷卻至室溫后得到陶瓷樣品;
(10)極化:將陶瓷樣品進行被銀處理,被銀條件為陶瓷樣品表面掛銀漿后在500?700℃下保溫20?30min,隨爐冷卻后在室溫下硅油浸泡中極化30?60min,極化電場為3k/mm,獲得鈣鈦礦型鈮酸鉀鈉基陶瓷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鈣鈦礦型鈮酸鉀鈉基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和步驟(4)中行星球磨以無水乙醇為球磨介質,按直徑5mm氧化鋯球珠與2mm氧化鋯球珠的質量比為1:2進行球珠混合,原料:球磨珠:無水乙醇質量比為1:8:5的配比
聲明:
“鈣鈦礦型鈮酸鉀鈉基陶瓷及其制備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