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SW?CNTs和N?SiCp增強鎂合金工件,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組分組成:SW?CNTs短纖維0.5?1.5%、N?SiCp顆粒1?15%、余量為鎂合金粉,以上各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該工件充分發揮了SW?CNTs短纖維和N?SiCp顆粒復合強化鎂合金基體作用,提高復合材料的綜合力學性能和物理化學性能。以上述為材料的工件的制備方法為:步驟1:按照上述配比稱取原料;步驟2:將步驟1球磨后完全混合均勻的SW?CNTs短纖維、N?SiCp顆粒和鎂合金粉料放入半固態射壓成型裝置中直接成型復合材料坯料或工件。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銅基石墨自潤滑道岔滑床板的制備方法,將石墨粉末進行清洗、敏化、活化、還原、干燥處理;采用化學鍍覆法,在石墨粉末表面鍍覆銀金屬層;然后將石墨粉末與金屬粉末倒入模具,進行冷壓、燒結、復壓和復燒處理,冷卻脫模后得到銅基石墨自潤滑道岔滑床板。本發明可以有效提高復合材料界面強度,同時提高了復合材料硬度,抗彎強度等力學性能和抗磨損性能,保證了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織構復合磁介電陶瓷材料xBa(CoTi)mFe12?2mO19?(1?x)SrTiO3及其制備方法,由M型六角鐵氧體Ba(CoTi)mFe12?mO19和SrTiO3復合而成,其中,CoTi為等摩爾比Co2+?Ti4+金屬陽離子組合,且0
本發明提出一種利用主動超聲導波定量化監測螺栓預緊力矩的方法,采用MFC(Macro-Fiber?Composite)宏纖維壓電復合材料元件作為激勵和傳感器,定向激勵結構并采集波動響應,建立螺栓預緊力矩參考比對數據庫,從而能夠基于參考數據庫在線監測螺栓預緊力矩。利用本發明可以不用拆解結構就能快速監測螺栓的松緊狀態,降低裝配成本,提高效率;而且該方法操作簡單,針對單螺栓扭矩值具有較高的定量化監測精度;另外,采用的宏纖維壓電復合材料元件很薄(約0.2mm),粘貼后不影響結構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氮化硅晶須增強氮化硅層狀陶瓷制備方法。使用流延法制備氮化硅晶須薄層預制體,然后使用化學氣相滲透工藝在預制體中制備氮化硅基體,得到氮化硅晶須增強氮化硅復合材料。以復合材料為基片,在其兩側重復流延和化學氣相沉積工藝,直至材料厚度達到要求。使用流延法制備的晶須預制體晶須分散均勻,增強體體積分數高?;瘜W氣相沉積工藝相比于燒結可以降低制備溫度,減少對增強體的傷害,且不需使用燒結助劑,減少了雜質相的影響。同時,晶須增韌和層狀復合增韌改善了氮化硅陶瓷的韌性。本發明能夠制備出介電性能和力學性能優異的氮化硅晶須增強氮化硅層狀陶瓷。
用于檢測水中鉛離子的石墨烯負載銀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氧化石墨烯中滴加硝酸銀得到混合溶液;將混合液水浴再滴加NaOH溶液,得待混合物冷卻;將混合物倒入離心管中離心倒掉上層清液,恒溫干燥,即得到石墨烯/銀納米復合材料粉末;將石墨烯/銀納米復合材料粉末與石墨超聲混勻,再添加液體石蠟,得到最終混合物;將最終混合物壓制成型并連接的銅絲,得到傳感器;將傳感器用拋光粉進行拋光打磨、清洗、晾干,得到最終所要制備的石墨烯負載銀傳感器;本發明在石墨烯上成功負載銀,大大地提高電子的遷移率,減少了傳感器的內部電阻。
本發明公開一種具有抗水樹功能的交聯聚乙烯電纜絕緣料及其制備方法,由下列質量份數組份組成:低密度聚乙烯80~97份,抗水樹改性劑3~20份,交聯劑1~2份,交聯助劑0~0.5份,抗氧劑0.2~0.8份,流變改性劑0~0.5份;所述抗水樹改性劑是由納米硅酸鹽、表面改性劑、高分子增容劑和聚乙烯組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特性:聚乙烯、高分子增容劑與納米硅酸鹽通過熔融共混得到插層型復合材料;有機化表面處理劑保證了聚乙烯在納米硅酸鹽層間的成功插層;增容劑分子鏈上的羰基與硅酸鹽片層間的羥基以氫鍵結合,再與聚合物基體分子鏈相互纏結,提高了聚合物與層狀硅酸鹽間的界面相互作用;加上納米硅酸鹽片層的阻隔性,使得復合材料具有優越的抗水樹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炭/炭保溫結構的加工制作方法,包括步驟:一、確定需加工制作炭/炭保溫結構的結構及尺寸;二、確定需加工制作保溫單元的數量及尺寸:保溫單元由內部帶空腔的外保護層和密實填充在外保護層內的保溫層,外保護層和保溫層均由炭材料或炭/炭復合材料制成;三、保溫單元加工制作;四、保溫單元組拼:按確定的拼裝位置,將加工完成的所有保溫單元,逐個連續且緊固鋪裝在高溫處理設備的內型面上,則完成炭/炭保溫結構的加工制作過程。本發明設計合理、操作簡便、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效果好、適用面廣,能有效解決現有整體式保溫結構所存在的保溫結構尺寸受炭/炭制造設備尺寸限制、防護層使用壽命有限、更換成本高等諸多缺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備氧化鋁基連續纖維的方法,利用聚丙烯熔融后的粘度,通過加入石蠟降低熔點,加入硬脂酸改善融體的表面活性和潤滑性,在聚丙烯的融體中加入氧化鋁和氧化硅粉體,再經過干法紡絲、干燥、脫脂排除高聚物,最后通過高溫燒成得到直徑為10~100ΜM的氧化鋁基連續纖維。制備所得到的氧化鋁基連續纖維具有很好的韌性,并且能夠纏繞在導向輥上,纖維斷面致密,可以滿足特殊的使用要求,例如復合材料的纖維預制體或其他結構材料。
一種PPy/GO/MnO2納米復合電極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先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與吡咯單體充分混合,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溶液并攪拌均勻,得到分散均勻的混合液;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錳溶液,超聲分散至均勻狀態,得到分散均勻的混合溶液;最后以混合溶液作電解液,采用泡沫鎳作為陽極,等面積石墨板作為陰極,在陽極進行電化學沉積得到PPy/GO/MnO2納米復合電極材料,用于吸附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本發明通過將MnO2與PPy和GO進行共沉積,可以使MnO2納米化,提高PPy/GO/MnO2納米復合材料的電容特性;PPy/GO/MnO2納米復合材料可以作為一種良好的電容去離子電極材料,并且采用一步電化學沉積的方法,使得電極成型條件簡單且能制備高效均一的電極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磷酸鈦鎂鋁鋰LAMTP單相陶瓷吸波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制備方法為:原料為Li2CO3、NH4H2PO4、TiO2、Al2O3、MgO,物質的量之比為1.1(0.65+0.5x):3:1.7:0.15?0.5x:x,x為0.01~0.1;原料混合后先在880℃~920℃下進行預燒,然后再在980℃~1020℃下進行等離子放電燒結。本發明無須采用復合材料,直接制備一種吸波性能顯著的磷酸鈦鎂鋁鋰LAMTP單相陶瓷吸波材料,避免了復合材料長期使用時存在的氧化和界面反應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富勒烯/杜仲膠紫外吸收薄膜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的富勒烯/杜仲膠紫外吸收薄膜材料,包括薄膜基體和分散在所述薄膜基體中的富勒烯,所述薄膜基體由杜仲膠形成,所述富勒烯為C60。本發明提供的薄膜材料由富勒烯C60和杜仲膠復合得到,其中,富勒烯C60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能力,杜仲膠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特性,環境友好,二者復合得到的薄膜材料保留了各自的特性,生物可降解性好,且具有較廣的紫外吸收譜帶,在200~400nm波段的紫外吸收率幾乎達到100%,并對小麥赤霉菌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鈷鎳合金/碳納米管改性隔膜,包括隔膜基膜及其上涂覆的鈷鎳合金/碳納米管復合材料涂層;所述的隔膜基膜為聚丙烯隔膜、聚乙烯隔膜或多層復合隔膜中的任意一種;所述的鈷鎳合金/碳納米管復合材料涂層的厚度為2~15μm,本發明還給出該鈷鎳合金/碳納米管改性隔膜的制備方法及應用;該方法不僅工藝過程簡單,改性成本低,而且制備的改性隔膜機械強度得到提高,并且電池安全及自放電性能好,并且可以改進電極材料的導電性、緩解電池膨脹,抑制材料與電解液副反應所造成的電解液損耗,避免容量損失,對制備高性能鋰氟化碳電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材料制備的水熱感應加熱法及其制備系統,本發明的制備系統,包括反應釜,反應釜與溫度檢測系統、壓力檢測系統相連,反應釜的側面纏繞有感應加熱線圈,感應加熱線圈連接在感應加熱設備上,感應加熱設備與高頻發生裝置相連用于向感應加熱線圈輸出高頻電流;本發明的用于材料制備的水熱感應加熱法具體步驟包括:將反應物與基體材料以及感應源置于反應釜中,向高頻發生裝置通入交流電,控制感應加熱設備調整電流的大小后傳輸給感應加熱線圈,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得復合材料。利用本發明的制備系統和水熱感應加熱法所制備的復合材料結晶性好、形貌尺寸可控且顆粒不易團聚,界面結合性能優異,成本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氧化鈷/氧化鉬分級異質結構納米片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以常規的鈷鹽、鉬酸鹽為原料,通過簡單的回流?煅燒方法合成了結晶度高、具有特定形貌的氧化鈷/氧化鉬分級異質結構納米片,該制備方法簡單易操作、所用原料易得,利用氬氫氣氛中的氬氣穩定煅燒過程,氫氣起一定的還原作用;該制備方法環境友好、可重復性強、成本低、易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由本發明制得氧化鈷/氧化鉬異質結構復合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具有較好的電化學性能。為氧化鈷/氧化鉬異質結構復合材料在儲能,催化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本發明涉及輸變電保護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金屬氧化物避雷器。本發明要克服瓷外套避雷器的體積大、重量大、防爆性能不穩定和復合外套避雷器機械強度小,壓力釋放性能低的問題。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包括數節避雷器單元,避雷器單元上包括絕緣套和法蘭,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套為兩層,內層為非瓷質絕緣材料的絕緣筒,外層為硅橡膠復合材料的傘套,絕緣筒上設置有壓力釋放口,在壓力釋放口上裝配有密封件;所述法蘭與絕緣筒之間以膠裝連接。
本發明提供一種沸石?活性炭復合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煤矸石粉、瀝青、白炭黑混合,烘干,然后在管式爐中,在惰性氣體保護下,炭化,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活化,得到活化后的樣品;(2)將活化后的樣品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反應,室溫下靜置水熱晶化,然后超聲分散,過濾,濾渣洗滌,干燥,得到沸石?活性炭復合材料;(3)將得到的沸石?活性炭復合材料加入葡萄糖溶液中,攪拌,過濾,將得到的濾渣干燥,然后放入管式爐中,在惰性氣體保護下,炭化,即可得到沸石?活性炭復合吸附劑。本發明制備的沸石?活性炭復合吸附劑,BET比表面積和微孔比表面積都大,對CH4和N2的吸附量大。
本發明屬于腐蝕防護應用技術,涉及一種雷電防護鋁涂層表面防護方法,可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等領域。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1)在復合材料制件外部表面采用火焰噴涂工藝噴涂一層鋁涂層厚度約100~305μm;(2)將復合材料制件帶有鋁涂層的一面朝下,在鋁涂層表面刷涂一遍阿洛丁,即形成化學氧化膜;(3)將帶有鋁涂層的一面翻轉朝上,涂一遍清漆以封孔;(4)在清漆表面依次涂底漆、面漆。本發明能夠在火焰噴涂鋁涂層表面獲得一層化學氧化保護膜,提高了鋁涂層的表面耐蝕性,又可改善鋁涂層與油漆涂層間的結合力。同時由于化學氧化膜層極薄,省去了前處理有機涂層,具有一定的減重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緩釋微膠囊在提高瀝青抗老化性能中的應用,所述緩釋微膠囊的囊芯為芳烴油,囊壁為造孔劑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或聚砜聚合物的復合材料。乳化劑為聚乙烯醇、明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吐溫80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物。造孔劑為乙酸乙酯、正庚烷、丙酮或三氯甲烷中的一種。本發明提供的緩釋微膠囊的囊壁為造孔劑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或聚砜聚合物的復合材料,囊芯為芳烴油,在與瀝青拌合時,達到觸發溫度后,在壁材表面留下微孔,微孔可以緩慢釋放出芳香芬,以補充瀝青老化過程中揮發的芳香芬組分,延緩瀝青老化的進程。
本發明公開了分子式CaCl2·6H2O/C-MO2表示的改性膨脹石墨復合材料,其中C表示膨脹石墨,M為Al4/3、Si或Ti,CaCl2·6H2O與C的質量比為0.05~1.5,C與MO2的質量比為0.05~0.5。本發明把CaCl2·6H2O與改性的膨脹石墨復合制成納米復合材料,避免了這些微粒在吸熱放熱反應中再次聚合在一起,改性的多孔膨脹石墨基體的存在,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蒸汽的傳熱性能以及減少反應過程中固相的膨脹和收縮對反應的影響,而且具有親水性。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長納米線增韌陶瓷涂層的制備方法,采用超長SiC納米線增韌C/C復合材料防氧化陶瓷涂層,借助其自身較大的長徑比可有效地將基體中的載荷轉移到自身上,進而提高陶瓷涂層的韌性,降低陶瓷涂層的開裂趨勢,最終提高陶瓷涂層的防氧化能力。與背景技術相比,制備的超長SiC納米線增韌的陶瓷涂層可實現對C/C復合材料的有效防氧化保護。研究結果表明:涂層試件在室溫至1500°C的熱重試驗過程中一直保持增重的狀態,且最大增重率為1.21%~1.43%。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功率X線管用WMO石墨復合旋轉陽極靶材的制備方法,將一定質量的鎢粉、鉬粉、粘結劑冷壓成復合壓坯,將相同直徑的三高石墨與復合壓坯依次放入石墨模具中,復合壓坯的粘結層與石墨接觸,置于真空熱壓燒結爐中熱壓燒結成型,將燒結好的W/MO/石墨復合材料實施動態平衡調整,并切削加工,即得到W/MO/石墨復合靶材。采用鋪層疊壓技術獲得薄鎢層厚鉬層且密度分布均勻一致的鎢鉬復合層,通過添加過渡層,將釬焊與擴散焊技術結合起來獲得金屬鉬與高性能石墨的連接。本發明方法有效的解決了陽極靶材在真空環境中,交變熱負荷的使用條件下,由于散熱不好引起的過早失效的問題,提高了陽極靶材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涉及由紙張復合材料制成的用來灌裝需要長期無菌保存的食品的包裝盒包片及其專用削邊裝置。目前紙張復合材料制作的包裝容器的內層搭接封合處紙張會暴露,包裝容器內裝的食品會從暴露的紙張內層邊棱斷面滲漏到復合層中,互相影響。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包裝盒包片及其專用削邊裝置。結構是兩個待削邊的包材(1)中間有削邊區a,削邊區a中間有縱切線b,形成可分開的兩個獨立的削邊的包材(8),將削邊的包材(8)一側半邊削邊區a折疊成折邊密封帶C即成折邊后的包材(9)。效果是方便的實現了包裝盒包片的削邊防滲漏,只用一臺設備即可完成整個生產工藝,產品質量穩定、生產成本低,特別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涉及材料分解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催化聚乳酸熱分解的方法。該方法是使用密煉機共混的方式將超強堿催化劑加入到聚乳酸中,得到含有超強堿的聚乳酸。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過超強堿催化劑使聚乳酸在相對較為溫和的條件下熱分解的方法,得到的含有超強堿的聚乳酸可以在較低的溫度或較短的時間內實現熱解聚,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聚乳酸需要在長時間高溫下的苛刻條件下分解所帶來的復合材料基材會發生氧化變色等一系列問題,從而使得聚乳酸在復合材料的應用中具有更加實用的價值。
一種基于金屬絲連續纖維3D打印工藝的電子元件制備方法,先根據電子元件的具體功能、應用場景、導電線圈區域的形狀,確定金屬絲連續纖維的打印路徑分布圖;金屬絲連續纖維為導電金屬絲外裹絕緣材料而成,根據電子元件的功能需求,確定導電金屬絲和絕緣材料;結合3D打印機的成形精度,確定絕熱基底材料,分別得到金屬絲連續纖維的軌跡走向,以及金屬絲連續纖維和絕熱基底材料配比,導出3D打印代碼;最后將3D打印代碼導入復合材料3D打印機中,采用連續復合材料3D打印工藝,實現對電子元件的一體化制造;本發明可打印銅絲、金絲、銀絲等熔點較高金屬,實現復雜形狀三維金屬電子元件的快速制造,推動增材制造在傳感器PCB板等電子產品領域的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熵合金/碳納米管改性鋰氟化碳電池正極片及其制備方法,其制備方法為:步驟1,制備高熵合金/碳納米管復合材料;步驟2,按質量百分數稱取70%?90%的氟化碳、5%?20%的高熵合金/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和5%?10%的粘結劑研磨混合均勻,然后加入溶劑攪拌均勻得到具有流動性的正極漿料;步驟3,用涂膜器均勻地將正極漿料涂于鋁箔或涂碳鋁箔上,真空干燥烘除溶劑,得到高熵合金/碳納米管改性鋰氟化碳電池正極片。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鋰氟化碳電池,包括電解液、隔膜、負極片和上述高熵合金/碳納米管改性鋰氟化碳電池正極片。本發明所制備的正極片可改進鋰氟化碳電池的導電性和倍率性能,提高電池比能量和貯存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升TC4鈦合金材料強韌性水平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一、選擇基體材料和增強體材料;二、將增強體材料粉末與基體材料粉末混勻得混合粉末;三、經等離子燒結成型得到鈦合金材料坯體;四、軋制或擠壓變形加工后經固溶和時效處理,得到TC4鈦合金基復合材料。本發明α+β雙相TC4鈦合金為基體,引入高強β?Ti鈦合金為增強體,利用基體與增強體強度、塑性的差異,以及兩者之間優異的界面相容性,結合熱處理調控,使得基體與增強體的性能相互配合彌補并改善,進而非均質結構的TC4鈦合金基復合材料的強度和塑性較TC4鈦合金材料均得到提升,且更為協調匹配,為國防戰略裝備的高精度和小型智能化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本發明公開一種飛機剎車用動盤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陶瓷化處理;步驟2:制備碳碳多孔體;步驟3:制備C/C?SiC動盤體;步驟4:非摩擦面防氧化涂層處理。通過聚氮硅烷溶液對碳纖維針刺氈進行陶瓷華處理,再將其內部陶瓷組分通過先軀體浸漬裂解工藝進行增密,得到C/C?SiC盤體后,對非摩擦面防氧化涂層處理,得到不僅具有C/C復合材料動平衡量小的特點,而且具有陶瓷材料濕態工況下摩擦性能不衰減特性的C/C?SiC動盤;該動盤硬度和尺寸均低于傳統陶瓷材料,與碳陶復合材料制備的壓緊盤、靜盤、承壓盤對摩無噪音、無抖動。
本發明涉及新型改性三乙醇胺的制備工藝,該材料包括以下組分和重量百分含量:三乙醇胺64~93%,合金粉5~30%,四氟乙烯2~6%;合金粉為片狀的銅粉、銅合金粉或鋅粉單一粉體或混合物,四氟乙烯包括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鉬或石墨單一粉體或混合物,該復合材料可以用塑料加工常規的雙螺桿擠出機中擠出造粒制得。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制成的三層復合材料軸承具有良好的導熱性、承載能力與耐磨性等優點。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陜西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