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復合材料是用碳基體或石墨基體與碳纖維增強體制備的高強復合材料,其密度低、熱導率高、尺寸穩定性高、抗熱震性優異、在高溫下比強度高和中子吸收截面低,可應用在核反應堆和熱核領域[1~3]
在20世紀80年代,德國設計高溫氣冷反應堆并研究了C/C復合材料在控制棒中的應用[4]
1989年通用原子公司研究了由石墨和C/C復合材料制成的高溫控制棒,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測試相關材料支撐了通用原子反應堆的設計,認為C/C復合材料是制造控制棒的首選材料[5,6]
在球床式模塊化反應堆(Pebble Bed Modular Reactor, PBMR)和下一代核電站計劃(Next Generation Nuclear Plant, NGNP)中,C/C復合材料將用于制造橫向約束帶、上反射器支撐和反應性控制等組件[1]
在氟鹽冷卻高溫反應堆(Fluoride Salt High-Temperature Reactor, FHR)和釷基熔鹽反應堆(Thorium Molten Salt Reactor, TMSR)中,C/C復合材料因在高溫下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和良好的力學性能而用于制造控制棒套管
作為一種池式核反應堆,TMSR具有良好的中子經濟性、低壓和高溫操作的特點,可實現熱化學制氫、固有安全和在線換料[7,8]
在TMSR中核石墨用作中子慢化劑或反射材料減緩快中子的速度,熔融氟鹽(2LiF-BeF2: 67%-33%,摩爾分數,FLiBe; LiF-NaF-KF: 46.5%-11.5%-42.0%,摩爾分數,FLiNaK)用作一、二回路的冷卻劑
在TMSR的運行過程中C/C復合材料控制棒導向器而被低壓熔融氟化物鹽包圍,熔融氟化物鹽在壓力作用下浸滲入C/C復合材料內部
因此,有必要研究熔鹽浸滲行為對C/C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本文研究FLiNaK熔鹽在高溫(650℃)和不同浸漬壓力下在2D C/C復合材料中的浸滲行為和對其力學性能的影響
1 實驗方法1.1 樣品的制備
實驗用2D C/C復合材料為CX-761復合材料
從CX-761 C/C復合平板上裁取測量彎曲和壓縮強度用的試樣,并對其用激光打標標記
將試樣在超聲清洗機中用去離子水清洗后在120℃干燥箱中干燥2 h,然后稱量其初始質量
每次浸滲時,將500 g的 FLiNaK熔鹽置于高壓反應釜中,升溫至650℃保溫1 h以使
聲明:
“FLiNaK熔鹽浸滲對2D C/C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