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是冶金豎爐、特別是煉鐵高爐的脈動噴煤方法及其裝置。本發明的脈動式噴煤方法是采用同軸套管結構的噴煤槍,其內管內輸煤粉,外環套管內輸空氣或氧氣,空氣或氧氣以脈沖氣流方式通入噴煤槍外環套管內,從而使其壓力和速度隨時間產生強烈的脈動式波動,其脈沖氣流脈動的頻率為5~5000Hz。本發明的脈動式噴煤裝置是包含有直吹管和出口端插入至直吹管中心處的同軸套管結構的噴煤槍,噴煤槍所連接的空氣或氧氣管上裝有脈沖氣流發生裝置。本發明可提高煤粉燃燒率達4%以上,從而節約能耗,保護環境。本發明提供的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工作可靠。
本發明是一種鋼鐵冶金煉鋼用的預熔型鋼包渣 還原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預熔型鋼包渣還原劑綜合了已 有還原劑中的調節劑和還原劑的成分, 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計 為 : 金屬Al25~40%, 預熔料CaO25~45%, Al2O320~35%, 反應促進劑CaCO32~8%。其制備方法是 : 先將原料石灰石、鋁礬士在1300~1600℃高溫爐中熔化、冷卻、破碎成粒狀預熔料; 然后將金屬Al粉、粒狀預熔料和粒狀CaCO3混合一起加粘結劑攪拌均勻, 在壓力成型機上加壓成球形或橢球形型料, 最后在150~300℃隧道窯中烘烤, 冷卻后密封包裝。本發明的預熔型鋼包渣還原劑能簡化鋼包渣還原處理工藝, 提高還原劑利用率和還原處理效果。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纜,特別涉及一種輕型柔軟無接頭防火電纜。解決了銅芯銅護套氧化鎂絕緣防火電纜彎曲性能差、生產長度短、成本造價昂貴,施工要求高等缺陷。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輕型柔軟無接頭防火電纜,由導體、絕緣、填充、防護層、護套組成,導體采用三芯結構,電纜呈復合層狀結構,由內而外依次為導體、絕緣、防護層和護套,在絕緣和防護層之間為填充層,絕緣為復合層結構,包括有機絕緣層和無機絕緣層,無機絕緣層可以是單層或雙層,有機絕緣層擠包在導體外,無機絕緣層繞包在有機絕緣層外位于有機絕緣層和防護層之間,銅護套采用銅帶縱包軋紋密封氬弧焊接而成。主要應用于防爆系統和設備、火災危險區域(石油化工工業、核電站等)、高溫場合(冶金工業、發電廠等)、地下線路(地鐵、隧道、礦井等)、以及要求特別安全的公共場所、人員密集區、高層建筑等,作電能輸配、或電氣控制連接之用。
本發明屬于冶金類,具體涉及一種高強度無磁不銹鋼螺旋槳軸的制造方法,所述高強度無磁不銹鋼各組分所占百分比為:0.02≤C≤0.03,11.00≤Mn≤14.00,P≤0.025,S≤0.015,Si≤0.50,1.50≤Ni≤2.50,17.00≤Cr≤19.00,0.30≤N≤0.40,Mo≤0.50,0.50≤Cu≤1.00;H≤1.6ppm、O≤16ppm;本發明填補了國內高強度無磁不銹鋼應用于螺旋槳軸的空缺,制備出了高強度,耐腐蝕的高強度無磁不銹鋼作為螺旋槳軸的材料。
本發明涉及冶金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煉鋼轉爐爐體的保護性拆除方法,該方法于爐殼拆除切割前,在爐殼內加設臨時支撐,該臨時支撐集“防變形、切割平臺、施焊平臺”功能為一體,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爐內臨時支撐,減少措施材料;該方法將轉爐爐體按“兩體三段法”拆除,從而降低了轉爐爐體的變形風險,減少了后續焊接量與焊縫熱處理量,并減少了爐內支撐材料的用量。該方法利用包括立柱、千斤頂和調整墊塊的爐體運輸支撐設備對托圈和爐殼進行支撐,從而便于拆除爐體時靈活調整支撐高度,保證各支撐對爐體可靠支撐,從而有利于爐體穩定性,并將爐體整體移位至爐前加料跨拆除,有利于減少其他結構的拆除工作量,進而減少了對生產的影響。
本發明涉及冶金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吊具,包括形狀為多邊形框體結構的型鋼結構,該型鋼結構的拐角處的上方和下方均設置有吊耳,且位于型鋼結構下方的吊耳均與一手拉葫蘆連接;本發明通過設置連接待吊起物體(例如除塵罩等)的手拉葫蘆分布于型鋼結構的拐角處,以將待吊起物體重力均分,且由于吊具與待吊起物體采用手拉葫蘆連接,因此在待吊起物體拆除過程中可以進行微調,從而便于待吊起物體整體吊裝,進而提高了現場生產效率,節約了人力,減少了設備投入,且由于該吊具縮短了工人在危險區域的作業時間,因而增強了工人的人身安全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非晶增強鋁合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復合材料包括基體粉末和非晶增強體粉末,其中,基體粉末包括:10.0?13.0wt%鋅、1.9?3.0wt%鎂、1.2?2.0wt%銅、0.02?0.2wt%鈦、0.1?0.3wt%鋯、0.1?0.3wt%鈧、鐵≤0.05wt%、硅≤0.05wt%、81.1?86.5wt%鋁,鐵的含量大于硅的含量;非晶增強體粉末包括:50?60wt%鎳、10?25wt%鋯、10?25wt%鈦、1?5wt%硅、1?5wt%錫;本發明的復合材料經熱擠壓后,合金達到完全致密化,其T6態力學性能相比傳統粉末冶金超高強鋁合金提高20%以上,極大地拓展了該合金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提供一種抗震耐火高強韌不銹結構鋼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鋼鐵冶金領域和建筑結構抗震、耐火不銹鋼材料的領域。其基本成分按質量百分比計為:C 0.08?0.18%,Si≤0.8%,Mn≤0.8%,Cr 12.0?22.0%,Ni 1.5?2.0%,Mo 0.40?0.60%,V 0.15?0.25%,全Al 0.015?0.025%,P≤0.040%,S≤0.020%,全O≤35ppm,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該不銹鋼結合了抗震、耐火、耐腐蝕、高屈服強度、高延伸率性能于一體,可用于長壽型建筑、橋梁和海上工程,其晶粒平均尺寸和鉻碳納米析出相平均尺寸分別為5?10微米和200?400納米。
本發明涉及冶金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低凈空環境下的設備安裝方法,包括:提供一設備運輸裝置,該設備運輸裝置包括承重托架和安裝在承重托架下方的若干輪子;利用起重裝置將待安裝設備放置在承重托架上;利用設備運輸裝置將待安裝設備運輸至待安裝設備的安裝位置;利用起重裝置將待安裝設備安裝至上述安裝位置上;由于該安裝方法并未涉及吊裝作業,從而避免了因在低凈空環境下采用吊裝作業而可能發生的導鏈滑脫現象,減少了設備損壞事故,且由于縮短了工人在危險區域的作業時間,從而增強了工人的人身安全性,進而提高了現場生產效率。
一種冶金領域的鐵基坩堝防護復合涂層,為隔離層和減磨層,其中:隔離層包括作為耐火骨料的氧化鋁和作為粘結劑的磷酸二氫鋁;減磨層包括作為耐火骨料的氮化硼、作為熱膨脹緩沖劑的聚乙烯醇和作為粘結劑的磷酸二氫鋁。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單一物質及調配劑組成的涂料與鐵坩堝的熱膨脹系數存在較大差異導致涂料層發生裂紋的問題,具有高強度、高致密度及易脫模性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元納米復合強化耐熱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預先在納米碳表面包覆金屬離子前驅物,然后將納米碳均勻分散于鋁粉中并通過熱處理使前驅物轉化為氧化物,進而對所得復合粉末進行反應燒結和致密化處理,獲得多元納米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納米碳具有高比表面積,其特征尺寸遠大于納米氧化物,因而可負載適量的納米氧化物并將其均勻引入到鋁粉當中,再經由原位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碳化物、金屬間化合物等多元納米強化相,協同改善鋁基復合材料的組織穩定性和耐熱性能。本發明所述方法解決了高體積含量、多元納米強化相的均勻引入和空間占位控制難題,從而可采用常規粉末冶金工藝制備多元納米復合強化耐熱鋁基復合材料。
一種纖維強化多孔鎂的制備方法,該纖維強化多孔鎂包括基體和增強相,其中,基體為多孔鎂,增強相為金屬制強化纖維;該制備方法為:采用腐蝕電位不同的金屬制造孔纖維和金屬制強化纖維編繞成三維空間構型,通過鑄造或者粉末冶金將該三維空間構型與金屬鎂結合形成金屬纖維/鎂的復合結構,再通過電化學方法將造孔纖維去除,留下的金屬制強化纖維形成增強相,多孔鎂形成基體;多孔鎂的孔隙率、孔徑大小、孔分布和孔連通性通過造孔纖維所編繞的空間構型進行精確控制,增強相的形態分布和體積分數通過強化纖維所編繞的空間構型進行精確控制。本發明提高了強化效果,降低了工藝成本,使多孔鎂的結構精確可控和力學性能優異,可應用于生物醫學、能量交換、凈化過濾、催化電極等領域。
本發明屬于材料表面工程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激光熔覆銅表面復合涂層及其制備方法,該純銅基體表面復合有熔覆層,該熔覆層材料的復合相為三元金屬硅化物MoNiSi、二元金屬硅化物Ni2Si及銅基固溶體組成,該熔覆層材料的化學成分Si為20?40at%,Mo為20?40at%,余量為Ni。通過本制備方法得到的基體表面的復合涂層組織細小均勻,無明顯的氣孔和裂紋,與基體材料之間完全冶金結合,熔覆層厚度達到0.8?1.6mm,其與金屬基體表面的粘結力強,不易脫落。所述復合涂層材料具有較高的硬度,其硬度達到1284HV,耐磨性比不銹鋼提高了2倍。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模擬故障的干油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油箱及泵站,所述油箱及泵站內取消泵的安裝,只有電機空轉,油箱及泵站通過管路與換向閥相連,所述換向閥出口接兩路干油總管路,換向閥與干油總管路之間安裝有壓力表,所述干油總管路上安裝有分配器,有支管路一端與分配器相連,另一端與潤滑點相連,所述干油總管路的尾端安裝有終端壓力開關。本發明能模擬出干油系統的一系列故障,能將干油系統的故障再現,并能實現隨意切換故障點,實現干油系統各個故障狀態的模擬;提高操作者干油系統故障的識別能力,適合冶金行業的點檢工的技能提升,達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目的。
本發明涉及冶金行業中的大型轉爐,尤其涉及大型轉爐托圈耳軸的焊接方法。一種大型轉爐托圈耳軸的焊接方法,其特征是在托圈耳軸的焊接中采用管極電渣焊,管極數量為三至四根,焊接厚度從150mm至210mm,焊接長度從600mm至3000mm。電渣焊后熱處理采用去氫加回火處理工藝。本發明大型轉爐托圈耳軸采用管極電渣焊焊接法,焊接效率高,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熱處理溫度低,回火爐制造成本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連鑄坯火焰切割磁場調控方法。本方法是在火焰切割機的割槍噴嘴部分外部施加合適的磁場來調控火焰,使火焰的外形變得尖銳,減小割縫的寬度,從而大大降低了由火焰切割帶來的鋼材的損耗。本發明的步驟為:a.通過嚴格的計算選定合適的勵磁線圈匝數、線圈半徑、電流強度以及噴嘴距工件距離;b.按照所計算數值對火焰切割機進行改造;c.啟動火焰切割機開始工作。本發明方法簡單、操作容易、可以運用到所有的火焰切割機上,行業上涉及冶金、造船、石油、化工、金屬結構等。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提取白剛玉、亞白剛玉的生產工藝,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廢鋼包整體澆注料提取白剛玉、亞白剛玉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工藝步驟為:(1)原料分選;(2)去除表皮渣鐵;(3)破碎;(4)顆粒處理;(5)強力磁選處理;(6)輪碾;(7)篩分處理;(8)制得白剛玉、亞白剛玉產品。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渣鐵處理徹底,避免大顆粒白剛玉、亞白剛玉被破碎及假顆粒處理不干凈等問題,無酸洗排放,經本工藝處理后的白剛玉、亞白剛玉原料可作為新的白剛玉、亞白剛玉原料替代品返回生產中使用,并可廣泛用于耐材定型制品、不定形制品及冶金輔料中。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爐處理含鋅除塵灰冶煉含釩鋼渣的方法,屬于冶金工藝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將熱破后含釩鋼渣在熱鏈板機上和含鋅除塵灰球團、碳質還原劑、熔劑硅石按比例混合好后送到保溫料罐;通過保溫料罐提升到爐頂料倉,經料管加入到熔融還原電爐里冶煉;按時出鐵、出渣,合金鐵水經過爐前鑄鐵機鑄成釩合金塊;爐渣經高壓水進行水淬并形成改性水渣,水渣進入高爐水渣池。通過本發明方法,在熔融還原電爐內采用碳熱還原、選擇性還原技術將轉爐含釩鋼渣、含鋅除塵灰、碳質還原劑和硅石等物料還原成含釩合金,經澆鑄成塊后得到含釩合金塊,生產工藝簡單,技術成熟可靠,操作技術易掌握,提高含釩鋼渣的有效利用率。
本發明涉及冶金廠房的建造技術領域,具體是加熱爐區受限作業面大跨度鋼結構的吊裝方法;包括步驟(1)了解施工環境;步驟(2)前期施工時為鋼結構吊裝提前預留施工條件;步驟(3)確定吊裝順序設計;步驟(4)施工工序設計;步驟(5)吊車選型及站位設計。本發明從大跨度鋼結構吊裝受周圍環境影響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對吊裝順序、是公共工序、吊機選型、站位幾方面進行統籌規劃、布局,從而為突破了加熱爐區受限空間對大跨度屋面梁和大直徑圓管煙道等大型構件吊裝的限制,大幅提高了受限空間內大型構件吊裝施工進度,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約了施工成本。
本發明涉及冶金行業中金屬液取樣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圖像采集裝置及視覺檢測系統。一種圖像采集裝置,它包括:工業相機、同軸光源、環形光源以及支撐架;工業相機、同軸光源以及環形光源由上至下同軸安裝于支撐架;采集圖像時,樣品置于環形光源的下方。同軸光源適宜用于反射度極高的物體,如樣品檢測面的缺陷檢測,環形光源能夠提供不同角度照射,突出樣品的三維信息,光線均勻擴散有效解決對角照射陰影問題。當樣品檢測面不垂直同軸光源時,同軸光源及環形光源均有光反射成像到工業相機中,本發明保證了成像清晰、亮度均勻,無虛影產生。同時,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視覺檢測系統及檢測點提取方法。
一種表層高塑性內層高強度的梯度鋼鐵材料及制造方法,其成分重量百分比為:C≤0.15%,Si≤1%,Mn≤1.5%,余Fe和不可避免雜質,且所述鋼鐵材料的表層為鐵素體組織,內層為鐵素體+貝氏體組織。其制造方法包括:冶煉、鑄造、軋制、熱處理;其中,熱處理步驟中,將鋼鐵材料加熱到奧氏體溫度Ac3以上,保溫3min以上;然后以小于0.5℃/s的冷卻速度冷卻到兩相區內Ar3和Ar1之間的溫度范圍,再以大于5℃/s冷卻速度冷卻至室溫。本發明鋼鐵材料不需要通過不同材料復合制備獲得,僅對單一材質進行加工,同時鋼鐵材料成分簡單,內外組織雖有差異,該差異為漸變過程,兩者之間冶金結合強度良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成本稀土鑄造鎂合金及其鑄件的制造方法,該鎂合金中各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為:Y?1.8~3.2%,Sm?0.4~2.2%,Gd?1.0~2.8%,Zr?0.4~1.0%,且Y、Gd和Sm的質量百分比之和在4.0~6.5%之間,Mg為余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稀土鎂合金采用了廉價的稀土元素,稀土總量低且具備一定的時效強化能力,同時鑄造過程中各類冶金缺陷形成傾向低,與其他稀土鑄造鎂合金相比,其制造的鑄件具有原材料與工藝成本低、合格率高、性價比高的優勢。
一種新型金屬板帶表面清洗方法及裝置,包括:上下相對金屬板帶表面設置的上下壓力箱體(41、42),所述上下壓力箱體(41、42)浸潤在混合由多棱角細小顆粒物的研磨泥漿中與金屬板面進行壓力接觸,所述上下壓力箱體(41、42)與金屬板面進行壓力接觸面為軟質、耐磨的表面。本發明主要用于對冷態金屬板帶表面進行表面清洗,因為屬于純物理方式,其不涉及任何的化學、粉塵以及噪聲等污染,具有良好的環保改善能力。提高冶金企業的節能減排的能力,同時提高冷/熱軋金屬板帶表面質量、減少軋后金屬板帶表面質量缺陷。本發明在冷軋生產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旋流逆向氣液多級逆向接觸強化吸收大跨度濃度CO2裝置及方法,氣相供給系統的氣相出口與旋流反應器系統的氣相進口相連接;液相供給系統的液相出口與旋流反應器系統的液相進口相連接;旋流反應器系統為旋流逆向氣液多級逆向接觸反應器,氣相進口為切向氣相進口,反應器底部具有液相出口,液相出口與儲液容器連接。CO2切向進入的氣體在反應器內部形成的旋流流型,使得氣體與吸收劑霧化顆粒液湍流強度及混合性能增強,并使與氣體接觸的吸收劑霧化顆粒有效接觸混合并剪切縮小其邊界層厚度。能夠在不明顯增加系統壓降的情況下經濟有效的減少大跨度煙氣中CO2的排放,可廣泛應用于能源、環境、化工、冶金等科學與工程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冶金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于卷盤收放電纜的裝置及其制作方法,通過于底座下表面設置位于同一圓周上的至少三個軸承,可以使得底座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在底板或者平整地面上旋轉,并通過于底座上表面設置至少三個定位塊以在水平方向上對卷盤進行定位,使得卷盤不用移動位置便可360°出線,從而節省了收放電纜的人力,且該裝置具有占用空間小、制造和安裝方法簡便快捷,可重復利用的特點,進而提高了現場生產效率。
本發明涉及冶金設備安裝領域,具體為一種干熄焦熄焦槽鋼結構安裝方法。一種干熄焦熄焦槽鋼結構安裝方法,包括預拼裝、主體鋼結構安裝,其特征是:預拼裝時,胎架測量找平,拼裝合格后再進行面漆涂刷,主體鋼結構安裝時,干熄焦熄焦槽鋼結構為多層鋼架,鋼柱分為4段,以每節柱及相連的梁為一個流水段,每個流水段吊裝順序為:鋼柱、框架梁、次梁、平臺鋪板,安裝前應在柱兩端設置柱中心線(至少兩面)、上下柱標注方向一致。以柱頂為基準,在柱下端設置標高控制線、上下柱標高控制線,上下柱標注方向一致。本發明通過嚴格設計規范的分步吊裝次序和穿插安裝、檢測步驟,操作簡單,安全可靠,安裝精度高,作業效率高。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碳纖維增強的聚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為本發明復合材料由以下組分組成(重量份):高密度聚乙烯80~100份;低密度聚乙烯10~20份;碳纖維15~20份;偶聯劑5~15份;增塑劑0.5~1份,其中碳纖維經過等離子接枝改性處理。本發明制備方法:首先將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以及碳纖維加入到雙輥筒煉塑機,混煉過程中加入偶聯劑和增塑劑,混煉溫度200~250℃,時間10~20分鐘;將混煉好的材料進行模壓,制得產品。本發明制備的碳纖維聚乙烯復合材料,性能優異,可以廣泛應用于醫療器械、土木建筑、電子工程、石油化工、汽車、冶金等行業。
本發明涉及冶金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爐出鐵場渣鐵溝擴容改造施工方法,包括:根據設計圖紙,在出鐵場平臺上部放線,并對待新建鐵溝的施工范圍進行標識;于出鐵場平臺下方搭設繩鋸切割作業腳手架,并在確定切割范圍后,對待切割的樓板、側壁和構造梁進行標識;分區根據標識利用繩鋸機對待切割的樓板、側壁和構造梁進行切割;在對待擴容改造的渣鐵溝進行測量放線后,搭建施工支撐腳手架;對待擴容改造的渣鐵鉤依次進行底模施工、鋼筋施工、側模施工和混凝土澆筑工藝。本發明在施工作業面狹小,交叉作業較多的高爐擴容改造工程中提高了施工效率,在緊張工期內完成渣鐵溝的改造工作,確保了安全性及時效性,并達到了預定的效果。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上海有色金屬電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