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用無機涂層材料的抗滲增強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建筑用無機涂層材料的抗滲增強劑,由滲透反應組分、輔助滲透組分、疏水組分、結構致密組分和、降低表面張力組分和聚合物膠粉混合而成,本發明可有效改善水泥基復合材料與無機涂層材料的界面性能,顯著提高表面活性物質滲透進入混凝土表層的深度,制備出具有低介質滲透、高耐候、綠色環保的建筑用無機涂層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球形多孔Fe3O4/MnO2超級電容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硫酸錳、過硫酸銨和硫酸亞鐵的混合水溶液作為原料,在持續超聲輻射下進行反應,經離心、清洗和冷凍干燥獲得最終產物。加入亞鐵離子后,超聲反應速率加快且產物由棒狀變成球形多孔納米結構,生成直徑為2~8nm的Fe3O4納米粒子均勻分散在球體內部。通過調節Fe2+濃度,Fe3O4/MnO2復合球的直徑在500nm~800nm范圍內可控。該制備方法成本低,易實現產業化。球形多孔Fe3O4/MnO2復合材料具有較高比電容值,尤其在快速充放電條件下表現出很好的循環穩定性,在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領域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伏電池用復合相變蓄熱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材料包括十六烷、十八烷和泡沫鋁;十六烷和十八烷的共熔混合物與泡沫鋁的質量比是5~10∶1,十六烷和十八烷的共熔混合物中十六烷和十八烷的質量比是3~7∶7~3。該方法包括將十六烷和十八烷混合后加熱至完全熔化,然后攪拌,形成共熔混合物;將上述共熔混合物和泡沫鋁混合后攪拌,形成所述的復合相變蓄熱材料。本發明可有效地吸收和儲存光伏電池釋放的熱能;可使光伏轉換效率提高15%以上,太陽能總利用效率達到70%以上;提高了蓄熱材料的導熱性能和熱穩定性;本發明的復合材料無毒、無腐蝕性,相變過程中無過冷和相分離現象,相變體積變化小,可長期使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級嵌套孔隙結構的多孔支架制備方法,屬于制備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型的多孔支架的技術領域,通過面曝光3D打印技術與自然生長技術相結合,在建模軟件中建立模型,利用基于面曝光技術的光固化3D打印機打印支架結構件,將打印好的支架清理后放入特制溶液中進行自然生長,使支架內外表面均被含促骨生長因子的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的復合材料結合層充分覆蓋,并進行后處理。本發明方法制備的支架具有復雜的多級嵌套孔隙結構,較大的表面積方便細胞充分附著長入,促骨生長因子的持續釋放提高細胞增殖率、結合緊密度,降解過程中支架材料同生物活性物質間相互轉化、自體組織替代的比例大幅提升,在醫工結合領域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無機非金屬納米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錳鈷鐵氧體納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制備錳鈷鐵氧體納米材料的原料組合物,包括錳的硝酸鹽、鈷的硝酸鹽和鐵的硝酸鹽,其摩爾比為3:(2?4):(8?16);采用噴霧?煅燒一步法制備得到磁性錳鈷鐵氧體納米顆粒Mn0.5Co0.5Fe2O4,其飽和磁化強度為3.4?66.3Am2/kg,顆粒平均粒徑為18.1?47.2nm,可以用于氣相中單質汞的吸附,對氣相汞的吸附容量為2.2?89.8μg/g,可通過調節前驅體溶液濃度、氣溶膠噴霧流速、煅燒溫度控制產品性能,制備方法簡單,過程易于控制,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產品尺寸和組成均勻,粒徑分布窄。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數字圖像處理的水泥基材料細密裂紋評估方法,其技術要點是,對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ECC的目標試件進行拉伸,通過相機每間隔固定時間采集一次裂縫圖像,將所述裂縫圖像通過信號平均化轉換、中值濾波器過濾等操作得到背景修正的裂縫圖像;通過邊緣識別算法或雙閾值算法依次獲取準確包含細裂紋和寬裂紋信息的合格二值圖像;按照拍攝的時間順序軸,逆向順次向前對各張所述合格二值圖像進行去噪處理和增強處理,通過各張所述降噪圖像獲取每個裂縫區域的像素面積和邊界坐標,裂縫寬度識別為裂縫在加載方向的投影長度,裂縫的平均寬度通過開裂區域像素面積除以裂縫長度獲得,累計裂縫長度并除以試件整個寬度,獲得裂縫數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懸臂梁振動發電裝置,發電裝置包括固定座、撓曲電材料、離子液體、上電極銅片、下電極銅片、質量塊、絕緣基體層、磁流變彈性體、線圈、導磁支架和永磁鐵,本發明通過控制線圈中的電流大小,改變磁流變彈性體中的磁場,實現磁流變彈性體的自動實時變剛度,調節振動發電裝置的固有頻率與外界振源頻率接近,使得懸臂梁達到共振,在外界振源作用下實現俘獲能量的最大。本發明基于撓曲電復合材料的改進型懸臂梁振動發電裝置,克服了傳統發電裝置的體積大、結構復雜、噪音大、系統能量轉換率低等缺陷,能夠有效地提高懸臂梁發電機的工作效率,具有更高的機電能量轉化效率。
本發明涉及道路工程建設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耐低溫型高模量瀝青混合料專用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其技術要點如下:按照重量份數計算,包括如下組分:主劑100份、廢舊塑料混合物30~50份、丁苯橡膠10~20份、巖瀝青顆粒100~150份、增容劑1~3份;主劑由聚氨酯預聚體10~15份、聚乙烯蠟5~10份、填料3~7份組成的三元納米復合材料。該高模量瀝青混合料專用添加劑與瀝青以及混合料的相容好,不但顯著提高了高模量瀝青混合料的抗低溫開裂性能,而且具有優異的抗車轍性能和抗水侵害性能,同時混合料拌合溫度較低,施工和易性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混凝土墻體溫差發電裝置及其石墨烯?混凝土墻體的制法,所述混凝土墻體溫差發電裝置包括石墨烯?混凝土墻體,置于石墨烯?混凝土墻體上方的集熱系統,與石墨烯?混凝土墻體一側依次連接的整流器、控制器和電容器;所述集熱系統包括藍膜鍍板和設在藍膜鍍板與石墨烯?混凝土墻體間的紫銅流道。本發明的混凝土本身具有n型導電性,表現出輕微的電子運動,隨著石墨烯p型導電材料的加入,石墨烯?混凝土中存在空穴運動,因此在復合材料中形成電子空穴分布,不但保有了混凝土的機械性能,更增強了其熱電性能。本發明用熱電材料制造的溫差發電器具有無機械運動、無噪聲、無磨損、可靠性高、免維護、無污染、尺寸形狀可根據需要設計。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泥基?水凝膠復合電解質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水泥與水拌合得到水泥漿體,并加入堿或堿金屬鹽;(2)通過冰模板法構建雙向冷凍梯度使水泥漿體中的水形成定向排列的冰層,經過低溫養護后得到具有層狀結構的水泥基體;(3)對水泥基體進行養護后脫模,干燥和低溫處理終止水化;(4)將水泥基體浸入聚丙烯酰胺水凝膠前驅體溶液,使前驅體溶液填充層間孔隙,隨后在加熱的條件下使溶液熱交聯形成聚丙烯酰胺水凝膠,使交聯后的試樣在鹽溶液中養護至對應齡期,制得。本發明制備流程簡單,制備的復合材料不僅具備水泥基材料高強度的優勢,又有水凝膠的高離子電導率,適用于作為結構超級電容器,實現大體積儲能。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容積式光熱一體化方法。其包括相變儲熱材料和高光譜吸收率陶瓷填料,所述相變儲熱材料包括有機糖醇類、脂類、烴類中的1種或至少2種的組合,所述高光譜吸收率陶瓷填料為納米氮化鈦。本發明可使復合相變儲熱材料具有極高的太陽能全光譜吸收能力、從而使其具有較快的光熱轉化速率,大幅度提高了其在太陽能利用領域的儲熱速率。本方法操作簡單、制備流程少,用本方法制得的產品在太陽能光熱利用領域具有很好的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層狀雙氫氧化物復合凹凸棒石粘土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制備方法為(1)將粒徑為100目~200目的凹凸棒石粉末分散于異丙醇溶液中,攪拌,然后加入有機疏水化合物,室溫下攪拌反應;(2)反應結束后,向反應液中加入有機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異丙醇溶液,微波加熱輔助反應,反應結束后得到漿料;(3)向漿料中加入氨水,然后逐滴加入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滴加結束后控溫反應,反應結束后,離心,沉淀用異丙醇洗滌至無Cl?存在,置于烘箱中烘干,得到層狀雙氫氧化物復合凹凸棒石粘土。該產品無論在高磷素濃度下還是低磷素濃度下均有很好的磷素吸附量,具有很好的吸附穩定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模壓工藝用樹脂、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樹脂合成領域。該樹脂包括:步驟一、羥基封端聚氨酯預聚體的合成;步驟二、引入雙鍵和羧基功能基團;步驟三、加入稀釋劑完成樹脂制備。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本發明的樹脂在制備過程和應用過程中十分環保,無任何不愉快氣味;(2)在應用過程中,無需新增任何設備,不需改變原有工藝;(3)最終通過本樹脂制備得到的復合材料產品性能較傳統不飽和樹脂具有明顯提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顱內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備/使用方法。所述可降解支架應用于顱內血管,是由高分子量可降解聚合物、可降解磁性納米粒子和低分子量可降解聚合物形成的多層復合材料制成的,降解周期可控。其中,支架材料含有可降解磁性納米粒子,開啟外部的交變磁場,使得可降解磁性納米粒子產生熱效應,從而在內部對支架進行升溫,加快支架降解速率和可降解磁性納米粒子自降解。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創造所述的顱內可降解支架的降解周期可控,升溫方式具有時間、溫度可控、對周圍環境損傷小的特點。將內皮化后,支架的非必要降解周期從24?36個月縮短到12?18個月,能夠減少內膜增生并將更加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再狹窄的發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納米氧化鎳包覆氧化鋁粉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采用溶液反應法中在氧化鋁粉體表面包覆堿式碳酸鎳納米層,代替機械球磨等混料方式,干燥后進行篩分;然后,在燒結爐600℃?1000℃中燒結1?3h。之后,將燒結后的致密樣品進行篩分,最后得到氧化鎳包覆氧化鋁的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過程操作簡單、重復性好,混料和反應均勻,同時制備時間短、晶粒均勻,能源及成本低,可以用于催化材料、高溫熱敏材料等。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熒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以CdCl2·2.5H2O為鎘源,配成混合溶液,在氮氣保護下,用谷胱甘肽(GSH)作表面修飾劑,調節溶液的pH值,加入Na2S·9H2O溶液,水浴加熱,得到CdS水溶液;然后將Zn(CH3COO)2·2H2O和Na2S·9H2O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水浴加熱,得到CdS/ZnS納米復合材料。該制備方法工藝簡單,原料易得,綠色環保,所得量子點粒徑均勻,水溶性良好,熒光和電化學性能好,通過改變殼層厚度,反應溫度等可調節熒光發射峰位,可廣泛應用于重金屬離子檢測、藥物篩選,以及太陽電池等方面。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廢舊藥用鋁塑板制作的復合板材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和資源再生技術領域。本發明的復合板材由植物纖維增強塑料外結構層和鋁板內襯層構成,內襯層外圍模壓有外結構層。外結構層由植物纖維增強塑料復合板材構成,植物纖維增強塑料復合板材由廢舊塑料、改性植物纖維、增韌劑、滑石粉壓延制成,鋁板內襯層由多孔鋁板拼接而成,多孔鋁板為采用機械方法對廢舊藥用鋁塑板中鋁板加工而成的帶有多個通孔的鋁板。本發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生產制造方便,生產過程中機械化程度高,環境友好,模量高,剛性大,抗蠕變,同時可對工農業及醫療邊角料進行綜合利用,降低產品成本,適用于制作家具、裝潢、市政等領域使用的非承力板。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纖維增強PEEK齒輪及其制備方法,涉及機械零件的制造技術領域,一種碳纖維增強PEEK齒輪,包括以下的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備而成:碳纖維30?60%,PEEK樹脂及其助劑40?70%,與普通塑料增強的復合材料齒輪相比,擁有更為優異的強度、耐磨性、耐熱性和和自潤滑性,而且制備工藝簡單,可實現規?;a。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胚芽米防霉保鮮貯藏的方法,屬于農產品保鮮技術領域。由TiO2載銀抗菌粒子作為核心抗菌材料,與凹凸棒土、聚乙烯塑料母粒、偶聯劑和潤滑劑等混合吹膜制成納米抗菌復合薄膜對胚芽米進行包裝儲藏,達到對胚芽米防霉保鮮貯藏的目的。納米銀顆??梢灾苯舆M入菌體與氧代謝酶(—SH)結合,使菌體窒息而死還能和細菌細胞壁上暴露的肽聚糖反應,產生可塑性化合物,阻止病菌活動,從而殺死病菌。納米抗菌復合材料形成一個低氧高二氧化碳的微環境,能抑制胚芽米的霉變及腐敗變質變化,有利于胚芽米的防霉保鮮貯藏。本發明具有雙效抗菌機理,更有利于胚芽米的防霉保鮮貯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包括導電聚合物碳硫正極的二次鋁電池,主要由包括導電聚合物碳硫正極、含鋁負極和電解液組成。上述導電聚合物碳硫正極包括活性漿料層和集流體,其中,活性漿料層由粘結劑和活性材料組成,具體地,活性材料為改性聚苯胺納米纖維/多孔炭/硫復合材料,該正極有效結合了聚苯胺比能量高和多孔炭導電性和循環穩定性好的優點,由此制備的二次鋁電池性能得到提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核殼包覆結構材料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工藝簡單,制備過程易控制。本發明先制備出氧化石墨烯材料,再將納米硅制備成核殼結構的碳包覆硅材料,將氧化石墨烯與碳包覆硅粉按一定比例溶液共混,混合均勻后抽濾成二維薄膜,然后采用熱還原,獲得核殼結構硅@碳/石墨烯復合材料。采用本發明方法制備的電極材料在電流密度為200mA·g?1時,首次充放電容量分別為835.8mAh·g?1和1452.3mAh·g?1,100次循環以后充放電容量為705.1mAh·g?1和710.9mAh·g?1,容量保持率達到84.4%,循環穩定性較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火輕質混凝土預制板,包括混凝土層、耐火填料層、保溫層、龍骨架和表面層,所述表面層設置在預制板的上下兩面,在上下兩表面層之間由下而上依次設有耐火填料層、保溫層、混凝土層、保溫層和耐火填料層;所述龍骨架強化層包括由碳纖維導桿制成的格柵框架和覆蓋在所述格柵狀框架的金屬絲網構成,所述龍骨架包覆在所述混凝土層中,所述保溫層由砂漿層包覆聚氨酯泡沫層構成。本發明在混凝土預制板中添加耐火填料層和耐火龍骨層,可有效提高預制板的耐火性能,面板設置不燃性無機保溫材料,可以避免火災時火焰和高溫氣體有表面進入到預制板內部,減低預制板受熱膨脹變形的可能;通過多層復合材料的設置,兼顧預制板的保溫性能、防火性能和重量,降低建筑物的基礎建造費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短角鋼連接的鋼筋混凝土裝配整體式框架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帶短梁段的鋼筋混凝土預制柱、鋼筋混凝土預制梁,鋼筋混凝土預制梁兩端部、鋼筋混凝土預制柱兩端部以及預制柱附帶短梁段端部帶有連接用短角鋼,短角鋼兩分肢上面分別帶有預留螺栓孔,上下樓層的鋼筋混凝土預制柱通過連接短角鋼用高強度摩擦型螺栓相連,鋼筋混凝土預制梁和鋼筋混凝土預制柱的連接則通過鋼筋混凝土預制梁端部短角鋼、鋼筋混凝土預制柱附帶短梁段連接短角鋼用高強度摩擦型螺栓相連,在梁柱連接區澆筑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使結構成為裝配整體式框架。本發明具有內力傳遞明確可靠、受力簡單合理、施工方法便捷高效、整體性能好、抗震性能好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FRP網格施加預應力的張拉錨固裝置及張拉錨固方法,其中張拉錨固裝置包括下襯板、上壓板以及將所述上壓板與所述下襯板緊固的連接件,在所述下襯板的上表面設置有與FRP網格縱橫纖維材間距相等的用于嵌入所述FRP網格的凹槽;在所述上壓板的下表面設置有卡入所述凹槽的凸肋,該凸肋包括橫肋和縱肋;在凹槽的底面和承受網格剪力一側的凹槽側面設有第一墊層;在所述凸肋的凸面上設有第二墊層。本發明可以在利用FRP網格加固結構時對網格施加預應力,以充分發揮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強度,提升加固的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蝦蟹殼制備甲殼素納米纖維光學透明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兩種化學處理、機械處理。優點:1)作為垃圾處理,污染環境的櫥余廢物的蝦蟹殼作為制備高性能光學透明材料的原材料加以高值化利用。2)制備的納米薄膜具有力學性能好、透明度高、熱膨脹系數低等特點,而且由于納米纖維素的直徑尺寸低于可見光的波長范圍,其光學透明好,因此,納米纖維薄膜與其他樹脂復合材料可作為可卷繞的柔性電子器件來使用,如柔性顯示器、電子紙、太陽能電池、柔性電路、玻璃基體的替代品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三維編織物示跡線間距檢測方法,包括:步驟(1)、利用視覺傳感器搭建視覺數據采集系統;步驟(2)、視覺數據采集系統采集三維編織物示跡線的訓練數據;步驟(3)、構建三維編織物示跡線識別深度學習模型,將步驟(2)采集到的訓練數據送入深度學習模型進行訓練,得到訓練好的三維編織物示跡線識別深度學習模型;步驟(4)、根據步驟(3)得到的三維編織物示跡線識別深度學習模型定位批量圖像中三維編織物示跡線的位置,測量相鄰示跡線之間的距離,用以判斷三維編織物是否達到生產標準,保證三維編織復合材料的安全性能。本發明自動化程度高,排除了人為因素的干擾,可準確地測量三維編織物示跡線之間的距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離散?連續耦合的鋼橋面鋪裝層間剪切試驗模擬方法,步驟如下:首先,在PFC3D軟件中建模,形成鋼橋面鋪裝瀝青鋪裝層三維離散元模型;其次,在FLAC3D軟件中建模,形成鋼橋面板三維連續模型;再次,利用PFC3D與FLAC3D軟件的Socket?I/O功能,實現兩者模型之間的數據交換;最后,對模型進行加載剪切,改變瀝青鋪裝層三維離散元模型的細觀參數與鋼橋面板的材料參數,進行鋼橋面鋪裝層間剪切影響因素分析。本方法綜合離散元法與有限元法的優勢,既考慮了瀝青混凝土作為多相復合材料所具有的細觀特征,又考慮了鋼橋面板線彈性材料的特征,模擬結果更加符合工程實際,所得數據可用于指導鋼橋面鋪裝體系復合結構的設計。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ZIF?8/碳點抗生物膜復合納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方法以金屬有機框架ZIF?8為載體,以賴氨酸碳量子點為抗菌劑,利用賴氨酸碳量子點表面的含氮基團與鋅離子的配位作用,將賴氨酸碳量子點嵌入ZIF?8框架中,制備抗生物膜復合納米材料。本發明制得的ZIF?8/碳點抗生物膜復合納米材料相對于單一的ZIF?8及Lys?CD而言,其抗生物膜活性明顯增強,同時Lys?CD賦予復合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抗生物膜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筒口半球形穿透蓋,屬于復合材料與結構力學領域,本發明采用玻璃鋼制備筒口筒口半球形穿透蓋,筒口半球形穿透蓋由外至內依次為外表面層、中間層、內表面層的三層結構;所述的中間層鋪設抗外壓層,即中間層為多層玻璃纖維布,層與層之間刷膠,且采用經緯向對齊的方式鋪層;已刮膠的中間層的延罩體經緯線劃開成四瓣。本發明的筒口半球形穿透蓋具有質量輕、剛度高、防電磁輻射、密封易調整、抗較高外壓和內壓,穿透頂破載荷小,能承受相鄰裝備系統發射時燃氣流的沖擊等優良性能,可廣泛的應用于裝備系統的筒口。
本發明提供一種混凝土建筑物多頭3D打印裝置,本發明所述混凝土建筑物多頭3D打印裝置由打印機六軸機器人、打印頭連接板、混凝土打印機構、金屬打印機構、拋光裝置和噴涂裝置組成。本發明利用所述3D打印機制備功能梯度混凝土復合材料,在打印建筑物輪廓的同時,等待混凝土固化的時間內,切換機器手上的金屬焊接打印頭,按照預先設計的切片路徑進行堆焊工藝,打印出所需的鋼筋,自動實現配筋工藝,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預。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蘇南京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