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用于可再充電鋰離子電池的正電極活性材料的鋰鎳錳鈷復合氧化物
1.技術領域和
背景技術:
2.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鋰離子二次電池(lib)的鋰鎳(錳)鈷基氧化物正電極活性材料粉末,該鋰離子二次電池(lib)適用于電動汽車(ev)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應用,該正電極活性材料粉末包含鋰過渡金屬基氧化物粒子,該粒子具有芯,芯的頂部上設置有表面層。該粒子包含以下元素:li、金屬m'和氧,其中金屬m'具有式:m'=(nizmnyco
x
)
1-kak
,其中a為摻雜物,0.50≤z≤0.89,0.05≤y≤0.25,0.05≤x≤0.25,x+y+z+k=1,并且k≤0.01。
3.正活性材料被定義為在正電極中具有電化學活性的材料。對于活性材料,必須理解材料在預定時間段內經受電壓變化時能夠捕獲和釋放li離子。
4.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鎳(錳)鈷基氧化物正電極活性材料(下文稱為“hn(m)c化合物”),即,其中ni與m'的原子比至少為50.0at%的hn(m)c化合物。
5.在本發明的框架中,at%表示原子百分比。濃度的給定元素表達中的at%或“原子百分比”意指要求保護的化合物中所有原子的百分之多少是所述元素的原子。
6.通過應用以下公式:材料中第一元素e的重量百分比(wt%)(e
wt1
)可轉換為所述材料中所述第一元素e的給定原子百分比(at%)(e
at1
),其中e
at1
與e
aw1
的乘積除以材料中其他元素的e
ati
×eawi
之和,e
aw1
為第一元素e的原子量(或分子量)。n為整數,表示包含在材料中的不同元素的數量。
7.隨著ev和hev的發展,產生了對符合此類應用條件的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并且因為hn(m)c化合物具有相對低廉的成本(相對于鋰鈷氧化物化合物等替代物而言)和較高的容量,人們越來越多地探索hn(m)c化合物作為固態候選材料用作lib的正電極活性材料。
8.雖然hn(m)c化合物因上述優點而具有良好應用前景,但也存在ni原子含量高于50.0%時循環穩定性下降等缺點。
9.因此,目前需要獲得具有足夠高的首次放電容量(即,至少175mah/g)和循環壽命(即,在25℃下至少1900次循環,直到lib達到大約80%的保留容量)同時在至少4.0v的工作電壓下保持必要的低衰減率qf1c(即
聲明:
“作為用于可再充電鋰離子電池的正電極活性材料的鋰鎳錳鈷復合氧化物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