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燃料電池石墨極板粘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池極板粘接結構及其粘接方法。
背景技術:
2.氫氧燃料電池依靠氫氣和氧氣(空氣)直接進行電化學反應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具有能量轉換效率高、排放物無污染的優點。在燃料電池結構中,雙極板和膜電極構成單電池,單電池通過密封堆疊形成并聯結構的電堆。作為燃料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極板起著提供燃料電池反應所需要的氣體、排出反應生成的水和控制燃料電池溫度的重要作用。
3.雙極板一般由陰陽單極板通過粘合工藝制備,粘合后中間的腔體作為冷卻液的通道,因此,雙極板粘合工藝對密封性有著直接的影響。
4.燃料電池極板常用材料有石墨板、金屬板和復合板。石墨雙極板具有耐腐蝕性強、導電導熱性好的優點,且通過新工藝開發,成本在不斷降低,在燃料電池雙極板中占有很大比例。金屬雙極板導電率高,工藝制法多樣且機械強度高。在雙極板粘合工藝中,通過絲網印刷或點膠的方式將膠水涂于雙極板的凹槽上,粘合后進行固化處理,以達到密封的目的。隨著燃料電池功率的增加,對燃料電池的功率密度要求越來越高,減少密封區域的面積能夠提高功率密度,然而,由于粘合后粘接槽中的膠水存在氣泡,固化后使粘接界面存在空洞,隨著密封面積的降低,氣泡對密封可靠性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此,改善雙極板粘接氣泡具有重要意義。
5.但是,在現有的極板粘合工藝中,由于粘合后粘接槽中的膠水存在氣泡,固化后使粘接界面存在空洞,隨著密封面積的降低,氣泡對密封可靠性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嚴重的會導致雙極板報廢。
技術實現要素:
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池極板粘接結構及其粘接方法,減少粘接面中氣泡。
7.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電池極板粘接結構,包括相互粘接的第一極板和第二極板,所述的第一極板在朝向第二極板的一側設置有粘接膠槽、溢膠槽和排氣支撐。
8.優選地,所述的排氣支撐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凸臺和設置在相鄰兩個凸臺之間的排氣通道;所述的第二極板與凸臺表面接觸,粘接膠槽、溢膠槽和排氣通道連通。
9.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粘接膠槽和溢膠槽通過排氣通道連通真空系統。
10.優選地,所述的第一極板上從中心側向邊緣側依次設置有粘接膠槽、溢膠槽和排氣支撐。
11.優選地,所述的粘接膠槽底部朝向溢膠槽傾斜。
12.優選地,所述的溢膠槽的深度大于粘接膠槽的深度。
13.一種上
聲明:
“電池極板粘接結構及其粘接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