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術屬于材料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鉭鎢合金制品及其制備方法,更具體涉及鉭鎢合金制品的3d打印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2.鉭鎢合金由于優異的高溫性能和耐腐蝕性能在航空航天以及軍工領域有深遠的應用前景。但是鉭鎢合金硬度和熔點高,用傳統加工方式難度大、材料利用率低、加工周期長、復雜件難以制備。所以研究利用增材制造技術制備鉭鎢合金材料,推動三代以后航空航天發動機的發展,對我國國防建設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且針對國內外目前沒有關于鉭鎢合金的增材制造技術的現狀,通過研究增材制造技術制造致密、復雜結構的鉭鎢合金制品,可填補國內外相關技術的空白。
3.相關技術制備鉭鎢合金制品傳統制備工藝有兩種:
4.一是鑄錠減材加工方法,該方法涉及鑄錠
→
鍛造
→
軋制
→
切割
→
機加
→
打磨
→
焊接、鉚接
→
裝配
→
制品;
5.二是粉末冶金加工方法,該方法涉及將鉭粉與鎢粉一以定比例混合后燒結成型。
6.本領域還需要更好的鉭鎢合金制品制備工藝。
技術實現要素:
7.發明人發現,針對鉭鎢合金熔點高,硬度大的特點,常規鍛軋工藝、粉末冶金等制備過程復雜、成本高、復雜件無法制備,限制了合金在航空航天及耐腐蝕等領域的廣泛應用的問題。
8.本技術通過對3d打印過程中多個參數的調整,開發出適合鉭鎢合金材料的3d打印工藝,使鉭鎢合金制品可通過3d打印工藝來制備,解決常規工藝制備鉭鎢合金制品中存在的問題,降低加工成本,縮短產品的研發周期。
9.本技術以球形鉭鎢粉為原料,通過激光選區熔化工藝制備,旨在解決以往傳統方式加工難度大,復雜件難加工的缺點,開發出適合鉭鎢合金材料的3d打印工藝,使鉭鎢合金制品可通過3d打印工藝來制備,解決常規工藝制備鉭鎢合金制品中存在的問題,降低加工成本,縮短產品的研發周期,生產出滿足軍工及航天領域耐高溫耐腐蝕性能要求的復雜鉭鎢制品。
10.在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鉭鎢合金制品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1.(1)提供球形鉭鎢合金粉末,所述球形鉭鎢合金粉末具有以下特征:
12.粒徑下限為15~25μm(例如18~22μm,例如20μm);
13.粒徑上限為50~60μm(例如53-58μm,例如55μm);
14.50g粉末通過標準漏斗的時間5~10s(例如6~8s);
15.粉末球形度≥0.8(例如≥0.
聲明:
“鉭鎢合金制品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