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術涉及鋰離子電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及制備方法、正極材料、正極漿料、鋰離子電池及正極和涉電設備。
背景技術:
2.鋰離子電池是新一代的高能可再生綠色能源。它具有工作電壓高、能量密度大、安全性能好、循環壽命長、自放電率低和無記憶效應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電動汽車、大規模儲能領域中。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的迅速發展,對鋰電池能量密度要求不斷地提高;為了提高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開發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已迫在眉睫。
3.鋰離子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容量和電壓等優異的性能主要取決于正極材料的制備,常規正極材料的容量低,制約了鋰離子電池整體容量的提升。因此,開發容量高、倍率性能優異、循環性能穩定、安全性好的正極材料是當前研究鋰離子電池的熱點和難點。
4.在眾多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層狀三元正極材料相比常規的正極材料,其容量更高,循環性能更好,成本低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該材料充放電過程中結構不穩定,容易向尖晶石相和巖鹽相轉變,導致循環過程容量衰減過快;且其熱穩定性和安全性能較差。這些缺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層狀三元材料的廣泛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及制備方法、正極材料、正極漿料、鋰離子電池及正極和涉電設備,以解決上述問題。
6.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7.一種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包括核層、中間層和殼層,所述中間層包覆所述核層,所述殼層包覆所述中間層,所述核層、所述中間層、所述殼層的孔隙率依次增大。
8.優選地,所述核層的孔隙率為5.4%-17.1%,所述中間層的孔隙率為7.8%-19.2%,所述殼層的孔隙率為9%-20.1%;
9.優選地,所述核層的孔隙率為7.03%-12.74%,所述中間層的孔隙率為8.7%-13.6%,所述殼層的孔隙率為14.8%-16.3%;
10.優選地,所述核層的半徑占整體半徑的25%-30%,所述中間層的厚度占整體半徑的50%-58.8%,所述殼層的厚度占整體半徑的11.2%-25%。
11.優選地,所述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d50為7-15μm,(d90-d10)/d50=0.6-0.8。
12.優選地,所述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001晶面半峰寬為0.4-0.88
°
,101晶面半峰寬為0.25-0.61
°
;
13.優選地,所
聲明:
“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及制備方法、正極材料、正極漿料、鋰離子電池及正極和涉電設備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