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自放電篩選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2.鋰離子電池因比能量高、循環壽命長、綠色無污染等優點,廣泛應用在消費類電子產品和新能源汽車上。在鋰離子電池的電芯生產制造過程中,通常在分容結束后會對電芯進行自放電篩選,目的是篩選出不合格的電芯。自放電篩選時通過測試電芯的k值來完成的。k值是用于描述電芯自放電速率的物理量,k值是鋰電池電芯制造企業在出貨前必須測試的項目,k值的測試具有以下意義:
3.(1)篩選出微短路電芯:在電芯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引入粉塵,或者在焊接過程中會產生金屬顆粒,極片、隔膜來料等也會攜帶粉塵,這些都會造成電芯內部微短路。微短路電芯如果不能及時檢出的話,在后續電芯使用過程中就有可能刺穿隔膜形成短路,從而造成電芯熱失控,引發安全事故。對于微短路電芯,通過分容容量和測量一次ocv(open circuit voltage,開路電壓)無法篩選出,必須引入自放電篩選,通過計算電芯存儲電壓下降速率來判斷電芯是否存在微短路情況。
4.(2)電芯一致性篩選:k值是對電芯電壓下降速率的定量描述,計算方法為兩次測試的開路電壓差除以兩次電壓測試的時間間隔。k值過大,說明電芯存儲電壓下降速度太快,如果自放電大的電芯出貨給客戶,自放電大的電芯的電壓一致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極差越來越大。根據木桶原理,如果自放電異常電芯與正常電芯組成模組,各電芯自放電的不一致性會導致鋰電池組壽命減少,出現容量迅速衰減,從而影響電芯的使用。
5.目前行業通用的k值篩選方法為:分容后的電芯
→
存儲一段時間t1
→
測試電壓ocv1
→
存儲一段時間t2
→
測試電壓ocv2,ocv1與ocv2的差值與兩次存儲時間差的比值即為k值,也就是k值=δocv/δt=(ocv1
?
ocv2)/(t2
?
t1)。計算同一組電芯的電壓降平均值和標準差,根據電壓降平均值和標準差數據篩選合格電池。
6.這種自放電篩選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7.(1)影響k值規格制定:目前通用k值規格制定方法為根據電芯的k值分布范圍,按照均值(+nσ)來設定一個規格線,n通常在2~6的范圍內。在實際電芯生產過程中,存儲車間溫度和存儲時間對電芯存儲時的ocv影響較大。當產線出現異常情況時,就會出現ocv靜置超時的情況,按照k值計算方式,存儲時
聲明:
“鋰離子電池自放電篩選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