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一種瀝青混合料抗車轍劑,其特征在于:該抗車轍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鋼渣微粉30%~50%、礦渣微粉10%~25%、煤矸石焚燒灰25%~45%混合后,以混合料與硅酸鈉溶液按重量比為(1.5~3)∶(1~2)攪拌反應后固化養護、加熱、保溫、粉磨所得;所述的鋼渣微粉為采用熱悶鋼渣與石灰混合加熱至900~950℃,保溫2.5~3小時,再急冷、球磨后的鋼渣微粉;所述的煤矸石焚燒灰為在750~900℃,保溫2.5~3小時處理后的煤矸石焚燒灰。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抗車轍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具有使瀝青混合料高溫不易軟化,從而不出現車轍痕跡、能充分保障路面平整性和行車安全的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瀝青混合料穩定劑,按重量百分比計,由以下原料制備而成:原料1:鋁渣粉1~3%,沸石粉5~10%,礦渣粉25~40%,水泥50~65%;所述的原料1中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原料2:水,所述的水的重量為原料1中各組分總重量的20~30%,制備方法:按上述的原料配比稱取各原料后,將鋁渣粉與水混合,再將混合后的鋁渣漿體與水泥、沸石粉、礦渣粉混合攪勻,成型,在溫度為20℃、濕度為95%的條件下養護28天后球磨至150目;本發明能有效提高瀝青混合料高溫穩定性。
本發明公開一種建筑垃圾微粉復合摻合料的制備方法,步驟包括:將建筑垃圾與石灰、脫硫石膏混合均勻,在室溫下研磨至比表面積大于400m2/kg的微粉混合物料;其中建筑垃圾摻入量為微粉混合物料總重量的90%~98%,石灰摻入量為1%~5%,脫硫石膏摻入量為1%~5%;將研磨后的微粉混合物料與占微粉混合物料總重量1%~5%的外加劑混合,得到混合料;將混合料與礦渣1:1重量比混合后進行混合球磨,球磨至物料的比表面積滿足大于450mm2/kg,得到建筑垃圾微粉復合摻合料。本發明具有可以補充混凝土的堿性,提高建筑垃圾微粉輔助膠凝材料在混凝土中摻量,并能提高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的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錳元素的浸出方法,用于軟錳礦或陽極渣,將軟錳礦或陽極渣制成粉狀物,粉狀物與含有還原劑的酸性溶液進行反應,反應后進行固液分離,得到浸出液和礦渣,實現錳元素的浸出,所述還原劑含有至少兩個羥基,且其中的兩個羥基須分別位于相鄰的碳原子上;還公開了一種電池級硫酸錳的制備方法,包括礦石破碎、礦粉球磨、化合槽浸出、除重除雜、結晶、干燥諸步驟,其中加入了如前所述的還原劑。本發明使用的還原劑來源廣,價格低廉,反應活性大,且對人體無毒無害;制備過程能耗低,產出廢渣少,無廢氣、廢水,有效獲得錳元素的浸出和電池級硫酸錳產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降解含鹵有機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含鹵有機物、過硫酸鹽以及氧化鈣混合后采用機械球磨的方法降解含鹵有機污染物。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以過硫酸鹽為研磨劑,氧化鈣為助磨劑,在機械球磨的過程中,氧化鈣通過電子轉移、堿激活、能量轉移等途徑,活化過硫酸鹽,使過硫酸鹽釋放出羥基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從而對含鹵有機污染物進行高效、徹底的降解。且機械球磨具有反應條件溫和、操作簡單、適用范圍廣、無二次污染等特點,尤其在對含鹵有機污染物的脫鹵和礦化中具有明顯的優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煤礦安全報警系統及其制作方法,該報警系統由氣體檢測裝置和報警裝置組成,該氣體檢測模塊基于有機電致發光的氣體傳感器,從傳感器的組件材料,制作工藝,結構等多方面進行了創造性的優化設計,在多種因素的協同作用下,達到了出乎意料的靈敏度,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一種電場調控選擇結晶合成鈣鈦礦KTaO3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為:利用在高溫固相反應時施加特定方向的電場改變具有晶格缺陷晶體的結晶特性,沿電場方向生長形成柱狀外形顆粒;同時柱狀外形顆粒表面的非均勻結晶而在表面曲率半徑大部位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而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這樣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提高鉀離子在晶格中的運動能力;形成連續的電子遷移網絡,降低電子遷移阻力;增加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加快電解液與晶格中的鉀離子遷移能力及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這樣的結構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為充放電過程中的材料體積變化形成緩沖從而形成高性能的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一種一步合成雙鈣鈦礦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制備方法,其特征為:該材料組成為Na0.8Li0.2 Ce0.8Mg0.2Ni0.9Cu0.1Ta0.9Fe0.1O6;利用氣流攜帶反應原料快速通過霧化的燒結助劑區域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然后在高溫管式爐中一步連續獲得產物并通過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將產物顆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這樣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及電子遷移阻力;加快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進一步通過A位的Ce和Na共同占據及B位的Cu,Fe摻雜最終形成高性能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一種一步合成雙鈣鈦礦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制備方法,其特征為:該負極材料組成為Ba0.8Mg0.2La0.9Li0.1Co0.9Zn0.1Ta0.9Fe0.1O6,制備過程中利用氣流攜帶反應原料快速通過霧化的燒結助劑區域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然后在高溫管式爐中一步連續獲得產物并通過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將產物顆粒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這樣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及電子遷移阻力;加快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進一步通過A位的Ba和La共同占據、Ba位置的Mg摻雜,La位置的Li摻雜;B位的Zn,Fe摻雜形成高性能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一種一步合成鈣鈦礦Li0.5Nd0.5MoO3鋰電池負極材料及制備方法,其特征為:利用氣流攜帶反應原料快速通過霧化的燒結助劑區域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然后在高溫管式爐中一步連續獲得產物并通過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將產物顆粒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這樣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形成連續的電子遷移網絡;加快電解液與晶格中的鋰離子遷移能力及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這樣的結構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為充放電過程中的材料體積變化形成緩沖;進一步通過A位的Nd摻雜提高鋰離子擴散速率從而形成高性能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一種電場調控選擇結晶合成鈣鈦礦NaTaO3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為:利用在高溫固相反應時施加特定方向的電場改變具有晶格缺陷晶體的結晶特性,沿電場方向生長形成柱狀外形顆粒;同時柱狀外形顆粒表面的非均勻結晶而在表面曲率半徑大部位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而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這樣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提高鈉離子在晶格中的運動能力;形成連續的電子遷移網絡,降低電子遷移阻力;增加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加快電解液與晶格中的鈉離子遷移能力及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這樣的結構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為充放電過程中的材料體積變化形成緩沖從而形成高性能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一種電場調控選擇結晶合成鈣鈦礦鋰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為:該負極材料的組成為Ca0.3La0.3Li0.4Zr0.8Fe0.1Mn0.1O3,制備過程中利用在高溫固相反應時施加特定方向的電場改變具有晶格缺陷晶體的結晶特性,沿電場方向生長形成柱狀外形顆粒;同時柱狀外形顆粒表面的非均勻結晶在表面曲率半徑大部位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而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這樣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降低電子遷移阻力;增加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并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進一步通過A位及B位的摻雜形成高性能的鋰電池負極材料。
一種一步合成鈣鈦礦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為:該負極材料的組成為La0.6Li0.3K0.1Ti0.8Cu0.1Mn0.1O3,制備過程中利用氣流攜帶反應原料快速通過霧化的燒結助劑區域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然后在高溫管式爐中一步連續獲得產物并通過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將產物顆粒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這樣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形成連續的電子遷移網絡;加快電解液與晶格中的鋰離子遷移能力及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這樣的結構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為充放電過程中的材料體積變化形成緩沖;進一步通過A位及B位的摻雜最終形成高性能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一種一步合成鈣鈦礦氧化物MgTaO3鎂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為:利用氣流攜帶反應原料快速通過霧化的燒結助劑區域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然后在高溫管式爐中一步連續獲得產物并通過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將產物顆粒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這樣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及電子遷移阻力;加快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從而形成高性能的鎂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一種一步合成雙鈣鈦礦鎂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制備方法,其特征為:該負極材料的組成為MgNd0.8Li0.2Fe0.9Cu0.1Nb0.9Zn0.1O6,制備過程中利用氣流攜帶反應原料快速通過霧化的燒結助劑區域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然后在高溫管式爐中一步連續獲得產物并通過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將產物顆粒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這樣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及電子遷移阻力;加快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進一步通過A位的Mg和Nd共同占據及B位的Zn,Cu摻雜最終形成高性能的鎂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一種電場調控選擇結晶合成雙鈣鈦礦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為:該負極材料的組成為NaBa0.3La0.3K0.4Zr0.8Ni0.1Mn0.1MoO6,制備過程中利用在高溫固相反應時施加特定方向的電場改變具有晶格缺陷晶體的結晶特性,沿電場方向生長形成柱狀外形顆粒;同時柱狀外形顆粒表面的非均勻結晶而在表面曲率半徑大部位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而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該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電子遷移阻力;加快鈉離子遷移能力及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為體積變化形成緩沖;進一步通過A位的Na和La共同占據、La位置的Ba、K摻雜及B位的Ni,Mn摻雜從而形成高性能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一種電場調控選擇結晶合成雙鈣鈦礦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為:該負極材料的組成為Na0.8Ba0.2Y0.9Li0.1Co0.9Zn0.1Nb0.9Mn0.1O6,制備過程中利用在高溫固相反應時施加特定方向的電場改變具有晶格缺陷晶體的結晶特性,沿電場方向生長形成柱狀外形顆粒;同時柱狀外形顆粒表面的非均勻結晶而在表面曲率半徑大部位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而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該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電子遷移阻力;加快鋰離子遷移能力及氧化還原反應速率;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為體積變化形成緩沖;進一步通過A位的Na和Y共同占據、Na位Ba摻雜、Y位Li摻雜及B位Zn,Mn摻雜而形成高性能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本發明涉及熱電材料領域,是一種具有黃銅礦結構的Cu-Ga-Sb-Te四元熱電半導體及其制備工藝。其設計要點在于所述Cu-Ga-Sb-Te四元熱電半導體中的部分Cu元素等摩爾替換為Sb元素,所述Sb元素在所述Cu-Ga-Sb-Te四元熱電半導體中的摩爾分數為0~0.025,Cu元素在所述Cu-Ga-Sb-Te四元熱電半導體中的摩爾分數為0.225~0.25。所述Cu-Ga-Sb-Te四元熱電半導體的化學式為Cu1-xGaSbxTe2,其中0≤x≤0.1。本發明采用常規的粉末冶金法制備,工藝簡單;采用金屬元素Sb等摩爾替換Cu-Ga-Sb-Te四元熱電合金中Cu元素,成本較低;材料具有環保特性,無噪音,適合作為一種綠色能源材料使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煤采礦用截齒的制造工藝,所述的截齒包括齒身和齒尖,其特征在于:其制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齒身的預制造;(2)齒尖的預制造;(3)齒尖和齒身的裝配;(4)對裝配好的截齒的齒身表面進行熔覆耐磨層;(5)將上述步驟(4)的產品進行鹽浴處理和淬火處理;(6)對淬火后的產品進行低溫回火處理;(7)對回火后的產品進行后期處理,便可得到截齒成品。本發明的截齒經過本發明的處理工藝處理后截齒的變形和熱影響極小,使用壽命提高5-6倍,齒身表面的耐磨層,與傳統截齒相比,其維氏硬度大大提高,據檢測,硬度可達1800以上,遠遠大于傳統截齒的維氏硬度,由于硬度較高,也大大提高了截齒的使用壽命。
一種一步合成雙鈣鈦礦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為:該負極材料的組成為KNaTa0.8Zn0.1Ag0.1ZrO6,制備過程中利用氣流攜帶反應原料快速通過霧化的燒結助劑區域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然后在高溫管式爐中一步連續獲得產物并通過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將產物顆粒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這樣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及電子遷移阻力;加快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進一步通過A位的K和Na共同占據及B位的Zn,Ag摻雜最終形成高性能的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一種電場調控選擇結晶合成雙鈣鈦礦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為:該負極材料的組成為KSc0.8La0.1Ba0.1ZrNbO6,制備過程中利用在高溫固相反應時施加特定方向的電場改變具有晶格缺陷晶體的結晶特性,沿電場方向生長形成柱狀外形顆粒;同時柱狀外形顆粒表面的非均勻結晶而在表面曲率半徑大部位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而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這樣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及電子遷移阻力;加快電解液與晶格中的鉀離子遷移能力及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這樣的結構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為充放電過程中的材料體積變化形成緩沖;進一步通過A位的K和Sc共同占據及Sc位置的La、Ba摻雜而形成高性能的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導電均勻礦物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功能礦物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將白云石粉末與自來水混合,使白云石粉末中的氧化鈣生成氫氧化鈣,再通入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氫鈣,得白云石混合液,將混合液和九水硝酸鐵與乙酸鋅溶于水的溶解液混合,滴加碳酸氫鈉溶液后放入陳化罐中陳化,陳化后抽濾得濾渣,并洗滌、干燥,將干燥物置于剛玉坩堝中,在氧化氣氛下高溫煅燒、研磨即得均勻導電礦物材料,本發明利用白云石中的氧化鈣,使其溶解后再分解,擴大層間距,再將鐵、鋅元素摻入白云石,最后高溫煅燒,生成金屬氧化物,使礦物材料的導電性能及耐高溫性能得到提高,而且導電均勻,具有較廣泛的應用前景。
一種一步合成鈣鈦礦鎂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為:該負極材料的組成為Mg0.6Li0.3K0.1Ti0.8Cu0.1Mn0.1O3,制備過程中利用氣流攜帶反應原料快速通過霧化的燒結助劑區域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然后在高溫管式爐中一步連續獲得產物并通過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將產物顆粒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這樣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及電子遷移阻力;加快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進一步通過A位的Li、K共摻雜,提高了電子電導率;通過B位的Mn,Cu摻雜提高鈣鈦礦結構的穩定性,最終形成高性能的鎂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熟料礦渣粉煤灰復合水泥激發劑,按重量百分比計,其由以下原料制備而成:脫硫石膏15~20%,堿渣粉10~20%,水洗漿5~10%,硅酸鈣25~35%,硫鋁酸鈣15~20%,硅酸鈉10~15%,三乙醇胺1~3%;以上原料中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本發明可以有效提高無熟料礦渣粉煤灰復合水泥早期強度,縮短凝結時間,降低能耗,提高水泥的質量、產量,降低水泥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對電極及制備方法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制備方法,特點是:碳對電極包括如下組分:炭黑、石墨、乙基纖維素及有機溶劑,炭黑和石墨總重量為有機溶劑重量的10%~20%;乙基纖維素重量為炭黑和石墨總重量的10~25%;有機溶劑由異丙醇和γ-丁內酯按質量比10:1~10:3混合而成;優點是:炭黑和石墨組成的低溫碳對電極在材料的選擇、設計及合成上具有靈活性,對電極制備工藝簡單,其組裝而成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較高,并且本發明的低溫碳對電極應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時,不需要高溫加工,在相對低溫的條件下即可制備,適合大面積生產和大規模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黑稀金礦中的稀土釔的提取和分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用45—55%的氫氧化鈉在溫度130—140攝氏度下進行3—6小時堿分解效率約為98%,堿性礦漿再用96%的濃硝酸以礦漿;硝酸=1.0:0.4體積比在70—80攝氏度(反應熱)的溫度下浸出稀土浸出終點PH=4.0—5.0,此時99%以上的稀土轉入硝酸溶液而釷和鈾及少量稀土留在浸出渣中,經過濾后濾液送去回收稀土;有用96%的濃硝酸溶解硝酸與釷餅的體積比為1:0.3溫度約為50攝氏度(反應熱)時間1小時左右溶解率99%;然后加入45%的氫氧化鈉調整余酸量為4?5NHNO3再用TBP進行礦漿萃取。第一步用35%左右TBP?煤油溶液將硝酸浸出礦漿中的釷、鈾基本上全部萃取到有機相中達鈾與稀土的分離。
本發明屬于電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高純硫銀鍺礦相硫化物固體電解質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高純硫銀鍺礦相硫化物固體電解質的分子式如式I所示:Li6±iP1?eEeS5±i?gGgX1±i±tTt式I;式I中,0≤i<1,0≤e<1,0≤g<1,0≤t<1,E為Ge、Si、Sn、Sb中的一種或多種,G為Se和/或O,X為Cl、Br、I中的一種或多種,T為Cl、Br、I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高純硫銀鍺礦相硫化物固體電解質為純相。純相電解質具有較高的離子電導率,且具有優異的對空氣穩定性、優異的對有機溶劑穩定性,以及優異的對鋰穩定性。
一種提高鈣鈦礦結構鐵電材料居里溫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①材料合成在空氣中進行,在合成步驟中添加Mn2+的正二價氧化物作為添加劑或者經過高溫處理后變為Mn2+,配料后獲得通式為AB1-xMnxO3的鈣鈦礦結構鐵電材料;②將上述獲得的鈣鈦礦結構鐵電材料在空氣中室溫老化或者施加沿著單晶< 001> 方向極化。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采用Mn2+取代B位配料方式,結合老化或< 001> 方向極化,使得鈣鈦礦結構的鐵電材料居里溫度得到了明顯提高,同時整體的處理成本較低,處理難度也較小,利于推廣應用。
一種電場調控選擇結晶合成鈣鈦礦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為:該負極材料的組成為Na0.5Li0.5WO3,制備過程中利用在高溫固相反應時施加特定方向的電場改變具有晶格缺陷晶體的結晶特性,沿電場方向生長形成柱狀外形顆粒;同時柱狀外形顆粒表面的非均勻結晶而在表面曲率半徑大部位不均勻地粘附燒結助劑而部分粘結成為連續多孔形貌;這樣的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提高鈉離子在晶格中的運動能力;形成連續的電子遷移網絡,降低電子遷移阻力;增加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加快電解液與晶格中的鈉離子遷移能力及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這樣的結構還具有一定的結構剛性,為充放電過程中的材料體積變化形成緩沖;進一步通過A位的Na和Li共同占據,提高了電子電導率從而形成高性能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寧波有色金屬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