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粉末冶金仿真制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粉末冶金隨機粒度分布3D有限元建模與仿真方法。
背景技術: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屬粉末或用金屬粉末(或金屬粉末與非金屬粉末的混合物)作為原料,經過壓制成形和燒結,制取金屬材料、復合材料以及各種類型制品的工業技術。目前,粉末冶金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交通、機械、電子、航空航天、兵器、生物、新能源、信息和核工業等領域,成為新材料科學中最具發展活力的分支之一。粉末冶金技術具備顯著節能、省材、性能優異、產品精度高且穩定性好等一系列優點,非常適合于大批量生產。另外,部分用傳統鑄造方法和機械加工方法無法制備的材料和復雜零件也可用粉末冶金技術制造,因而備受工業界的重視。
其一般的制造過程包括:
(1)生產粉末。粉末的生產過程包括粉末的制取、粉料的混合等步驟。為改善粉末的成型性和可塑性通常加入機油、橡膠或石蠟等增塑劑。粗粉末粒度有500~1000微米超細粉末粒度小于0.5微米等等。
(2)壓制成型。粉末顆粒在15-600MPa壓力下與增塑劑一起壓成所需形狀。
(3)燒結。在保護氣氛的高溫爐或真空爐中進行。燒結不同于金屬熔化,燒結時至少有一種元素仍處于固態。燒結過程中粉末顆粒間通過擴散、再結晶、熔焊、化合、溶解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學過程,成為具有一定孔隙度的冶金產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粉末冶金隨機粒度分布3D有限元建模與仿真方法,解決了在粉末冶金燒結加工生產過程中難以對其進行建模仿真的困難。本發明的特點是結合了隨機離散化的建模手段和有限元分析手段,將建模過程利用離散元進行,分析過程利用有限元進行,實現了粉末冶金復雜組分的三相固液混合燒結材料的3D仿真建模與分析。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粉末冶金隨機粒度分布3D有限元建模與仿真方法,該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根據粉末冶金配方成分,獲得各項成分的含量和粒度范圍,主要參數為最大粒徑Dmax與最小粒徑Dmin;
步驟二:通過不同組分的密度和含量計算物料顆粒的平均密度。根據步驟一獲得的最大與最小粒徑,將粒徑劃分成3-7個粒徑帶。每個粒徑帶取最大與最小粒徑分別表示為:Di1和Di2,i表示粒徑帶數。并將其帶入代表粒徑計算公式,計算各粒徑帶下的顆粒所占的體積V與顆粒數量N;
步驟三:通過PFC3D軟件的邊界設置,指定顆粒的投放區域
聲明:
“粉末冶金隨機粒度分布3D有限元建模與仿真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