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一種高強鋁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復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壓淬→彎形→時效;
下料工序:鋁合金薄板件在熱處理前將平面形狀和尺寸加工到位或接近加工到位;
壓淬工序:箱式爐底部放置料架,鋁合金薄板件平放在料架上加熱,將油壓機壓力設置為最小,零件加熱保溫后采用料鉗將零件從箱式爐內取出,20秒內轉移至壓淬模具的下壓型模,然后啟動油壓機,當壓淬模具的上壓模接觸零件后,立即停止施壓,然后噴水2~3min至零件冷卻;
彎形工序:采用折彎機將完成壓淬的鋁合金薄板件折彎至圖紙尺寸,壓淬和折彎間隔時間控制在3h以內;
時效工序:鋁合金薄板件擺放于箱式爐或臺車爐上,根據材料類型選擇參數進行時效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鋁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復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壓淬工序中,所述料架為高度40~60mm的SUS304鋼料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鋁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復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壓淬工序中,料架上放置多層鋁合金薄板件時,上層零件較下層零件朝爐門方向伸出≥30mm的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鋁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復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壓淬工序中,所述壓淬模具由上壓型模、上噴水系統、下壓型模、下噴水系統、U型螺栓套件和連接螺栓組成,所述上壓型模由L型壓柱、平板、過渡板、連接板和固定耳板構成;上噴水系統和下噴水系統均由主水管和分水管組焊而成,主水管連接循環水,分水管上鉆有小孔,起噴淋作用;所述下壓型模由L型壓柱、平板、過渡板、連接板、定位塊和固定耳板構成,上壓型模和下壓型模通過U型螺栓套件和連接螺栓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強鋁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復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和分水管采用20號鋼無縫鋼管制作,經表面氧化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強鋁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復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直徑為φ75mm,聯接進水,進水聯接口設在主水管中部。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強鋁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復合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管之間的間隔距離為70mm,單根分水管直徑為φ30mm,每隔20mm鉆有直徑φ2mm的噴水口。
聲明:
“高強鋁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復合處理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