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提供一種聚酰胺多胺插層層狀硅酸鹽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聚酰胺多胺、去離子水、偶聯劑、消泡劑和層狀硅酸鹽化合物混合均勻,在氮氣氣氛中升溫至110℃~150℃,維持壓力0.2MPa~0.6MPa,攪拌1~3小時,緩慢泄壓至常壓后回流1~4小時,脫水,再升溫至160℃~200℃,攪拌2~6小時,再降溫至聚酰胺多胺的熔點以上進行剝離重組插層,得到聚酰胺多胺插層層狀硅酸鹽復合材料,將該聚酰胺插層層狀硅酸鹽復合材料用于環氧樹脂的固化,固化物熱變形溫度提高30℃以上,韌性、粘結性、耐磨性、強度等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鋁合金型材隔熱條專用增強增韌尼龍66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由尼龍66樹脂100重量份,接枝彈性體5-15重量份、玻纖0~40重量份、無機填料0~30重量份、硅烷偶聯劑:0.5-3重量份、分散潤滑劑:0.5-4重量份、復合抗氧劑:0.3-3重量份、接枝聚乙烯:3-10重量份、黑色母3-5重量份,共混制備而成;其制造工藝過程為:①配料;②混合;③熔融;④共混擠出造粒;⑤包裝。共混擠出溫度為:240~270℃制得的復合材料經擠出成型制造各種規格的鋁合金型材隔熱條。本發明的增強增韌尼龍66復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高光澤、高流動性,低吸水性等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修復礦區地下污水的竹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污水處理用環保新材料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選取竹桿放入裂解爐中進行裂解反應,冷卻至室溫,得到竹炭;研磨成竹炭粉末,與超純水充分混合得到竹炭粉溶液;再將沸石與超純水充分混合得到沸石溶液;充分混合得到竹炭混合溶液,再進行堿改性,然后進行穩定化;過濾,再用無水乙醇洗滌,烘干,得到改性竹炭混合物;注入模型中,在低溫缺氧環境下進行焙燒,成型后冷卻至室溫得到模塊竹炭復合材料;該制備方法步驟簡便,原材料簡單便宜,容易獲得,制備得到的竹炭復合材料對重金屬離子除去率可高達75%以上,對所修復的礦區地下污水無二次污染,且材料可以多次回收再利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碳硅烷熔融浸漬加壓交聯制備SiC基復合材料的方法,采用仿形不銹鋼浸漬容器,加入計量的聚碳硅烷,抽真空密封后加壓升溫,進行熔融浸漬加壓交聯,最后快速升溫裂解,得到SiC基復合材料。本發明大大提高了聚碳硅烷的浸漬效率和裂解效率,制備周期數和制備時間大幅度縮減,聚碳硅烷的有效利用率較現有工藝提高兩倍左右,顯著降低了SiC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成本。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SBS/粘土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將具有層狀晶層重疊結構的粘土配成1%~20%的粘土水溶液,加入長碳鏈有機季銨鹽進行有機化后離心脫水,得到有機化土;將有機化土與SBS生產過程中聚合反應完成后得到的SBS環己烷溶液混合,進行高剪切或超聲波處理,形成均勻的混合液,有機化土的加入量為SBS重量的1%~10%;脫除混合液中的溶劑,制得SBS/粘土納米復合材料。該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適用面廣、易于工業化,產品的拉伸強度較普通SBS提高30%以上。
本發明涉及多孔碳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氧電極催化劑Co9S8?多孔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以金屬鈷鹽和硫酸氫銨為原料,在檸檬酸配體的輔助下,二氧化硅為模板,采用高能球磨和高溫煅燒相結合的方法,制備成為Co9S8?多孔碳復合材料。包括以下步驟:分別稱取金屬鈷鹽與硫酸氫銨,加入檸檬酸配體和二氧化硅模板,在研缽中研磨混合均勻;獲得混合物放置于球磨中,加入球磨珠,進行高能球磨,使原料與二氧化硅模板充分混合;將獲得的煅燒前驅體進行高溫分段煅燒,煅燒氣氛為氮氣氣氛;獲得的煅燒產物在NaOH溶液中進行堿洗,去除二氧化硅模板;獲得的產物進行高速離心分離,用去離子水洗滌,經過真空干燥得到Co9S8?多孔碳復合材料。
固相微萃取探針涂層涉及復合材料領域中多孔炭材料的制備。其特征在于以乙酸鎂為原料在水熱條件下自主裝合成3D花狀乙醇酸鎂納米球前驅體,在氮氣保護下通過高溫炭化制得花狀MgO&C復合材料,復合材料具有特殊表面形態及大的孔體積,對特定有機污染物表現出良好的吸附效果。合成的花狀MgO&C復合材料涂覆在不銹鋼絲的表面上制備成固相微萃取探針,然后將制備的固相微萃取探針應用于實際水樣中多環芳烴的分析檢測,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快速,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等優點。
提供了一種陶瓷基復合材料點陣結構的整體式制備方法,它使用復合材料點陣結構纖維預制體整體成型模具,能夠實現陶瓷基復合材料波紋板點陣結構的簡便制備、提高層間性能和外形尺寸控制精度高、可批量生產、能實現產品凈成型等,制備的陶瓷基復合材料波紋板點陣結構具有耐高溫、抗氧化、良好力學性能并可重復使用,特別適合于高溫(1000~1650℃)氧化環境下的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合成金剛石用石墨與觸媒復合材料顆粒的還原方法,包括如下工藝步驟:將石墨與觸媒復合材料顆粒放入微波窯爐內,先通入惰性氣體排除微波窯爐內的空氣,再通入與惰性氣體體積比為2%~10%的H2,在惰性氣體與H2的混合氣氛中利用微波加熱快速升溫至1050~1100℃,然后在最高溫度處保溫30~60min,最后冷卻至60℃以下出料,出料后立即密封包裝。本發明利用微波加熱對石墨與觸媒復合材料顆粒進行焙燒還原,降低了加熱焙燒還原時間,顯著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縮短工藝過程,節約能源,且在加熱焙燒還原過程中石墨與觸媒復合材料顆粒受熱均勻,產品品質較好;同時,通入H2的量為2%~10%,能大幅度降低還原氣體的費用,消除了設備安全隱患。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銀/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1)將光催化劑納米WO3顆粒、硝酸銀和石墨烯氧化物超聲分散在去離子水中,得到分散液:(2)在分散液中加入還原性醇劑得到雙溶劑體系,通N2將溶液中的溶解氧排盡,在模擬太陽光下光催化還原反應;(3)在雙溶劑體系加入硼氫化鈉反應除去納米WO3顆粒;(4)抽濾、洗滌、干燥與研磨得到銀/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本發明通過光催化還原方法可以獲得一種石墨烯高均勻負載銀納米顆粒的復合材料,為石墨烯氧化物還原制備石墨烯負載納米粒子復合材料提供了一種綠色、環境有好的新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負載WO3納米線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新材料領域。本發明的納米復合材料具有一維與二維納米復合結構,WO3納米線直徑為10~30納米,長度為50~600納米,貫穿或分布在層狀石墨烯主體材料的內層或表面。其制備是以二維層狀的石墨烯為客體材料,鎢酸鈉作為鎢源,通過水熱合成法生成WO3納米線,之后將WO3納米線與石墨氧化物分散液混合,通過光催化還原得到石墨烯負載WO3納米線復合材料。本發明的制備工藝簡單,試劑便宜,有利于大規模制備,同時為石墨氧化物還原與納米復合材料的形成提供了一種綠色、環境有好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熱模壓裂解的復合材料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以中溫(700~1500℃)、中等壓力(1~10MPa)對復合材料進行模壓,一方面提高復合材料的纖維體積分數,另一方面升溫裂解過程中樹脂轉化為無機基體,分解生成的多孔基體,在壓力作用下破碎并均勻分散到纖維骨架中,避免自身體積收縮而形成塊狀結構。壓力還能將裂解生成的基體中的部分閉孔重新打開,以利于后續浸漬。采用中溫熱模壓裂解工藝在第一個周期內即可快速獲得中高密度復合材料毛坯,致密化效率高,大大縮短了制備周期,顯著降低了制備成本。中溫和中等壓力兩個關鍵工藝參數與現有的中溫高壓條件相比,對設備的要求大大降低,且更容易實現大尺寸、復雜形狀工程樣件的制備和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Cu基塊體非晶合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工藝,由片狀Cu60Zr30Ti10合金粉末和球形Cu50Zr40Ti10非晶合金粉末熱壓成型而成,上述各組分的重量比為(0.65~2.6):(12.35~10.4)。本發明Cu基塊體非晶合金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以及機械性能,并且是在無真空和惰性氣體保護的條件下熱壓成型,具有設備簡單、成本低且易于工業化生產的優點。
本發明涉及金屬硫化物基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非晶CoS納米點嵌入二維氮硫雙摻雜碳納米片(CoS NDs/NSCN)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具體方案包括如下步驟:將鈷源、硫源、碳源和鹽模板按一定比例進行均勻混合,再經高溫熱解和后續水洗去模板過程,最終獲得非晶CoS NDs/NSCN復合材料。本發明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強、原料利用率高,且所使用的鹽模板可循環回收利用。采用本發明所制得的非晶CoS NDs/NSCN復合材料由非晶態CoS納米點和二維氮硫雙摻雜碳納米片構成,基于兩種組分間的協同作用,該復合材料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時展現出優異的儲鋰特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陶瓷基復合材料點陣結構的組合式制備方法,包括模具加工、預制體分別成型、致密化、數控加工、高溫連接、后致密化6個步驟,所得陶瓷基復合材料點陣結構中以C/SiC、石英/石英、Al2O3/莫來石、Al2O3/Al2O3、SiC/SiC中的一個或多種作為復合材料基體,以纖維作增強體,具有防熱或承載、輕質化優點。該點陣結構通過先驅體轉化結合工藝過程中的配件連接獲得。本發明方法能夠實現陶瓷基復合材料面板與波紋板的分別成型和連接,具有方法簡便、外形尺寸可設計且控制精度高等優點,制備得到的C/SiC陶瓷基復合材料點陣結構能夠承受高達1650℃高溫,且重量輕、抗氧化性能和承載性能優異。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熱塑性塑料、偶聯劑和抗氧劑混合制成預混料,將所述預混料與直徑為1?3mm的玻璃纖維送入雙螺桿擠出機,其中,按重量份計,所述熱塑性塑料、玻璃纖維、抗氧劑和偶聯劑的比例為60?70∶30?40∶1?2∶2?4;所述玻璃纖維在被等分切斷后與熔融態的預混料共混進行擠出造粒,即得玻璃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所述復合材料中摻雜的玻璃纖維的長度為15?25mm。所述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好,結構強度高。同時,所述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穩定,生產成本更低,而且非常環保。
本發明涉及硫化錳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摻雜型碳/硫化錳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具體如下:將無機硝酸鹽溶解于含濃硫酸的酸液中,隨后分別加入原始碳材料和高錳酸鹽進行氧化反應。反應結束后,向反應液中依次加入還原劑和非氧化性強酸,充分攪拌后再進行靜置分層處理,得到下層沉淀物。向該沉淀物中加入含雜原子的分子源,經高溫熱處理,最終制得摻雜型碳/硫化錳復合材料。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基于原料最優化利用理念,在碳材料氧化摻雜過程中,充分利用碳材料氧化反應殘存的錳/硫粒子,直接熱處理獲得摻雜型碳/硫化錳復合材料,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整個制備過程工藝簡單、反應原料利用率高且復合材料組分分散均勻、質量更佳。
本發明屬于單晶納米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硫化鉍單晶/碳納米線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先將聚合物和過量鉍鹽充分溶解于溶劑A中,得到過飽和紡絲前驅體,然后進行靜電紡絲,得到鉍鹽/聚合物納米線復合材料;再將鉍鹽/聚合物納米線復合材料進行多步煅燒,得到鉍/碳納米線復合材料;將鉍/碳納米線復合材料在氧氣氛下氧化,得到三氧化二鉍/碳納米線復合材料;接著將三氧化二鉍/碳納米線復合材料在真空下硫化,經溶劑B清洗最終得到晶型結構好、形貌均一的硫化鉍單晶/碳納米線復合材料。本發明方法制備的復合材料極大提高了單晶硫化鉍的產量和硫化鉍材料的導電性能,對硫化鉍在儲能和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應用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層級多孔狀的Fe3Se4@NC@CNTs復合材料及其制備和其在鈉離子電池上的應用。用冷凍干燥法將Fe(NO3)3,CNTs,CH4N2O,NaCl納米顆粒封裝入聚合物纖維網絡中然后在保護氣中煅燒后得到層級多孔狀Fe3Se4@NC@CNTs復合材料,Fe3Se4納米顆粒很好的被包覆在多孔碳結構中,CNT相互纏繞,構成3D導電網絡。本發明操作便易,反應條件可控,所得的3D層級多孔結構特殊,比表面積較大,不僅有利于電解液與活性物質的充分接觸,而且還有效適應了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膨脹,用作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極大改善了其電化學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三明治型SiC復合材料及其制備工藝。該復合材料是將Cu50Zr40Ti10片狀非晶合金粉末與球形SiC/NiP復合粉末均勻混合后,通過熱壓成型而成。Cu50Zr40Ti10片狀非晶合金粉末是對球形Cu50Zr40Ti10非晶合金霧化粉末進行球磨而獲得。球形SiC/NiP復合粉末是通過化學鍍方法在球形SiC粉末上包裹NiP非晶合金鍍層而成。該復合材料的線膨脹系數為7.6×10?6?K?1、導熱系數為106.6W/m·K以及密度為4.25g/cm3。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酰胺/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復合材料各原料組分的組成(重量份數)為聚酰胺單體100,硅酸鹽0.05~30,分散介質1~600,助分散劑0.02~0.5,離子化助劑0.01~1.0,通過離子交換和聚合兩個過程制備納米復合材料,具有較好的物理機械性能和耐熱性,使剛性和韌性達到統一,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原材料受到限制、生產成本高及反應周期長等問題,具有原材料廣泛易得、生產成本低和材料力學性能優良等優點,廣泛適用于化工等領域。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岳陽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