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退役電池再利用的分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對退役電池包進行拆解得到梯次電芯,按照預選規則預選出合格梯次電芯;
S2、采用設定大小電流對每個合格梯次電芯做一完整充放電循環,并根據實際放電容量C將每個梯次電芯補電至設定值;
S3、在補電結束后等待第一設定時間,測量每個梯次電芯的開路電壓OC1和交流內阻R,再將梯次電芯轉入存儲區域,等待第二設定時間后,再測每個梯次電芯的開路電壓OC2;
S4、根據步驟S2的充放電循環數據,記錄每個梯次電芯放電容量、充電恒流比、能量效率、充電平均電壓和放電平均電壓;
S5、根據步驟S3計算每個梯次電芯的k值,k=(OC2?OC1)/t;
S6、將步驟S4和步驟S5中的數據整理后按照設定標準歸類,再按照固定個數梯次電芯為一組轉入生產組裝環節進行梯次利用,以形成成品Pack;
所述步驟S6中的數據整理按照電芯編號、初始放出容量、首次滿充容量、首次滿放容量、充電恒流比、充放電能效率、充電中值電壓、放電中值電壓、靜置2h后電壓、靜置2h后內阻、靜置48h后電壓以及K值;所述設定標準為,首先按照放電容量分類,其次按照充電恒流比分類,再按照放電平臺電壓分類,最后按照K值分類;
所述的退役電池再利用的分選方法的系統包括:
預選模塊,用于對退役電池包進行拆解得到梯次電芯,按照預選規則預選出合格梯次電芯;
充放電循環模塊,用于采用設定大小電流對每個合格梯次電芯做一完整充放電循環,并根據實際放電容量C將每個梯次電芯補電至設定值;
測量模塊,用于在補電結束后等待第一設定時間,測量每個梯次電芯的開路電壓OC1和交流內阻R,再將梯次電芯轉入存儲區域,等待第二設定時間t后,再測每個梯次電芯的開路電壓OC2;
記錄模塊,用于記錄每個梯次電芯放電容量、充電恒流比、能量效率、充電平均電壓和放電平均電壓;
計算模塊,用于計算每個梯次電芯的k值,k=(OC2?OC1)/t;
整理歸類模塊,用于將測量模塊和計算模塊的數據整理后按照設定標準歸類,再按照固定個數梯次電芯為一組轉入生產組裝環節進行梯次利用,以形成成品Pack;
老化測試模塊,用于對成品Pack進行老化測試,記錄老化放電容量、放電截止單體最高最低電壓;
所述預選模塊、充放電循環模塊、測量模塊、記錄模塊
聲明:
“退役電池再利用的分選方法及系統”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