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核?殼結構催化劑載體及其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步驟:采用氨水為活化劑,去離子水為介質,對催化劑載體X表面進行預活化,然后進行干燥;其中,催化劑載體X選自HZSM?5、Al2O3和SiO2中的一種;在正丁醇溶液中加入干燥后的催化劑載體X,再加入去離子水,攪拌,得到懸浮液;然后加入正丁醇鋯,攪拌,再轉移至高壓反應釜進行水熱合成;冷卻后離心分離,將收集得到的固體干燥,得到核殼結構ZrO2@X催化劑載體。本發明通過采用水熱法制備氧化鋯包覆的氧化鋁復合材料,合成具有膜層連續的核?殼催化劑載體,并通過正丁醇的疏水性,增加ZrO2顆粒在載體表面負載的穩定性,從而增強核?殼催化劑載體的穩定性。
一種納米纖維素/殼聚糖復合泡沫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涉及纖維素復合材料領域,它為了解決傳統泡沫、氣凝膠等材料生物相容性差以及殼聚糖復合材料熱穩定性低的問題。復合泡沫的制備方法:一、對含有纖維素的生物質原料進行化學處理和機械解纖處理,制備納米纖維素水懸濁液;二、向冰醋酸溶液加入殼聚糖配制殼聚糖混合溶液;三、將納米纖維素水懸濁液與殼聚糖混合溶液混合,得到納米纖維素/殼聚糖復合溶液;四、對復合溶液進行低溫冷凍處理;五、對凍結的混合溶液進行干燥處理,得到納米纖維素/殼聚糖復合泡沫。本發明所用原料均為天然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好,熱體積收縮率低,熱穩定性良好。
碳纖維表面的溴代環氧樹脂向上漿劑擴散的研究方法,它屬于聚合物基復合材料改性領域。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方法對樹脂向上漿劑層擴散的研究很難進行的問題。本發明的方法如下:一、將玻璃洗凈后烘干;二、將碳纖維的上漿劑溶液涂敷在玻璃表面上,烘干;三、再涂敷后烘干;四、重復步驟三的操作;五、在上漿劑層表面均勻撒上溴代環氧樹脂,加熱,冷卻至室溫,沿縱向方向切割,斷面依次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能譜儀對上漿劑層中的溴元素線性掃描得到能譜圖即可。本發明采用模型化合物,對不同溫度及時間下樹脂向上漿劑中的擴散過程進行宏觀說明。本發明具有幫助人們的認識由抽象向具體轉化,應用范圍廣及對界面的分析更便捷、準確和規范的優點。
碳纖維表面全碳涂層的制備方法,它涉及碳纖維制備領域。本發明要解決現有碳纖維復合材料中碳纖維與樹脂基體之間的弱界面的問題。本發明的操作如下:一、碳纖維的處理;二、酚醛樹脂的預聚合;三、酚醛樹脂漿料的涂覆;四、酚醛樹脂的固化;五、酚醛樹脂的炭化。本發明的制得的碳纖維表面全碳涂層的層間剪切強度分別提高了12%~53%;纖維吸附能力明顯提高,是良好的催化劑載體;本發明的碳纖維全碳涂層結構可控,可以通過調節酚醛的化學組成與組分配比,賦予碳纖維不同的功能或者應用于不同種類的樹脂基體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方法簡單,效率高,效果好,易于工業化生產。本發明應用于航空、航天、軍事、建筑等領域。
一種用于直升機旋翼振動控制的槳葉,包括基本槳葉(1),后緣襟翼(2),驅動器(3),襟翼連接軸(4)和X型放大機構(6),驅動器(3)安裝在基本槳葉(1)內部靠近前緣1/4弦長,徑距70%處;后緣襟翼(2)通過襟翼連接軸(4)安裝在基本槳葉(1)徑距70%-90%處,寬度為25%弦長;X型放大機構(6)的兩端分別連接驅動器(3)和后緣襟翼(2),所述的驅動器(3)包括碳纖維復合材料圓形管(7)和兩片壓電復合材料單元(5)。它可以通過對智能驅動器施加不同頻率和大小的電壓來控制驅動器的輸出頻率和輸出位移,且不用彈簧來提供恢復力,可以在一個很大的帶寬內工作,實現旋翼振動的高效控制。本發明結構簡單,易于控制,實用性強。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EB-PVD與Sol-Gel的全固態參比電極制備方法,采用滿足大規模工業生產的EB-PVD技術,在Ti基體上沉積Mo/Ta二元合金薄膜,對制備態薄膜在控制O2氣氛下進行后氧化處理,形成混合金屬氧化物層,使得二元合金膜層具備參比電極功能;以丙烯酰胺及丙烯酸為載體,制備維持電極電位穩定的Sol-Gel復合材料導電功能層;集成所制備的參比電極功能層及導電層,構建具有五層結構的全固態參比電極。本發明EB-PVD的沉積速率較快,能夠在10min~30min內沉積數百微米的功能層薄膜,大大降低了制備時間。制備態的薄膜采用后氧化工藝處理,使得薄膜出現從未氧化到完全氧化的梯度狀態,確保電化學性能的有效性。
改性氰酸酯基樹脂及其制備方法與使用方法以及用其制備預浸料層壓板的方法,本發明涉及電子電器、航空航天等復合材料應用領域。本發明為解決現有制備改性氰酸酯基樹脂的方法反應時間長以及現有氰酸酯基復合材料采用溶劑成型工藝生產預浸料的過程中由于溶劑易揮發而導致樹脂含量不易控制的問題,產品:由單獨包裝的改性氰酸酯基樹脂組分和單獨包裝的環氧樹脂組分組成。制備方法:一、制備改性氰酸酯基樹脂組分;二、環氧基樹脂組分。使用方法:將改性氰酸酯基樹脂組分和環氧基樹脂組分攪拌混合。預浸料層壓板制備:將改性氰酸酯基體樹脂壓制成樹脂膜貼在載體兩面,壓制成單層預浸料后在溫度為175~195℃下固化3h~6h,得到預浸料層壓板。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載重車輛翻新輪胎胎體剩余壽命預報方法,旨在提供一種科學準確有效、方便經濟的載重車輛翻新輪胎胎體剩余壽命預報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建立新輪胎徑向剛度數據庫;然后進行胎體橡膠老化實驗,分三級測取胎體老化后的橡膠基體彈性模量,接著計算復合材料胎體彈性模量,再將計算值輸入計算機進行輪胎承載變形有限元仿真,求徑向剛度并建立數據庫;建立安全系數數據庫;翻新輪胎加載變形實測試驗,求得徑向剛度;利用剩余安全系數公式求得剩余安全系數Δf值;最后進行胎體剩余壽命預報。本發明適用于舊輪胎胎體或翻新輪胎剩余壽命測試預報。
本發明涉及天然植物纖維增強的地質聚合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屬于藝術造型和環保材料領域。按重量百分比,本發明的組成為:粒徑為200目的低溫煅燒高嶺土30~70%,廢棄亞麻極短纖維5~40%,細度為150目的電廠粉煤灰或電石渣0~30%,激發劑5~10%、促進劑4~5%,硬化劑為濃度12%的NAHO水溶液,促進劑為工業硅酸鈉,模數M=3.3,顏料0~1%。本發明復合造型材料可取代于傳統的藝術造型材料石膏、水泥、粘土,適用于制造建筑裝飾用的仿石藝術品、浮雕墻磚、雕塑、地磚等產品。本復合材料成本低、性能優于傳統材料。
本發明提供的是一種多芯光纖驅動的微攪拌器。包括一段多芯光纖經熔融拉錐制成的錐體狀多芯光纖和由復合材料制成的微小粒子,微小粒子位于錐體狀多芯光纖的錐體端,錐體狀多芯光纖的非錐體一端連接光源,錐體狀多芯光纖的多個纖芯出射光同時作用到直立懸浮液體中的微小粒子上,所述的微小粒子的上體為密度較小材質制成的一個球體和旋轉軸、底部為密度較大的材質制成的帶有由多個翼的構成的“類風車”結構。本發明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易操作、混合效率高,有利于減少試劑等特點??蓮V泛應用在生物和化學領域。
羧甲基纖維素-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乳液的合成方法,它涉及了一種接枝共聚物乳液的合成方法。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方法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劑,存在成本高、工序繁多、制備出的羧甲基纖維素-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難以作為添加劑用于制備植物纖維-無機質復合材料的問題。本發明的羧甲基纖維素-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乳液按如下方法進行合成:一、將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加熱、惰性氣體保護;二、加入過硫酸鉀,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即得到羧甲基纖維素-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乳液。本發明的方法無需加入表面活性劑,成本低、工藝簡單、制備出了適于制備植物纖維-無機質復合材料的羧甲基纖維素-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乳液。
本發明屬于電化學傳感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Cs/Ce?MOF復合材料的電化學傳感器用工作電極的制備。本發明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用來檢測色氨酸的電化學傳感器線性范圍窄、檢測限高,穩點性差以及響應時間慢的問題。產品:由GCE電極和GCE電極外包裹的Cs/Ce?MOF修飾膜構成;以此工作電極構建的電化學傳感器對色氨酸具有良好的檢測性能。它的線性檢測范圍是2.5×10?7M–3.31×10?4M,檢測限為1.4×10?7M。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使用NiCl2制備耐高溫介電性吸波劑C@SiC晶須粉末的制備方法,屬于耐高溫電磁波吸收與防護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解決了目前應用的磁性吸波材料在高溫下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不可逆氧化,且磁性材料密度遠大于介電材料的問題。本發明方法:一、SiC晶須烘燒后用HF溶液浸泡;二、NiCl2水溶液,三、NiCl2水溶液與步驟一處理的SiC晶須混合,攪拌均勻,烘干,研磨均勻;四、惰性氣體保護下燒結,去除雜質,烘干,研磨,得到C@SiC粉末。并且本發明還可以在步驟四研磨后記性二次燒結。本發明的C@SiC晶須粉末在常溫下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
一種纖維素氣凝膠-氨基甲酸烷基酯類凝油劑復合溢油治理材料的制備方法,涉及一種疏水-親油-凝油性能兼具的多孔網絡狀結構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步驟如下:(1)纖維素氣凝膠的制備;(2)超疏水纖維素氣凝膠的制備;(3)制備氨基甲酸烷基酯類凝油劑;(4)纖維素氣凝膠-氨基甲酸烷基酯類凝油劑復合材料的制備。本發明采用天然可再生的纖維素進行疏水改性作為原料制備吸油材料,將吸油材料與凝油劑有效復合制備的溢油治理材料兼具凝油劑的凝油性能和吸油劑的吸油性能,具有成本低、環境友好,吸油快速、凝油效果好、保油率高、經濟、可生物降解等許多優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Ba2+置換無機聚合物制備鋇長石塊體陶瓷的方法,屬于制備鋇長石塊體陶瓷方法技術領域。制備無機聚合物:將鋁硅酸鹽粉體溶解于硅酸鹽或鋁酸鹽水溶液中,注模成型,經固化后獲得無機聚合物。配置含Ba2+水溶液,摩爾濃度為0.1~2mol/L。將步驟一制備的無機聚合物浸泡在步驟二制備的含Ba2+水溶液中進行離子置換。將步驟三獲得的置換后的無機聚合物干燥,即獲得非晶態鋇長石前驅體。將步驟四獲得的鋇長石前驅體進行高溫處理,即獲得鋇長石塊體陶瓷。鋁硅酸鹽聚合物可直接澆筑成型復雜形狀構件,經過離子置換和高溫處理后可直接獲得復雜形狀BAS陶瓷;鋁硅酸鹽聚合物技術將為高效合成兼具復雜形狀的BAS陶瓷及其復合材料提供一條新途徑。
基于石墨烯/二硫化鉬復合的氣體敏感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它涉及一種氣體敏感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是為了解決本征石墨烯氣體傳感器納米顆粒只對少數氣體有高的靈敏度的技術問題。材料中二硫化鉬包裹在石墨烯外表面。制備方法:一、將濃硫酸冷卻,加入天然鱗片石墨,高錳酸鉀,攪拌,再加入由雙氧水和蒸餾水組成的混合溶液,離心并洗滌,將沉淀溶于去離子水中,得到溶液;二、將鉬酸鈉、半胱氨酸和十六烷基苯磺酸鈉溶于去離子水中,加入步驟一所得溶液,放入反應釜中,離心清洗,冷凍干燥,即得。本發明的復合材料具有更高的選擇性和敏感性。本發明屬于氣體敏感材料的制備領域。
碳納米管/聚希夫堿聚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涉及碳納米管與聚希夫堿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解決現有聚希夫堿的光電變色響應靈敏度低、熱穩定性差的問題。本發明聚合物是將氨基化碳納米管、芳香二胺單體和二醛基化合物原位聚合反應得到的,首先將氨基化碳納米管和部分二醛基化合物混合加熱至有回流液產生時,再將芳香二胺單體和剩余二醛基化合物混合物分批注入,繼續反應即可。本發明聚合物有電致變色、酸致變色、光致變色形為,良好的熱穩定性,可用于顯示器與酸堿傳感器。電致變色、酸致變色、光致變色靈敏,并且具有可逆的酸致變色和光致變色行為。
一種碳立體織物纖維整體表面改性的方法,它屬 于碳立體織物及其復合材料領域。它將進行了去涂層處理的碳 立體織物浸入銨鹽溶液中作為陽極,以 對石墨板作為陰極,通以脈沖式直流電流進行改性處理,然后 采用超聲離心法進行清洗,再烘干;具體條件如下:(1)去涂層處理是采用燒蝕法,即在N2保護下300~400℃燒蝕2~6h;(2)銨鹽溶液其濃度為0.001mol/l~1.5mol/l;(3)改性處理的電流密度為20~1000mA/g,脈沖頻率為0.002~20Hz,脈沖工作比為0.01~0.7;(4)改性處理時間為5~50min,處理溫度為10~50℃。它是一種可以有效的對碳立體織物中的纖維進行均勻化表面改性,并使其復合材料的成型工藝性和整體綜合性能得到改善的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翼型框架與蒙皮一次性固化成形工藝方法。它采用內置可拆卸分組模具,模具在橫向上由縱梁分割形成不同的模具組,每組由一組模塊和中心滑軌組成,每組中的模塊與其中心滑軌可相互滑動并在成形后依次從型腔中取出;在所有隔框、縱梁處設有與框架外形一致的凹槽;翼型縱梁腹板為復合材料與“I”形合金板的組合體;隔框纖維采用纏繞法在凹槽內鋪設;完成框架纖維鋪設后,統一鋪設蒙皮纖維,與隔框一樣形成口蓋邊緣框;之后在外表面置真空袋,采用真空膜壓法注脂成形,根據纖維樹脂基體復合工藝要求利用電子束加熱或在高溫爐中加熱或常溫固化技術實現框架與蒙皮一次性固化成形。本發明零件少,重量少,生產周期短,成本低,抗蝕能力、抗疲勞能力提高2倍以上,安全系數高。
氮磷硫三元共摻雜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涉及一種氮磷硫三元共摻雜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制備方法,它為了解決現有的單一雜原子摻雜對介孔碳材料電容性能提高有限的問題。首先制備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模板(KIT?6);通過納米灌注法將蔗糖、磷酸和氨基硫脲混合溶液與KIT?6分散液在40℃~60℃攪拌陳化10?h~14?h。將得到的糊狀復合物放置于烘箱中于70℃~90℃下干燥10?h~14?h,最后置于管式爐中在高純氮氣下(氮氣流速為50?mL/s)于700℃~900℃熱解1~3?h,加熱速率為2℃/min。碳化后的復合材料浸沒于HF溶液中并攪拌以除去二氧化硅模板,抽濾,用超純水和乙醇各洗滌,并干燥后得氮磷硫三元共摻雜有序介孔碳材料(NPS?OMC)。本發明通過模板采用納米灌注制備氮磷硫三元共摻雜有序介孔碳材料,該材料電極的比電容可以達到了343?F/g。
一種CdS/CoO納米異質結構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涉及半導體復合材料制備方法領域。本發明要解決現有催化劑對太陽能轉化率低、成本高的技術問題。本方法:首先將CdS納米棒浸泡在含有二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中,二甲基咪唑利用甲醇中微量的水進行水解,使CdS納米棒表面形成局部堿性環境,然后將Co(NO3)2的甲醇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得到CdS/Co(OH)2納米復合材料;最后通過在惰性氣氛中煅燒,得到CdS/CoO納米異質結構催化劑。本材料在沒有貴金屬材料作為助催化劑的條件下,充分利用了可見光,增加了太陽能的轉化利用率,對于可見光區域有很好的光響應。該材料可用作光解水制氫反應中。
一種納米纖維素/聚氨酯泡沫復合彈性體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涉及纖維素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要解決纖維素泡沫/氣凝膠彈性性能差,經過壓縮后不能回彈的問題。方法:一、制粉末,抽提處理,加入蒸餾水;二~三、脫除木質素;四、脫除半纖維素;五、機械解纖處理;六~七、將納米纖維素浸入到聚氨酯泡沫中,再進行干燥處理。本發明制得的納米纖維素/聚氨酯泡沫復合彈性體不僅具有納米纖維素的高吸附性,并且保留了聚氨酯泡沫的良好彈性性能??蓮V泛應用于納米顆粒模板材料、油水分離材料、導電復合材料、過濾材料領域。
一種耐高溫雙馬來酰亞胺樹脂載體結構膠膜及其制備方法,它涉及高溫固化耐高溫結構膠黏劑。本發明要解決現有雙馬來酰亞胺膠膜不兼具高耐溫等級和高韌性的問題。本發明的膠膜由雙馬來酰亞胺樹脂、工藝改性劑、增韌改性劑、增容劑及觸變劑組成。制備方法:先將雙馬來酰亞胺樹脂與工藝改性劑進行預聚合得到雙馬樹脂預聚體,然后通過機械共混法將雙馬樹脂預聚體、增韌改性劑、增容劑和觸變劑混合均勻制得膠料,在載體輔助成膜下采用三輥涂布制膜機制備膠黏劑。本發明膠黏劑具有耐高溫和高韌性特點,其玻璃化轉變溫度達280℃以上,蜂窩滾筒剝離強度達75.0N.m/m左右。本發明膠黏劑用于航空航天領域金屬或復合材料耐高溫結構件的膠接。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不飽和聚酯樹脂粘接玻璃纖維增強木梁及其實施方法,屬于建筑結構材制造領域。該玻璃纖維增強木梁主要由膠合木梁和玻璃纖維布組成,通過在木梁底部局部利用不飽和聚酯樹脂粘貼玻璃纖維布對其進行增強。其制備方法是通過備料加工、指接、冷壓、預處理、后期處理等一系列過程實現膠合木梁的制備和玻璃纖維布的局部增強。本發明通過局部增強的方式解決既有結構因連接部位阻礙而難以增強和木材材質缺陷引起的木質復合材料性能較差的問題,同時利用不飽和聚酯樹脂粘接玻璃纖維增強省去了膠黏劑的成本并可以粘接較多層數的玻璃纖維布以達到較高的增強強度。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磷摻雜石墨烯負載磷化鎳材料的鋰硫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步驟如下:(1)向氧化石墨烯中添加表面活性劑,獲得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將鎳源、堿液加入到蒸餾水中,得到鹽溶液;(3)向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鹽溶液,并水熱反應,隨后清洗,冷凍干燥,得到負載鎳前驅物的石墨烯復合材料;(4)將負載鎳前驅物的石墨烯復合材料進行磷化反應,獲得磷摻雜石墨烯負載磷化鎳材料;(5)將磷摻雜石墨烯負載磷化鎳材料與升華硫復合,得到磷摻雜石墨烯負載磷化鎳材料的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本發明制備的磷摻雜石墨烯負載磷化鎳材料擁有三維的空間結構,從而對硫有明顯的限域作用,顯著抑制多硫化鋰的穿梭效應。
本發明涉及一種耐高溫抗沖擊計算機顯示器殼體。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計算機的普及和應用,越來越的人接觸到計算機,但是隨著其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問題涌現,重眾周知計算機在進行使用時,離不開顯示器來進行系統顯示。一種耐高溫抗沖擊計算機顯示器殼體,其組成包括:殼體內膽(1),所述的殼體內膽采用鋁鎂合金內膽,所述的殼體內膽外依次為復合材料層(2)和隔熱層(3),所述的殼體內膽、復合材料層和隔熱層上開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內放置有橡膠減震座(4),所述的隔熱層的外側上涂有光觸媒涂層(5),顯示器殼體內左右兩端的橡膠減震座布置在內部,顯示器殼體內上下兩端的橡膠減震座均伸出殼體外部。本發明用于耐高溫抗沖擊計算機顯示器殼體。
一種電加熱管道相變溫控裝置。主要解決現有的對流體傳輸管道進行加熱保溫的技術手段不十分理想,難以同時實現節約能源和高效保溫的問題。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層(8)采用有機固-液相變材料構成,在所述加熱層(8)內,沿管道軸向布置若干內嵌碳纖維復合材料電熱體的石英加熱管(9),石英加熱管內填充低氧氣體,每條石英加熱管分別與一個溫控開關(3)相串聯,所述溫控開關亦位于加熱層(8)內,所述各石英加熱管串聯溫控開關后彼此并聯,經絕緣導線引出后與外部電源(7)和外部電源控制開關(6)相連接構成電流回路。具有可維持恒溫運行以及熱利用效率高、節省能源的特點。還可以減少輸油管道材料內部產生的熱應力,延長管道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一體成型移動建筑物的制造方法,該方法包括覆蓋抗老化材料層、覆蓋多軸向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層、覆蓋聚氯乙烯泡沫層、再次覆蓋多軸向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層、離模和注流、密封、注入樹脂和凝固成型這些步驟。本發明提供的一體成型移動建筑物的制造方法,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制造出的移動建筑物是一體成型,該成品在移動或搬遷時,只需整體動作,無需拆散,提高了移動或搬遷的方便性;同時,在遇到大風時,該建筑物可以很好的抓地,具有很好的抗風性能,該方法制造出來的移動建筑物具有搬遷方便、安裝簡便、高抗風、高強度、抗老化、抗變形及成本低等特點。
仿蒸騰作用實現陶瓷漿料在碳纖維編織體內的運輸方法,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漿料在碳纖維編織體內高效快捷引入的方法,它為了解決現有高性能碳/陶復合材料制備過程中陶瓷漿料引入工藝復雜以及纖維損傷的問題。運輸方法:將陶瓷粉體漿料或陶瓷前驅體漿料倒入容器中,碳纖維編織體放入容器中接觸陶瓷粉體漿料或陶瓷前驅體漿料,通過仿蒸騰作用使陶瓷粉體漿料或陶瓷前驅體漿料引入碳纖維編織體中,從而完成陶瓷漿料在碳纖維編織體內的運輸。本發明利用丙酮和乙醇自身的揮發性以及與碳纖維之間的潤濕性,實現陶瓷漿料在碳纖維編織體內的高效快捷引入,該方法具有良好的普適性,工藝簡單,設備成本低,為制備軍用高性能碳/陶復合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通過磁力實現背部隨動支撐的攪拌摩擦焊接方法,屬于攪拌摩擦焊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通過磁力實現背部隨動支撐的攪拌摩擦焊接方法。解決了現有熱塑性聚合物及其復合材料攪拌摩擦焊焊縫成形差和根部未焊透缺陷等問題。它包括焊前清理、待焊板材裝夾、安裝磁力裝置、下支撐體的定位與安裝、背部隨動支撐的攪拌摩擦焊等步驟。它主要用于消除熱塑性聚合物及其復合材料攪拌摩擦焊的焊接缺陷。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黑龍江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