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電磁波污染愈加嚴重,不僅干擾電子儀器的正常運行,對環境產生污染,而且對我們的健康與安全也構成危害[1~4]
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軍事領域中對隱身技術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消除電磁波污染和提高隱身材料的性能已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重視
在國防領域和民用領域里,研發高性能“輕、薄、寬、強”的微波吸收材料都極為迫切[1~4]
石墨烯因其具有特殊的六元環結構、超高的比表面積、質輕及優異的化學穩定性等優勢,備受研究人員的關注[5]
Wang等[6]用抗壞血酸對氧化石墨烯進行綠色還原,制備出多孔繭狀石墨烯,在填充量(質量分數)為7%、匹配厚度為2 mm時其RLmin為-29.05 dB,有效吸收帶寬為5.27 GHz
但是,碳材料通常只有單一的電損耗機制,且介電常數偏高,致使大部分電磁波不能進入材料內部,不利于阻抗匹配
因此,從結構設計和性能優化角度出發,將磁性納米粒子負載于三維石墨烯上,可調節電磁參數、提高電磁波在材料內部的衰減及降低團聚,制備出具有多種損耗機制及特殊結構的吸波材料[7~9]
磁性納米鈷粒子具有耐高溫、磁飽和強度高等優點,是制造合金、電池、生物傳感器、吸波材料等的重要原料[10]
基于此,本文將介電損耗型材料和磁損耗型材料有效復合,將溶劑熱法與高溫原位裂解法結合制備一系列的rGO@Co/CoO納米復合材料,系統研究其吸波性能
1 實驗方法1.1 氧化石墨烯和rGO@Co/CoO復合材料的制備
用改進的Hummers法制備氧化石墨烯(GO)[11]
rGO@Co/CoO復合材料的制備過程為:在冰水浴狀態下將0.2 g的GO粉末和5 mL的聚乙烯醇(PVA)用超聲處理分散在40 mL的乙二醇(EG)中,將得到的溶液記為溶液A;然后在超聲處理條件下將1.5 g的乙酰丙酮鈷(AACo)和2 g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用機械攪拌分散在40 mL的EG中,生成紫紅色溶液,記為溶液B;將溶液A加入溶液B中混合均勻后轉移到不銹鋼反應釜(150 mL)中,在200℃反應8 h
反應系統自然冷卻至室溫后,將目標產物用蒸餾水充分洗滌,冷凍干燥后得到前驅體
將上述前驅體放入高溫管式爐中,在惰性氣體Ar保護下煅燒2 h,煅燒溫度分別為350、500和650℃(將相應的最終產物記為S350、S500、S650),升溫速率為3℃
聲明:
“磁性多孔rGO@Co/CoO復合材料的制備和吸波性能”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