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橄欖石碳絨球復合材料,其包括 一橄欖石基體,及在其上生長的碳納米管或/和納米纖維。所述 的橄欖石基體的平均粒徑為50nm~50μm,其化學組成可以用 下式表示: LixAaMmBbPOzNn;所述的碳納米管或納米纖維直徑為1~200nm, 長度為50nm~100um。該復合材料還包括在橄欖石基體表面包 覆一層厚度為2~100nm的碳,碳含量占基體重量的1~20wt %。該復合材料既可以直接作為正極活性材料在二次鋰電池中 使用,也可以作為添加劑,與現有的正極材料混合使用。該復 合材料可以提高現有正極材料和電池的倍率和安全性能。含有 該橄欖石碳絨球復合材料的二次鋰電池具有功率密度大,安全 性高等顯著優點。
本發明公開的單組分反應型熱熔粘合劑和使用它的鋼板復合材料屬于鋼板復合材料的技術領域,為了滿足目前對適合聚氯乙烯膜、聚酯膜與鋼板粘合的收卷時不粘連的粘合劑和使用它制成的鋼板復合材料的需求,提出由100質量份的聚酯樹脂、2~12質量份的環氧樹脂、0.08~0.8質量份的固化劑與5~25質量份的氯醋酸樹脂制成鋼板復合材料用的粘合劑,使用該粘合劑制備耐沖擊性和耐沸水性優異的鋼板復合材料,本發明的粘合劑能牢固地粘接聚酯膜、聚氯乙烯膜與鋼板,涂布了該粘合劑的聚酯膜和聚氯乙烯膜不粘連,涂布壽命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蜂窩復合材料的桿組式裝夾系統,包括:夾具體,用于裝夾蜂窩復合材料;固持裝置,用于固定蜂窩復合材料;定位桿組,定位桿組包括多根定位桿,多個多根定位桿與蜂窩復合材料蜂格對應設置,以裝夾蜂窩復合材料。該系統用于實現蜂窩復合材料加工的高精度、高靈活性、高穩定夾持,可以靈活、簡便的固定和拆卸蜂窩復合材料,固定、拆卸周期短,固定精度高、穩定性好,且廣泛的適用于復雜輪廓或大尺寸工件,且極大的增大夾具與工件的接觸面積,從而提供足夠的支撐力,并保證固定精度,有效解決現有裝夾裝置對于蜂窩復合材料的裝夾效率和精度不高的問題,靈活便捷,簡單易實現。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熱防護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致密度陶瓷基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提供經PIP工藝制備的陶瓷基復合材料;(2)采用有機溶劑稀釋聚硅氮烷,得到Si3N4前驅體溶液;(3)采用所述Si3N4前驅體溶液作為浸漬液對所述陶瓷基復合材料依次進行浸漬、固化和裂解步驟,得到高致密度陶瓷基復合材料。本發明還提供了由所述方法所制得的復合材料。本發明方法能夠優化PIP法工藝制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在拉伸強度、彎曲強度等力學性能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從而提高了陶瓷基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耐燒蝕改性C/SiC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在碳纖維預制體中含有的碳纖維表面沉積碳界面層,得到多孔C/C復合材料預制體;(2)將所述多孔C/C復合材料預制體置于硅粉中進行熔滲反應,得到C/SiC復合材料;(3)以鉿鉭前驅體溶液作為浸漬液通過浸漬/固化/裂解的PIP工藝對所述C/SiC復合材料進行基體致密化,得到耐燒蝕改性C/SiC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耐燒蝕改性C/SiC復合材料的工藝簡單,周期短,且能獲得致密度高、力學性能優異、耐燒蝕性能優異、綜合性能優異的復合材料。
本發明涉及催化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球形含鋁高嶺土介孔復合材料和負載型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及油酸異丙酯的制備方法。其中,公開了一種球形含鋁高嶺土介孔復合材料,該球形含鋁高嶺土介孔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由該方法制備的球形含鋁高嶺土介孔復合材料,含有該球形含鋁高嶺土介孔復合材料的負載型催化劑,該負載型催化劑的制備方法,由該方法制備的負載型催化劑,該負載型催化劑在酯化反應中的應用。其中,所述復合材料含有高嶺土和具有一維孔道雙孔分布結構的介孔分子篩材料,該復合材料中鋁元素的含量為5?30重量%。采用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材料作為載體制成的負載型催化劑在油酸異丙酯制備過程中可以顯著提高反應原料的轉化率。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三維織造成形設備,屬于織造和零部件快速成形的交叉技術領域。本發明的復合材料三維織造成形設備主要由可控數字化模板運動系統、拾取裝置運動系統、導向套運動控制裝置等主體部分和與三維織造工藝相配套的專用數控軟件組成。與現有的三維織造成形加工設備相比,本發明的復合材料三維織造成形設備自動化程度高,其生產的零部件內外表面光滑,尺寸精確,孔隙率低,性能穩定,并可使制品按設計要求進行方向性和局部增強,較好的解決了目前三維織造成形中存在的成形件截面簡單,不適宜大尺寸件加工,產品孔隙較多的問題。該復合材料三維織造成形設備特別適于生產尺寸較大、外形結構比較復雜的產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拉桿的生產設備。該生產設備中,兩個緊固裝置相對間隔開地設置在基礎框架上;牽引裝置可左右移動地設置在基礎框架上,用于牽引浸膠后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絲環向纏繞在兩個緊固裝置上,緊固裝置用于對環向纏繞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施加張緊力;緊固裝置還用于帶動環向纏繞好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旋轉,牽引裝置還用于牽引浸膠后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絲,以使浸膠后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絲螺旋纏繞緊緊包裹環向纏繞好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從而形成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拉桿半成品;加熱裝置用于對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拉桿半成品加熱固化成型。該生產設備可以快速高效地生產出承載能力強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拉桿。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基于梁理論的一維復合材料翼型流固耦合特性預測方法,屬于復合材料翼型結構變形和水動力性能預測技術領域。本發明實現方法為:建立一種通用的復合材料翼型水動力性能預測方法,基于梁理論受力?變形關系建立復合材料翼型的運動學模型,結合流體動力計算的升力線法,形成簡化一維流固耦合方法,分析大展弦比翼型在無限流域中的流固耦合特性,獲得復合材料大展弦比翼型的水動力性能,基于梁理論實現一維復合材料翼型流固耦合特性預測。本發明有助于對復合材料的有效力學行為、物理行為深入分析及預測,能夠應用于復合材料翼型的水彈性性能預測,解決復合材料翼型強度及穩定性等相關工程問題。本發明具有預測效率高和精度高的優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應用木質復合材料進行木結構建筑加固的圍束加固方法。該方法包括:在建筑結構的構件表面貼合安裝木質復合材料;在所述木質復合材料的纖維方向采用指接連接;在所述木質復合材料的垂直纖維方向采用榫槽連接;在所述木質復合材料的外表面環向布置環向收緊零件;所述的環向收緊零件沿所述木質復合材料的纖維長度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木質復合材料的外表面環向擠入木楔;所述木楔與所述環向收緊零件沿所述木質復合材料的纖維長度方向間隔布置;通過所述木質復合材料、木楔和環向收緊零件組成結構整體的圍束加固體系。該加固方法可用于古木建筑結構等建筑結構加固;該加固方法與原有建筑結構之間無粘結,防止原有建筑結構的二次損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復合材料層板挖補修復的損傷層激光剝除方法,復合材料層板包括多層纖維絲復合而成,剝除方法包括:對復合材料層板進行探測,獲得損傷區域的中心位置和損傷深度;根據復合材料層板單層的厚度和損傷深度計算獲得復合材料層板需要剝除的層數;根據損傷深度判斷需要剝除的最里層的剝除圓的直徑;根據預設斜挖角、復合材料層板的單層厚度和需要剝除的最里層的剝除圓的直徑計算獲得復合材料層板每一層的剝除圓的直徑;根據中心位置和復合材料層板每一層剝除圓的直徑,從表層到里層逐層使用激光對復合材料層板的損傷區域進行掃描剝除,剝除精度高,對復合材料層板破壞小,提高挖補修復強度,保留受損復合材料層板的剩余強度。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考慮鋪層相容性的復合材料鋪層方案庫建庫方法,該方法首先采用整數對復合材料鋪層方案進行編碼,通過遍歷所有的組合建立復合材料鋪層基本方案庫,即第一級復合材料鋪層方案庫,采用二進制數作為斷層操作碼,進而在第一級復合材料鋪層方案的基礎上通過斷層操作得到第二級復合材料鋪層方案庫,依次執行斷層操作,可以得到多級復合材料鋪層方案庫。本發明可以獲得滿足鋪層相容性要求的復合材料鋪層方案庫,實現復合材料鋪層厚度變化區域的有效過渡,為復合材料鋪層工藝設計提供可行的鋪層方案,同時為復合材料結構優化設計奠定了基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級電容器用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復合材料為活性炭/金屬氧化物@PPy復合材料,以復合材料重量為基準,活性炭含量為50?90%,金屬氧化物含量為1?45%,PPy為余量。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內容:(1)制備活性炭/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前驅體;(2)將活性炭/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前驅體在氮氣或惰性氣體存在下進行熱處理得到活性炭/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3)制備活性炭/金屬氧化物@PPy復合材料。所述復合材料結合了雙電層電容電極材料和贗電容電極材料的優點,具有單一電極材料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以該復合材料作為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可以提高超級電容器的比電容并改善其循環穩定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火箭發動機復合材料噴管對接法蘭結構,其中推力室和噴管相連接,通過螺栓穿過噴管的法蘭和推力室的法蘭實現噴管和推力室的連接,其所述的推力室為金屬,所述的噴管為C-C復合材料;所述的噴管的法蘭和推力室的法蘭的軸線垂直于噴管型面母線切線;采用內六角螺栓穿過噴管的法蘭和推力室的法蘭實現噴管和推力室的連接;內六角螺栓與C-C復合材料的噴管的法蘭之間設置隔熱墊,通過螺母固定內六角螺栓;在推力室的法蘭側面設有加強肋。本發明能夠減小法蘭的徑向尺寸和重量,改善C-C復合材料噴管法蘭成型的工藝性,增加C-C復合材料噴管法蘭的結構強度。
一種硅鋁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硅鋁復合材料的酸點指數不低于80,所述酸點指數為Si-O-Al鍵吸光度與所述Si-O-Si鍵吸光度的比值乘以100后得到的數值,其中,所述Si-O-Al鍵吸光度指該硅鋁復合材料的紅外吸收光譜中Si-O-Al的Si-O鍵的振動吸收峰的高度強度,所述Si-O-Si鍵吸光度指該硅鋁復合材料的紅外吸收光譜中Si-O-Si的Si-O鍵的振動吸收峰的高度強度。本發明提供的硅鋁復合材料,用作加氫裂化催化劑載體時,能夠使該加氫裂化催化劑用于烴類原料的加氫裂化時,顯示優異的加氫活性和中間餾分油選擇性;用作用于減壓餾分油和/或輕脫瀝青油等原料的加氫處理的催化劑載體時,能夠以高收率地獲得高粘度指數且低硫、氮和芳烴含量的潤滑油基礎油。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孔碳納米管-炭球形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碳納米管的分散處理;配制樹脂稀釋液,加入碳納米管得均勻懸浮液,添加固化劑得成球液;將成球液滴入分層油浴中懸浮固化,依次經分離、洗滌和干燥,得復合小球;復合小球經炭化和活化處理,得活化小球;活化小球經清洗和干燥,得到多孔碳納米管-炭球形復合材料。本發明通過滴定法結合分層油浴固化制備碳納米管-炭球形復合材料,采用滴定工藝,球徑大小一致不需分級;制備的碳納米管-炭球形復合材料中碳納米管的含量遠高于現有水平,且球徑范圍廣、尺寸均一可控,小球相對疏松,整個球體的表層和內部可活化性均優良。
本發明公開了屬于阻燃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的一種催化成炭型阻燃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技術方案為首先制備出粒徑為納米級或亞微米級的水滑石,將其與聚合物通過熔融共混反應后制得催化成炭型無鹵阻燃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利用水滑石在燃燒過程中可促進聚合物本身轉化為石墨結構炭,從而減少燃燒過程中聚合物裂解釋放出的可燃氣體含量,降低材料的燃燒速度,使材料具有自我保護作用。水滑石受熱分解時吸收大量熱,分解釋放出的水和二氧化碳氣體能稀釋、阻隔可燃性氣體;分解后的產物為堿性多孔性物質,比表面大,能吸附有害氣體特別是酸性氣體,因而具有阻燃抑煙雙重功能。該方法工藝簡單,產品性能良好,適宜工業化生產。
本申請涉及材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耐高溫高壓的復合材料結構、使用該復合材料結構制造的膠筒、膠筒制造方法、具有該膠筒的封隔器及橋塞。復合材料結構,復合材料結構由石墨金屬絲混合體與耐高溫纖維編織而成;石墨金屬絲混合體包括連續的金屬絲和石墨條,金屬絲插入石墨條的內部或纏繞在石墨條的表面。金屬絲插入石墨條的內部或纏繞在石墨條的表面,能夠約束石墨條的形變,能防止石墨金屬絲混合體在軸向壓力作用時被壓裂。金屬絲與石墨條均具有耐高溫的特性,使得石墨金屬絲混合體具有良好的耐高溫性。當石墨金屬絲混合體與耐高溫纖維編織而成復合材料結構時,能夠有效的降低本申請復合材料結構的硬度,從而易于壓縮。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面板復合的層結構復合材料保險杠,該保險杠包括面板和纖維增強復合層板,面板與纖維增強復合層板為粘接;所述纖維增強復合層板由多層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層和多層樹脂基體構成,所述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層為鋪層所得,所述樹脂基體包覆在所述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層中的纖維上。本實用新型保險杠中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體積分數為20%~80%。本實用新型保險杠充分利用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可設計性和面板的裝飾性和抗沖擊性能,減輕了保險杠的重量,提高了保險杠的美觀度,并提高了各種車輛的碰撞安全性、保護行人和乘客。
一種點陣復合材料平板自動編織機,包括:復合材料平板固定機構、行走機構、纖維穿絲機構和數控編程機構。其中,固定機構緊固預先處理好的復合材料平板;行走機構可根據數控軟件的設計在平行于復合材料平板的平面內x和y兩個方向進行平動;纖維穿絲機構包括穿針支座和驅動機構,穿針支座可根據數控軟件的設計旋轉穿針的角度、松開或緊固穿針,驅動機構使穿針支座在垂直于復合材料平板進行平動;數控編程機構包括編程部件和執行部件。本實用新型采用機械化自動制備方法,生產效率高,編織尺寸大,質量穩定,為點陣復合材料推廣用提供了工藝保障。
本發明涉及一種NbTi/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該記憶合金復合材料的總量計,其包括以下成分:原子百分比為18-22%的Nb元素,以及原子比為0.3∶1-1.5∶1的Ti元素和Ni元素,Ti、Ni和Nb三種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之和為100%。本發明提供的記憶合金復合材料具有高屈服強度、應變軟模、線性超彈、雙應力平臺等獨特的功能特性。本發明還涉及上述NbTi/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照NbTi/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的成分配比選取純度在99.0wt.%以上的單質鈮、鈦、鎳;將單質鈮、鈦、鎳放入真空度高于10-1Pa或惰性氣體保護的熔煉爐中,熔煉成NbTi/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
本發明屬于保溫材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免燒免蒸泡沫保溫復合材料,以廢瓷粉、赤泥和水泥為膠凝材料,加水后形成的漿體能在空氣中或水中硬化,并能將各組分膠粘在一起,形成復合材料;通過添加發泡劑使膠凝材料在硬化的同時形成了氣孔,結合穩泡劑的使用,使得復合材料中含有大量穩定的氣孔,進而提高了復合材料的保溫性能,降低了復合材料的導熱系數;通過添加激發劑激發膠凝材料中的活性物質發生反應,促進各組分的膠粘,同時水泥有利于促進硬化,進而無需燒結和蒸壓,在常溫下進行養護即可得到導熱系數小的泡沫保溫復合材料。實施例的結果顯示,本發明提供的免燒免蒸泡沫保溫復合材料的導熱系數為0.044W/(m·K)。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復合材料對浮頂罐修補的方法,在浮頂罐需要修補的部位采用鋪層的方法鋪設復合材料來進行修補,所述復合材料由碳纖維復合材料、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芳綸復合材料或金屬修補劑的一種或多種構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提供一種用復合材料對浮頂罐修補的方法,本方法工藝簡單,對結構平面內強度修補的補強效果好;耐受內壓,可修復有泄漏的儲罐結構;熱膨脹系數與鋼極為接近,服役壽命長;同時修補過程中無需動火。
本發明涉及催化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球形含鋁凹凸棒石介孔復合材料和負載型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及油酸異丙酯的制備方法。其中,公開了一種球形含鋁凹凸棒石介孔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由該方法制備的球形含鋁凹凸棒石介孔復合材料,含有該球形含鋁凹凸棒石介孔復合材料的負載型催化劑,該負載型催化劑的制備方法,由該方法制備的負載型催化劑,該負載型催化劑在酯化反應中的應用。其中,所述復合材料含有凹凸棒石和具有一維孔道雙孔分布結構的介孔分子篩材料,該復合材料中鋁元素的含量為5?30重量%。采用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材料作為載體制成的負載型催化劑在油酸異丙酯制備過程中可以顯著提高反應原料的轉化率。
一種雙連續相氧化鋁/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首先采用不同壓力對不同粒徑的Al2O3粉體進行模壓成型,在不同溫度,保溫時間下常壓燒結得到氣孔率、孔徑可調的多孔Al2O3陶瓷。經過表面改性后,將預熱多孔Al2O3陶瓷置于環氧樹脂、促進劑和固化劑的混合溶液中保持一定時間,經固化成型后得到雙連續相氧化鋁/環氧樹脂復合材料。該制備方法可通過控制發泡劑含量和生坯的體積密度來調控多孔氧化鋁陶瓷的氣孔率,從而調整復合材料中氧化鋁增強相的體積分數;另一方面,復合材料中的氧化鋁相為連續相,可大幅度提高氧化鋁/環氧復合材料的高低溫力學性能、熱導率、抗高溫蠕變能力,為研制和開發高性能環氧樹脂復合材料提供新思路。
一種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機翼的整體成型方法,它有八大步驟:一、確定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機翼的結構設計方案;二、確定模具方案;三、制備石蠟芯模;四、在石蠟芯模上套上氣囊,并按照設計的鋪層方案在套有氣囊的石蠟芯模上鋪覆預浸料;五、將鋪覆好的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機翼放入模具內并定位合模;六、對氣囊進行充氣加壓,按照樹脂的固化工藝規程進行升溫固化;七、固化完成后冷卻至室溫,取出含有石蠟的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機翼;步驟八、將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機翼加熱使石蠟融化后取出氣囊,最終得到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機翼。本發明實現了復合材料機翼的整體成型,成型質量高、工藝簡單、成本低,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
智能導電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電磁屏蔽領域。一種智能導電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該材料采用封閉多層結構,外層為固體導電復合材料,內層為液體導電復合材料。其外層導電復合材料的組成按重量百分比含有:①20-60wt%的導電/導磁顆粒;②35-75wt%液體硅橡膠;③1.0-5.0wt%的交聯劑;④0.1-0.2wt%的助劑;其內層導電復合材料的組成按重量百分比含有:①20-60wt%的導電顆粒;②40-80wt%有機溶劑。本發明利用材料內部粒子誘導的方法,從材料微觀結構內部入手,以更精確的方法對材料結構和組織方式進行配置和優化,并結合材料微結構自身的屬性,自發優化排列材料結構并適應相關的電磁環境,從而有效提高材料性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復合材料可延伸噴管的到位鎖緊結構,其固定段C-C復合材料噴管出口端加工有凸出的鎖片安裝平臺,該鎖片安裝平臺還設有凸出的鎖片安裝平臺凸沿;沿鎖片安裝平臺周向布置多個鎖片;每個鎖片通過鎖片安裝螺釘和螺母固定在鎖片安裝平臺上,鎖片頂端頂在鎖片安裝平臺凸沿;在固定段C-C復合材料噴管出口端的端部還加工有凸出的固定端出口端凸沿;延伸段C-C復合材料噴管入口端設有凸出的延伸段入口端凸沿,該延伸段入口端凸沿可以卡在鎖片末端與固定端出口端凸沿之間,實現固定段C-C復合材料噴管和延伸段C-C復合材料噴管之間鎖緊。本發明的到位鎖緊結構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可靠性高的特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微脈管自修復結構設計及制備方法,所述微脈管由貫穿復合材料層合板厚度方向的Z向微脈管和預埋在復合材料層合板層間的X、Y向微脈管或將X、Y向微脈管移出復合材料層合板變為粘貼在復合材料層合板一側的功能層組成。所述Z向微脈管其間距由復合材料層合板分層損傷閾值確定,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復合材料層合板受分層損傷后剩余強度要求;(2)確定復合材料層合板剩余壓縮強度隨分層損傷位置與尺寸的變化規律;(3)確定最危險分層位置與分層損傷閾值;(4)確定Z向微脈管分布間距。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微脈管自修復結構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路面的熱應力失效評估方法和設計方法,評估方法包括:構建待評估的復合材料路面對應的復合材料路面有限元模型;所述復合材料路面有限元模型包括骨料模型和基料模型,所述骨料模型嵌入所述基料模型中;對所述復合材料路面有限元模型加載預設的溫度載荷,獲取對應的熱應力分布結果;若所述熱應力分布結果中的應力最大值超過所述復合材料路面的材料極限強度,則確定在所述溫度載荷下所述復合材料路面存在熱應力失效風險。通過本申請的方案,可評估復合材料路面是否存在熱應力失效風險,為道路設計找到安全的復合材料路面提供數據支撐,降低道路安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